日历屋
日历

阴历闰七月多少年一次

    什么时候   阴历   多少年
《阴历闰七月多少年一次 闰七月什么时候出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会发现农历有两个7月,其中最后个7月就是闰七月,一般来说闰七月也挺少的,那么阴历闰七月多少年一次呢?如果你想了解闰七月什么时候出现,那还要从闰月开始说起,下面就来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闰七月什么时候出现

阴历闰七月多少年一次

闰七月是较为常见的闰月,一般相隔19年出现一次(如1949年、1968年),有时相隔38年(如2006年、2044年)出现一次,还有的相隔超过19年而没超过38年期间出现一次(如2226年、2253年,相隔27年,又如3399年、3429年,相隔30年),最短相隔8年(如1691年、1699年)或11年(如1938年、1949年)出现一次。

大部分闰七月的年份的下一年的春节是2月17日或2月18日,也有的闰七月的年份的下一年春节是2月15日或2月16日,仅次于春节最晚年份的日期。少数闰七月的年份(如1919年、1938年)的下一年是春节最晚的年份(如1920年、1939年),因为闰七月的年份的春节一般是1月29日或1月30日,个别是1月28日,极少数是1月31日(如1938年)或2月1日(如1919年)。

为什么会多出个“闰七月”呢?

要弄清其中的道理,就要从历法谈起。

历法可分为阳历、阴历、阴阳历三种。阳历是以太阳周年视运动周期(即回归年,等于365。2422日)为一年,一年划分成12个月,它与月亮运动毫无关系。根据严厉日期,可知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但它不能显示月亮的圆缺,这对那些需要根据月相了解潮汐变化的人来说是不便的。

阴历则以月亮的圆缺周期(即朔望月,等于29。5306日)为一个月,积12个月为一年。它完全不考虑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规律,因而阴历的日期不能显示四季冷暖。这种历法实用价值太小,现在除伊斯兰教外,已弃置不用了。

阴阳历,即我国的农历,它扬阳历之长避阴历之短,取阴历的月为月,阳历的年为年,即以朔望月为月,以回归年作为一年的平均长度。

所以农历是加入阴历成分的阳历,带有阳历因素的阴历。根据农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涨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农历是我国独创,它闪耀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之光。

由于回归年和朔望月两者不能整除,为方便起见,农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共354或355天,比回归年365。

2422天少11天左右,积四年就要少一个多月。久之,就会出现时序和天时错乱的怪现象。例如,2002年春节在阳历2月12日,正是寒冬季节;2003年春节在阳历2月1日,比前一年提前11天,如不采取措施,这样逐年提前,积上16年,我们就要在盛夏摇着扇子过年了;农事活动也无章可循——时而10月种麦,时而9月种麦……这自然是很不适宜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采用增加“闰月”的办法。

远在公元前六百多年,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用“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规定12个平年,每年12个月;另7年每年增加1个月,变成13个月,这个增加的月便叫“闰月”。这样,19个农历年的总日数(12年×12个月+7年×13个月)×29。

5306日=6939。6910日,与19个回归年的总日数(365。2422日×19年=6939。6018日)基本相等,农历的月份和四季冷暖也基本相符,日历和天时就不会错乱了。

至于闰月如何安排,完全是人为规定。秦朝以前,曾把闰月置于年末,叫“十三月”;汉初则置闰月于九月之后,称“后九月”;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分插在各个月份。

现在的农历规定不含“中气”的月份为闰月。

2006年闰七月有两个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谈到七夕节,就不得不提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这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七夕节”之所以又称为乞巧节,是因为每逢七夕,就有很多女孩仰望夜空,乞求织女能赐予她们心灵手巧和幸福,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我国农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共354或355天,比一个回归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4年下来,就少了1个多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采用增加“闰月”的办法。远在公元前600多年,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用“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规定12个平年,每年12个月;另7年每年增加1个月,变成13个月,这个增加的月便叫“闰月”。但具体选择哪个月作为闰月,则要根据24节气的有关规律来决定。

恰逢农历闰年,又正好是闰七月,因此便有了两个“七夕节”。而前一次有两个“七夕节”的年份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