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的冬季冷干,夏季湿热。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大面积分布于亚洲内陆区域,如我国西北地区、中亚,等。此外,北美洲中东部,欧洲中东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深居内陆,降水较少,也属于此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相对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一种气候类型,因为远离海洋,所以干燥少雨;因为受大陆气团的控制,所以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极大。
大陆性气候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而海洋性气候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也慢,一般秋温高于春温。
中国五种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特点是气候的大陆性很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很大,降水少,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2、温带季风气候:东北亚地区特有的一种气候类型。在中国分布于秦岭至淮河以北。平原地区主要特点是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时间分布极不均匀。
3、亚热带季风气候: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秦岭至淮河以南地区。主要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4、热带季风气候:在中国分布于西藏自治区藏南南部印度实际控制区、云南省西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海南省大部分、广东省雷州半岛、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和台湾地区的平原地区。这一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冬季少雨,夏季多雨,气候较湿润。
5、高原山地气候:广泛分布于中国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地区。主要特点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气温随海拔上升而下降。
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区域
亚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最为典型。
首先,亚洲的广大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冬寒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极大、降水季节集中等气候特点。维尔霍扬斯克、雅库茨克和赤塔都在亚欧大陆的东侧,而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三地在同纬度亚欧大陆的西侧,它们的气候类型迥然不同。前三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冷、夏暖热、气温年较差大。尤其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冬季酷寒,1月平均气温低达-50℃,绝对最低温度曾达-71℃,成为北半球的“寒极”;7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维尔霍扬斯克绝对年较差曾高达105.1℃,是世界上年较差最大的地区。另外,维尔霍扬斯克、雅库次克和赤塔3~4月升温的幅度和10~11月降温的幅度都很大,且春温高于秋温,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三地属大陆性气候。在亚欧大陆西侧相应纬度的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冬温在0℃左右,夏季凉爽,年较差仅15~18℃,春秋月际变温不超过4~5℃,春温低于秋温,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其次,亚洲内陆气候要素变化极端,这也是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突出特点。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内地距海遥远,大陆轮廓完整,又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同时本洲又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削弱了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对亚洲气候的影响。根据纬度愈高和距海洋愈远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亚洲广大的内陆和高纬地区的气候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地处高纬,冬季受热很少,又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很难受到西风暖流的影响。从环流因素上讲,冬季这里是处在强大的反气旋控制下,剧烈的冷却作用而引起低温;而这里向北倾斜的盆地和洼地地形,更有利于冷空气的集中和反气旋的发展。因此,使这里成为北半球最寒冷和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