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高压怎么形成
暖高压的形成原因是温度大于四周,范围随高度而增大。暖高压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有时也会在中高纬度地区出现。若中心暖于四周的高压(反气旋),系统深厚,垂直伸展范围很大,有时可达到平流层底部多发生在中纬度和高纬度的高空以及热带和副热带地区。
热带与温带之间过渡地区的暖性高气压带,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常断裂成为若干个孤立的暖性高压,这些孤立的高压,统称为副热带高压。这种高压是控制热带、副热带地区的持久的大型天气系统,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而变化。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主要有西太平洋高压、青藏高压和南海高压,其中以西太平洋高压对我国的饿影响最大,是造成我国夏季旱涝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
在副热带高压的不同部位,往往会造成该地区的长期高温干旱,但当条件适当时,有时也会出现局地性的热雷雨;在西太平洋高压的南侧,是台风频繁活动的地区,在它的东风气流里,常有东风波形成并向西移动,影响云贵以东、长江以南地区,发生雷阵雨和暴雨天气;在副热带高压的北侧和西北侧,由于西部的偏南气流从海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当遇到西风带低压槽或低涡等天气系统时,会产生大范围的雨带。
据统计,这一雨带在西太平洋高压西部脊线以北的5——8个纬度一带,一般呈东西向。我国的华南雨季、江淮的梅雨期、华北雨季等都与西太平洋高压向北移动有密切关系。这一雨带在某一地区停留的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旱涝。一般来说,雨带停的时间越长,出现洪涝的次数越多,停留的时间短,易出现干旱。
在冬季和夏季季节,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上气压中心分布有什么特点
地球赤道所在地区,由于获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气温最高,空气受热膨胀做上升运动,从而形成“赤道低气压带”;而两极地区,由于获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气温最低,空气受冷收缩做下沉运动,从而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极地流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三圈环流,在南北纬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低压和夏威夷高压
在理论上,三圈环流中近地面的气压带都成带状分布,在0°纬线、南北纬30°附近、南北纬60°附近和南北纬90°附近环绕地球一周。但是,由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差异,从而造成地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也就使得气压带会被切断,呈现块状分布,我们称为大气活动中心,这种现象在陆地面积分布较多的北半球表现得更为明显。以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为例,由于陆地的比热较小,所以在夏季的升温和冬季的降温都比海洋快。因此,在夏季季节亚欧大陆的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要高,从而形成低压,我们称为“亚洲低压”,气压中心位于南亚印度附近,又称为“印度低压”。
亚洲高压和阿留申低压
“亚洲高压”会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使之保留在海洋上,位于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保留部分中心位于夏威夷群岛附近,所以称为“夏威夷高压”。而到了冬季季节,亚欧大陆的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要低,从而形成高压,我们称为“亚洲高压”,气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又称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会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之保留在海洋上,位于太平洋上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部分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附近,所以称为“阿留申低压”。由于冬夏季节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高低气压中心发生相反的变化,使得冬夏季节风向也发生巨大改变,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而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从而形成了季风。
相关推荐
拉尼娜事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拉尼娜事件将形成今冬我国会偏冷吗 拉尼娜将发生今冬我国会较冷吗
2022-2023年是拉尼娜年吗 2022到2023属于拉尼娜年吗
2022拉尼娜现象会持续多久 2022年拉尼娜现象会持续多长时间
暖高压和冷高压的区别 暖高压与冷高压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