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以后还会地震吗
可能还会地震,地震是不可预测的,而且地震几十年后是否有地震也是无法推测的。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为S波及P波。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
地震的主震和余震关系是分好几种的。单峰型:就是一个大的主震,在其发生前后有多个小的地震。双峰型:在两个大的主震之间及前后发生有多个小的地震。群峰型:没有主震,只有多个小型地震产生。
地震序列的介绍
在一定的地方和一定时间内连续发生的一系列具有共同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称为地震序列。
主震震级很突出,释放的地震波能量占全序列总能量的90% 以上,或最大震级和次大震级之差在0.8-2.4级,称为主震型序列;
在地震序列中没有一个突出的主震,而是由震级相近的两次或多次地震组成,最大地震释放的能量一般只占全序列总能量的80% 以下,或最大震级和次大震级之差小于0.7级,称为震群或多震型序列;
主震震级特别突出,前震和余震都很少且震级也很小,大小地震极不成比例,最大震级和次大震级大于2.5级,称为孤立型或单发型序列。
地震的分类
地球的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与地核,生物都居住在地壳表面,地壳的平均厚度只有30Km,有人戏称这如同鸡蛋壳一般。地壳“浮”在地幔上,地幔是一种像搅搅糖一样的塑性物质,流动性很弱,但也会流动,时间尺度很长,平均下来,地壳每年只能移动最多几厘米,地壳就是一块又一块的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位移,势必会产生碰撞、挤压等现象,每次碰撞与挤压都会积攒应力,当积攒的量够了,也就绷不住了,板块会发生大的震动或是断裂,这种能量传递到地表上来就是地震。
地震按发生的形式可主要分为三种:陷落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是指,采矿造成的地下空洞或者是天然的地下溶洞因为承受不住顶部的压力而发生陷落,从而引起的震动,这类地震造成的危害较小,发生的次数也极少。
构造地震危害最大,发生的次数也最多,全球每年发生的地震中90% 都是构造地震,这种形式的地震与板块运动有直接关系,如前文所说,是因为地下岩层板块相互运动,碰撞、错动、破裂导致的震动,这类地震对地表造成的破坏很巨大。
火山地震,顾名思义,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火山内部的岩浆运动、火山气体爆炸,都可能会引起地震,这类地震发生次数也比较少。
以构造地震为例
地震发生之前是能量积攒的过程,一次较大规模的地震,往往需要孕育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一般情况下,在大地震发生之前,会有多次规模较小的地震。打个比方,将一根竹子折断,你慢慢用劲,竹子在完全折断之前会产生几次小程度的折断外部的表皮,然后才最终折断。其实这与大地震也相似,小规模的折断就是大地震发生之前的前震。前震之后就是规模较大的主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叫余震。前震、主震、余震,这就是地震的发生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