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习惯把路费叫做盘缠
盘缠
当时钱被缠在腰上。因为在古代,铜钱样式一般都是圆形方孔,它们常常由一千个钱币串在一起用绳索吊起来,绳索被称为“贯”,当古人出远门办事时,都会带上沉重的硬币缠在腰上作为必备的路费,所以叫“盘缠”。
盘缠是指如今说的路费。不过古代却有某种必然联系。古钱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常用绳索将一千个钱币成串再吊起来,穿钱的绳索叫做“贯”,所以,一千钱又叫一吊钱或一贯钱。有出戏叫《十五贯》,即涉及十五串钱的一个案子。古时不要说没有旅行支票、信用卡,就算纸币也是宋代才有的,于是,人们在出远门办事探亲之时,只能带上笨重的成串铜钱。把铜钱盘起来缠绕腰间,既方便携带又安全,因此古人将这又“盘”又“缠”的旅费叫“盘缠”了。现在当然仍可将旅费说成“盘缠”,不过除了从大陆走私外币,谁将钱还缠在腰间?
盘缠准确的含义是路费,可路费的形式五花八门。富人出门远游带黄金白银,穷人的盘缠则可能只是几个饽饽或面饼。盘缠经过岁月的打磨和分解,又派生出其他含义。
古代钱的叫法:
古代钱币
古代钱币称为:刀币、元宝、交子、银票、贝币、铲币
1、刀币
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铸币之一。种类不一,按其文字或形状,有齐刀、即墨刀、安阳刀、潭邦刀、针首刀、炎首刀、明刀、平首刀等。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等国,战国时齐、燕、赵等国都铸造过刀币。
2、元宝
元宝是古代的一种货币,由贵重的黄金或白银制成,一般白银居多,黄金稀见。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最早是用于唐肃宗时史思明在洛阳铸的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
古代钱
3、交子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宋、金纸币名称之一。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经过一步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成为了真正的纸币。
4、银票
北宋的“银票”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票。元朝以使用银票为主,明初承元制,明太祖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用桑皮纸为钞料,一贯钞高一尺、宽六寸,是中国最大的银票。中国银票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
5、贝币
先秦时期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贝币以“朋”为计量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早在夏代末年,贝可能已经成为交换媒介。
6、铲币
铲币:亦称布币,商周时期的青铜铸币。铲币可分原始布、空首布、平首布三种类型。由于“钱”用途广、体小携带方便,被人们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在市场流通使用,后来演变成货币。铸行于黄河中游农业发达的周、晋(韩、赵、魏)、纪、郑、宋等地,燕、楚二国亦有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