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5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1月4日在历史上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11月4日)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11月4日是什么日子、发生了什么
1889年 第一任印度总理尼赫鲁诞生
1903年 黄兴、宋教仁等创建华兴会
1918年 青年土耳其党解散
1922年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发现
1930年 阎冯通电下野中原大战结束
1931年 马占山率部在江桥与日军激战
1938年 军事家蒋百里病逝
1939年 百岁教育家马相伯逝世
1942年 隆美尔在阿拉曼战役惨败
1944年 毛泽东致函盛赞罗斯福
194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建
1946年 中美商约签订
1948年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日本战犯
1950年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发表抗美援朝宣言
1956年 苏联镇压匈牙利
1972年 东京举行仪式欢迎大熊猫
1979年 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事件发生
1991年 江泽民视察新华社
1992年 首届“华罗庚数学奖”在京颁发
1995年 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
2008年 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赢得总统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历史上的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11月4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11月4日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历史事件

    1903年11月4日,黄兴、陈天华、章士钊、宋教仁等人,发起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从事推翻清政府封建统治的活动。黄兴被推选为华兴会会长。

    黄兴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和最重要的合作者。1902年,黄兴赴日本留学,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转向革命。1903年他参加了拒俄义勇队,不久,义勇队改称军国民教育会。同年夏天,军国民教育会派他回长沙开展革命活动。11月4日,他以庆贺30岁生日为名,邀请陈天华、宋教仁、刘揆一等一、二十人,密议成立华兴会,从事反对清王朝的革命活动。

    为避免清政府的注意,华兴会对外用“华兴公司”的名义,以集股“兴办矿业”为旗号,1904年2月25日,在明德学堂董龙璋的西国寓所正式召开华兴会成立大会,到会的有100多人。会议推黄兴为会长,宋教仁、刘揆一为副会长。华兴会根据黄兴的提议,确定了由湖南首先发难,然后再扩及各省响应。华兴会提出的革命口号是“驱除鞑虏,复兴中华”。并决定从联络会党入手,进行革命活动。在华兴会外,另立一同仇会,专门联络会党。1904年春初,黄兴和刘揆一,冒雪夜行30里,到湘潭茶园铺矿山一个岩洞中,与当时湖南著名哥老会首领马福益会晤,共商起义大计,决定在该年夏历十月初十西太后70岁生日时,在长沙发动武装起义,黄兴被推为主帅,刘揆一、马福益任正副总指挥。10月下旬,起义事机不慎泄漏出去,长沙府县衙门搜捕革命党人,黄兴化装逃往日本。1905年7月孙中山到日本时,经日本友人宫崎寅藏介绍,黄兴和孙中山会面了。孙中山主张把革命力量联合起来,黄兴表示赞同。8月20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留日学生中其他团体的一些成员,在东京成立同盟会。黄兴成为同盟会内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
    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在埃及底比斯的古代王陵地区经长期探测发掘,于1922年秋,找到一座古埃及王陵,11月4日,他在这座墓道尽头打开墓门小孔,发现墓门封印,确定为古埃及18王朝未帝图坦卡蒙(约公元前1361年—1352年)之陵墓。

    图坦卡蒙10岁继位,在位9年即去世,其葬仪之豪华和随葬品之丰富为现今所知的一切古代墓葬之冠。棺椁内外8层,外4层为木制圣柜,用石英岩雕成的内椁,椁内置3层人形棺,外两层为木质贴金,最内层为纯金制成,重60公斤,每层棺上均有大量金银珠宝,雕镂精细。棺内木乃伊遗体还罩有金面具、配以鹰、蛇表征的王徽,刻制之华美为世所罕见。墓内随葬品数以千计,包括金银家具、雕像、武器、王杖、包金战车等,历十余年才清理完毕。现墓内金棺、金面具和随葬物陈列于埃及开罗博物馆,被公认为古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代表。

    图坦卡蒙幼年继位,大臣和摄政者阿伊及军队总司令霍伦希布充任主要顾问。他迁居今开罗附近的孟斐斯,该城后来成为他的行政首都。在位第9年,埃及出兵叙利亚帮助结盟的米坦尼王国,但图坦卡蒙突然去世,年约18岁。死后无嗣,由摄政者阿伊继位。
    中原大战能够结束,得力于张学良起兵拥蒋。因此德国一家报纸称赞张学良维护国家统一,热爱世界和平。

    1930年11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通电下野,至此,历时7个月的中原大战结束。大战中,蒋介石与阎、冯、李双方投入兵力多达110万,伤亡30余万。战线东起山东,西至襄樊,南迄长沙,绵延数千里,战火席卷中原大地,生灵涂炭,不可胜计。

    由于桂系在此之前的蒋桂战争中失败,在中原大战时已无能为力,因此东北张学良的态度成了双方胜负的重要砝码。蒋介石对张学良诱以海陆空军副总司令的头衔,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并率东北军入关,在阎冯联军背后发起进攻,阎冯联军迅速瓦解,阎冯被迫通电下野。
    蒋百里,浙江海宁人。1901年赴日留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士官学校。1906年留学德国。武昌起义后,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

    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3年,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1917年,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1923年同胡适组织新月社。

    1925年任吴佩孚部总参谋长。1933年赴日考察,认为中日大战不可避免,拟定多种国防计划.呼吁国民政府备战。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1936年赴欧美考察,回国后倡议发展空军。

    1937年9月,他以蒋介石特使身份出访意、德等国,回国后发表《日本人》及《抗战基本观念》,断定日本必败,中国必胜。1938年8月代理陆军大学校长。著有军事著作《孙子新释》、《军事常识》、《国防论》等。

    1938年11月4日,蒋百里病逝于广西宜山。

    马相伯

    1939年11月4日百岁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逝世。

    马相伯,原名建常,又名良。1840年生,江苏丹徒人。天主教徒。1862年入耶稣会,获神学博士学位。1869年升神父。早年曾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清政府驻日使馆参赞。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1907年参加梁启超组织的政闻社。辛亥革命后,一度代理北京大学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被任为国民党政府委员。1939年11月4日在越南谅山病逝。辑有《马相伯先生文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扑灭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变中国为它独占的殖民地,于1946年11月4日,由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署名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

    商约共30条,主要内容有:(1)美国国民在中国享有居注旅行、经商,包括从事制造加工、文化教育、宗教和慈善事业的自由;享有租借、占用房屋,租赁土地,选用代理人或员工的自由权利。(2)美国商品在中国交纳进出口关税和内地税,享有与中国商品和第三国商品同等待遇。(3)包括军舰在内的美国船舶可以在中国开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必要时可开入任何不开放的口岸、地方或领水。

    商约在表面上双方享有对等权利,但中国生产落后,远洋运输不发达,无法实现,实际上只是美国单方面享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的特权。商约缔结后,受到中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一切卖国协定的声明,指出“中国国民党政府的这些措施,完全违背中国人民的意志,已经使并将继续使中国陷于内战、反动、丧权辱国、殖民地化、混乱与崩溃的危机之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

    1945年11月,在由美、英、法、中等41个联合国宪章签字国参加的筹备会上,通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这个组织于1946年11月在巴黎召开第一次大会,并于4日正式成立,简称教科文组织。

    通过增进各国的教育、科学和文化合作,对和平与安全、正义与人类进步作出贡献,这是教科文组织创始者在《组织法》中规定的崇高使命。为此,它在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新闻出版等领域广泛地开展了国际合作活动。

    该组织刚成立时,它的活动领域主要在欧洲,为战后重建欧洲的文化教育提供服务。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苏联、东欧国家的加入,打开了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渠道。60年代,大批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加入该组织,使它跨入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历史新阶段,其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增加了诸如扫盲计划、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隔离等方面的内容。进入70、80年代,该组织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张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开展全球性的科研活动等等,为此它做了大量工作,其成就有目共睹。截止90年代初,该组织有159个会员国,3个准会员国,其中三分之二是发展中国家,并与500多个非政府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教科文组织和如此众多的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优势并不在于向各会员国提供大量的金钱和物质援助,而在于它具有进行广泛的智力合作的能力。教科文组织是个“知识性组织”,它拥有智力资源的优势,在巴黎总部各路专家荟萃,而且各成员国的第一流学者经常云集此地。它努力追踪新兴科学,研究探讨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对人类的发展作贡献。如该组织发起的海洋学、水文学、地质对比、人与生物圈等政府间科研计划。它对许多国家制订宏观发展战略和教科文领域的具体方针给予了有力的帮助,因而博得了广大会员国的一致好评。

    教科文组织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召开各种政府性或非政府性的国际会议,举办专业讨论会、研究班和培训班,开展人员和情报的交流,举办试点项目,发起国际运动来推动扫盲、文物保护事业等。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国之一。1971年10月,我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9年2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与该组织的合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948年11月4日,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读长达1136面的判决书,宣布:确认日本有对中国进行侵略战争及对苏联、美国、英国与其他盟国进行类似战争之罪。认为“九.一八”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日本是中日战争的侵略者。松井石根、武藤章、广田弘毅、梅津美治郎及贺屋兴宜等人,应对日本占领南京后,6周内屠杀中国人民30万人之世界暴行史上最残酷的事件负责,东京审判是继纽伦堡审判之后的另一重要审判。1946年5月3日上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11国法官组成军事法庭,审理了25名被告,有419名证人出庭作证,法庭处理的书面证据达4336件、判决书长达几十万字,审判历时两年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也是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

    判决书指出,日本暴行的证据为数众多,不可能一一列举,法庭只能就确定大批屠杀并虐待战俘与和平居民的罪行及国际公约所规定的其他战争犯罪的各种证据,作出一般的结论。

    1.对中国人民的屠杀:仅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被杀人数就达20万人以上,还不包括被日军焚烧的尸体、投入长江或用其他方法处置的人。日本法西斯奸淫烧杀,劫掠财物,无恶不作。2.对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的屠杀:他们曾在马来亚的亚历山大医院、泰国的琼蓬角、荷属东印度的望涯群岛、苏门答腊的库达拉查、爪哇的加达尔巴士等100多个地方实施了大规模屠杀,其暴行骇人听闻。例如:日军将妇女强奸后,把汽油浇在她们头上点火焚烧。3.拷问和其他非人道待遇:日军在其铁蹄所及之处,对被拘禁的俘虏与和平居民实施了惨无人道的酷刑,包括烙刑、电刑、悬吊、坐钉板等。4.解剖活人和吃人肉:实施解剖活人暴行的不仅有日本军医,还有其他军人。如在菲律宾,日军抓住了一个年轻妇女,将她的乳房和子宫割去。1944年底,日本第十八军司令部曾发出命令,让部队吃盟军的尸肉。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两年多时间的审讯,宣读了对东条英机等25个被告的个别判决及科别。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7人被判处绞刑;荒木贞夫、桥本欣五郎、田俊六、平沼骐一郎、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东乡茂德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重光葵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两大国际事件。此后,随着对关押在远东各国(主要是苏联和中国)的其他日本战犯罪行调查的深入,日本法西斯的种种罪行进一步被揭露。在此情况下,苏联政府组成特别军事法庭,于1949年12月25日至30日,在伯力城(哈巴罗夫斯克)对以日本关东军731部队为主的12名战犯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一案进行审判,这就是著名的伯力审判。

    此外,在中国也举行了多次审判。1946年2月,中国国民党政府组成了“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开始对侵华日军乙、丙级战争罪犯2000余人的审判工作。国民党政府分别在南京、上海、北平、汉口、广州、沈阳、徐州、济南、太原、台北等地成立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谷寿夫等一批罪大恶极的战犯被判死刑,在南京执行枪决。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的非斯大林化在匈牙利引起很大震动。在匈牙利党内外,特别在知识分子中间,对拉科西时代政治和经济上所犯的一系列错误,尤其对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行为强烈不满。

    1956年7月拉科西下台后,匈党在纠正拉科西错误方面决心不大,措施不力,加剧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加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活动,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成千上万的学生和市民走上街头,要求匈牙利革新政治和经济。一些武装人员占领了电台、国际电信局、党中央机关报编辑部、武器库和警察哨所,攻守双方曾发生抢战。随后成立了以纳吉.伊姆雷为首的政府,11月1日,纳吉宣布匈牙利中立,退出华沙条约。同时他要求联合国讨论匈牙利问题。在此形势下,苏联出兵干预并平息了这次事件。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于10月30日便已宣布解散,以卡达尔.亚诺什为首成立了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11月4日,组建了工农革命政府。

    多年来,对1956年事件的评价在匈牙利党、国家和社会中一直是敏感的问题。1989年以前,匈官方一直坚持是反革命事件的看法。1989年匈党中央委员会为这一”事件平了反,认为它是人民起义。对1956年事件的再评价成为匈牙利政治、经济剧变的序幕。
    1979年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一些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留美国使馆人员做为人质,要求美国把正在纽约医治癌症的前伊朗国王巴列维引渡回国受审。5月,伊朗宗教领袖发表谈话,表示支持学生的行动。7日,他又拒绝了美国两名特使前来就释放人质问题的会谈。从此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危机。许多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出面从中调停,未发生多少效果。

    美国采取了一些报复措施,伊朗也针锋相对,使双方关系愈来愈陷于僵局。直至11月17日,霍梅尼下令释放13名妇女和黑人,21日,他又同意美基督教传教士探望人质。12月15日美国宣布巴列维已离开美国。17日,美国财政部又宣布同意伊朗留学生从国内调款来使用。双方之间的矛盾开始出现了一些缓解。1980年2月15日,美国总统卡特表示了有和伊朗建立正常关系的愿望。2月23日霍梅尼发表讲话说,释放人质将由选出的议会来决定。可是,3月31日伊朗革命委员会却决定,人质交给政府照管和监护。4月7日霍梅尼则又否定了革命委员会的决定。同一天,美国政府宣布同伊朗政府断绝外交关系。8日,伊朗革命委员会针对美国的文告,也向国内发出了号召,“要准备对付伊斯兰敌人和压迫”。美伊之间的矛盾又趋于尖锐化了。

    后来,在各种国际国内因素影响下,两国又开始了谈判,一直到1981年1月份,当美国答应将分三次把冻结在美国的伊朗资产交出来后,留在伊朗的最后一批52名美国人员才于1月21日乘专机离开德黑兰前往阿尔及尔,又转道联邦德国,于25日回到纽约。他们总共被扣留了444天。
    1995年11月4日星期六,正值犹太教的安息日,也是以色列的法定假日。平时,以色列国内的大部分交通工具都会停驶,许多娱乐场所和大小商店亦会关门歇业。可是,夜幕降临后的特拉维夫却灯火通明,热闹异常。约10万市民沐浴着习习海风,从四面八方涌到市中心的“国王广潮,在那里举行支持和平进程的盛大集会。

    面对欢声雷动的人海,波翻浪涌似的彩球、横幅,拉宾站在主席台上,显得特别激动。他看到有这么多人热情支持和平进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并不时向人群招手致意。

    此次集会是由“支持和谈结束以阿争端总委员会”组织的,这是10多年来特拉维夫规模最大的一次公众集会,集会的主题是:“要和平,不要暴力”。拉宾总理、佩雷斯外长和许多以色列政要应邀出席了集会,一些知名演员还主动登台助兴,手持麦克风在拉宾和佩雷斯中间高唱和平颂歌。集会正式开始后,拉宾慷慨激昂地发表了决心继续中东和平进程的演讲。他说,只有和平才能解决以色列面临的各种问题。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实现和平的机会,如此盛大的集会表明,以色列人民希望和平。当地时间晚上7时50分,拉宾演讲完毕,在众人的簇拥下健步走下主席台,准备乘车离开广常拉宾一边走,还一边同两旁的人握手。当他走近轿车正要抬腿迈入车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犹太青年,掏出手枪几乎贴着拉宾的身体从背后向他连开数枪。枪声响过,年过七旬的拉宾愕然失色,随即身体前扑倒在地上,殷红的鲜血染透了他的衣服。两名保镖赶忙扶起拉宾,救护车火速将昏迷不醒的拉宾送往附近的伊奇洛夫医院进行抢救。拉宾在被紧急送往医院途中,司机还听到他喃喃地说:“这不可怕,这不可怕。”然后他才垂下了头。在医院急诊室,大夫们尽一切努力挽救拉宾的生命,但他终因伤势过重,在被送入医院后仅过了19分钟,心脏就停止了跳动。经医生检查,拉宾身中3弹,其中一颗子弹打在腹部,另一颗致命的子弹正中他的胸腔。拉宾是以色列建国后被谋害的首位政治领袖。

    73岁的拉宾,1922年3月1日生于耶路撒冷,从小在一个左翼犹太复国主义贵族家庭里长大。学生时代在以色列农业技校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度过,本想当一名农业专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声打破了他的梦想,使他在叙利亚投身到抗击法西斯的斗争中。19岁入伍,由于骁勇善战,拉宾很快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战功赫赫的“拉宾将军”。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他是著名的哈雷尔旅旅长,1964年晋升为三军参谋长。1967年第三次中车战争爆发时,他是以军的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6天之内攻占了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成为以色列的一代英雄。

    长达27年的军旅生涯,使拉宾养成了直率、果断、务实的性格。他于1974年和1992年两次出任工党领袖和内阁总理。也许是因为身经百战而更能体会到和平的珍贵,他自1968年退役后即为阿以和解奔忙,他不同意对阿拉伯人采劝寸土不让”的政策,而是主张“以土地换和平”。199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拉宾“博瓦尼和平奖”。

    1994年,拉宾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作的努力受到普遍欢迎。

    凶手开枪后,现场一片混乱。拉宾的保安人员也因慌神而开了几枪,一名贴身保镖被打伤。蓄着黑色短发的凶手被当场抓获,保安人员将他推入一辆轿车,并组成人墙将那辆轿车团团围住,以防凶手被人灭口。警方初步查明,凶犯名叫伊贾尔.阿米尔,今年27岁,曾参与在约旦河西岸“违法扩建定居点”的运动,现在一所大学的法律系就读。阿米尔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说他的行动“完全出于自愿”,是遵照“上帝的意旨”干的,因而对所犯罪行“不感到后悔和遗憾”。此前,他曾两次试图行刺拉宾,但因保安措施严密无从下手。拉宾遇刺后,有人向以色列电台打去匿名电话,声称一个名叫“犹太复仇组织”的团体对这一事件负责,并诅咒拉宾同巴勒斯坦人和解“背叛了犹太圣经,出卖了以色列人民”。

    自从拉宾与阿拉法特实现历史性的握手起,巴以双方的极端分子就已多次向拉宾发出死亡恐吓,但军人出身的拉宾毫不畏惧,他强调和平努力的成功,将挫败这些极端分子的阴谋。拉宾遇刺身亡的噩耗强烈地震惊了整个以色列,也震惊了世界。拉宾是在以色列正迎接四年一次的大癣国内面临激烈的党派斗争的严峻时刻遇害的,是在巴以和平刚刚扩大到约旦河西岸的关键时刻去世的。他的死,无疑使绝大多数以色列人感到十分突然和悲伤。当晚,当拉宾遇害的消息公布后,守候在伊奇洛夫医院门外的数百名特拉维夫普通市民,禁不住失声痛哭,许多人自发地在街头点燃一支支蜡烛,以悼慰拉宾的亡魂。在当晚举行的以内阁紧急会议上,同拉宾朝夕与共的阁僚们有的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们用黑纱罩住拉宾主持会议时常坐的椅子,以寄托无尽的哀思。一些反对派人士也认为,拉宾的遇害是以色列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阿米尔连开数枪后,被警察抓捕。戴上手铐后他幸福地笑了,他自认完成了“捍卫犹太人的使命”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外交部长佩雷斯同获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BarackHusseinObamaII,1961年8月4日-)生于美国夏威夷州火奴鲁鲁,是候任美国总统,将于2009年1月20日宣誓就任为美国第44任总统。在此之前,他从2005年1月4日至2008年11月16日担任联邦参议员,代表伊利诺州。根据美国参议院历史办公室的资料显示,奥巴马是历史上第五位非裔美国人参议员。他也将成为首位非洲裔美国总统。
    奥巴马于1996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4年后,他竞选美国众议院席位失败。随后他将主要精力放在本州的参议工作,且于2002年获得连任。奥巴马在2004年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发表主题演讲,成为全美知名的政界人物。2004年11月以70% 的选票当选联邦参议员。奥巴马在2007年2月10日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他的竞选纲领侧重完结伊拉克战争及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2008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主要政党提名的非洲裔总统候选人;11月4日当选总统。


历史上11月4日是什么日子
历史上的今天11月4日提供历史上11月4日是什么日子,11月4日在历史节日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


11月4日星座

2025年11月4日是什么日子


喜欢日历2025年日历表,请记住本站网址:

日历屋: http://www.riliwu.com

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濞戞娑欐償閵娿儱鐎梺鍏肩ゴ閺呮粌鐣烽弻銉﹀€甸柨婵嗛閺嬫稓绱掗悩渚綈缂佺粯绻冪换婵嬪磼濞戞ɑ顏犻梻浣呵归鍛矓瑜版帒钃熺€广儱顦敮闂佹寧鏌ㄦ晶浠嬫偂娴g硶鏀介柍钘夋娴滄劙鏌¢崨顖毿㈤柣锝囧厴婵偓闁靛牆鎳庨懓鍨攽鎺抽崐鏇㈠疮椤栨粏濮抽柨婵嗩槹閳锋垿鏌i幇顖涱棄闁告梹绮庣槐鎺旀嫚閸欏妫ら梺鐟扮畭閸ㄥ綊锝炲⿰鍫濈劦妞ゆ巻鍋撻柣锝呭槻铻栭柛娑卞帣閵娾晜鐓ラ柡鍐ㄦ搐琚氶柣搴㈣壘绾绢厾妲愰幘瀛樺閻熸瑥瀚ч幏褰掓⒑閼姐倕鏋欏ù婊庡墮鍗遍柟鎵閺呮悂鏌ㄩ悤鍌涘 闂傚倸鍊风粈浣革耿鏉堛劎浠氭俊鐐€戦崹褰掑箺濡楃硳+D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倿閿曞偆鏁勬繛鍡樻尭缁愭淇婇妶鍛櫣闁哄鑳堕幉鎼佹偋閸繄鐟查柣搴f暩婵炩偓闁哄被鍔戦幃銈夊磼濞戞﹩浼�

欢迎搜索"日历屋"进入本站

黄道吉日吉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