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5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2月16日在历史上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12月16日)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12月16日是什么日子、发生了什么
705年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去世
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
1770年 音乐家贝多芬出生
1773年 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5年 英国作家奥斯丁诞辰
1890年 人类第一次利用血清注射治疗疾病获得成功
1917年 俄国签署停战协议
1920年 宁夏海源大地震二十三万人丧生
1927年 桂系与粤系开战
1944年 德军在阿登进行“狮鹫”反攻计划
1945年 日本侵华罪魁近卫文自杀
1945年 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
1949年 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
1961年 巴林国国庆(酋长即位日)
1963年 罗荣桓元帅逝世
1964年 威尔逊提出英国的“大西洋核力量”方案
1965年 英国作家毛姆去世
1966年 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逝世
1970年 《海牙公约》签署
1978年 中美公布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82年 林学家、林业教育家 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殷良弼逝世
1987年 卢泰愚当选南朝鲜总统
1989年 美国入侵巴拿马
1991年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1992年 上海证券交易所行情与路透社联网
1998年 美向伊拉克发动“沙漠之狐行动”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历史上的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12月16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12月16日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历史事件

    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死于洛阳,终年82岁。在唐朝历史上,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其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略逊于太宗,而优于玄宗。她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奖,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奖相对比较积极,比较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对历史发展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他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他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 。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县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他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客居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武则天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拥有男嫔妃(称为“男宠”),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但赵翼为武则天的私生活辩护,说:“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

    简奥斯丁

    奥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于斯蒂文顿乡一教区牧师家庭。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丁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的六部小说《理智与感伤》(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斐尔德花园》(1814)、《爱玛》(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后出版的《诺桑觉修道院》(1818)和《劝导》(1818),大半以乡镇上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爱情婚姻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风貌。作品中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丁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890年12月16日,从巴黎传出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人类第一次利用血清注射治疗成功,这为现代医学开创了一条新路,从此,人们可以用免疫血清来预防和治疗传染病人。

    发明血清治疗的是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细菌学家、病理学家查理.里歇特。1850年8月26日,查理.里歇特出生在巴黎,他的父亲是欧洲有名的外科医生,在医学院教书,还开着私人诊所。他从小就当父亲的学徒,接受父亲的言传身教;他的母亲也给他以很好的教育,每天晚上教他拉丁文、诗歌,规定他每周要背诵一本著名的诗集。查理.里歇特后来回忆起他从小所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时说:“记住有些深奥的诗篇比牢记人体骨骼上的专门名词还要难。医书读不好,要挨父亲的训斥,但是比背不出诗篇,看着母亲默默地对我流眼泪要好受得多。”查理.里歇特就是在这种家庭教育下成长,获得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医学经验,直至20多岁才到巴黎大学插班就读,27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8岁开始,先后发表了《关于人和动物的胃液》、《普通心理学试验》等著作。31岁主编欧洲独一无二的《医学学报》,40岁发明血清治疗,53岁得诺贝尔医学奖金,54岁被公推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12月4日,查理.里歇特病逝,享年85岁。他的一生著作很多,主要的医学著作有:《生理学和医学》、《医学科目》、《医学通史纲要》,他写过很多剧本、小说、诗歌,还写过许多反对战争的政论文。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他却是个谦虚的、脚踏实地的人。他有句名言:“顶可笑的是世界上那些耀武扬威、自以为聪明的人,他手里连一把开门的钥匙都没有,偏爱大言不惭,高声张扬,说他可以把门打开,领着大家走进去。”
    1920年12月16日夜,宁夏海源地区突然发生剧烈地震,人们刚刚从梦中惊醒,便被倒塌的房屋掩埋于地下。大地在摇动,天色阴沉,有雷声、风声连续轰响,天际处有地光闪烁明灭,野兽群集于荒野之上,哀鸣不已。

    这次大地震达8.5级。方圆300里的广大地区均遭波及。自泾州以西至会宁,海源以南至秦州,共60多个县区均能感觉得到。大明时分,余震不断,北风呼号,灰尘弥漫,4座城市化为废墟,听不到任何人声。此次大地震死亡人数已达23万之多。由于地区广大,救护工作几乎没有,死、伤者达50多万人。
    16日,发动对华战争的首犯前日本首相近卫文在东京获洼的荻外庄服氰酸钾自杀。

    1945年12月16日晨,发动全面侵华及太平洋战争的罪魁近卫文为逃避人民的审判,在美军占领当局刚刚发出对他的逮捕令后服毒自杀,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1891年10月12日,近卫出生在门庭仅次于天皇家的五摄家(即藤原豪族的近卫、九条、鹰司、二条、一条等五家。摄家是具有担任摄政、“关白”资格的门弟)之首近卫家。

    近卫文作为藤原家庭的嫡流、近卫家250年来第一个由正妻所生的长子,自出世之日起即被视作掌上明珠,受宠无度。

    1917年,近卫从京都大学法学科毕业,同年经西园寺推荐入内务省工作。1919年1月,随西园寺参加巴黎和会。这一时期,他先后发表《排除英美本位的和平主义》、《战后欧美见闻录》等文章,阐述了对国际政治的看法。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既成的强国”与“要求打破现状的国家”间的战争,美英垄断殖民地的现状,“有悖于人类机会均等原则”,“德国想打破此种现状,诚为正当的要求”,“日本不能不给予深切的同情”,“领土狭孝原料缺乏的日本”,“为了自己生存的需要,不能不象战前德国那样,做出打破现状之举”。他确信,日本“向外扩张,诚为顺乎自然之势”。可以说,从青年时代起,近卫就树立了侵略有理的思想基础,并用以指导一生的活动。

    1936年,冈田内阁因“二.二六事件”垮台,元老西园寺推荐近卫组阁,以稳定政局。但近卫对发动这一事件的皇道派军人持同情态度,对处理善后感到为难,结果以健康原因推辞。其后成立的广田内阁和林内阁,皆因无法控制局面短命而终。林内阁于1937年6月辞职后,组阁大任再次降到近卫头上。6月4日,第一次近卫内阁宣布成立。

    无论是元老重臣,还是军部、政党、财界、民间右翼势力,都对近卫登台一致表示拥护,尽管它们的想法不尽相同。的确,近卫有高尚的血统,46岁的美妙年华,曾因辞掉首相给人留下没有权力欲的良好印象,对整个统治阶级来说,他成了众望所归的人物。

    近卫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统治阶级各阶层利益的共同要求,那就是大力推进对外扩张。他在组阁当天即表示,“属于‘非持有国’类型的我国必须确保我民族自身的生存权力,我国的大陆政策是建立在这个确保生存权利的必要之上的。”新内阁负有实现“国际正义”的使命,而“实现国际正义的较好方法,是获得资源的自由,开拓销路的自由,为开发资源所需劳动力移动的自由”。无异一纸夺取殖民地的宣言。

    1937年7月7日,即近卫上台后的一个月又三天,驻华北日军发动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7月底,华北日军与前来增援的关东军、朝鲜日军攻占了京津地区,并继续向华北腹地进犯。8月13日,日军开辟上海战常

    11月12日占领上海,旋即攻占京沪铁路沿线城市。12月13日占领南京,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遇难的中国军民超过30万人。次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一年多时间,日本即攻占了半个中国。

    但是,与日本法西斯预想相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到1938年底,抗日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在军事上未能灭亡中国,诱降阴谋也未见实效,近卫内阁在侵华对策上已一筹莫展,加之在与德国签订军事同盟上与陆军发生分歧,遂于1939年1月实行总辞职。

    1940年7月22日,近卫再次登台组阁。

    第二次近卫内阁在强化国内法西斯体制上抛出的新花样,是开展所谓新体制运动,亦称“近卫新体制”。近卫声称,开展新体制运动是“为应付前所未有的内外动荡局势,建立强有力的举国政治体制”,使“一切政党、派别、经济团体和文化团体统统归依于公益优先的精神之下”,“官民协同”、“实践翼赞大政的臣道”。

    近卫新体制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政治上是效仿希特勒的纳粹党,由近卫本人发起建立直接辅助天皇的政治组织大政翼赞会。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近卫已开始了筹建新党活动,组阁前的6月24日,又辞去枢密院议长,全力实施这一计划。到第二次近卫内阁成立后的一个月左右,现存的各政党和团体,或自动解散,或被强制取缔。在“不要误了公共汽车”的口号下,形形色色的法西斯分子纷纷投入近卫的怀抱。10月12日,大政翼赞会宣布成立,近卫亲自兼任总裁,其他要职分别由宫廷贵族、军政官僚及法西斯分子头目担任,并在各都、道、府、县设立支部,由当地知事任支部长,将居民编入“邻组”组织,实行严密的法西斯主义统治。

    1940年12月,近卫内阁通过《经济新体制纲要》,为实现“国民经济一体化”,加强国家的战时经济统制,设立钢铁统制会等产业统制机构,以保证战争物资的生产和调配。同时还设立全国金融协议会,颁布资金运用令,加强对金融业的统制。

    此外,近卫内阁制定《确立劳动新体制纲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规模的产业报国运动,建立各种产业、行业报国会,通过劳务统制,把全国人民驱赶到为战争服务的轨道。

    伪实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与“德意三分天下”的迷梦,近卫内阁在加强中国占领区统治,保持对华军事优势前提下,紧锣密鼓准备“南进”,夺取被英美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东南亚地区。为实现这一目的,经松冈外相斡旋,1940年9月签订了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次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企图通过外交手段压美英对日本的“南进”采取绥靖政策。但是随着德国入侵苏联,这一外交阴谋实际宣告破产。

    然而日本仍坚持“南进”计划,在1941年7月2日的御前会议上,再次确定“南进”政策,并“不辞与美英一战”。不过在策略上则仍做两手准备,即一面继续与美国谈判,谋求外交解决问题,一面制造“北进”假象,加紧备战,一旦谈判破裂,即行对美英开战。为此,1941年7月16日,近卫以内阁总辞职的方式,撤换了对贯彻这一方针不利的外相松冈洋右。

    继而成立的第三次近卫内阁,除更换了少数成员外,继续坚持政府的既定方针。9月6日,再次召开御前会议,决定以10月上旬为限,如日本的要求“仍无实现的希望,就决心立即对美、英、荷开战”。对“南进”和御前会议的决定,近卫始终是积极赞同者,但到10月上旬日美谈判仍无进展时,他感到对美开战尚无“百分之百”的取胜把握,与主张立即开战的东条发生对立,遂于10月16日向天皇提出辞呈。

    近卫辞职后,仍作为政府重臣参与制定重大国策,后来也提出过尽早结束战争之类的主张。但他最关心的是“保存国体”和防止“共产主义蔓延”。日本战败投降后,曾担任东久迩内阁国务相和币原内阁“内大臣府御用挂”职务。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于1945年12月16日在重庆成立,创始人是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等,当时的成员主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及与其相联系的知识分子。

    民建的成立,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中国的民族资本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艰难地成长起来的。抗战胜利后,在中共和平民主政策的影响和具体帮助下,以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教社和以胡厥文为代表的迁川工厂联合会以及与他们相联系的文教界上层知识分子和民族工商业者,酝酿成立了代表他们利益的这个政治性组织。

    民建成立之初的政治纲领中,主张必须实行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民主,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实行有民主的经济建设计划,全力培养民族资本。新中国成立后,民建以《共同纲领》、全国政协章程的总纲为纲领,确定了接受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和发展经济,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特别是积极配合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期以来,民建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坚决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充分发挥同经济界联系密切的优势,注意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积极开展经济咨询服务、工商专业培训和引进侨资外资等服务活动,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民建现有会员6.9万多人,主要由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单位以及有关企业的代表性人物组成,发展成员以大中城市为主,以中上层人士为主,以经济界人士为主。民建在除西藏、台湾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有组织。

    历任领导人是黄炎培、胡厥文、孙起孟;现任名誉主席是孙起孟,主席是成思危。民建中央主办有内部刊物《民讯》,公开发行的经济理论刊物《经济界》。
    1963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同志在北京逝世。

    罗荣桓,原名慎镇。1902年生。湖南衡山(今属衡东)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农民武装。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委,第一军团、江西军区、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军大学第一科政委,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代理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政委,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在中共第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65年12月16日,英国作家毛姆在法国里维拉因中风逝世,终年91岁。

    毛姆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作品以文体明晰朴素、取材广阔、对人性有透彻的理解为特点。

    “我宁愿读时间表和目录,总比什么也不读要强,这些东西比大多数作家写的小说更使人爱读。”这话是对一切持批判态度的毛姆在1938年说的。

    毛姆在他20几岁时写了一些客厅喜剧。40多岁时,他创作了《人类的枷锁》(1915年)与《月亮与六便士》(1919年)。反击那些经常攻击艺术的人们,直到他临死之时他还是一个对女人的厌恶者,不可知论者,所以他的作品充满悲观主义的色彩。

    马连良

    1966年,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因《海瑞罢官》一剧受尽迫害,于当年12月16日逝世。

    马连良(1901—1966)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回族。北京人。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学艺,受业于叶春善、蔡荣贵、萧长华、郭春山、茹莱卿等,先习武生,后改老生。10岁即登台演出老生重头戏。出科后,他继续向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诸家学习,并吸收余(叔岩)派之长,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发展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艺术。历任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戏曲专科学校校长等职。曾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慰问演出,并率团赴香港演出,弘扬民族文化。文化大革命开始,因《海瑞罢官》一剧受到残酷打击,被迫害致死。马连良对艺术认真严肃,刻意求精,不但唱、念、做全面发展,而且武功根底深厚。他的嗓音清朗,唱腔委婉,于酣畅中见俏丽,细腻中见洒脱,不少唱段至今脍炙人口,风靡全国。尤其在他晚年,参加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演出,唱腔、念白、做工又有创造和发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极为重视舞台艺术的整体性,对角色间的互相合作,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由于他的倡导,乐队中重视月琴伴奏的效果,他对服装、化妆、盔头、髯口等,均有革新创造,在乐队前增设围屏,使乐队和演出区隔开,净化、美化了舞台。代表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甘露寺》、《四进士》、《苏武牧羊》、《春秋笔》、《一捧雪》、《将相和》、《海瑞罢官》、《赵氏孤儿》等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以及《杜鹃山》、《年年有余》等现代京剧。弟子有王和霖、王金璐、言少朋、李慕良、马长礼、迟金声等。他主演的《群英会》和《铡美案》已摄制成艺术影片,有《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行世。
    在美国的倡议下,1970年12月6日,国际民航组织在荷兰的海牙召开了国际航空法外交会议,讨论有关空中劫持飞机的问题,有76个国家参加。会议于12月16日签订了一项公约,名为:《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简称《海牙公约》。

    公约的第一条规定:“凡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甲)用暴力或用暴力威胁,或用任何其他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或企图从事任何这种行为;或(乙)是从事或企图从事任何这种行为的人的同犯,即是犯有罪行。”这就是公约对于非法劫持航空器所下的定义。

    公约的第二条规定:“合缔约国承允对上述罪行给予严厉惩罚。”

    对于劫持飞机的罪犯的引渡问题是这次会议上争论的焦点。美国和苏联都主张应将劫机罪犯遣送给飞机登记国。然而,很多国家则认为劫机多数是为了政治上的目的,因此,不同意规定引渡。但是,与会国一致同意对劫机犯给予严惩。结果,《海牙公约》对引渡劫机罪犯的问题没有作出硬性的规定。尽管如此,有一点是明确的,公约规定了劫持飞机是一种严重犯罪,对于劫机罪犯的处理办法是:要么引渡,要么按罪犯所在国的法律起诉判刑。

    到1983年,《海牙公约》已有100多个缔约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决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建立外交关系。经双方商定,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提前于1978年12月16日公布。联合公报的全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将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一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
    1989年12月,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袭击,侵占了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共和国,使这个只有200万人口、面积不足8万平方公里的小国遭到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美国入侵巴拿马,归根结底是为了保住巴拿马运河的既得利益。1903年,美国强迫刚刚取得独立的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并且永远租借运河和运河区。19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使大西洋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美国一直是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3亿多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巴拿马只能得到很少的零头。美国把运河西岸16.1公里范围划为运河区,设立美军南方司令部,不许巴拿马人入内,运河区就成了“国中之国”。

    几十年来,巴拿马人民不断地为收复巴拿马运河的主权而斗争,经过长期努力,两国终于在1977年签订了新的运河条约,新条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午时之后,运河完全交由巴拿马管理。从1990年起,运河区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应由巴拿马人担任,(副主任由美国人担任)。美国的南方司令部也必须同时撤离运河区。对于美国来说,运河是它的生命线,失掉运河的管理权,会给它带来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后果。因此,美国必然要千方百计保留它在运河和运河区的利益。

    美国为了保持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利益,企图扶植一个俯首听命于美国的政权,去取代坚决主张收回运河主权的以铁腕人物诺列加为首的巴拿马现政权。为了迫使诺列加下台,美国政府使用了种种手段,对巴拿马采取了经济制裁、外交诱逼、军事威胁,支持巴拿马国内反对派掀起“倒诺浪潮”。1989年10月3日,巴拿马部分中下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失败后,美总统布什批准一项300万美元的拨款,专供中央情报局策动第二次军事政变。与此同时,美国秘密向巴拿马增兵4500人,空运了大量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美国直接入侵巴拿马的企图显露出来了。

    美国为了遮人耳目,欺骗舆论,处心积虑制造入侵巴拿马的借口。

    美国找到的耸人听闻的借口之一,是“打击毒品走私”。毒品走私是80年代以来最容易引起公愤的国际问题。美国指责巴拿马政府首脑诺列加参与了国际毒品走私活动,同哥伦比亚贩毒团伙有牵连。1988年2月,里根政府就通过迈阿密联邦法院大陪审团,以“参与贩毒活动”为名,对诺列加提出正式起诉。这次,把“贩毒犯”“捉拿归案”,就成了出兵的重要的“理由”。

    美国出兵的另一个借口是为了“自卫”。12月16日晚9时,4名美国军官乘车经过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所在的大街时,与巴拿马国防军的士兵发生冲突,双方拔枪射击,美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军官被打死,巴拿马3人受伤。事发后,美国指责巴拿马挑起事端,巴拿马指责美国人首先开枪。美国的国防部为此发表声明,扬言为了保护“美国人的安全”要进行“自卫”,美国总统布什表示要对巴拿马采劝报复行动”。巴拿马外交部则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这样,双方调兵遣将,处于警备状态。一个美国兵被打死这件事,就成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线。
    1998年12月16日,就在离美国会众院开会表决是否弹劾克林顿不到20小时的时候,白宫突然对伊宣战。随着克林顿的一声令下,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军战舰和轰炸机向伊拉克发射了二三百枚联合国武器核查。美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即刻从克林顿弹劾表决转移到萨达姆的生死存亡。

    美军此次代号为“沙漠之狐行动”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5点钟开始,早已待命在海湾的美军军舰对伊拉克的“军事和安全”基地和设施予以毁灭性的打击,发射了数以百计的用卫星制导的巡航导弹,美海军的EA.6B飞机向伊军的防空阵地发射了反雷达导弹,以摧毁对美空军可能构成的任何威胁。随后,美军轰炸机及英国战斗机从空军基地及航空母舰上起飞,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的轮番轰炸和袭击。袭击开始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表示他已下令对伊拉克实施猛烈、持续的多轮空袭以惩罚萨达姆继续阻挠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

    美空袭开始时,伊拉克正是星期四凌晨一点,巴格达的大街空无一人。在美国警告将打击伊拉克不久,空袭警报声划破了巴格达安静的夜空,伊拉克电视台停止了正常节目,转而播放爱国歌曲及伊拉克军人手拿机关枪手榴弹演练的镜头。大约在零点49分,人们听到伊拉克防空炮火声,桔黄色探照灯把夜空照得很亮。在伊拉克时间星期四凌晨一点左右,美空袭开始。巴格达的枪炮声变得密集,外国记者所在的大楼玻璃被震得直响。有报道说,美国的导弹袭击至少已造成2人死亡和30人受伤。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一份声明中号召伊拉克人民“抗击真主的敌人、国家的敌人、人类的敌人”。

    美国这次对伊动武的直接原因是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在其给联合国的报告中认定巴格达没有遵守其上个月做出的与联合国全面工作的诺言,继续设法限制武器核查工作。前一个月,克林顿在宣布暂时取消对伊空袭的命令时曾提出了5个条件,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接受核查。最近,美指责伊阻挠核查,藏匿可疑资料,刁难核查人员,表示对伊拉克一而再、再而三违反其与联合国的协议已失去耐心。

    美国酝酿对伊动手已有多年,但这次决定动手也就是16日上午的事。午夜才从以色列飞抵华盛顿的克林顿没休息,一早就到白宫地下的“形势厅”与等候在那里的国防部长科恩、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等国安会成员研究伊拉克局势。当克林顿从“形势厅”走出时,有关空袭的计划和决定已经做出。克林顿当天除了起草电视讲话稿外,还和包括英国在内的美国主要盟国领袖进行了交谈磋商。近来一直游说国会不要弹劾克林顿的副总统戈尔电话通知美国前总统福特、卡特及曾领导指挥1991年海湾战争的布什对伊动手的决定。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则忙于给许多国家的外长打电话说明情况。而在此之前,巴格达时间星期三上午,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就已开始撤离巴格达,他们乘坐联合国的专机飞往巴林。

    克林顿选择这个时间空袭伊拉克是否与众院周四弹劾表决有关,成为此间热门话题。为了消除国会的疑虑,克林顿派国防部长科恩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登到国会山向众院两党议员介绍这次军事行动的考虑。虽然议员们普遍支持克林顿下令袭击伊拉克的决定,但一些共和党议员仍公开质疑克林顿在面临弹劾前夕对伊动武的动机,经常批评克林顿对萨达姆太软弱的参院多数党领袖洛特今天表示,动武时间及克林顿的政策都让人有疑问。而众院多数党督导迪莱表示,有关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进行军事打击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回答,他甚至说:“在对伊轰炸时为什么就不能搞弹劾表决?”不过一如美国政治传统,在战争期间,两党议员都会把党派斗争暂时放到一边,一致对外,大多数议员周三纷纷表示支持克林顿的对伊动武。


历史上12月16日是什么日子
历史上的今天12月16日提供历史上12月16日是什么日子,12月16日在历史节日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


12月16日星座

2024年12月16日是什么日子


喜欢日历2024年日历表,请记住本站网址:

日历屋: http://www.riliwu.com

欢迎搜索"日历屋"进入本站

黄道吉日吉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