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5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2月19日在历史上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12月19日)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12月19日是什么日子、发生了什么
1280年 《授时历》
1741年 丹麦-俄罗斯探险家维他斯.白令逝世
1742年 瑞典著名化学家舍勒诞辰
1793年 土伦之役:拿破仑.波拿巴占领土伦
1945年 越南、老挝、柬埔寨抗法救国战争全面爆发
1946年 法国科学家郎之万逝世
1957年 欧洲各国同意在欧洲部署核武器
1960年 中国与柬埔寨王国缔结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
1972年 最后一次“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
1979年 日本学者首次确定致癌遗传基因结构
1984年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
1988年 科普作家高士其逝世
1991年 中国第一座跨海公路大桥厦门大桥正式通车
1994年 香港回归倒计时牌在天安门广场矗立
1995年 索拉纳正式就任北约秘书长
1997年 金大中当选韩国第十五届总统
1998年 美众院通过两项弹劾克林顿条款
1998年 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逝世
2001年 国画大师黎雄才逝世
2007年 2007年韩国总统选举,李明博当选韩国第十七届总统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历史上的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12月19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12月19日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历史事件

    卡尔威廉舍勒

    当人病危窒息的时候,医生便立即将氧的皮管插进病人的鼻子,病人很快就会透过气来,这叫做“接氧”,可见氧气对于人体是多么重要。但是,这氧气是谁发现的呢?

    发现氧气的人叫舍勒。他是瑞典著名的化学家。1742年12月19日生于瑞典的施特拉尔松。他家里很穷。13岁就到哥德堡一家药房当学徒,利用业余时间自修化学。后来,他先后在马尔摩、斯德哥尔摩和乌普萨拉的药房担任药剂师。在这期间,他和另一位青年化学家一起,进行了从酒石中提炼酒石酸的实验,并写成了两篇论文,送给瑞典科学院,由于他是一普通的药剂师,瑞典科学院显得很轻视,未予发表,无疑地,这对于年轻的舍勒,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他并不灰心,更加奋发地从事研究工作,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在1773年发现了氧,并写成了《论空气与火》一书。1774年,他又发现了氯,并得到英国化学家戴维的确认,这更增强了他对研究化学的信心。

    1775年,舍勒为了更好地从事研究工作,他辞去了药剂师的职务,到科平这个小镇上,自己开设了一家药房。尽管他收到柏林和英国的一些聘请书,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小镇。在这里,他专心致志地从事化学研究,先后发现了氟、氨、氯化氢、氢氟酸、钨酸、钼酸和砷酸等,在化学的很多方面有所发现,作出巨大的贡献。他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阿波罗计划徽标

    1972年12月19日在完成了系列登月计划中历时最长的一次使命之后,阿波罗17号飞船溅落太平洋,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全部结束,3名宇航员中有2名——尤金.A.塞尔南和哈里森.施密特总计在月球上逗留75小时,与此同时,第3名宇航员,罗纳德.E.埃文斯驾指挥船绕月球飞行。

    施密特是一位地质学家,是第一位登月的科学家,离开地球经3天飞行之后,他和塞尔南于12月11日登上月球。在3次登月中,他们驾着月行车在一座山脚下巨大的砾石中间行驶,并发现了一个火山口。有迹象表明,那里曾有火山活动发生。他们在那里安装了测震表以测量任何可能发生的地震,还安装了一只重力表和一只宇宙射线探测器以及其他科学仪器。

    他们最重大的发现是明亮的橙色土,人们认为这种土中包含多种月球稀有元素,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元素表明,现在不毛的月球表面过去曾有水存在。

    “阿波罗”计划耗资250亿美元,共进行了16次载人飞往月球的飞行。第7次的阿波罗13号飞行险些酿成大祸。当时飞船上有一氧气箱破裂,宇航员们开动应急装置,使他们得以按月球轨道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阿波罗”宇航员们共从月球带回836磅岩石和大量的科学资源,在阿波罗17号登月后直至今天,人类再没有派宇航员登月。

    在登月升空前,宇航员塞尔南和施米特向人们展示了一块装在登陆船上的牌匾,它将被留在月球上。牌匾上有阿波罗17号宇航员和尼克松总统的签名。牌匾上铭文写道,“公元1972年12月,人类在这里首次完成了对月球的探察。愿我们带来的和平精神在全人类的生活中闪烁发光”。
    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由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正式签字。联合声明圆满解决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问题,也为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国家主席李先念出席了签字仪式。

    经过中英双方两年22轮慎重和耐心的谈判,由于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的决策,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终于在1984年9月26日在北京草签。
    厦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峡大桥,主桥长2070M,桥面宽3.5M,设双向4车道,厦门大桥始建于1987年10月1日,总投资1.56亿元人民币。

    厦门大桥是我国目前当时的跨海大桥。大桥由主桥、集美立交桥、高崎引桥和管理系统四部分组成,总长6500多米,其中主桥长2070米。这座大桥建成后,不仅大大缓解了原来高(崎)集(美)海堤行车拥挤、堵塞的状况,而且把厦门岛同海沧、杏林台商投资区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对进一步开发这些地区意义重大。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先生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

    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
    1998年12月19日美国众议院举行全体会议,以简单多数通过了弹劾总统克林顿的两条理由——在与其有关的绯闻案中“作伪证”和“妨碍司法”。克林顿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遭弹劾的总统。这是众院表决后,克林顿在白宫前发表讲话表示不会辞职,将寻求一妥协办法完成任期。

    12月19日是美国历史上充满戏剧性和令人难忘的一天。一如人们预料,美国众院经过一天半的激烈辩论后,最后以简单多数通过对克林顿的两项弹劾条款。

    两天来,国会众院围绕该不该弹劾克林顿这一问题,共和、民主两党的400多名众议员们轮流登台,唇枪舌剑。共和党议员坚持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关系已不是“个人的行为”,“弹劾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力”。民主党议员则反驳说,克林顿的过错构不成弹劾罪,共和党这样做是想搞“政变”。辩论归辩论,投票才是关键。众院全体议员星期六下午1时左右开始就弹劾克林顿的4项条款逐一投票。共和党议员在众院占多数,投票结果可想而知。除1名民主党议员因病没有投票外,其余434名众议员都参加了投票。结果,众院以228对206票通过了弹劾克林顿的第1条款。该条款指控克林顿今年8月就莱温斯基案向大陪审团作伪证。在投票中共和党及民主党各有5名议员倒戈。众院还以221对212票通过了指控克林顿妨碍司法调查的第3项弹劾条款。指控克林顿在琼斯案中作伪证的第2项弹劾条款及指控克林顿滥用职权向国会说谎的第4项弹劾条款则分别以229对205票及285对148票被否决。随着第1、3项弹劾条款在众院的通过,克林顿成为继安德鲁.约翰逊总统之后第2位被众院弹劾的总统。由于约翰逊是接任被刺杀的林肯的总统位置,因此,克林顿事实上是美国历史上第1位被众院弹劾的民选总统。

    与相对平静的众院弹劾表决相比,反对和支持弹劾的两个阵营在弹劾表决前却有一系列惊人的戏剧表演。首先,第一夫人希拉里星期六一早前往国会山,赶在众院辩论之前和支持克林顿的民主党议员举行了一场动情的恳谈会,希望他们继续支持克林顿及完成民主党的事业。在会谈中,希拉里谈到了她和克林顿的感情生活,表示“我深深爱着和关心我的丈夫”。她认为共和党所主导的弹劾调查是“不公正的”。如果说希拉里为丈夫游说国会是预料中的事的话,那么,下届众议长利文斯顿在今天突然宣布辞去该职则让两党议员和白宫惊愕不已。两天前,在众院开始弹劾辩论前,利文斯顿就扔出了一个“炸弹”,对外公开承认在自己33年婚姻旅途中曾经“偏离和迷失过”。他今天表示他已不再适合领导众院,所以决定辞职。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要求克林顿能像他一样辞职下台,“我必须树立一个我希望克林顿总统能学习的榜样”。利文斯顿的辞职对克林顿造成什么样的压力尚难判断,但利文斯顿成为因丑闻而倒下的又一个政治人物给华盛顿的政治氛围将带来不小的影响。星期六出现的第三个插曲是,当共和党控制的众院拒绝了民主党再次提出的“惩戒”克林顿的替代方案并开始弹劾投票时,两百多名民主党众议员在少数党领袖格普哈特的率领下走出国会大厦以表示对共和党的不满和抗议,共和、民主两党的政治斗争被形象地展现出来。

    克林顿没有收看众院对其弹劾表决的经过,当时他在椭圆型办公室和自己的牧师一道在祈祷。是白宫办公厅主任波德斯塔及另一名高级助手将众院通过第1弹劾条款的消息通知他的,克林顿当时是在自己的小书屋里。克林顿的牧师说,“他非常自信事情会过去的,但他很疲惫。”波德斯塔回忆说:“那是一个肃静的时刻,他在反思。”第一夫人希拉里当时则和女儿切尔希在一起,在白宫官邸度过那折磨人的一段时间。在众院完成弹劾表决后,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手挽手来到白宫南草坪,在民主党议员的簇拥下,克林顿发表了被弹劾后的第一次公开讲话。他讲话时的情绪是很平静的。他首先感谢民主党议员及少数共和党议员以及美国老百姓对他本人、家庭及其政府的支持。他表示,他对其私生活所犯的错误已承担责任,也邀请国会议员与其一道寻找一个“合理、两党一致的和相称的”处罚,但这个方式被众院共和党人拒绝了,希望参院能接受。他希望这个问题在参院能尽快地以“符合宪法的和公平的方式得到解决”。他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停止毁灭个人的政治游戏”。克林顿在讲话中再次排除了自愿辞职下台的可能。他说,他希望继续努力为美国人民服务,直至“我任期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在参院弹劾审判之前,克林顿最担心的是要求其辞职的呼声会越来越大,不过,从克林顿被众院弹劾后的最新民调结果来看,克林顿可以松一口气,美国一半以上的民众仍希望克林顿继续干完总统任期,对他工作持满意的民众仍高达61% 。

    克林顿被众院弹劾并不意味克林顿已被赶出白宫。事实上,众院通过的对克林顿的两条弹劾条款仅是对克林顿的指控。根据美国宪法,美国会参院将举行审判会,对指控作最后的裁决。参院的审判和美国的刑事审判相似,审判将由美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威廉.伦奎斯特主持,100名参议员是陪审员,而众院的共和党议员是原告,克林顿是被告。最后由100名参议员投票决定对克林顿的这两项弹劾指控是否成立。如果有三分之二的参议员认为指控成立,那么这时克林顿才真正从白宫被赶出来。目前参院100个席位中,共和党占55席,民主党占45席。参院需要有至少67位议员认定弹劾指控成立才能把克林顿罢免,这就要至少12名民主党参议员倒向共和党阵营,从目前看可能性不大。但华盛顿的政局变化往往让人大跌眼镜,此间的政治分析家们对克林顿一定能渡过参院这道关并不过度乐观。参院的审判不论结果如何,众院19日的弹劾已成为克林顿总统生涯上一个抹不去的黑点和一个大大的“红字”。
    黎雄才1910年生于广东省肇庆市,早年从师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从一位裱画师的儿子到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走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生前曾历任全国政协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顾问、副院长、终身教授,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2001年12月19日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在广州逝世。

    黎雄才擅长巨幅山水,画作气势浑厚,被评论界命名为“黎家山水”的山水画以青绿山水为特点,意境清华,自具风貌,蜚声海内外。50年代黎雄才在长江大堤上抗洪,以亲身体验绘就30多米长《武汉长江防汛图》,被美术界赞为“抗洪史诗”,为岭南画派开创了一条新路。其代表作品还有《寒夜啼猿》、《一览众山小》、《森林》、《万古之春》等,出版的作品集包括《黎雄才山水画谱》、《黎雄才画选》、《黎雄才画集》、《黎雄才作品欣赏》等。

    在山水画中,黎雄才对坚韧顽强的松树情有独钟,他的1万多幅写生画里有2000多幅是松树,笔下的松树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935年在日本学成归国以来,黎雄才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和山水画家。今年6月,黎雄才荣获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在美术界设立的国家级专业学术大奖──中国艺术“金彩奖”成就奖。

    2001年12月28日,著名国画大师黎雄才遗体告别仪式在广州殡仪馆举行。


历史上12月19日是什么日子
历史上的今天12月19日提供历史上12月19日是什么日子,12月19日在历史节日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


12月19日星座

2025年12月19日是什么日子

欢迎搜索"日历屋"进入本站

黄道吉日吉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