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5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月29日在历史上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1月29日)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1月29日是什么日子、发生了什么
1726年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定稿
1737年 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宣传鼓动家潘恩诞生
1820年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逝世
1843年 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莱出生
1860年 俄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诞辰
1866年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作者罗曼.罗兰诞辰
1886年 德国工程师卡尔.本兹获得了世界上第一辆用燃油汽车的专利权
1888年 中华民国时期高级外交官员顾维钧出生
1899年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作家、翻译家瞿秋白诞辰
1901年 清廷下诏“变法”实行“新政”
1903年 马君武等呼吁“排满”革命
1906年 电影在京城大受欢迎
1916年 德军首次动用飞艇袭击巴黎
1920年 天津“廿九”惨案
1927年 美国平均每6人有一辆汽车,居世界之首
1934年 德国化学家哈伯逝世
1935年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
1944年 纳粹计划培育雅利安优秀民族
1945年 美军在菲律宾巴丹半岛登陆
1946年 罗斯福助手哈里-霍普金斯逝世
1947年 美国放弃了对中国所作的和平努力
1950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剿匪斗争
1953年 著名音乐艺术家邓丽君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
1954年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
1963年 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
1964年 美国土星号火箭将最重的卫星射入太空
1970年 中国著名画家陈半丁逝世
1979年 邓小平访美
1980年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党史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的通知》
1987年 美国华裔科学家朱经武等人首次宣布得到了90K以上电阻消失的超导体
1991年 日本文学家井上靖去世
2004年 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为研制出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中国医学团体颁发泰国最高医学奖——玛希顿亲王奖,表彰他们对治疗疟疾做出的贡献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历史上的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1月29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1月29日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历史事件

    清雍正三年(1725年),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五十二卷具茨山部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定稿。全书共分32志,一万卷,有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个汇编。主编是陈梦雷,后蒋廷锡重新修定。

    《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所编辑的大型类书。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陈梦雷原本因附逆罪流放奉天,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东巡,得以放还,侍奉三皇子诚亲王胤祉读书。在这段优游的岁月里,康熙四十年十月陈梦里根据“协一堂”藏书和家藏一万五千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编纂《图书汇编》一书,前后花了四年半(1701年—1706年)“目营手检,无间晨夕”,共有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分历象、方舆、明论、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每编再分若干典,共三十二典,每典又分若干部,共6117“部”,初版本有5020大册,50多万页,1.7亿字,万余幅图片,引用书目达六千多种,分装576函。是现存最大部的类书(因《永乐大典》大多已?)。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完成初稿,“先誉目录、凡例为一册上呈”,康熙御览后认为尚需修订增益,改赐书名《古今图书集成》。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逝世,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经延讲官、户部尚书蒋廷锡(1669年—1732年)重新编校《古今图书集成》。蒋把陈之名字改写为自己的名字,他重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共收医书520卷,采集历代名医著作,分门别类,为中医学类书之冠,于雍正六年完成。

    陈梦雷在《松鹤山房集》卷二“进汇编启”提到:“凡在六合之内,巨细毕举,其在十三经,二十一史者,只字不遗。其在稗史子集者,亦只删一二”,清代重臣张廷玉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以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者。”中外学者誉为“康熙百科全书”,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5倍左右字数,份量仅次于维基百科(是大英百科全书的15倍以上)。

    本书编成后,于雍正四至六年(1726年至1728年)由清内府用铜活字排印成64部(未计试印本样本1套),称“铜字版”,至今仅存十余部,在国家图书馆与台湾故宫博物馆皆有藏。

    光绪十年(1884年)起设立“图书集成馆”,以三号扁体字铅印1500部,称“铅字本”或“扁字本”,四年后印齐。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光绪帝令上海同文书局石印100部,称“同文版”或“光绪版”。此版本附有清代龙继栋所作《考证》24卷,订正原书引文错讹脱漏之处约2万条,书籍用于清政府赠送外国或颁赏大臣,共耗白银50万两。此版本因50套存书在上海仓库失火焚毁,流传稀少。

    另清末时期一整套索价白银1万两。

    民国23年(1934年)上海中华书局据康有为所藏雍正铜活字本影印之缩印线装装订808册(后8册为考证),称“中华版”,于1940年出齐,是迄今最通行之版本。

    1986年起,中华书局与巴蜀书社合作,据中华书局缩印本重新影印并改装为121册,并新增《简明索引》一册。

    2006年中国大陆齐鲁书社与国家图书馆合作,把馆藏雍正铜字版原大小影印,手工线装出版50套,售价49万圆人民币。

    1999年起该全书在台湾以雍正铜字版(书藏故宫博物馆)为蓝本制作电子化版本(由东吴大学中文系负责)出售。而相关书籍与研究论集亦随之出版,如2001年11月出版之《古今图书集成研究》、2006年11月出版之《古今图书集成图集》。
    1737年1月29日,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负有盛名的宣传鼓动家托马斯潘恩的生日。

    他出生在英国诺福克郡,父亲是裁缝、由于家境贫寒、他只上过中学。青年时期当过教师、店员、税吏等,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1765年潘恩在列易斯当税吏时就关心政治,1772年写了小册子《税吏事件》,描写英国税吏的苦恼。1774年4月,他因有“反政府”思想被免职。同年10月,潘恩被作为契约奴来到美洲。在费城担任《宾夕法尼亚》杂志的编辑。

    当时,正值北美人民反英斗争风起云涌,但是,人们的君主制观念还根深蒂固、连华盛顿、富兰克林、亚当斯这些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都不明确提出英国独立。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潘恩发表小册子《常识》。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小册子痛斥世袭君主的罪恶:“在上帝眼中,一个普通的诚实人要比从古到今所有加冕的坏蛋更有价值。”潘恩这篇文章,成了独立战争时期人民大众的教科书。

    潘恩为美国独立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作为出身低微的异乡人。受到了排挤和打击,成为失业者。1788年回到英国。不久他写了歌颂法国革命的小册子《人权论》,认为攻陷巴土底狱是“世界性的事件”。这本小册子遭到查禁,潘恩被迫旅居法国。他参加了法国大革命,法国的这场革命的激烈程度和彻底性,较之美国的独立战争要深刻的多,潘恩思想跟不上,他反对处决路易十六,雅各宾派执政时,潘恩说:“共和国死了”。因此,公安委员会以“图谋反抗共和国”的罪名逮捕了他,在美国驻法大使门罗的干预下才获释。

    1802年,潘恩回到美国,在默默无闻中于7年后死去。
    契诃夫,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1879年进入莫斯科医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

    他的主要作品有:《胜利者》(1883)、《变色龙》(1884)、《草原》(1888)、《没意思的故事》(1889)、《库页岛》(1893-1894)、《在流放中》(1892)、《第三病室》(1892)。后来,他由开始创作戏剧,如《结婚》(1890)、《蠢货》(1888)、《求婚》(1888-1889)、《一个不由自主的悲剧角色》(1889-1890)、《伊凡诺夫》(1887-1889)、《樱桃园》(1903-1904)等等。

    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以其独特的小说风格,吸引着全世界的文学爱好者,它的作者罗曼、罗兰,1866年1月29日诞生于法国的一个律师家里。罗兰童年时代就很聪慧,特别喜爱音乐和文学。1889年从高等师范毕业,作为官费生录往罗与研究历史。1892年回国后,先后在巴黎几家中学和巴黎大学教授音乐史课程。在90年代中期发生的德雷汤斯事件的影响下,一向信守个人主义的罗兰,不由自主地为社会主义思想所吸引。不过,他要的是“个人主义的社会主义”。他的思想是充满着矛盾的。

    罗兰的初期创作活动集中于历史剧的创作。先后写了四部剧本,他原想建立起一种不是供少数人消遣而是为群众提供精神参料的“人民戏剧”,还为此写了一系列论文,但是他的努力都受到资产阶级指责,这使他感到被利己主义腐蚀着的资产阶级社会空气的龌龊。“让我们把窗子打开!让我们把自由空气放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他这样大声疾呼着。在这种动机指导下,他写成了关于贝多芬、未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3部伟人史。与此同时,他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些作品中,罗兰既憎恨资本主义社会,却又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看问题,他的世界观的矛盾是很明显的。

    直至1931年,罗兰经过20多年的痛苦探索,终于给出了自己的抉择。他发表了《与过去告别》,表示自己决心站到斯大林领导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队伍里来”,跟新生的力量一起投入战斗。之后,他积极投入进步的政治活动,出任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以巨大的创作热情从事写作,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卡尔弗里德利希本茨

    卡尔.弗里德利希.本茨(KarlFriedrich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国机械工程师和企业家,他是奔驰(也有翻译成“苯斯”或“本茨”的)汽车的创始人,1885年他设计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能实际应用的内燃机发动的汽车,有三个轮子,先保存在慕尼黑博物馆内。1893年制造出第一辆4轮汽车,1899年制造出第一辆赛车,1906年本茨和他的两个儿子在拉登堡成立了本茨父子公司,本茨汽车成为世界著名品牌,1926年本茨公司和戴姆勒汽车公司合并,20世纪本茨汽车在中国注册为“奔驰”商标。

    1885年本茨第一次造出三轮汽车。但这个汽车不太容易操纵,经常在围观的人们哄笑中撞到墙上。但他妻子全力支持他,自己学习开着这辆车上街,所以现在认为波塔本茨,本茨的妻子,是世界上第一位驾驶汽车的人。1886年1月29日他取得了“用汽油作为燃料的车子”的专利权。7月份,他改用戴姆勒发动机,开始制造和出售“本茨专利汽车”,是世界上第一个出售汽车的人。1895年本茨设计了世界第一辆卡车,1896年他设计了立式发动机。此后,作为机械工程师的本茨成为汽车工业的先驱,1914年,卡尔斯鲁厄大学授予本茨荣誉博士头衔。

    1929年4月4日,84岁的本茨因支气管炎病逝于德国拉登堡。他的故居现在是“本茨-戴姆勒基金会”的总部。

    瞿秋白

    1899年1月29日,下午五、六点钟光景,瞿秋白诞生在江苏省常州府城。瞿秋白出生的青果巷,位于不大规整的常州府城东南角的广化门内。瞿秋白是瞿家的长子。瞿家是一个大家族,瞿秋白在族中属于老二房一支内四房的第十六世懋字辈,初名懋淼,号熊伯(亦署雄魄)。因为发际有两个旋心(俗称双顶),父母就给他取了一个奶名叫阿双。秋白小学及中学初期,学名就叫瞿双,别号瓠舟、铁柏、铁梅,又作涤梅;后来,改名为瞿爽,或作瞿霜,同时又改号秋白。

    1919年5月4日,性格内向的瞿秋白参与了五四运动,加入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参加了中南海总统府前抗议马良祸鲁的请愿活动,遭到逮捕,旋即被释放。1920年8月,瞿秋白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

    1921年秋,东方大学开办中国班,瞿秋白作为当时莫斯科仅有的翻译,进入该校任翻译和助教,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书籍。1922年,瞿秋白在莫斯科由张太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底,陈独秀代表中国共产党到莫斯科,瞿秋白担任他的翻译。陈独秀回国时,邀请瞿秋白回国工作,于是瞿也随同陈独秀回到北京。1923年夏,于右任、邓中夏创办上海大学,瞿秋白担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同时,瞿秋白兼管中共宣传工作,担任《新青年》的编辑。1925年1月起,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

    1927年7月12日,陈独秀被停职,由张国焘临时代理主持中央工作。8月7日,新来到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主持召开会议(八七会议),正式将陈独秀(缺席)免职,并指定瞿秋白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主持中央工作,成为继陈独秀之后,中国共产党第三任最高领导人。在瞿秋白主持中央政治局的近一年期间(1927年7月-1928年5月),发生了南昌暴动,广州暴动,以及秋收暴动。瞿秋白的领导方式与强势作风的陈独秀不同,只发表一般政治主张,对组织和军事完全放权。1930年7月,瞿秋白由于立场调和,被当地的党部指为机会主义和异己分子的庇护者,撤销了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代表的职务,携妻子离开苏联回国,8月中旬回到上海,主要任务是在9月底召开六届三中全会,批判立三路线。但由于瞿秋白“没有认出立三路线和国际路线的根本不同”,对立三路线的批判不够彻底,于是在1931年1月7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不仅开除了李立三的中央委员,瞿秋白也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不再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此后瞿秋白留在上海养病(肺结核),进行文艺创作和翻译,与茅盾、鲁迅来往。

    1934年1月,由于无法继续留在上海养病,瞿秋白又回到瑞金(2月5日),担任教育人民委员的闲职。红军长征后,瞿秋白带病留守南方。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口镇被宋希濂的国军第三十六师向贤矩部逮捕,6月18日,在长汀中山公园执行枪决。在被押期间(5月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

    1945年4月20日,毛泽东主持作出的中国共产党扩大的6届7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说瞿在1927年11月1928年4月犯了左倾盲动主义路线的错误。1955年,瞿秋白迁葬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文化大革命初,被毛泽东定为叛徒,墓地被红卫兵破毁。1980年10月,中共中央为他恢复名誉。

    瞿秋白的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他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1923年6月15日并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著名战役。战役从1935年1月29日一渡赤水开始,到5月上旬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入遵义地区的时候,已由出发时8万多人减到3万多人,而且面临的敌情非常严峻。蒋介石调兵遣将,纠集反动武装几十万人,从四面八方向红军合围而来。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危险局面,中央军委决定乘敌人尚未形成合围前,指挥红军由遵义地区向南前进,准备经赤水,从江安、泸州间或宜宾的长江渡江,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反攻。1月20日,军委下达了《渡江的作战计划》。1月29日,红军分别在土城、元厚场渡过赤水河。蒋介石为了阻止红军北渡长江,急调重兵到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进行围堵,并严密封锁了长江沿岸。红军按原计划渡江已不可能。中央军委当机立断,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命令部队向云南东北部敌人设防空虚的扎西(现威信)集结。蒋介石仍错误判断红军北渡长江,命令敌军穷追不舍。当敌人重兵逼近扎西时,中央军委乘黔北敌人比较空虚,指挥红军挥戈向东,于2月18日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将围堵之敌甩在后面。红军为了调动和迷惑敌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决定在遵义、仁怀地区寻机歼敌。蒋介石误认为“红军徘徊于此地,乃系大方向未定的表现”,命令敌军加速向红军逼近。中央军委立即命令红军乘虚占领仁怀,于3月16日经茅台三渡赤水,进入川南古蔺地区。此时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又调整部署围截。红军将计就计,以一个团伪装主力作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吸引敌人西追,当敌人重兵奔集川南时,红军主力突然折而向东,于3月21日晚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秘密、迅速,出其不意地四渡赤水,并于31日南渡乌江,将敌人几十万大军甩在乌江以北。5月上旬,红军在皎平渡胜利渡过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邓丽君,原名邓丽筠,艺名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出生于台湾省褒忠乡田洋村。1958年到屏东市仙宫戏院附近学芭蕾舞。1963年参加中华电台黄梅调歌曲比赛以《访英台》获得冠军。1964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1966年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1967年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九月推出第一张唱片,正式以歌唱为职业。1969年演出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年演唱中视开播首档连续剧《晶晶》主题曲及主持中视《每日一星》节目。年应新加坡总统夫人邀请首度出国赴约做慈善义演。1970年获白花油义卖“慈善皇后”荣誉。年随“凯声综艺团”到香港表演。年在港拍电影《歌迷小姐》。
    1973年与日本“宝丽多”机构签约赴日发展。后来到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后前赴越南演唱。1974年以《空港》一曲当选1974年最佳新人歌星赏。1977年成为“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一位金唱片得主。1978年个人大碟《邓丽君GREATESTHITS》及《岛国之情歌——第三集》同时获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于日本以《东京夜景》获得“正顽张中赏”。1979年“香港第四届金唱片颁奖礼”上,同时有三张大碟获白金唱片奖,另有两张大碟获金唱片奖。赴美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四月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演唱会。1980年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登台。邓丽君身在美国,然而其歌声却响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众为邓丽君歌声而醉倒。据悉,连邓小平也甚为欣赏邓丽君独特的演绎方式。在香港推出第一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瞬即达到白金唱片数字。第四度踏足“利舞台”,举行一连七场个人演唱会。
    十月返台于国父纪念馆义唱,门票收入全数捐作自强爱国基金。年底赴东南亚作巡回表演。1981年台新闻局颁发“爱国艺人”奖座,与李季准主持金钟奖典礼。在香港利舞台创下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之记录。六月于台湾义演,“台视”播出长达一百二十分钟《君在前哨》特别节目。参加“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她所灌五张个人大碟同时获白金唱片,勇破历届金唱片记录。1982年于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推出《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1983年赴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演唱,是首位在此签约演唱的华籍女歌手。当寻十大杰出女青年”。推出广东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闻。1984年在东南亚各地举办十五周年巡回演唱会。重返日本推出《偿还》专辑,立即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停留榜内接近一年,刷新日本乐坛历史记录。邓丽君也因此获得无数奖项,其中包括“年度有线大赏”、“最受欢迎歌曲赏”,更被提名角逐“日本唱片大赏”之“最优秀歌唱赏”。其卓越成就,为中华民族添上一抹缤纷艳丽的光彩。
    1985年在日本凭借新歌《爱人》连续十四周蝉联日本广播“点唱流行榜”冠军,并再夺“有线放送大赏”,同时在日本乐坛创下两项历史记录。年《爱人》一曲不费吹灰之力便入选日本“第36回红白歌合战”。首次参与电视剧演出,《爱人》一曲更成为该剧主题曲。年八月返台与张菲主持“反盗录、反仿冒”义演晚会。年十二月在日本NHK大会堂举行演唱会。1986年主持台视春节特别节目“与君同乐”。单曲《任时光从身边流逝》蝉联日本年度有线电视大赏。再度以大热门姿态顺利入选日本“第37回红白歌合战”。1987年继续穿梭于香港、台湾、美加及法国等地,但已处于半退休状态,除参与慈善演出外,甚少于公众场合露面。年赴纽约参加“国际公益金”义演。出席日本“第38回红白歌合战”。1988年名作词家慎芝女士过逝专程返台吊唁。1989年香港“亚洲电视”于农历年初二晚直播烟花汇演,邓丽君应邀出席,并演唱一曲《漫步人生路》。1990年应邀出席“无线电视”直播之慈善节目,作表演嘉宾。
    1991年赴港为“爱心献华东”赈灾筹款,作慈善表演嘉宾。1992年推出《难忘的TERESATENG》专集。1993年三月赴港作“亚洲电视”TALKSHOW“龙门阵”嘉宾。1994年参加华视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所举办的“永远的黄埔”晚会,为最后一次在台湾之公开演出。于日本推出《夜来香》唱片。
    1995年5月8日因气喘病发猝死于泰国清迈,享年四十二岁,五月二十八日在国人及全球华人目送之下长眠于台北县金山乡的筠园。
    超导材料,又称为超导体(superconductor)。当某导体在一温度下,可使电阻为零而称之。零电阻和抗磁性是超导体的两个重要特性。使超导体电阻为零的温度,叫超导临界温度。
    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Onnes)用液氦冷却汞,当温度下降到绝对温标4.2K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此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根据临界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被分为:高温超导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但这里所说的“高温”,其实仍然是远低于冰点摄氏0℃的,对一般人来说算是极低的温度。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体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磁感应线将从超导体中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现象称为抗磁性。
    1987年,中国科学家赵忠贤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朱经武相继在钇-钡-铜-氧系材料上把临界超导温度提高到90K以上,液氮的“温度壁垒”(77K)也被突破了。1987年底,铊-钡-钙-铜-氧系材料又把临界超导温度的记录提高到125K。从1986-1987年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临界超导温度提高了近100K。
    井上靖是日本著名作家,一代文坛巨匠,也是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1991年1月29日晚10时,他走完了人生83年的历程,在日本癌病治疗中心溘然长逝。他辞世的时候神态非常安详,但又似乎怀有些许遗憾——长篇大作《海神》刚刚完成一半,而当年的中国之行计划还没来得及实现……

    井上靖在大学时代就开始文学创作,后来进入每日新闻社担任记者,战后成为专业作家,发表过很多有影响的作品,荣获过多种文学奖,并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勋章,他是当代日本文坛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曾于50年代因《斗牛》荣获日本最高文学奖——“芥川奖”的井上靖,不但是著名文学家,而且毕生致力于日中友好及日中文化交流活动,他曾多次访问中国,并从1980年起连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为推进两国文化交流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作了不懈的努力。井上靖不但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倾慕不已,而且对中国的西北地区及丝绸之路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以我国古代西域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为题材所创作的历史小说有《楼兰》、《敦煌》、《异国的人》、《漆胡尊》、《昆仑采玉》等。其中《楼兰》、《敦煌》两书曾在日本获得“每日艺术大奖”。

    20世纪70年代之后,井上靖曾数次来我国,专门踏上当年的西域丝绸之路,仔细追寻古人留下的每一处遗迹。《楼兰》一书出版后,他曾多次想亲身来中国一睹当年楼兰的遗址,而且有一次几乎成行,但终因疾病缠身而未能如愿。当他得知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从楼兰考察归来后,马上请画家把描绘楼兰遗址的素描带来让他先睹为快,以弥补自己未能成行的遗憾。

    井上靖1955年开始创作历史小说,其中,以中国的历史及古代名人为背景的有《天平之甍》、《孔子》、《杨贵妃》、《苍狼》等。这些作品在日本深得广大读者的好评,成为日本人民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与中日友好之源的不朽文学遗产。1986年,井上靖因患食道癌而动大手术,也正是在这一年他着手撰写酝酿了20年的长篇小说《孔子》。这部著作一经发表,立即在日本引起轰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发行了60多万册,被列为1989年日本文艺类十大畅销书之首。

    井上靖对中国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杰出贡献使他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敬与赞誉,作为第一个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的日本人,他当之无愧。


历史上1月29日是什么日子
历史上的今天1月29日提供历史上1月29日是什么日子,1月29日在历史节日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


1月29日星座

2025年1月29日是什么日子


喜欢日历2025年日历表,请记住本站网址:

日历屋: http://www.riliwu.com

欢迎搜索“日历屋”进入本站! 按CTRL+D键收藏

欢迎搜索"日历屋"进入本站

黄道吉日吉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