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5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8月15日在历史上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8月15日)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8月15日是什么日子、发生了什么
978年 李煜逝世,南唐后主
1521年 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首都铁诺奇蒂特兰被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带领的军队攻陷,阿兹特克帝国灭亡.
1666年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2~1666),耶稣会传教士
1769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诞辰
1771年 英国著名历史小说家和诗人司各脱诞生
1878年 中国第一套邮票发行
1897年 周拾禄,我国水稻品种鉴定的开创人
1900年 慈禧将珍妃投于井内
1911年 俄国支持外蒙独立
1913年 陈焕章、梁启超等倡议定孔教为国教
1914年 巴拿马运河开始通航
1915年 蔡锷、梁启超密谋倒袁
1918年 美国与苏俄断交
1920年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李汉俊发起创办《劳动界》周刊,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
1926年 北伐战争南口战役结束
1934年 陈宰均,畜牧学家,农业教育家
1936年 黛丽达,意大利女作家,192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1871年)
1937年 中国空军与日机频繁搏战
1944年 盟军在法国南部(戛纳市以西)实施登陆
1945年 二战结束
1947年 英国同意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1948年 朝鲜分裂
1949年 韶山解放
1950年 中国福利会成立
1950年 西藏墨脱发生中国有史以来最大地震
1951年 周恩来重申中国对南沙的主权
1956年 台湾空军少校黄纲存驾机回大陆
1959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对台湾广播
1960年 刚果共和国宣布独立
1962年 雷锋殉职
1971年 巴林宣布独立
1974年 中国与巴西联邦共和国建交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首都巴西利亚
1975年 孟加拉国父穆吉布全家被杀
1985年 日本首相首次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1988年 中共中央决定放开绝大部分商品价格
1991年 陕西泾阳出土青铜器
1993年 徐永椿,树木学家,林业教育家
1995年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逝世.1983年他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6年 建国以来最大走私毒品案的七名毒枭伏法
1997年 Linux平台上主流的桌面环境GNOME创始人 Miguel de Icaza 通过电子邮件宣布GNOME问世
1998年 奥马汽车炸弹爆炸事件
2001年 龙门石窟等四处古迹被授予世界遗产证书
2004年 中国公安部、外交部联合签署命令,正式发布并实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 这标志着中国“绿卡”制度正式实施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历史上的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8月15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8月15日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历史事件

    拿破仑一世(雅克-路易大卫作,1812年)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出生于科西嘉岛,法国军事家与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广大领土。

    拿破仑于公元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父亲给他取名“拿破仑”,意大利语的意思是“荒野雄狮”。科西嘉岛被卖给法国后,法王便承认拿破仑的父亲为法国贵族。在父亲的安排下,拿破仑九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选送到巴黎军官学校。在拿破仑童年时,父母都是反抗法国统治的科西嘉游击队,身为次子的拿破仑随着父母亲躲避在潮湿的山林里,营养不良导致他终身矮小的遗憾,以及腹部产生顽癣导致他习惯将手置放于衣服内腹部抓痒。

    拿破仑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他中途辍学并被授予炮兵少尉军衔。在随部队驻防各地期间,他阅读了许多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让-雅克卢梭的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在公元1793年12月,二十四岁的拿破仑带“革命政府”兵防卫土伦岸炮炮台,成功击败进攻法国以援助波旁王朝的英国舰队,于是他大受法国“革命政府”倚重。公元1794年,热月反动中拿破仑由于和罗伯斯比尔兄弟关系紧密而受到调查,后因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免去准将军衔。公元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队和政界中崭露头角。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在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公元1796年3月2日,二十六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9日,与情人约瑟菲娜德博阿尔内结婚,之后便匆匆奔赴前线。他率领法军,大胆翻越阿尔卑斯山山脉,突袭让意大利防卫措手不及而投降,拿破仑统帅的军队还多次击退了奥地利与萨丁尼亚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国的停战条约。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国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胁,因此任命他为法国埃及方面军司令,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二千门大炮外,还带了一百七十五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和天文学,同时还十分热爱文学与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分大。

    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国国内保皇派势力则渐渐上升。公元1799年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巴黎。公元1799年10月,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反动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拿破仑之后并行了多项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是在政变的当天晚上就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很多条款由拿破仑本人亲自参加讨论做最终确定,基本上采纳了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法典在公元1804年正式实施,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国的现行法律。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有重要影响。在政变结束后三周拿破仑向人民发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它当初藉以发端的原则。大革命已经结束。”

    公元1802年8月,拿破仑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为终身执政。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12月2日,拿破仑仿效查理曼大帝的历史,以减少革命派对于他登基帝位的不快。同时这也是第一次法国皇帝以自己的“名字”作为皇帝的称号。他并不是由当时的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然后为妻子约瑟菲娜德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以示他的权力至高无上,不受教会控制。一年之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

    公元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于是在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军东征,到10月12日法军已经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国和奥地利在乌尔姆激战后,反法同盟投降。之后法国又取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并且迫使奥地利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次年秋天,英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击溃敌军,普鲁士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拿破仑因此取得了德国大部分地区。公元1807年末,西班牙爆发内部动乱,西班牙国王遭到人民的唾弃。拿破仑于是乘机入侵了西班牙,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JosephBonaparte)成为西班牙国王。正当拿破仑陷入西班牙问题之际,公元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到了公元1811年末,法俄关系已经开始恶化,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拒绝继续与法国合作抗英,最后战争爆发。直到公元1812年9月12日法军历经焦土政策(法军有四十四万人阵亡和重伤)后,进入莫斯科。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而此时在国内又有人策划了一次失败的政变,令他不得不返回法国,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二万人;拿破仑称“败给俄国冬天将军”;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皆避免与西班牙作战及不与俄国冬天决战,即吸收拿破仑战败经验予以修正。公元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现今德国境内多次激战。虽然法军取得了多次胜利,但是针对拿破仑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直到十月的莱比锡战役法军被击溃,公元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同年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公元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从爱尔巴岛返法国,他再次夺得政权。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同年6月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被英国威灵顿公爵带领的反法盟军所击败,史称“滑铁卢战役”,7月15日他正式投降。拿破仑的妻子和儿子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岛圣海伦娜岛。从夺回政权到再次战败只有约一百天的时间,被称为百日政权。

    拿破仑被流放圣海伦娜岛。公元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直至今日,拿破仑的死因仍是众说纷纭,英国医生的验尸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严重胃溃疡,但根据新的研究:1980年代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生物化学系检验拿破仑遗体发现,他应死于砷中毒,而且从当年贵族爱用的壁纸上,历史学家亦发现含有砷的矿物,猜测是因为环境潮湿而让砷在空气中渗透;普遍咸认为是波旁王朝为阻止拿破仑重返法国,买通侍从人员在拿氏专饮橡木桶葡萄酒里放砒霜,而负责囚禁监管的英国人员又失察,导致拿破仑被暗杀。

    他去世后九年,新的奥尔良王朝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的塑像重新竖立在旺多姆圆柱上。公元1840年,法国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派其儿子将拿破仑的遗体接回。同年12月15日,拿破仑的灵柩被运回巴黎,在经过凯旋门后被安葬到塞纳河畔的荣誉军人院。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一生亲自参加的战役达到六十多场,而其指挥的多场战役,直到今天在军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征战打破了欧洲的权力均衡,导致其他欧洲强权七次组成反法同盟,最终彻底击败拿破仑。在拿破仑战败后的维也纳会议上,新的欧洲秩序与均衡被重新建立起来。在滑铁卢战役后,欧洲开始了百年的和平和繁荣。

    拿破仑出生地科西嘉岛阿雅克肖的拿破仑像拿破仑的影响还体现在《拿破仑法典》里,这部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被视作德国、法国及欧亚大陆“大陆法”条文法典代表,有别不同于英国、美国重视判例、轻法条之普通法。

    政治上,拿破仑始终尽可能的保持平等的原则,一个统治者,是不愿意制定反对自己的法律的。《拿破仑法典》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他深受卢梭的影响,无论是他的法律,还是他的统治方式,都可以看到“社会契约”的影子。

    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他之所以受到法国人民的爱戴,并不只是因为他打了很多胜仗,给法国人带来了荣誉,因为这些战争毕竟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是他从公众建设到政治制度的许多贡献,如留下的公路系统,为农民争夺的土地等等,才是他对法国的真正影响所在。

    大革命初期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原则,拿破仑至少贯彻了第二和第三条。至于自由,这的确是值得非议的。但是有的做法,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必然。他的独裁统治避免了无政府主义,但又不是王朝复辟似的独裁。因此可以说,在名义上他是皇帝,在野心上他是凯撒,但是在实际行动上,他已经努力接近了很多今天的共和制国家都还在努力实现的理想。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罗巴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合并来实现的人。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但今天的欧洲也正朝向一体化的目标前进。

    拿破仑为法国带来了荣耀,法国人民始终爱戴这位法兰西战士(有趣的是,他在十八岁以前始终认为法国不是他的祖国),公元1840年12月他的遗体运抵巴黎后,九十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迎接他,足见法国人民对他的爱戴。而在多年后,拿破仑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公元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储(即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到荣誉军人院,女王让王子“在伟大的拿破仑墓前下跪。”
    司各特(WalterScott,1771年8月15日-1832年9月21日),苏格兰历史小说家、诗人。
    司各特18个月时患小儿麻痹症而有腿萎缩。12岁时进爱丁堡大学。他十分欣赏德国的“狂飙文学”,翻译过德国著名民谣《莱诺尔》。1802年司各特出版《苏格兰边区歌两集》。1805年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最后一个吟游诗人之歌》问世。此后他投资印刷行业。1808年出版诗歌《玛米恩》,以后他创作了《湖边夫人》、《特里亚明的婚礼》、《岛屿的领主》等一系列诗歌。他最后一部长诗是《无畏的哈罗尔德》。
    司各特的诗充满浪漫的冒险故事,深受读者欢迎。但当时拜伦的诗才遮蔽了司各特的才华,司各特转向小说创作,从而首创英国历史小说,为英国文学提供了30多部历史小说巨著。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威佛利》1813年出版,其取材于苏格兰。司各特关于英格兰历史小说有脍炙人口的《艾凡赫》(《撒克逊劫后英雄传》)等,关于欧洲史的小说有《昆丁达威尔特》及《十字军英雄记》等。司各特的小说情节浪漫复杂,语言流畅生动。后世许多优秀作家都曾深受他的影响。
    1826年,他投资的印刷厂倒闭,司各特以英雄气概承担了114,000英镑的全部债务。他拼命地写作,还清了债务。过分紧张的工作使他的身体垮了下来。司各特之死使英国举国悲伤。

    小龙邮票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朝长期闭关自守的大门被资本主义侵略者打开了。还在《南京条约》签订前4个月,英国当局就在香港办了所谓英国邮局。以后,法、美、德、俄、日也接踵而来,私设邮局,侵犯中国主权。

    1863年,英国人赫德被委派为海关总税务司后,他不仅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还企图夺取中国邮政大权。

    1878年(清光绪四年),他命天津税务司德国人德璀琳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五地试办邮政。

    8月15日(七月十七日),中国第一套邮票开始发行。这套邮票共有三种:一分银、三分银和五分银。因为邮票上画的是龙的图案,邮票比较大,所以叫大龙邮票。7年之后发行了第二套邮票,还是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三种,也是龙的图案,又叫小龙邮票。

    1897年清政府正式开办邮政。这一年发行邮票一套共12种,图案分蟠龙、鲤鱼和飞雁三种,是在日本用石印印刷的,所以又叫做“日本石印票”。
    1913年8月15日,孔教会代表陈焕章、夏曾佑、梁启超、王式通等上书参、众两议院,请于宪法中明定孔教为国教。于是自21日起,浙江、山东、湖北、河南、福建、吉林、广西、江西、安徽、云南等省的都督、民政长等先后通电,促参、众两院尽速通过陈焕章等定孔教为国教的申请。同时,袁世凯法律顾问有贺长雄在《孔教会杂志》上发表文章,鼓吹中华民国应于宪法明文规定“以孔教为国家风教之大本”,提出“国家设立学校,得以孔教为伦理教育之基幢,国家得设孔教学位(进士、举人、秀才)等,并以国家公款维持孔教学校。
    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8月15日开始通航。从16世纪有关在中美洲开凿运河主张的提出,到1914年美国把运河凿成通航,前后经过了300多年。由于巴拿马运河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意义,帝国主义都曾企图占有对运河的控制权。1878年,法国人捷足先登,从哥伦比亚取得了运河的开凿权,并于1883年开始动工。工程虽然先后进行了10多年,但到1889年因财政和技术困难而停工。1902年,美国收买了法国巴拿马运河公司的全部权利。美国从1904年继续施工,到1914年完成。

    麦克阿瑟将军代表美国签署降伏文书

    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日本皇宫防空室举行御前会议,讨论无条件投降的诏书问题。日本天皇裕仁考虑国内外形势和“彼我双方的国力战力”,表示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决定发出停战诏书。同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由各国务大臣副署的《停战诏书》,说:“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以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己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同愿接受其联合公告。”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的《停战诏书》正式播发,宣布无条件投降。

    公民们从前是无权听到他的声音的。他没有用投降这个字眼,但人们明白停火是按同盟国提出的条件进行的。他们知道生活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的变化。

    原子弹对广岛和长崎的轰炸以及苏军8月8日对满洲的出兵终于迫使日本投降。日本同意波茨坦会议的修正条件。同盟军将占领日本,解除日本的军国主义制度。

    8月15日晚6时许,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经重庆电台传出,重庆市民大放爆竹,欢欣之状空前高涨。重庆中央社内短而狭的灰墙上,贴出了“日本投降了”的巨幅号外。几位记者驾着三轮车狂敲响锣,绕城一周,向市民报告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消息,满街的人流,狂欢拍手。

    同日晚,《国民公报》刊登“日本投降”的号外最先到重庆市中心,市民争购,供不应求。重庆市鞭炮店生意大佳,爆竹瞬间售空。入夜,爆竹大放,各路探照灯齐放,照耀得市区如同白昼。与此同时,昆明正在放映电影的影院内,当银幕上映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字幕时,观众一片欢呼。他们拿出帽子、手帕在空中乱舞。正在演戏的剧院里,有人听到胜利的消息后跳上舞台,抱住正在甩腔的大花脸狂呼:“日本投降了1台下观众狂喜,纷纷跑到街上欢呼胜利。

    著名诗人闻一多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后,毅然将留了7年以表忧患的美髯剃掉了。

    同一天,《成都晚报》以“胜利来临夜,成都狂欢时”为标题,报道了成都人民庆祝胜利的情景: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满街的人群像洪水般的激流汹涌着,许多人拿着长串鞭炮满街飞跑,敲锣打鼓,有的把洗面盆也拿出来乱拍、乱捶。成都各报发出号外,市民莫不争先抢购,有高出500元买1份的;许多人欲购此号外,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纪念品。许多商店、各重要街道大放鞭炮志庆,直至午夜,尚有游人欢呼庆祝。

    晚上,古城西安,人们到处燃爆竹,钟楼附近变成了欢乐的中心。士兵买不到爆竹,就扳着机枪朝天鸣枪以示庆贺。这一夜,茶馆供应免费茶,酒馆供应免费酒。卖西瓜的把像太阳旗般的半截红瓤瓜,操刀狠狠地切成一片片,免费招待路人。

    8月15日晨,上海国际饭店之顶升起上海最高的一面国旗,临风招展,数千人仰头致敬。上海全市停业,爆竹声整天不绝,人们自发地上街游行,欢呼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胜利。

    在敌后的晋察冀、晋绥、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当边区政府和报社接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连夜组织宣传队奔赴附近农村,传播胜利的消息,赶印号外和传单,飞送各地。人们奔走相告,一群一伙的人们欢呼聚谈,庆贺胜利的到来。

    8月15日,在延安,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听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万人欢腾。街上张灯结彩,各处黑板报都用大字报道了胜利的消息。各机关和群众的乐队、秧歌队纷纷出发游行。入夜,人们用柴棍扎起火炬,举行了火炬游行。

    同日,蒋介石对全国军民和世界人士发表广播演说。他激动地说:“我们的‘正义必然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它最后的证明,......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他还指出:“我们一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被我们盟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他忠实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并不要企图报复。”

    为庆祝抗日胜利,全国即日起放假3日,民众狂欢,恶梦结束了!

    8月15日,美国隆重地欢庆和平。盼望已久的对日战争的胜利之日终于来到了。再没有战争了。

    纽约人民自发地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在圣地亚哥,醉了酒的水手砸碎了商店橱窗。中西部的公路上,一向严肃抑郁的农民不断地揿按着汽车喇叭,俨然似违法乱纪的少年。

    小伙子们回归祖国后,或许会感到姑娘们变了。战争期间,她们与男人们肩并着肩在工厂做工,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立性格。但是那些飞向国外的信上却说:“回来吧,让我们建立起象我们的长辈所过的那样的家庭。”

    与美国相比,欧洲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值得庆祝之事可就少得多了。华沙、柏林、巴黎、伦敦在这六年的炮火轰击之中都已破烂不堪,丧失了元气,饥饿笼罩着欧洲、亚洲和非洲。

    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五千万死去的人们。
    1947年8月15日。午夜钟声响后,印度脱离了英国的统治,赢得了盼望已久的独立。穆斯林教徒从印度教徒手里赢得了一定的自由。他们在英联邦中将有自己独立的自治领—巴基斯坦。

    将印度分为英巴两国,使新德里的庆祝仪式气氛平淡。据来自北方的旁遮普的消息报道,几天来在穆斯林教徒和印度教徒的战斗中已经有20人被杀。

    当最高权力移交给印度国会时,印度独立中的真正英雄不在新德里。国民议会的长期领袖莫罕达斯.甘地,在加尔各答的一间小屋里尽力去恢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之间的和平。国会议长拉詹德雷.普拉萨德先生赞扬甘地为“我们在过去的30多年里的灯塔、领路人和哲学家”。

    当普拉萨德发表演说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印度人聚集在国会大厦周围。公共事务所,教堂和商业中心灯火通明,并且挂着崭新的由藏红色、白色和深绿色构成的国旗。

    在午夜,当一名成员吹起海螺号的时候,议会大厅里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在教堂里呼唤众神时,用的也是这只螺号。议会成员们宣誓“战斗到最后,直到这块古老的土地在世界上获得适当的位置”。

    自治领政府总理潘迪特.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随即通知蒙巴顿勋爵:从午夜起他已不再是殖民地总督,而成了新任命的印度自治领总督。

    在这之前,蒙巴顿已被乔治国王封为伯爵,以表彰他在帮助印度独立中所起的作用。当然,国王失去了印度皇帝的称号。

    在巴基斯坦,穆斯林领导人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宣誓就任为自治领的总督,大会在首都卡拉奇举行。

    在一些地方,人们以担忧的眼光看待次大陆上两个自治领的产生。报纸上广泛地报道占星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了不吉祥的一对恒星。一些印度教徒以占星学作为对未来命运的预测。

    尼赫鲁在召开议会前表扬甘地时,谈到了国家面临的困难。尼赫鲁说:“我们这一带最伟大的人的抱负将是擦干每一个人的眼泪。也许这个任务是很难完成的,但是只要还有眼泪和痛苦,我们的任务就还没有完成”。

    在旁遮普,不仅仅有眼泪和痛苦。这个省已被分割成两半,一半属于印度,一半属于巴基斯坦。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穆斯林都在和印度教徒作战。

    几乎所有住在拉合尔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都已逃离了这个城市,但是他们的离开没能使暴行停止。街道上尸体成堆,著名的集市处在火海中,商店被窃,5个锡克教寺院也着了火。在巴基斯坦,独立日没有爆竹声,只有愤怒的子弹在呼啸。
    1948年8月15日,南朝鲜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早在1947年10月17日,美国就违背《开罗宣言》的原则,在联合国提出了所谓朝鲜问题。11月14日,美国操纵联合国,成立了一个“联合国朝鲜委员会”。在这个委员会的监督下,美国及其扶持的李承晚傀儡集团,不顾朝鲜人民的坚决反对和国际进步舆论的谴责,在南朝鲜强行举行选举,成立了国民议会。7月公布了大韩民国宪法,8月15日宣布大韩民国正式成立。同年8月底,美国与李承晚政府签订了《韩美临时军事协定》,使美军继续留驻南朝鲜。李承晚(1875—1965)参加过朝鲜“三.一”运动,后长期居留美国,直到1945年10月才由美国回到汉城,接着担任了国会议长。在任期间(1948—1960),发动了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在南朝鲜实行法西斯恐怖统治。1960年4月27日,在南朝鲜人民强烈反对下,被迫下台,逃往美国。1965年7月死于夏威夷。李承晚集团在统治南朝鲜期间,与美国签订了《韩美共同防御条约》(1953年8月)、《韩美经济援助协定》(1953年10月)、《韩美友好通商及航海条约》(1956年11月)和《韩美投资保障协定》(1960年)等条约,使南朝鲜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实际上为美国所控制。

    《开罗宣言》中明确指出,日本投降后,朝鲜将获得自由独立。战后,美、苏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接受日军投降。与此同时,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加紧了解放祖国的斗争。1945年10月10日,以金日成为书记的朝鲜共产党北朝鲜委员会成立。1946年2月9日,选举产生了以金日成为首的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并在朝鲜北部广泛展开土地改革等民主改革运动。

    由于美、李集团的分裂行动,朝鲜劳动党(1946年8月北朝鲜共产党和新民党合并成立北朝鲜劳动党)决定团结全国进步民主力量,进行全朝鲜普选,于1948年9月2日选出了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通过了宪法。9月9日,最高人民会议批准成立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中央政府,正式宣告共和国成立。

    1948年底,苏军和美军先后从朝鲜北部和南部撤出。但是,美国并没有真正撤出南朝鲜,美、李集团妄图用武力吞并朝鲜民主义人民共和国,导致1950年6月25日爆发朝鲜战争。
    1950年8月15日,宋庆龄宣布中国福利基金会改名为“中国福利会”,并任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国福利会的前身是宋庆龄于1938年6月在香港创立的保卫中国同盟,1941年迁至重庆。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支援抗战。1946年迁到上海,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以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援;救济国民党统治下的贫病交困的文化、教育界人士;在上海兴办儿童文化保健事业。建国以来,该组织一直从事妇幼保健和儿童文化工作,并继续进行国际宣传。在已有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创办了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托儿所、幼儿园、少年宫、儿童艺术剧院、儿童艺术剧场;出版《儿童时代》半月刊和用7种外国文字出版的《中国建设》杂志,向国际上介绍中国建设情况。
    8月15日,全世界的地震学家都目瞪口呆,所有的地震仪都被强大的地震波激过了最高限而失灵。这场特大地震发生在毗邻印度阿萨姆邦的中国西藏墨脱,地震的震级高达里氏8.6级。

    大地震引发了无数处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墨脱大地面目全非,在数万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平均每1平方米的面积就有1.1平方米的物质参与了滑移。

    这次大地震中,中印两国共死亡约4000人。
    雷锋,1940年生。湖南长沙人。出身贫农家庭,七岁成为孤儿。1956年高小毕业,在所在乡人民政府和中共望城县委当通讯员和公务员,被评为工作模范。

    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参加根治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山钢铁厂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同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靖国神社供祀的阵亡者来源(太平洋战争除外)。紫红色是抗日战争(1937-1941年部份)

    日本靖国神社原为招魂社,1874年改名并升格为国家神社,由内务盛陆军盛海军省管理,用来专门祭祀幕府末年以来在历次战争中的阵亡者。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共祭祀250万个灵位,其中包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军国主义分子。因此,官方参拜该神社始终是敏感的政治问题。1975年8月15日,总理大臣三木武夫以“私人身份”前往参拜。1980年11月政府宣布内阁总理大臣、内阁大臣的正式参拜并非违反宪法。1984年4月自民党通过正式参拜符合宪法的决议。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和其它内阁大臣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此举引起日本国内外强烈反对。中国政府谴责此举伤害亚洲人民的感情,予以严正批判。

    中曾根之后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未再参拜。
    2001年8月15日,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大昭寺(布达拉宫—大昭寺扩展项目),苏州园林(沧浪亭、艺圃、耦园、狮子林、退思园)四处文物遗迹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颁发的世界遗产证书。至此,我国拥有世界遗产总数达到27处,位居世界第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72年发起并缔结《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至今已有164个成员国,占联合国成员国的绝大多数。中国于1985年加入这一公约后,各项相关工作都得到较大促进与改善,迄今已拥有文化遗产20处,自然遗产3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处,为全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近年来世界遗产工作成绩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此次获得世界遗产证书的四处(组)古迹是2000年底在澳大利亚被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历史上8月15日是什么日子
历史上的今天8月15日提供历史上8月15日是什么日子,8月15日在历史节日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


8月15日星座

2025年8月15日是什么日子

欢迎搜索"日历屋"进入本站

黄道吉日吉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