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8月2日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1914年8月2日,德军入侵比利时和法国,把这两个国家,还包括后来的英国、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拖入到德俄冲突中,从而,整个西欧成了一个大战常在1839年的一项国际条约中已确立比利时为中立国,然而,德国总理虽然承认德国将破坏协约,但辩解说比利时将同法国合作,因而,向比利时发布了最后通牒:允许德国军队进入比利时国土,否则将要与之开战。比利时拒绝了这种要求。8月2日德国向比利时宣战,随即入侵了比利时。
西方国家立即行动起来。比利时国王艾伯特向英国国王乔治发了电报请求援助。电报说:“我恳请陛下政府的外交干预,以维护比利时的领土完整。”
大不列颠作出了反映,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尊重比利时的中立地位,否则不列颠将参战。德皇拒绝了通牒,认为不列颠不致于为了1839年条约这样“一张碎纸片”而流血。4日,英国下院拨款5.25亿美元作为军费,向德国宣战。爱德华.格雷先生在议会讲话,呼吁比利时和法国结成联盟,并说:“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同时,德国声称法国飞机轰炸了德国。很明显,法国是德国宣传的受害者。法国动员了军队,担心德国强大的军队可能进入她的国土。2日,德国军队确实没有宣战就跨过了法国边界,有人猜测,这会使得法国落人吹嘘已久的施利芬计划的圈套。该计划就包括把战火蔓延到法国前线。两国间的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比利时军队在英国和法国的帮助下,在与德国入侵者作战中打得很出色。6日,在阿姆斯特丹,比利时军队打死、打伤德军3500人。同时,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列日也爆发激烈的战斗。据报道,一支10万人的德军,有2.5万人死于只有3万人的比利时人手中。这次战斗再次证明了战争是多么残酷;战斗的结果是无摹的百姓尸横遍野。德国新闻界否认死亡人数如此之多,相反声称他们的骑兵表现了“无比的英雄气概”。
德国政府把重炮运到了前线向比利时要塞猛烈轰击。经过2个星期的战斗,德国迫使比利时投降。当德国军队沿150英里的比利时前沿猛烈进攻时,比利时初期抗击的势头已逐渐减退。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1922年8月2日凌晨,电话的发明者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在新斯科舍的家中逝世,享年76岁。
贝尔是英国发明家,他发明了用电来传输声音的装置,即最早的电话,并获得电话专利权。
贝尔出身语音学者世家,他的家人多是从事朗诵及纠正语言的专业人员,他本人在这方面也受过训练。孩童时主要受家庭教育。他曾短暂地在爱丁堡大学以及伦敦的大学上过学,此后他在苏格兰的埃尔金一所学校内教音乐及朗诵课,他正是在埃尔金时对声音进行了第一次研究。
从1868年起贝尔在伦敦工作,作他父亲的助手但在他的两位兄弟患结核病去世后,全家迁居加拿大,1871年他到波士顿,在那里讲授他父亲的“视觉语言”即一种教聋人讲话的语音符号体系。一年以后,他开设了一所专教聋人的学校。1873年他在波士顿大学任发音生理学教授。
在他的两位聋学生的资助和他的技术员托马斯沃森的协助下,贝尔试验用电来传输声音。1875年他的多路电报获得了专利权,1876年还获得了电话专利权。贝尔的妻子梅布尔.哈伯德是一位聋人,他俩于1877年结婚。
1880年他接受了法国的伏特奖,并用这笔钱作实验室的基金,改进了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虽然贝尔作为电话的发明人负有盛名,但他对其它相关的技术课题,其中包括用声纳原理发明聋人用的多种装备。
香港海底隧道又名红袋海底隧道(简称红隧、海隧或旧隧),是香港第一条过海行车隧道,于1972年8月2日通车,耗资港币3亿2千万元兴建。隧道全长1.86公里,跨越维多利亚港,将九龙半岛和香港岛两岸独立的道路网络连接起来。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位于奇力岛(又称灯笼洲),因工程关系该岛已与香港岛连接。北端出入口所在的土地位于红袋以西,亦是填海所得来的。收费广场位于红袋出口,设有14个收费亭。驾驶人士亦可使用快易通自动收费系统缴费。
香港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4线行车隧道之一,也是香港最繁忙、使用率最高的道路。其双线双程行车的旧式设计,使隧道早于通车10年后行车流量已经饱和,往港岛方向几乎每日上下午尖峰时间(尤其是早上8点至10点)都会挤塞。因此,除隧道收费外,由1984年6月1日起,当局向所有车辆征收隧道税,冀减低流量,但成效甚微。该隧道以BOT形式兴建,专营权在1999年8月31日届满,现已交还香港政府管理。
红隧九龙入口位于红袋火车站旁,由于东铁不能直接过海,不少乘客会在红袋车站下车,前往红隧收费广场的巴士站再转乘过海巴士,特别在早上上班时间,过海隧道巴士站经常挤满乘客,排队上车的人龙有时更长至连接红袋火车站的天桥。为此,巴士公司由1991年6月19日起,在早上繁忙时间开办由红隧收费广场前往上环的301号线以疏导乘客。
虽然先后有东区海底隧道及西区海底隧道通车分流,但由于两隧收费高昂,地理位置又不及红隧方便,故红隧挤塞的情况日益恶化,在周末及假日前夕,有时到凌晨12时仍见车龙。2005年,平均每日行车量达121,700架次。政府需要研究香港第四条过海隧道的可行性。
平日凌晨时份,红隧仅有的两条管道其中一条会停止使用,以进行维修。剩下的一条管道则会改为双程行车,并会减低车速限制。2001年,红隧曾由于无法在凌晨完成重铺路面,使隧道在上班繁忙时间需要单管双程行车,几乎完全瘫痪港岛和九龙的交通,车龙成「十字型」分成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段,分别由港岛东区的太古城伸至西区的西营盘,以及由狮子山隧道伸至港岛南区。 1990年8月2日,为了将科威特的石油宝藏控制在伊拉克手中,萨达姆.侯赛因下令其军队悍然入侵科威特。伊拉克出动3350辆坦克,几十架军用直升飞机和5个师约10万人的兵力入侵科威特,整个军事行动只用了不到10个小时。
伊拉克的举动使得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也使海湾地区局势急剧动荡。联合国安理会应科威特政府的要求召开了紧急会议,并通过了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军,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限期裁军,否则将对其动武。
萨达姆总统在电台上发表了讲话,声称“圣战”已经开始,表示“决不向美国屈服”。其态度的强硬终于促使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代号“沙漠盾牌行动”的作战计划。在实施“沙漠盾牌行动”计划的同时,布什还指令美国驻海湾地区总司令斯瓦茨科夫将军制订了“沙漠风暴行动”计划。
伊拉克与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间的争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石油政策。由于近年来石油供过于求,油价从1990年1月的每桶21美元下跌到7月的14美元。伊拉克指控科威特伙同阿联酋有意超产石油、降低油价,使伊拉克损失140亿美元的石油收入。科威特表示,两伊停火后,科一直遵守欧佩克规定的生产配额,为限产保价政策作出了牺牲。科要求增加生产配额,是为了满足它在西欧发展石油“下游业务”的需求。阿联酋也拒绝伊的指控,指出维护世界石油市场稳定是欧佩克内外产油国的共同责任,为稳定石油价格,阿联酋宁可将产量减少到配额以下。
2.领土纠纷,伊科之间有长约120公里的陆地边界,其中盛产石油的沙漠地带未划定边界,伊指控科在两伊战争期间蚕食伊拉克领土,在属于伊拉克的地区建立军事哨所和石油设施,还在属于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南部盗采了价值24亿美元的石油,科认为,鲁迈拉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内,应属科领土,并要求阿盟组成一个仲裁委员会,根据科伊现有的条约和有关文件划定两国边界。
3.债务问题。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所欠700多亿美元债务中,欠科等海湾国家的债务约350亿美元。伊拉克提出它与伊朗作战是保卫阿拉伯民族,因此应正式免除战争期间所欠科威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的债务。科认为,伊未经协商单方面提出取消全部债务的做法是难以接受的,阿联酋指出,伊的做法引起争论,不利于阿拉伯民族履行义务。

历史上8月2日是什么日子
历史上的今天8月2日提供历史上8月2日是什么日子,8月2日在历史节日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
8月2日星座
2025年8月2日是什么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