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分界线

2021/9/26 13:11:34
万年历日历:分界线知识
分界线知识
大兴安岭地理分界线意义

大兴安岭是由中低山组成的山脉,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西两侧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那么,大家清楚大兴安岭地理分界线意义是什么?我国大兴安岭地理分界线的意义是什么?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大兴安岭地理分界线意义

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有较大差异。

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

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

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坡连线。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

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大兴安岭简介

大兴安岭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是中国保存较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大兴安岭山脉北起黑龙江省漠河市北部黑龙江畔,南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全长1400多公里,均宽约2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由中低山组成的山脉。总面积32.72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约24万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8.48万平方公里)。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

大兴安岭形成过程

大兴安岭地区系新华夏系第三隆起代北段之地质带。上元古代时期,系原始海洋的蒙古海漕,属早期地质构造中“五台运动”的产物。古生代时期,在“加里东”地壳激烈运动中,区内出现海陆交汇地层。至石炭纪和二叠纪,经过“海西运动”,海水东泄退出,全区上升为陆地,形成大兴安岭褶皱带与伊勒呼里山系雏形,呈北东、南西走向。

中生代时期,侏罗纪后期至白垩纪初期的“燕山运动”,使本区出现强烈褶皱、断裂和火山喷发,加之西伯利亚板块与中国板块挤压、相撞,大兴安岭褶皱带进一步上升,形成新华夏隆起带和阶梯式断裂带,主轴呈北北东向展布。

新生代时期,早期第三纪大兴安岭隆起带和区域断裂带,继续稳步上升。受长期侵蚀和剥蚀,出现“兴安期夷平面”。“喜马拉雅运动”使本区出现新褶皱、大断裂,火山喷发激烈,出现黑龙江、呼玛河、多布库尔河、甘河、盘古河等多处断裂带。至第四纪及其尔后,大兴安岭继续缓慢上升,发育成大兴安岭山脉和断裂带及河谷地带。

相关推荐

城市内涝的原因有哪些 城市内涝的产生原因

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区别 冲积扇与三角洲的不同

大气环流包括哪些 大气环流包含什么形式

大气圈是连续不规则的吗 大气圈是连续但不规则吗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什么 大气运动的能量是来源什么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虽然地球表面大部分的地方都被水覆盖着,但有些地区是几乎没什么降雨的。有些地区比较干旱,而有些地区是半干旱的,那么,大家知道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划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分界线是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即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分界线、草原与荒漠、荒漠草原的自然分界线。也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一线,它同时也是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中国半干旱地区是指包括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及河北、山西雁北、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的西海固、甘肃定西、榆中、青海的玉树、果洛、以及西藏拉萨等地区在内的雨养农业区,主要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

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情况

我国拥有超过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而且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我国是世界上季风现象和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国家,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东南季风所携带的水汽,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逐渐深入,但是由于我国面积巨大,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也难以深入到我国的西北地区,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地区的超过1800毫米,一直递减到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5毫米。

我国的干湿地区分布与我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密切相关,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我国的干湿分区从湿润区、半湿润区,逐渐演变到半干旱区、干旱区。我国的“湿润地区”主要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丰富的降水使得这一地区蒸发量虽然较大,但是依旧是水源充足的“湿润区”,我国台湾岛的东部地区,由于年降水量巨大,是我国最为湿润的地区。我国的湿润地区,农业用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除了“南方地区”之外,我国还有另外几处湿润地区,一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区,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加上地形抬升,降水十分丰富,属于湿润地区,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雨极。二是山东半岛东部地区,山东半岛北东南三面都被海洋包围,水汽相对充足,气候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更为湿润,属于湿润地区。三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东部地区,主要以长白山脉为主,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为丰富,加上纬度较高,蒸发较弱,所以也属于湿润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东北平原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至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区。我国的华北地区,从干湿地区来看,属于半湿润地区,水资源拥有量较为一般,加上这里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工农业生产生活需水量巨大,所以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十分短缺,需要“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来缓解。我国的半湿润地区,农业用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等作物为主。

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基本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多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半干旱区分布总体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包括内蒙古高原的中东部、黄土高原河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之间,自然植被以草原植被为主,农业生产多以畜牧业为主。从半干旱区再往西北内陆,降水更为减少,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包括新疆大部分地区、内蒙古高原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属于“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稀少,自然植被以荒漠自然带为主,几乎难以发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在我国新疆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区,包括准噶尔盆地部分地区和伊犁谷地地区,能够得到部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主要由盛行西风带带来,以及少部分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为丰富,所以属于“半干旱地区”。北疆地区和伊犁谷地分布有面积巨大的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特别是伊犁谷地地区,由于地形向西开口,盛行西风形成的降水更为丰富,被誉为“塞外江南”。

相关推荐

撒哈拉沙漠属于哪个国家 撒哈拉沙漠在什么国家

用毒蛇的毒毒毒蛇到底会怎样 用毒蛇的毒来毒害毒蛇会怎么样

干旱灾害可能诱发哪些次生灾害 干旱灾害会诱发什么次生灾害

干旱的危害有哪些 干旱危害是什么

干旱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干旱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


中国冬季供暖地区分界线

大家都知道,我国部分地区的冬季由于过于寒冷,所以这些地区的人们是有供暖提供的。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中国冬季供暖地区分界线是什么?我国冬天供暖分界线在哪里?今天小编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满满的干货,大家注意查收哦!

中国冬季供暖地区分界线

中国冬季供暖地区分界线是在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

暖气线以北(有暖气覆盖)的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大连、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的全部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以及高海拔的西藏自治区。

关于供暖时间,北方法定供暖时间是每年的11月15日,到次年的3月15日,共4个月。不过各地区会根据自身情况有所调整,例如,哈尔滨的供暖时间为10月20日至次年4元20日;新疆地区是每年10月15日到次年的4月15日,共6个月。

秦岭——淮河一线的由来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论述由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

在由张相文发表于1908年的《新撰地文学)中的185页记载:“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动物多驯驴良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这就是张先生对我国北方的描绘。所谓“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论述。

在张相文的文集《南园丛稿》之中,收录了张相文在1924年发表的《佛学地理志》一文,已明确提到了秦岭——淮河分中国为南北。 文章对中国进行了如下描述:他首先把中国分成六大部。对这六部他是这样写的:”曰本部、 曰蒙古、曰满洲、曰新疆、曰西藏、曰青海。本部之地,或称禹域,亦曰汉土。……就自然形势,分南北中三带述之。北带,即黄河流域。南凭北岭、 淮 ....说到淮河,他说:“唯淮水发源于北岭之支麓。实继北岭之正干,而为南北之界线。这里已经明确说出淮河为南北之界线。说明张先生早在1924年就用秦岭淮河来给中国分南北了。根据后面的描述而知张相文文中的北岭就是今日之秦岭(看来那时人们还没有把那片山地通称为秦岭),为什么称之为北岭,可能是为了与南方的南岭相对。

在民国元年(1912年)出版的《新体中国地理学》一书, 书中这条秦岭一淮河这条线已经出 现了。如书中说:“本国境内。 因山川之形势,政治之区划,可定为本部、东北部、西北部、北 部、西部、五大部。”对于本部。书中是这样说的:“南北二岭, 横绝域中,划为三带。黄河、扬子江、珠江三巨川流贯其间。北岭淮河以北为北带,为黄河流……这本教科书有一说明,说是这本书主要是参考张相文的地理教科书而作。

供暖时间几月到几月

国家规定的供暖时间各个省市是不同的,各地方政府会有相应规定,如果有剧烈降温等极端天气还会提前供暖,南方没有采暖期。北方法定供暖时间一般从每年的11月15日开始,到次年的3月15日停止,共4个月。不过各地区会根据自身情况有所调整。

很多北方城市采取的是统一供暖的政策,但是每一个城市的规定都不一样,所以要以当地的情况为准。国家规定的供暖时间各个省市是不同的,各地方政府会有相应规定,如果有剧烈降温等极端天气还会提前供暖,南方没有采暖期。北方法定供暖时间一般从每年的11月15日开始,到次年的3月15日停止,共4个月。不过各地区会根据自身情况有所调整。

相关推荐

月全食时地球月亮太阳哪个在中间 月全食时地球月亮太阳是哪个在当中

月全食是什么挡住了月亮 月全食是被什么遮住月亮

月全食为什么是红月亮 月全食出现时为何是红月亮

月全食象征什么意思 月全食代表什么含义

大湖效应是暖锋吗 大湖效应属于暖锋吗


南北分界线是秦岭和哪条河组成的

南北分界线是秦岭和淮河组成的,此线南北,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人民生活习俗都有显著的区别。秦岭——淮河线也是我国的水田与旱地分布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种植分界线,1月份0度等温线等等。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南方注重建设河网排蓄洪水,进行水土保持,暴雨不会淹,一百天不下雨不会干旱的旱涝保收农业,所以农业单位产量高,工农业生产都能够得到保障,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


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

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在地理学中,赤道被定义为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轨迹周长最长的一条圆周线,这是条唯一且确定的纬线。赤道还是地球上重力最小的地方,其本质上是一根人为划分的虚线。

赤道简介

赤道是地理学术语,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其半径为6378.2km,周长为40075.02千米。

赤道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同时,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赤道穿过了加蓬、刚果、扎伊尔、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巴西等许多国家。

一年当中,赤道有两次太阳直射,所以赤道地区属于热带,终年天气炎热,气温很高。赤道的圆心与地心是重合的,它也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排名第一的国家,国土面积排名第三的国家。在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气候不太一样,夏天南方多炎热潮湿,北方多干旱潮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分为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到季风的影响不同。那么,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是如何划分的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一般来说,季风就是指大范围盛行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而所谓的季风区,主要是指气候受季风影响的区域,而没有受到季风影响的区域则被称为“非季风区”。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显著的国家之一,有冬、夏季风交替的季风区。不仅如此,还会因为有无受到季风影响,而将我国南北方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分界线以东地区为季风区,主要受到夏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而界限以西为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稀少。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因为地形原因,非季风区不会受到夏季季风(西南季风)的影响,而季风区影响比较大。

但是,非季风区会受到由蒙古、俄罗斯吹来的偏北风的影响。也就是说,虽然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但却会受冬季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