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我们都有庆祝端午节的习俗,我们也都知道端午节和屈原的传说,但是说起端午节节日由来的故事很多人都只想到屈原,其实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并不一定与屈原有关,可能端午节是源于上古时期,我们对龙图腾的崇拜,屈原是后来才加进去的。
端午节节日由来的故事 端午节的起源传说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可谓众说纷纭;一说是源于吴越民族图腾祭;一说是纪念屈原;吴楚两地流行纪念伍子胥说;浙江会稽流行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对于第一种说法,闻一多先生做过大量考证,他在《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一文中有此论述。
这种说法颇为学术界认可,而第二种说法则属于民间遗留下来的传说并无考古证据支持。不过由于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深受大众景仰,因而纪念屈原成为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虽然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大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爱国、忠孝的理念。
端午节源于龙图腾崇拜
端午节起源于吴越地区古老的龙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由古代大自然及动植物崇拜发展而来的一种原始氏族标志信仰形式。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传统节日。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因为相传龙的生日是五月初五,人们为借助龙的庇护,便于五月初五这天举行盛大的图腾祭祀活动。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以龙为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断发纹身(打扮得像龙,以免被龙伤害)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源于屈原
端午节源于纪念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前340一前278年)。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是一位千载不朽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二十岁左右入仕,任三闾大夫,二十五岁任左徒,负责制定楚国的内政外交政策。
他主张举贤任能、实行法治、联齐抗秦,辅助楚怀王治国,深受信用。但因主张政治改革触犯了贵族大臣们的利益,遭谗去职,被流放到沅、湘流域(今湖南沅江、湘江一带)。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兵攻破郢(今湖北江陵北),屈原痛感国家的沦亡,无力挽救,又不愿离开楚土,悲愤之余,遂于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今湖南湘阴以北,湘江支流),以死殉其志。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端午节源于伍子胥
端午节源于纪念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即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后吴国奸臣在收受越国贿赂之后,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在临死前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然后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手胥之尸体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源于曹娥
端午节源于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此事传至县府知事,知县令度尚为之立碑,并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
在屈原62岁之时,当他得知楚国已亡时,伤心得放声大哭,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夭,抱起一块大石头,跳到汩罗江里去了。汩罗江边的渔民们,得知屈原含恨跳江的消息,赶紧划船相教。可是汪洋大水,一望无际,人们在汩罗江上寻找打捞了半夭,也没见人影。渔民们非常难过,他们面对江面祭祀,把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以表示对屈原的思念和崇敬。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在屈原投江周年之际,又划了小船,用竹筒子盛上米饭撤在水里祭祀屈原。可是,在汩罗江住着一条蛟龙,把人们投给屈原的米饭都吃掉了,有人想了个办法,用楝树叶把米饭包起来,缠上彩丝,投入江中,因为蛟龙害怕楝树叶和彩丝这两样东西,人们又能很好地纪念屈原了。
DIY一词最初兴起于电脑的拼装,逐渐演绎成为一种流行生活方式。那么,DIY是什么意思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DIY是什么意思
DIY是“Do ItYourself”的英文缩写,意思是自己动手制作。简单来说,DIY没有专业资质的限制,想做就做,每个人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私人订制表达自我的“产品”来。
DIY的起源
DIY是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当时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工匠贝利巴克尼尔最早明确的定义DIY的概念并且大力推广,使得此用词广为人知。后来欧洲人纷纷自己动手装修房屋。在省钱的同时他们发现DIY装修的房屋更具个性。
当人们看腻了市场上工业产品的千篇一律,而无法满足自己家庭的特殊需要,DIY就成为了大众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如今很多东西大家都可以跟着教学视频自己DIY,不仅节约成本,还可以从中体会到乐趣。有孩子的家庭还能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
关于端午节的来由和风俗我们就要将时间拨回到上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根据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屈原是楚国的士大夫,因为楚国覆灭跳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因此在他跳江而亡的五月初五包粽子,划龙舟纪念他,后来就有了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端午节的起源传说
端午节的起源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
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节的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端午节的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欢骑马、击剑,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革命起义,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坚贞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秋瑾虽然是六月初五殉国的,但是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复哀其忠勇事迹,乃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合并举行纪念,也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女英雄、女诗人。
端午节的风俗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雄黄本属矿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 并洒墙壁问, 以法诸毒。流传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佰,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藏有朱砂。 雄黄。香药, 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2020年清明节即将到来,但是在清明节之前,还有一个西方节日也即将到来,那就是4月1日的愚人节。西方愚人节最先流行于欧美地区,后来传入中国。那么,愚人节最早起源于哪里呢?这个节日有什么意义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愚人节起源
关于西方愚人节的说法有很多,最常见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法国于1564年开始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以一月一日为一年的开端,改变了过去以四月一日作为新年开端的历法。
但是在新历法的推行过程中,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仍沿袭旧历,并且拒绝更新历法。于是,这些人还是在四月一日这天互赠礼物,组织庆祝新年的活动。
但是,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并且还在这天给顽固派赠送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庆祝会。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这些受愚弄的人称为“四月傻瓜”“上钩之鱼”。
而在这以后,顽固派和改革派的人就开始相互愚弄,久天长便成为法国流行的一种风俗。后来,这一习俗在十八世纪流传到英国、美国等地区。
愚人节又叫做万愚节、幽默节,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流行的民间节日,其日期为每年公历的4月1日。在这天,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
除此之外,愚人节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那就是愚人节这天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如果十二点之后还开玩笑的话,很可能会自讨没趣。
四大文明古国有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和古巴比伦王国。埃及、印度、中国都延续至今。我们最陌生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古巴比伦。那么古巴比伦现在还存在吗?古巴比伦是现在的哪个国家呢?
古巴比伦王国的历史概况
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埃兰人灭乌尔第三王朝前,来自马瑞的阿卡德将军伊什比埃拉在那里建都并宣布独立。公元前2003年,埃兰攻占乌尔城,乌尔第三王朝灭亡。
公元前1996年伊什比埃拉赶走了埃兰人占领了乌尔城,建立伊辛第一王朝掌握了南美索不达米亚的霸权。公元前19世纪初 ,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部落在巴比伦摆脱伊新的控制, 其首领苏木阿布建立巴比伦王国,又称古巴比伦第一王朝。
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并有先进的铸造技术。
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在这平原上发展了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城市,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
古巴比伦的位置
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两河流域之间,也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在今伊拉克共和国境内,是古巴比伦的所在。
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而巴比伦王国就座落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位于亚洲西部,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叙利亚一带。
小编拓展:相传,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为自己十分想念家乡的妻子建造了一座空中花园。但是建好后的花园有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没有人见过那座空中花园,也无处去证实这个传说的真假。
篮球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由詹姆斯奈史密斯设计发明的。1891年,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由于当地盛产桃子,这里的儿童又非常喜欢玩将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戏。这使他从中得到启发,并博采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类项目的特点,创编了篮球游戏。
最初篮球游戏比较简单,场地大小和参加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比赛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站在球场的两端,在裁判员向球场中央抛球后,双方队员立即冲进场内抢球,并力争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随着场地设施的不断改进,大大提高了篮球游戏的趣味性,并且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加这一游戏,从而使篮球运动很快普及到了全世界。
1892年,篮球运动首先从美国传入墨西哥,并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开展。这样,墨西哥成为除美国外,第一个开展篮球运动的国家。此后,这项运动先后传入法国、英国、中国、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黎巴嫩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开展、普及和发展。
1895年,美国人鲍勃盖利将篮球传入中国,1896年天津基督教育青年会举行了中国第一次篮球游戏表演。之后在天津、北京等城市青年会中开展起来。在1910年旧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上,篮球首次被列为表演项目。1914年的第二届全运会上篮球被列为男子正式竞赛项目,1924年在第三届全运会上被列为女子正式竞赛项目。篮球自1951年起一直是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