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继上一个飓风“艾达”之后,没有又迎来新飓风的登陆。据预报,14日凌晨,飓风“尼古拉斯”登陆美国得州,据悉,受其影响,超过50万家庭和企业用户断电。另外,据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专家表示,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山洪暴发。
飓风“尼古拉斯”登陆美国得州
飓风登陆美国
据中国青年网消息,飓风“尼古拉斯”14日凌晨登陆美国中南部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沿岸。美国电力跟踪网站“全美停电信息网”数据显示,得州已有超过50万家庭和企业用户断电。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说,“尼古拉斯”于美东时间14日1时30分左右登陆,当时最大风速为每小时120公里,登陆数小时后减弱为时速112公里。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警告说,从得州沿海到路易斯安那州西南部,“尼古拉斯”带来的大风和强降水可能导致洪水和城市内涝等灾害。
“尼古拉斯”登陆前,得克萨斯州和相邻的路易斯安那州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得州州长阿博特呼吁当地居民对“洪水和降雨造成的潜在危害”做好准备。14日,得州最大城市休斯敦的机场和港口停运,中小学校停课。
路易斯安那州州长爱德华兹14日说,预计“尼古拉斯”对该州西南部造成的威胁最为严重,“可能会有暴雨和山洪暴发”。
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两州都曾多次遭受飓风灾害。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冲垮路易斯安那州最大城市新奥尔良的防波堤,导致美国南部受灾地区逾1800人死亡。
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山洪暴发
美国飓风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专家布莱克警告说:“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尼古拉斯可能会在深南方地区引发危及生命的山洪暴发。”
预计“尼古拉斯”的中心将于15日穿过路易斯安那州西南部,预计给那里带来强降雨。路易斯安那州长爱德华兹已经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
与此同时,得州北部海岸和路易斯安那州南部也可能遭遇龙卷风。预计风暴还将在密西西比州南部和阿拉巴马州南部带来强降雨。
“尼古拉斯”是这个飓风季第五个风力迅速增强的风暴。据气象学家称,由于气候变化和海水变暖,这些类型的风暴正变得越来越频繁。美国在2021年已经历了14个命名风暴,其中6次是飓风,6次中更有3次是大型飓风。
飓风“尼古拉斯”最新消息:
飓风“尼古拉斯”
一级飓风“尼古拉斯”(NICHOLAS)已于昨天(14日)夜间(北京时,下同)减弱为热带风暴,并于今天(15日)早晨减弱为热带低压,上午8点钟其中心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部,就是北纬29.9度、西经94.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米/秒,相当于我国的热带低压),中心最低气压为1003百帕。
预计,“尼古拉斯”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减弱。
天气资讯推荐
广东生三孩男方享受15日陪产假 女方享受80日奖励假
今天星期二实则周一:中秋放假调休这周六要上班
9月14日国外天气预报:美国墨西哥等仍有较强降雨
台风灿都还在东海回旋仍有影响 四川盆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14号台风灿都最新实时路径图 仍在东海回旋浙江沿海风雨明显
北京今夜至明天还将迎一场降雨 最高气温26℃
广东今还是暴雨高温搭配 广州深圳局部暴雨
河南今起未来三天雨水频繁 郑州西部局地多阵雨雷雨
四川继续较强降雨局部大暴雨 正值华西秋雨期谨防地质灾害
山洪预警同我们熟悉的暴雨预警、台风预警一样都是属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山洪预警时,要注意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突发情况。那么,山洪预警最严重的是什么呢?山洪预警信号最高级别是什么颜色呢?以下是小编的有关介绍。
山洪预警最严重的是什么
红色预警信号是山洪预警第Ⅰ级,为特别严重。山洪预警信号是指根据预报的降雨量与临界雨强作比较,预测山洪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山洪灾害降雨量程度预警等级被分为三个级别,同时按照山洪灾害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有三种颜色的预警信号,即:黄色,代表较重;橙色,代表严重;红色为特别严重。
三种预警型号颜色的具体含义如下:
1、第Ⅲ级为黄色预警信号,表示灾害情况较重,具体含义: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强,而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将可能发生较重山洪灾害,此时各主管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进入防灾状态,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做好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
2、第Ⅱ级为橙色预警信号,表示灾害情况严重,具体含义: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为临界雨强的1~2倍,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可能发生严重的山洪灾害,此时各主管应当启动紧急应急程序,进入紧急防灾状态。
3、第Ⅰ级为红色预警信号,表示灾害情况特别严重,具体含义: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超过临界雨强的2倍,且降雨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相关部门要做好重大山洪灾害的监测、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及时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是指当某一地区监测到的雨量或水位达到一定阈值时,利用监测预警系统、预警设施设备向防汛责任人、公众等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提醒有关人员采取应对措施。预警等级一般分为准备转移、立即转移2级,预警阈值指标由各地根据防灾对象所处的地形地貌、上游集水面积、坡度、前期影响雨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山洪灾害究竟怎么防?
远离风险
汛期出行,要合理规划行程,尽量避免在雷雨天气出行,或者选择绕避路线,远离河道、山区。
关注预警
养成汛期关注天气预报、山洪预警的生活习惯,做到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确保安全。
及时快速转移避险
在山区突然遭遇山洪袭击时,要沉着冷静,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脱离现场时,“方向对,跑得快”,应该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向上跑开,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自救措施
山洪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高地、楼房顶、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跑上屋顶、楼房高层、高墙等地暂避。有通信条件的,可利用通信工具向110或119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要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顶。
一旦爆发,那么水量就会集中,出现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等状况,湍急的流水,直接就造成了局部性洪灾,人类在山洪的面前,那是毫无反抗之力的。山洪是山上的水吗?山洪指的是来自山上的水吗?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山洪是山上的水吗
山洪是山上的水,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通过提高防洪标准、调整人类活动方式、增强山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可以达到减少山洪灾害发生频率或减轻其危害的目的。在山洪防治规划中,近期宜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为主,远期以植物措施为主。
山洪的水源条件
水体既是山洪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因素,主要来自降雨。
降雨激发山洪的现象,一是前期降雨和一次连续降雨共同作用。二是前期降雨和最大一小时降雨量起主导激发作用。山顶土体含水量饱和,土体下面的岩层裂隙中的压力水体的压力剧增。当遇暴雨,能量迅速累积;致使原有土体平衡破坏,土体和岩层裂隙中的压力水体冲破表面覆盖层,瞬间从山体中上部倾泻而下,造成山洪和泥石流。
暖湿气流遇山体阻挡,产生暖湿气流上升运动,在山顶和迎风坡形成冷暖锋面产生雷暴雨。由于山体的中上部伸入云层,地面还是十分闷热,山雨欲来风满楼时,山体的中上部早已处于两层之中。所以往往地面降雨不久。山洪就爆发了。
山洪的成因除山体结构条件外,主要是喇叭形河口地形所致,形成短历时雷暴雨,引发山洪。
降雨激发山洪的现象
一是前期降雨和一次连续降雨共同作用。二是前期降雨和最大一小时降雨量起主导激发作用。山顶土体含水量饱和,土体下面的岩层裂隙中的压力水体的压力剧增。当遇暴雨,能量迅速累积;致使原有土体平衡破坏,土体和岩层裂隙中的压力水体冲破表面覆盖层,瞬间从山体中上部倾泻而下,造成山洪和泥石流。
暖湿气流遇山体阻挡,产生暧湿气流上升运动,在山顶和迎风坡形成冷暖锋面产生雷暴雨。由于山体的中上部伸入云层,地面还是十分闷热,山雨欲来风满楼时,山体的中上部早已处于两层之中。所以往往地面降雨不久。山洪就暴发了。
山洪的成因是什么呢?
首先需要地形条件,也不是所有地方能够发生山洪的,我们能看到一般形成山洪的地形都是中高山区,为此相对高差达,这么一来,河谷坡度也显得非常陡峻。
除此之外在土体之下,还会有出现中生断裂以及其派生级断裂切割的破碎岩石层,再加上森林的覆盖条件,比如说大范围树林,在到达汛期的时候,暖湿空气就会携带大量的水气,到达林区上空,再加上林区的温度都比较低,这时候,就会出现湿度偏大的冷空气交汇,于是就增加了局部降雨的情况。
所以往往山洪都是发生在山区,树木茂密的溪沟当中。
再者会发生山洪,水源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是最主要的激发因素,同时也是山洪的组成部分。
比如说下大暴雨、持续降雨、一小时降雨量等水体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激发山洪的主要作用。
所以形成山洪的主要原因就是,山体结构、河口地形以及暴雨冲击,共同的条件堆在了一起,看上去令人可怕的山洪就诞生了。
目前我国山洪防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确保人员安全、城镇安全、交通干道安全、通信干线安全等,能够以最大的程度,来减轻灾害损失。
山洪的多发期主要是在6-8月,同时还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带来的问题不同,治理方式也是不同,就有崩塌流动型、高速滑坡型、冲刷崩岸型、淤积漫溢型、松散堆积物型号。
而说到山洪,通常还会跟着一个词,那就是泥石流。
遭遇山洪的时候,大家一定要保持冷静,立即判断周边环境,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有些朋友不清楚洪水和山洪的区别有哪些?洪水与山洪的不同是什么?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内容后,能对大家未知的内容有所帮助,解决大家的困惑。
洪水和山洪的区别
区别是含义不同,洪水包括山洪,我国洪水通常分为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冰凌洪水、融冰融雪洪水、风暴潮洪水和垮坝(堤)洪水等不同类型,各种类型的洪水都可能造成洪涝灾害。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产生径流时,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及至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汇集到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为洪峰流量,其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到暴雨停止以后的一定时间,流域地表径流及存蓄在地面、表土及河网中的水量均已流出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及水位回落至原来状态。洪水从起涨至峰顶到回落的整个过程连接的曲线,称为洪水过程线,其流出的总水量称洪水总量。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通过提高防洪标准、调整人类活动方式、增强山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可以达到减少山洪灾害发生频率或减轻其危害的目的。
洪水灾害的分类
(1)溃决型洪灾,指堤防或大坝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溃决而形成的洪涝灾害,其特点是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力大。
(2)漫溢型洪灾,指洪水高于堤防或大坝,水流漫溢,淹没低平的三角洲平原或山前的一些冲积、洪积扇区的现象。漫溢型洪水受地形的控制,水流扩散速度慢。
(3)内涝型洪灾,指流域内发生超标准降雨产生的径流来不及排入河道,引起的大面积积水而形成的灾害。内涝型洪灾多发生在湖群分布广泛的地区,如太湖流域地区等。
(4)内滞型洪灾,包括陆地河流的冰凌洪水、沿海地区河流的风暴潮型洪水、海啸型洪水灾害。
(5)山洪型洪灾,泛指发生于山区河流中暴涨暴落的突发性洪涝灾害。其特点是影响范围小,但突发性强,破坏力大。
(6)蓄洪型洪灾,指山谷或平原水库以及河道干流两侧的行洪、蓄洪区由于河道来水过大难以及时排出而被追启用,导致的人为空间转移性洪涝灾害。
山洪主要特性
季节性
汛期4-9月,特别是主汛期6-8月,是山洪灾害多发期。在同一流域,甚至同一年内有可能发生多次山洪灾害,所以具有季节性强、频率高的特征。
突发性
山丘区小流域因流域面积和沟道调蓄能力小,沟道坡降大,流程短,洪水持续时间较短,但水位涨幅大、洪峰流量高。降雨产流迅速,一般只有数小时,激发山洪的暴雨具有突发性,导致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山洪爆发历时很短,成灾非常迅速。
群发性
溪流源头或沟谷两侧具有较高的临空面,经常出现崩塌。复杂的地质结构、大量地表松散固体物质是加剧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因素。在暴雨中心范围内,前期崩塌形成的松散堆积物,在暴雨作用下各支沟同时形成泥石流。
易发性
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预警预报设施不完善,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洪灾损失。加之对山洪灾害的规律性研究不够,没有定量判别标准,以往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操作性不强,山洪灾害预见性差,防御难度较大。
众所周知,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的暴涨洪水,而且是非常具有突发性的。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讲解一下,山洪暴发的水是哪里来的?山洪为什么是突然暴发的?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洪暴发的水是哪里来的
山洪暴发的水是降雨来的,暴雨引起的山洪最为常见。龙槽沟是典型的山溪沟,具备落差大、集雨面积大、形成洪水后流速快的特点,山溪的水位10秒钟内可上涨50厘米,不适合亲水休闲。
事发当天,彭州市龙门山镇辖区有对流云团生成,同时在龙槽沟发生短时突然性降雨。戏水群众所在的下游,现场虽然并无降雨,但大量雨水形成的山洪在顷刻间倾泻而下。
龙槽沟属于未开发景区,是一条天然的泄洪河道,无任何旅游设施配套,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为防止游客私自下河滩踩水、嬉戏,龙门山镇在沟内沿河区域增设围栏与安全警示牌,提醒游客不要进入河滩,谨防山洪等地质灾害。
彭州龙门山龙漕沟突发山洪是何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在龙漕沟发生山洪之前约一个小时,都江堰市(北纬31.21°、东经103.66°)也突发了3.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再加之,按照很多时候的惯例,一般来说地震后都容易引发降雨。因此,不由得很多人都表示好奇,会不会此次的龙漕沟山洪真的和都江堰地震有关呢?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说,都江堰在龙漕沟的西南边,两者距离并不远。地形地势上来说,这两地属于西南高、东北低,因此按照山洪的流向来说确实也可能具有相关性。然后,再从地质特点方面来说。其实都江堰和龙漕沟不可忽视的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基本都位于龙门山地震带上。
再者,从山洪的诱因来说。其实洪水并非是需要全境强降雨,只要在上游降雨诱发了山洪,其实山洪就能形成。而就此次事件来说,上游在降雨也是被很多亲历者证实了的。而就地质方面的诱因来说,龙漕沟本身就属于地质脆弱地带,在河道边也常年竖立着注意山洪危害、请勿下河的警示牌。
因此,综合以上双方面的特点,此次都江堰地震只能说有影响大的地质方面,但是具体到此次山洪的影响具体有多大还需要专业人士评估。况且目前官方还未公布真正原因,很多时候山洪突发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单一从某一点出发概括所有。但是无论如何,上游强降雨以及河道内游客安全意识不强这两点都属于导致此次事故的不可推卸因素。
山洪防治:
山洪防治工作的目标是:确保人员安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确保重要城镇安全,确保重要交通干道和通信干线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山洪灾害的危害:
山洪冲毁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常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1933年12月31日深夜在美国洛杉矶地区降暴雨引起山洪,冲毁房屋400栋,淹死40人,损失5000万美元。
1934年7月11日在日本石川县下平取川的一次暴雨山洪,一之濑村及赤岩村被淹没,有50余人下落不明,福冈金泽市营第二发电所全部被冲走。
在中国山西省平顺县东当村,1956年8月2~3日降暴雨,在流域面积仅1km2的狼郊沟内山洪爆发,造成沟崖坍塌,堵塞沟道,形成天然水库,随后挡水坝体突然溃决,村内43户92人和109间房屋,财产全遭毁灭。
近日,位于四川的彭州龙漕沟暴发山洪,其中有一些游客来不及撤离,目前已有人死亡。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好好了解一下,四川彭州山洪是怎么形成的?四川彭州山洪是如何产生的?今天小编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满满的干货,大家注意查收哦!
四川彭州山洪是怎么形成的
1、地形条件:
一般形成山洪泥石流的地形特征是中高山区,相对高差大,河谷坡度陡峻。表层为植皮覆盖有较厚的土体,土体下面为中深断裂及其派生级断裂切割的破碎岩石层。
2、森林覆盖条件:
大范围树林、毛竹覆盖,汛期当暖湿空气携带大量水气,达到林区上空,与林区温度偏低,相对湿度偏大的冷空气交锋,易造成大的局部降水。
3、水源条件:
水体既是山洪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因素,主要来自降雨。
遇到突发山洪如何自救?
六字经验:方向对、跑得快!
据统计,山洪灾害伤亡人数可占据洪涝灾害伤亡人数的70% 左右。但是专家也早已说明,只要防御得当,就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那么,当遇到突发山洪,我们究竟该如何自救呢?
纵观山洪乃至泥石流或者其他的洪涝灾害自救方法,想要有效自救必须得遵循以下六字经验:方向对、跑得快!
首先,就方向来说。遇到山洪等洪涝灾害的时候第一个就是保持镇定,不要慌乱不知所措,更不要“慌不择路”。常言道,无效自救等于自杀,当遇到此类灾害的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一般来说,山洪都是从上游冲到下游,从山顶往下冲。这个时候求生之人就不能往上或往下跑,而是避开山沟且垂直山沟的山脊高地处跑。
然后,从时间上来说。当山洪来袭的时候可能更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跑得快就是生命的最佳保障。并且一般来说山洪来袭之前都会有预兆,就比如此次就有提前提醒游客撤离上岸,因此在山洪来袭之前的安全警醒意识也格外重要。
在一定地理条件下,只有预先了解山洪爆发的危害,从内心深处了解后果的严重性,才能在已经有危险信号的时候就抓紧时间撤离。就这两大层面来说,能否抓紧时间就是自救、求生的关键。
总结
据悉,龙漕沟景区晚间将会还有雷雨、冰雹等恶劣天气。而目前已有多地救援队伍赶赴现场,上百人的救援队还在沿河搜寻还有没有被困人员。总而言之,希望伤亡人数不再增加,所有被困人员都能安全被解救。此次山洪事发突发,希望也都能以此为戒,安全意识大于天,该出走时就要走!
什么是山洪灾害?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沿河流、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 其中,暴雨引起的山洪最为常见。
易发区: 山沟附近、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河道拐弯凸岸等地最易遭到山洪威胁。在山洪易发区,遇到当地或上游地区短时强降水时,易遭受山洪袭击。
特点: 流速大、过程短,危害性和破坏力非常强。
山洪来临前有哪些征兆?
山洪前有这些明显征兆,发现后应迅速果断撤离现场 。
“看”: 是否有井水 浑浊、地面突然冒浑水的现象;是否有动植物 出现异常反应等。
“听”: 山洪暴发泥石流是由沟顶开始的,如果听到轰轰响声 ,就要提高警惕及时躲避。
如何预防山洪灾害?
切勿前往未经开发的景区。“野景区”没有基本的安全保障,游客应多些安全意识,自觉远离风险,容不得任何侥幸。
在汛期要多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尽量避开山区、河道等危险区 , 做到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确保安全。
如果来到山区、河道游玩,要注意观察山势和水势,留心观察山洪灾害标识和安全转移避险路线, 尽快离开危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