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灿烂的文化财富,有些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了。那么,大家知道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是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长城
巍峨磅礴的长城,是中国亦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浩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长城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
敦煌莫高窟
一眼便是千年的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内的壁画,丰富的内涵,精美的画工,更有超高的艺术价值。
北京和沈阳的明清皇宫
庞大的规模,气派的宫殿,见证了清朝历史、满族和中国北方其他部族的历史文化的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兵马俑神态各异,充分表现了古代匠人的艺术才能。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历史书上的北京猿人封面了,也让我们对生物进化有了初步认识。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布达拉宫,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西藏地标建筑。始建于公元7世纪,红砖白墙的布达拉宫,气势宏伟,是去西藏必走的一个打卡点。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边庙宇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至今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历史遗迹。
曲阜三孔
曲阜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的庞大建筑群,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建于唐贞观年间,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有着“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之美誉,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至今已有2700年历史,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是北方古城的典型代表。
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早已深入人心,庐山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一步一美景,园林内每一细节之处都是精致典雅,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丽江古城
古香古色的丽江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独具特色。
颐和园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有着“皇家园林博物馆”的美誉。从公元11世纪起始建,到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浩大的园林实属罕见。
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老城区的南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面积约270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丰年的场所。古时在北京城南北东西分别设有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现在都是对外开放的公园,以天坛规格为最高,是全国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介绍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
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3类。
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力组织,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与保护工作。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21年7月,中国已有5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书法、昆剧、古琴、篆刻等,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吧。
1、昆曲:入选时间:2001年,入选原因: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众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流传,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
2、古琴艺术:入选时间:2003年,入选理由:古琴是最早的弹弦乐器,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位列“琴棋书画”之首,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宋代陈旸在《乐书》中提到“琴者,乐之统也”,这一语道出了琴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地位,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3、篆刻:入选时间:2009年,入选原因: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也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篆刻艺术作品既可以独立欣赏,又在书画作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颐和园、天坛、平遥古城、长城、苏州古典园林和布达拉宫等等。文化遗产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绘画、遗物、铭文等文物。
1974年3月11日,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