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出自《韩非子五蠹》。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告诉人们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批判了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狭隘的个人经验的思想方法,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们一定不能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而是要主动积极的做事情,不投机取巧,亲自动手。只有自己付出努力,才能有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成文用法。连动式;在句子中一般作宾语、定语;含贬义。运用示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