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是从

2021/6/7 10:37:01
万年历日历:是从知识
是从知识
2022虎年是哪一天开始

明年就是2022年了,2022年是虎年。虎年是根据中国传统历法来确定的,虎年也是寅年,每十二年作为一个轮回。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2022虎年是哪一天开始?2022虎年是从哪天算起?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2022虎年是哪一天开始

2022虎年是从2022年2月1日大年初一开始算起的,这一天才正式进入到农历壬寅年,也就是生肖虎年。

2022虎年是从2022年2月1日的春节开始,直到2023年的1月22日结束,这个期间都是农历壬寅年。这年是黄帝纪年第4719年,这一年是平年,一共有365天。是无闰月的年份。

虎年分别是哪些年

1902(壬寅)、1914(甲寅)、1926(丙寅)、1938(戊寅)、1950(庚寅)、1962(壬寅)、1974(甲寅)、1986(丙寅)、1998(戊寅)、2010(庚寅)、2022(壬寅)、2034(甲寅)、2046(丙寅)、2058(戊寅)、2070(庚寅)、2082(壬寅)、2094(甲寅)。

注意以上只是大概的对应关系,因为世界通用的公历和中国的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而干支历以立春建寅月之日为一年之始,一般立春当天相当于公历每年2月4号或5号。

虎年是根据中国传统历法来确定的,生肖中的"虎"对应着十二地支中的寅,虎年即寅年,每十二年作为一个轮回。比如公历2010(每加12年都是)年对应的是虎年,即庚寅年。

六十甲子纪年中,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个,地支为:子虎年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排列,刚好60个排完一个周期。

这样有点复杂又不好记,于是古人想到用动物来表达复杂的地支,这就是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虎年来历

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二地支配属“寅”,故一天十二时辰中之“寅时”清晨三点至五点又称“虎时”。

在远古时候,属相中有狮子,没有老虎。由于狮子太凶残,名声不好,主管封属相的玉皇大帝想把狮子除名,但是又必须补进一位镇管山林的动物。这时,玉帝想到殿前的虎卫士。

天宫的虎卫士从前也只是地上的一种不出名的动物。它从猫师傅那里学得抓、扑、咬、剪、冲、跃、折等十八般武艺后,成为山林中的勇士。凡是和它较量的,不死即伤。从此,老虎雄霸山林。后来,玉帝听说老虎勇猛无比,便下旨传老虎上天。老虎上天之后,同玉帝的卫士较量,赢得胜利。从此,老虎便成了天宫的殿前卫士。

谁知不久之后,地上的飞禽走兽见无人镇管,开始胡作非为起来。给人间造成了灾难,这事惊动了土地神,土地神连忙上报天庭,请玉帝派统天神镇住百兽。玉帝便派老虎下凡,老虎要求每胜一次,便给它记一功。玉帝只求人间安宁,当然满口答应老虎的要求。

来了凡间,老虎了解到狮子、熊、马是当时最厉害的三种动物。它就专门向这三种动物挑战。凭着老虎的勇猛和高超的武艺连接击败了狮子、熊、马。其他恶兽闻风而逃,藏进了无人居住的森林荒野。人间欢声动地,感谢老虎为人世间立了功。

回到天上,玉帝因老虎连胜三兽,便在它的前额刻下了三条横线。后来,人间又受到东海龟怪的骚扰,大地一片汪洋。虾兵蟹将作恶人间,老虎又来到凡间,咬死了龟怪。玉帝一高兴,又给老虎记一大功,在额头的三横之中又添了一竖。一个醒目的“王”字在老虎前额。从此,老虎便为百兽之王,总管百兽。时至今天,虎额上也还可见到威风的“王”字。

在狮子的恶名传来天宫后,玉帝便决定除去狮子的属相头衔,补进了兽王虎。从此,虎成为了属相,狮子则被贬到遥远的南方去了。当然,老虎也从玉帝的殿前卫士下凡间,永保下界安宁。今天也还有虎符、虎环、虎雕等除灾免祸的镇邪物。在农村,不少人家也喜欢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这是图个趋吉避邪,吉祥平安。

凌晨3-5时(即“寅时”)。据古书载。这时候,老虎是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因此寅时同虎搭配。


奶茶包装上写请于2小时内饮用是从什么时候算

导语:通常我们在订奶茶的时候,会看到有些奶茶报上写着“2小时内饮用”,对此,多数人认为,这2个小时是从我们接到奶茶那一刻开始算的。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算的呢?到底奶茶包装上写请于2小时内饮用是从什么时候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奶茶包装写请于2小时内饮用的开始时间吧。

奶茶包装上写请于2小时内饮用是从什么时候算

奶茶包装上请于2小时内饮用

奶茶制作完成时。一般来说,如果奶茶没有开封,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保存,是可以饮用的,但是,如果奶茶已经变质了,是坚决不能喝的。如果奶茶已经开封,没有做任何保鲜处理,可能会滋生病菌,这种情况下建议不要喝。

关于奶茶保质期:

奶茶店现做的奶茶保质期是一天。

奶茶要现做现喝,尽量在2个小时以内食用,放置太久口感会变差。奶茶中含有茶的成分,所以是不能隔夜放置的,隔夜茶因时间过久,维生素大多已丧失,且茶汤中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

放置过久,不仅会失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易发馊变质,甚至茶水中的鞣酸还会成为刺激性很强的氧化物,易伤脾胃,尤其是夏天,会引起胃肠炎症。

奶茶

关于奶茶的保存:

1、冰箱冷藏保存:如果奶茶喝不完,可以将奶茶进行密封,再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进行保存,这样奶茶可以保存一天左右。

2、冷冻保存:如果奶茶中没有其他的配料,可以直接将奶茶放进冷冻室保存,需要饮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进行加热即可。

辨别奶茶好坏:

奶茶

先说奶,有真奶和假奶之说,真奶就是牛奶或奶粉,而假奶就是植脂末,也就是所谓的奶精。牛奶自不必说,而奶精,又名植脂末、粉末油脂、脂肪粉等,其制作过程是没有用到一滴牛奶或奶油的。

它就是植物油中加水、添加剂等多种食品辅料,经调配、乳化、杀菌、喷雾干燥而成,混合搅拌,类似牛奶非牛奶。这样的氢化植物油虽然能使饮品更加美味可口,但其含反式脂肪酸,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奶精也有好坏,好的奶精在粉末状的时候香味比较清淡,入口奶味比较浓郁,溶于水没有杂质,颜色泛黄,而差的奶精香味浓郁不正常,口感欠佳。

再说茶,茶的选择尤其重要,一个是类别,红茶、绿茶、乌龙茶,甚至喜茶自己开发命名的金凤茶王,也算是主打产品了。一个是品质,茶有新旧、好坏之分。

若直观茶叶,可以色、香、味、形等几方面来判断好坏,但奶茶是以茶为基,配以其他原料调制成的口味。据了解,奶茶的品牌很重要,而奶茶商家选中的茶叶品牌亦很重要。


嘉陵江的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嘉陵江含沙量的季节变化是显著的,年内含沙量最大值时间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时间出现在1月份。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嘉陵江的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嘉陵江的水是从什么地方流出的?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来一起看一下吧,希望能解答大家的困惑。

嘉陵江的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嘉陵江的水是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流出来的。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另有一说来源《水经注》二十(漾水)载:“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全长1120公里。

嘉陵江省内流域面积为9930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8% ,省内年径流总量为56.6亿立方米,占全省径流总量的12.7% ,其单位面积内的产水量不仅具有长江流域水系的共同特点,即径流量所占比例远大于流域面积所占比例,而且是陕西产水能力最大的河流。

除了与该流域降水较多有关外,也与该河流经不同省份有关,即出陕西后又进陕西,使省内流域面积与其流量的计算,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略阳站的年平均含沙量为7.94千克/立方米,最大年含沙量(1959年)21.5千克/立方米,最小年含沙量(1965年)2.15千克/立方米,远大于汉江安康站的1.27、2.38、0.44千克/立方米。

含沙量的季节变化显著,年内含沙量最大值出现于7月,最小值出现于1月,二者相差约1600倍,这与其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分布有深厚的黄土有关。

嘉陵江重庆段“汛期反枯”

近日,重庆高温天气引发热议,刷爆朋友圈。从8月8日以来,重庆已经连续十天气温超过40度。受持续高温天气和上游来水减少影响,嘉陵江重庆段出现“洪水不洪”“汛期反枯”罕见现象,给船舶航行安全带来重大风险。重庆海事局因势而动,紧密对接群众需求,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加大通航维护,全力保障行船安全。

一是通过各方渠道及时收集水文气象信息,全面分析研判,通过现场巡航、微信群、电话、短信等方式将水文信息送到船头;同时加大现场巡航、船公司走访力度,深入码头、渡口,通报辖区航道、码头等水位变化情况,提醒船舶密切关注水情变化,按规定做好水位气象信息记录,做好低水位时期船舶航行、锚泊、靠离泊码头操作注意事项。

二是全区域统筹,聚焦重点水域、重点船舶,助力保通保畅。8月16日,永川海事处会同航道、水文等部门对斗笠子等重点水域开展现场调研,就近期水位持续走低造成的通航安全风险进行会商,最终形成了信号台提前恢复运行、航标调整、重点水域监管“一域一策”等具体措施。8月17日,指挥中心发布重庆海事局高温汛期安全警示告知书,提醒各船舶三峡水库将加大下泄,预计重庆辖区水位仍将处于低位运行,船舶航行作业风险骤增,各船舶要谨慎航行。

三是积极开展错时巡航,加大夜间水上安全监管力度,坚守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一线。8月15日晚,长寿海事处强化夜间巡航,针对王家滩近期水位较低的情况通过甚高频、现场喊话等方式对船舶进行逐一提醒,要求严控吃水、合理配载。8月16日凌晨,朝天门海事处执法人员对辖区施工水域和重点锚地等开展夜巡,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和低水位开展安全提示,确保辖区船舶航行停泊安全。


春节是从哪个朝代时候开始的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历史悠久。那么,春节是从哪个朝代时候开始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是从哪个朝代时候开始的

“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

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年的时间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现如今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的年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

春节名称的由来历史

现在农历的“正月一日”,历史上称为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新正等。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节日名称,古代是没有的(古时一般称为过年、年节),是民国政府创造的。

“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古代春节的习俗介绍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在古代,家中拜年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向天地诸神及逝去的祖先拜年。正月初一起床后,要先在堂屋供桌的显要位置摆好逝去祖先的遗像,摆好供品,上香明烛,向祖先及各路神仙磕头并三叩首。所以,即使路上已经见面,也要亲自登门到各家的供桌前给祖先拜年。

另一项是晚辈向还健在的长辈拜年。通常是先向逝去的祖先叩拜,然后再向活着的长辈叩拜,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快乐、身体永远健康等内容。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2021清明节高速公路免费是从几点开始

清明节就要到了,想必很多开车的朋友都特别想要知道2021清明节高速公路免费是从几点开始吧?大家也应该知道清明节高速是免费的,所以很多人知道这个消息时肯定都很开心吧,那么下面就去看看2021年清明节高速免费通行时间吧!

2021清明节高速公路免费是从几点开始

从2021年4月3日0时—4月5日24时,高速免费通行。2021年清明节放假时间是2021年4月3日—4月5日,共3天。

免费车型

7座及以下载客车辆,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军车、符合规定的“绿色通道”货车、执行紧急任务警车、救护车、消防车,还有经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省级政府批准的抢险救灾车辆等。

清明节驾车出行注意事项

1、清明节出行请提前规划好出行线路,经过的地点和目的地,返回的线路等。由于放假期间高速路免费的政策,出行的路上车辆必定不会少,很有可能会像往年一样挤成一锅粥,提前看好哪些路线车辆较少,比较容易快速到达,中间人多更换线路更换哪条线路最容易更换,这些都是要提前想到的。提前规划好能够尽量减少在路上堵车的无效时间。

2、避免酒后驾车。旅游出行期间难免会在游玩的地方住下,喝点酒助助兴也是可以的,但是要避免开车的时候饮酒。酒后驾驶容易导致人的运动机能低下,反应会变得更加迟钝,十分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一定避免在驾车时饮酒。

3、系好安全带。出行期间由于天气较为闷热,很多人都不愿意系上安全带,这是十分危险的行为,在遭遇紧急情况时,安全带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驾驶员和乘员所受到的伤害。在日常驾驶中,都要有系安全带的意识。

4、驾驶时请勿使用手机。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但是在驾驶期间使用手机是相当危险的行为,有可能对自己和家人造成伤害,所以驾车的时候还是要避免使用手机。

5、带上应急药品和医疗用品。带上全家出行的时候,很可能会遭遇到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为了防止万一,还是应该带上必要的保护措施。家人或者小孩生病的时候也能有一个保障。

6、带一些外套等御寒衣物。虽然秋老虎还在发威,但是每天早晚天气还是较凉的,这种时候穿的过薄十分容易生病,特别是孩子,所以还是要多带上一点御寒的衣物。

7、带着孩子出门旅游的,一定要时刻看好孩子,尽量不要往人堆里面走。人群密集的地方,小孩子特别容易走失。带着小朋友的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小朋友的安全。

清明节都有什么活动

荡秋千:古时候的秋千,大部分是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的。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变成了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但能从中获得乐趣,还能培养勇敢精神。无论大人小孩都希望这项娱乐活动。

放风筝:在古时候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戏,还被认为是一种祈福行为。那时的人们觉得放风筝可以放走晦气。因此到了清明节会把自己的愿望写在纸鸢上面,希望天上的神仙看到,也有等到风筝放高的时候剪断手中的线,寓意不好的东西随风而去。

清明节的由来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礼经》等文献的均有相关记载,经过长期演变,在唐朝之后,因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近,而逐渐式微。到宋元时期,清明节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并融汇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习俗内容。现在我国北方一些地方,依旧保留着在清明节禁火与吃冷食的习惯。明清时期也流行过这个节日,例如民间有斗鸡的习俗。现代则还能看见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一系列体育活动。


耳垢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朋友发现耳垢是比较多的,有时候还会发痒。有些朋友想了解关于耳垢的更多内容,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讲讲,耳垢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耳垢究竟是从哪儿来的?接下去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耳垢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耳垢是由位于耳道外三分之一皮肤的腺体产生的。有两种腺体会产生耳垢:皮脂腺和顶泌汗腺。皮脂腺释放皮脂,主要由脂肪酸组成,这些皮脂与分泌腺的分泌物混合,形成了耳垢。

耳垢与死皮细胞、疏松的毛囊和灰尘混合,慢慢地将这些残骸从耳道中扫出。因为耳道的构造就像一个死胡同,如果不是存在一种独特的迁移细胞,那么细胞、耳垢和残留物就会困在里面,无法排出。而因为有了耳垢,这些细胞才能不停地从耳道内部移动到外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自我清洁的机制。随着下颌的自然运动,这些细胞便开始了长达数周的迁徙,当我们吃东西、说话、打喷嚏和咳嗽时,我们就是在帮助它们沿着路径移动。

在这段时间里,耳垢会润滑耳道内的皮肤,防止细菌进入。更方便的是,耳垢具有弱酸性,能阻止细菌和真菌占据你的耳道。除此之外,耳垢还能防止小昆虫在你的耳道内造房子安居乐业。

一个人的耳垢类型,以及耳垢的含碘性质,都是根据基因组成而变化的。亚洲和非亚洲血统的人有不同种类的耳垢,它的不同特征是“湿性”或是“干性”。ABCC11基因的一分钟突变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大家也认为这是造成干性耳垢的罪魁祸首,这个基因同时还能减少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耳垢和腋臭。相比之下,白人则有更大量的耳垢。

一根香蕉大小的耳垢也提供了环境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的线索。科学家们从蓝鲸身上找到了耳垢,对于蓝鲸来说,耳垢就像树的年轮一样,能记录它们的一生,不像人类,只是将耳垢排出身体。研究人员对鲸鱼耳垢进行分析后发现,12岁的蓝鲸一生中曾经与16种不同的污染物接触过,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杀虫剂。

虽然没有理由相信人类的耳垢会被用来研究它对环境的影响,但它可能会揭示出人类体内所含有的有毒重金属。而现在,耳垢已经为罕见的代谢紊乱提供了线索。例如,有枫糖浆尿病(一种遗传疾病,身体不能正确地分解某些部分蛋白质)的人,他们的耳垢则会散发出独特的气味。通过了解耳垢的来源,科学家们也能更好地辨别出这种物质是正常或是异常。

多久清理耳屎一次?

如果耳朵里面的分泌物越来越多,没有定期清洁同样会带来影响。如果要保持耳朵干净,健康状态,建议两三个月清洁一次即可。很多人忽略了耳朵适当清洁的重要性,长时间没有清理,可能局部的分泌物越来越多,会堵塞人的耳道,分泌过多听力也会受影响。

如果可以通过两三个月清理一次来保持耳朵干净卫生状态,不仅可以维持听力正常,又可以防止里面的健康环境被破坏。不过,在清理的过程中方法要合理,采用专业的手法和工具。

通过以上内容了解发现,人的耳朵里面有分泌物主要是耵聍腺腺体分泌出来的物质,跟皮肤代谢产物混合在一起,最后会形成块状物的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在耳朵里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起到保护,杀菌的作用。

当然,耳朵的分泌物也并非堆积越多越好,如果已经有较多的分泌物产生,影响了正常的听力或者耳朵感觉到不舒服,可以通过清理来改善。在清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准确,不要太过用力,也不能够频繁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