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卫星

2021/9/26 13:17:33
万年历日历:卫星知识
卫星知识
卫星最多的行星

卫星最多的行星是土星,数量为83颗。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到太阳的距离排在太阳系第六位。土星有一个显著的行星环系统,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较少数的岩石残骸以及尘土。土星的英文名称Saturn来自于罗马神话中的农业之神萨图恩。

土星是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组成,还有少量的氦与少量元素,内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围由数层金属氢和气体包覆着。最外层的大气层在外观上通常情况下都是平淡的,虽然有时会有长时间存在的特征出现。

土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超过了14.37亿千米(9.58天文单位),轨道上运行的平均速度是9.69千米/秒,所以土星上的一年(即土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相当于10759个地球日(或是28.5地球年)。

土星被称为气态行星,但它并不完全是气态的。这颗行星主要包括氢气,在密度为0.01 g/cm3以上时氢气变成了非理想液体。此密度被达到在包含99.9%土星质量的半径。


北斗卫星的寿命有多长

卫星单星寿命是组网卫星星座服务性能的重要指标。卫星寿命是航天工业制造水平的综合体现,取决于两方面,一是燃料寿命,二是星载设备的寿命。同时,还与卫星发射技术、入轨控制技术、位置保持技术和姿控轨控技术水平密切有关,任何环节能耗的减少,都可延长卫星的实际寿命。北斗卫星的使用寿命一般是在10年以上。

卫星有效工作寿命是卫星应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燃料寿命取决于运载能力及入轨控制水平,星载设备的寿命取决于高端产品及元器件的制造水平。卫星有效工作寿命的提升,可降低备份卫星的数量,减少补星的次数与数量,降低组网运行成本,提高星座服务性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为分米、厘米级别,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全球范围内已经有137个国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签下了合作协议。随着全球组网的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未来的国际应用空间将会不断扩展。


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在哪里发射

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运行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在哪里发射的你知道吗?它的意义是什么?快来看看吧!

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在哪里发射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由于电池寿命有限,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在此期间,卫星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我国首颗量子卫星8月发射

导语:我国的航天实力如今已俨然居世界前列,今年8月,我国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可以解决人们的担忧、无条件保障通信安全的最有效方式。让我们拭目以待届时圆满发射吧。为您及时更新更多天文资讯。

中国将于本月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

“这是首颗有量子能力的卫星,是朝向未来量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一步。”量子通信学权威,维也纳大学教授蔡林格(Anton Zeilinger)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量子卫星的太空竞赛中,“中国肯定是唱主角。”

此次蔡林格教授也来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发射。他认为:“在太空的挑战,是设备必须足够可靠。”蔡林格也证实了下一步北京将和维也纳建立量子通信:“那将是第一次全球规模的量子通信。”

尽管世界各国媒体和国内产业界均高度关注量子卫星,但研制方中科院和潘建伟教授十分低调,不愿透露更多进展。中科院提供的信息显示,量子卫星在两年的设计寿命中,将完成四大任务: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实验,星地量子纠缠分发实验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

今年8月,我国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通过中国研发的星地量子通信设备,经过编码的光子将被发射到地面,由地面系统负责接收。量子卫星的两个激光器必须分别瞄准两个地面站,精度极高,被称为“针尖对麦芒”。“一颗卫星对准两个地面站的实验从来没有过,国际上也是第一次做这么高精度的跟踪和地面站配合。”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说。

实验涉及合肥中心和乌鲁木齐南山、河北兴隆、青海德令哈和云南丽江四个台站。南山和德令哈的1.2米口径望远镜和改造后的兴隆、丽江米级望远镜是核心部分。中国在国际上第一次研制了高跟踪精度、指向精度和信号光高保偏(保证光子携带的信息被原样识别)的望远镜。

中科院表示:此次发射也标志着潘建伟与蔡林格的友谊达到高峰,尽管存在激烈的竞争;蔡林格是潘建伟的博士生导师,他们目前又建立了合作关系。预计在2020年,中欧之间将通过量子通信卫星连接。

猜您感兴趣

我国首个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启动建设 2019年随时随地高速上网

我国于2020年前发射水循环卫星 利于洪水监控预测

天宫二号送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将于9月中旬发射


鄱阳湖恢复扩大太空卫星可见

讯,鄱阳湖的干旱情况一直备受关注,大家都在盼望着鄱阳湖干旱能缓解,能恢复到以前的样子,这不,好消息来了!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鄱阳湖最新消息,鄱阳湖恢复扩大,从太空卫星可见。不过,这样的恢复依然是比较小的,干旱依然严重还需更多降雨补给。

鄱阳湖恢复扩大太空卫星可见

鄱阳湖

据专业人士分析,今年以来,气候模式的异常已经在我国展现得相当强烈,例如长江流域,夏季的大范围破纪录高温干旱和秋季以来的强烈少雨干燥已经组合成了一次夏秋连旱,在强烈干旱影响下,长江干流水位自7月以来陡转直下,长江武汉段近期水位已经下降到历史同期最低的水平。当然,在9月末-10月初华西秋雨逐渐增多的背景下,长江干流水位又有所回升。

在长江干流水位持续下降的过程中,长江流域两大重要淡水湖: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位也持续下降,湖泊面积持续缩小。卫星图像监测数据显示,7月13日,鄱阳湖和洞庭湖还波光粼粼,到8月下旬就已经大幅缩水,到10月2日原本的湖面更是被更多陆地占据,两大湖泊几乎已在卫星图上找不到。

像是鄱阳湖,10月2日鄱阳湖监测到的今年以来最小水域面积,水域面积仅为600平方公里,鄱阳湖区大片土地裸露在外,南下的寒潮吹起的大风一度导致南昌及周边地区出现了扬沙天气。

但好消息也来了——据央视新闻10月17日报道,记者从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获悉,通过最新一次卫星遥感监测,在今年8月24日、9月5日、9月19日、9月27日、10月2日屡创新低后的鄱阳湖,在10月中旬水域面积止跌回升,较10月2日最小范围600平方公里增加了105平方公里,已达至705平方公里。

干旱依然严重还需更多降雨补给

鄱阳湖干旱

通过卫星资料对比可见,10月3日,就在鄱阳湖水域面积为达到600平方公里的今年最小范围后,卫星图上鄱阳湖星子站附近的水域中已有不少浅滩在水域中出现,同时更大范围的干涸湖床也已经暴露在视野中。

但对比10月18日的卫星图像不难看到,10月18日星子站附近的水域中浅滩消失,这对应着水位上升和水域扩大,一些一度接近干涸的区域重新被深蓝色的水体填充,这正是鄱阳湖止跌回升的迹象。但即便回升,705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较历史同期(2285平方公里)仍然偏小近7成。

这样来看的话,虽然鄱阳湖水位略有回升、水域范围有所扩大,但目前仍然大幅偏小,该地区降雨不足、干旱严重的情况依然非常严重,还需要更多降雨补给才可以。

目前超级计算机的预测中指出,10月末,我国长江中游地区的降雨有了明显增多的趋势,湖北、湖南两省有望迎来更多降雨,但这会不会是南方干湿扭转、干旱即将全面缓解的开端,现有资料上看仍需持续观察。

中央气象台10月20日18时继续发布气象干旱橙色预警:

干旱

10月20日气象干旱监测,浙江中部至南部、安徽南部、湖北南部、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中东部、广东北部和东部、广西中北部、重庆东南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浙江南部、福建大部、江西中部至南部、湖南中部至南部、贵州东部、广西东北部、广东中北部和重庆东南部等地有特旱。预计,未来3天,广西西部和南部、广东西南部和海南岛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对缓解气象干旱有利,但其余大部分旱区仍将少雨,气象干旱将持续或发展,需要继续做好防旱抗旱相关工作。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工作;

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3、严格节约用水,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

4、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大半个世纪前,人类就开始了航天新纪元。大约半个世纪过去了,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壮举早已垂青于史册。那么你是否还记得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哪个吗?一起来看看吧!

发射第一科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前苏联。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多级火箭先到达900多公里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约28800公里的速度与地球平行飞行,最后卫星脱离停止燃烧的最后-级火箭,在距地球约880公里的上空建立自己的运行轨道。人造卫星每96.2分钟绕地球一圈。由于地球的自转,人造卫星能飞越各大洲以及所有有人居住区。

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大大激发了世界各国研制和发射卫星的热情。

紧接着,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法国于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l)号人造卫星。日本于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英国于1971年10月28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普罗斯帕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