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尚书

2021/9/26 13:19:27
万年历日历:尚书知识
尚书知识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意思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意思是:报效国家,要能够勤劳;主持家政,要能够节俭。简单来说就是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该句典出自《尚书大禹谟》中。

《大禹谟》中记载舜帝称赞大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舜说大禹:你完成了治水大业,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而居家生活却朴素节俭;你不自我满足,不虚夸;你不夸耀自己的才干,因而天下人没有谁与你争能;你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因而天下人没有谁与你争功。所以舜要把君王之位传给大禹。

其实在现在许多社会当中是难以见到的,由于现在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他们总是逐渐的认为在现代社会当中,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家庭所努力,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所以不存在克勤于邦,因为像当时的封建社会,每一个人都为了社会大同而努力,而现在的每一个人都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努力其实目的是不大一样的。

但是换一种思路思考,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当你在整个社会当中处于社会的一分子的时候,你可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克勤于邦,它的含义并不是指你所有的能力都是为了国家,而是你能够在整个国家在社会当中发挥的作用是积极的,向上的,那么你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就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如果按照明朝的官职来分析,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宣传部部长兼教育、外交以及文化部长(其责任为分管外交,文化,教育,宣传等部门),礼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外交部、民族管理委员会。在六部中的地位仅次于吏部和户部。《明史》记载:“礼部。尚书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

礼部简介

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二品;侍郎一人,从二品。郎中四人,员外郎四人,主事若干人。

尚书简介

尚书作为官名,始于战国时期。尚者掌也,顾名见义,尚书即掌管文书之意,故又称掌书。秦朝于少府之下设尚书,掌管殿内文书,职位较底。西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分曹治事,掌管文书奏章,群臣奏章必经其手,而后进呈帝王,故地位渐显重要。

宋朝礼部的基本设置

元丰改制后礼部有3个下属部门祠部、主客、膳部。尚书、侍郎各一人,郎中、员外郎四司各一人。元佑初,省祠部郎官一员,以主客兼膳部。绍圣改元,主客、膳部互置郎官兼领。建炎以后并同。


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各国家部委的部长。比如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部长、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最高法院副院长;礼部尚书相当于现代的中宣部长兼外交部部长、文化部部长、教育部部长。

工部尚书:工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的住建部部长、农业部部长、交通部部长。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高官名称。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

尚书,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命令的首脑。

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唐初因太宗为皇子时曾任其职,故后不复置,故唐代尚书省长官仅为左右仆射。宋代为使相兼官,班次在太师上,非实职。明朝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