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来,我国接种新冠疫苗的年龄已经扩大到12至17岁的青少年,所以如果大家条件符合,要踊跃接种哦。不过,有不少人担心接种了会影响发育,所以迟迟不敢接种。那么,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对生育有影响吗?到底青少年打新冠疫苗会不会影响发育呢?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对生育有影响吗
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
不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公布:国药中生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了附条件上市批准,在成人接种之后继续开展了3-17岁人群的扩大临床试验,积累了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及时上报国家,经过专家的认真审评论证,充分证明在3—17岁人群接种是安全的。这些结果显示了疫苗诱导产生抗体的能力也都非常强。
青少年有必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有必要。我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为青少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尽快恢复我国社会经济、居民生活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处于高度流行态势,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而且能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很容易感染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同时,中小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病毒输入,易暴发疫情。因此,青少年也是免疫屏障构筑的重点人群。
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是否可以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孩子接种,家长最需要注意什么?
要在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陪同下前来接种,准备好个人身份证或家庭户口簿,以及监护人身份证,并由监护人签署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接种前避免学生空腹、劳累,要让学生在一个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疫苗接种。
接种后一定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适,请及时联系留观现场的工作人员。
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对新冠病毒变异株还有作用么?
截至目前的研究数据证实,新冠病毒变异株仍然还在疫苗保护范围之内,特别是它的中和性抗体及保护率,在一定程度都是存在的。在国外研究数据显示,国产疫苗可有效地降低新冠肺炎重症率和死亡率。因此,接种国产新冠疫苗对新冠病毒变异株是有效的。
奶茶是很多女性都喜欢的饮品,但是在某些特殊时期是否能喝呢?比如哺乳期。那哺乳期可以喝奶茶吗?如果喝了奶茶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关于哺乳期喝奶茶的事项,看完本文你就明了了。
哺乳期可以喝奶茶吗?
哺乳期应慎喝奶茶,妈妈们能忍住不喝就最好别喝,嘴馋的妈妈实在忍不住可以一周喝一杯。
哺乳期喝奶茶有啥影响?
1,正宗的奶茶是由茶和牛奶组成,茶中含有的鞣酸和咖啡因是哺乳期妈妈不宜摄取的物质,而不正宗的奶茶中多含有色素和香精。如果妈妈摄取的量太多也会渗入到乳汁中,宝宝吸取这些物质后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器官的发育。
2,若是哺乳期妈妈大量饮奶茶,奶茶中的咖啡因会使宝宝过度兴奋,晚上哭闹不休。而且一些色素香精不仅不能提高乳汁的质量给宝宝带来营养,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3,奶茶含有反式脂肪酸,宝宝可以通过乳汁被动摄入反式脂肪酸,他们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影响生长发育。
哺乳期喝奶茶的正确方法
1、控制饮用量
哺乳期的妈妈一周最多喝一杯奶茶,因为一杯奶茶其中危险物质的剂量还不能渗透到乳汁中,宝宝吃奶时不会受到影响。
若是哺乳期妈妈大量饮奶茶,奶茶中的咖啡因会使宝宝过度兴奋,晚上哭闹不休。而且一些色素香精不仅不能提高乳汁的质量给宝宝带来营养,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若是高甜的奶茶,那么乳汁也会有甜味,这个时候宝宝的肠胃是不适合高甜的物质,会导致宝宝肠胃不适。
2、选择高质量奶茶
哺乳期妈妈若是饮用奶茶,既然无论哪种奶茶都没有营养,那么必须选择一个影响健康最少的奶茶。
可以选择品牌奶茶,不宜在街边的小店小摊购买,像便利店里面瓶装、罐装的奶茶也切勿饮用。一些奶茶中还含有一些椰果、珍珠、西米露等配料,这些哺乳期的妈妈也不宜添加食用。
温馨提示:因为哺乳期妈妈忌生冷的食物,所以妈妈们是禁止饮用冰奶茶的。
家居风水中,卧室的风水布局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由于人的一生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卧室度过,因此卧室的风水对人的影响也就格外深刻!卧室的风水布局除了受卧室房屋形状影响,室内的家具摆设也会影响风水,特别是床的风水摆设!那么主卧室风水禁忌有哪些呢?我们现在来看看主卧室风水禁忌吧!
禁忌一:床头放花,易犯桃花
如果业主已经结婚,那么最好不要在床头摆放鲜花。风水中,床头摆放鲜花容易让夫妻两人都会有外遇,久而久之,会分道扬镳,家庭破碎。不过,如果你还单身,想要提升桃花运,则可以在床头放摆放鲜花!
禁忌二:床靠玻璃
卧床最好不要临近玻璃窗,玻璃是透明的,寓意虚无,床靠玻璃窗,会空透无依,不能脚踏实地,影响事业的发展。现代大都市往往楼前有楼、楼后有楼、楼边有楼,卧床过份地靠近窗户,使得卧室不能很好地保持其私密性。另外由于城市变得日益繁杂,恼人的噪音将穿过这扇并不太厚的玻璃窗而影响睡眠。据以前的风水书籍中记载,卧床太靠近窗户,容易导致红杏出墙。
禁忌三:床头嵌镜,招惹鬼魅
风水中,镜子具有放大能力、反射能力、转化能力等作用,而镜子又属阴,长期在卧床上方,主人会经常头疼、失眠。很多人认为床头镶嵌镜子很浪漫,然而浪漫要讲原则和风水,可不能因为浪漫而影响了健康。许多年青人把屋子装修的标新立异,孰不知物各有序,悖之受牵累。
禁忌四:卧室凌乱不平整
整齐干净的卧室能让人心情舒畅,也会带来好运势。反之,如果卧室家具不平整,不平整即代表不和谐,久居则易生口角事端。另外,室内床和地面如果杂乱无序,也会影响主人的运气。谁都知道乱糟糟的人做不出大事一样,所以收拾好你的环境,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好运自然来。
禁忌五:卧室多窗
卧室最好用一扇完整的窗户,忌用分开的两扇或多扇窗,本来就是一面窗墙的事,却分成好几块,想来都麻烦。风水讲究“藏风聚气”,卧室窗户过多,很容易导致运势泄露,无法藏纳财气和好运!
禁忌六:卧房形状不规则
卧室最主要的用处就是睡眠休息,让人放松,而方正形状的卧室是最能让人放松的,因此,卧室形状选择的时候,不适宜斜边或是多角形状。斜边容易造成视线上的错觉,多角容易造成压迫,因而增加人的精神负担,长期下来容易使人生病及发生意外。
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很大的,各国都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有些朋友不清楚太阳活动的相关内容,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讲讲,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太阳活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下面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快来长知识吧。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太阳活动使太阳的高能辐射(紫外线和X射线波段)的辐射量产生大幅度的涨落,由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流也有极大的变化。高层大气物理状态的变化,会逐层向下传递,其结果又会影响到地球表面附近的气候变化,而且会对某些地区的气压和大气环流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许多地区的气候异常。科学家们认为气候变化也有11年和22年的周期性。这些周期性,是由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引起的。一般说来,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有相关性,两者的变化周期均为11年;当黑子增多时,地面温度会偏低,反之偏高。科学家发现,我国大范围气温转变年份几乎都和11年周期的太阳活动极大年相吻合,还发现当耀斑出现后1个月,地面气温平均可升高1℃。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太阳短波辐射的强烈照射,使地球大气的上层形成电离层,其具有短波无线电通讯的功能。当太阳上出现大耀斑时,太阳的紫外线辐射总量可增加1至2倍,X射线流量甚至可增加数百倍,会猛烈地冲击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又叫电离层暴),使电离层的结构发生急剧变化,有时甚至被冲散,从而丧失掉反射无线电波的功能。此时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使信号发生延迟、闪烁等,甚至中断。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地球本身是个巨大的磁体,在一般情况下,磁场的分布是比较稳定的。随着太阳上大耀斑的出现,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流闯入地球磁场后会因磁场作用发生运动方向的偏离,同时它们也会反作用于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发生剧烈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造成地球磁性仪器设备失灵,飞机、船只会因此迷航,甚至失事。磁暴发生时,带电离子在地球磁场中运动可能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进而影响高纬度地区的供电设备、输油管道和电话系统。如1989年3月太阳耀斑导致的磁暴,使加拿大魁北克省供电网断电9小时,损失10亿美元。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对宇宙探测和宇航事业的影响
耀斑爆发抛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直接损害在地球大气层之外运动的卫星、轨道空间站等宇航探测设施。辐射会对卫星的材料、元器件、太阳能电池造成辐射损伤,同时会使卫星运行程序发生混乱,产生虚假指令;另外,会使卫星表面及内部带有很高的静电,静电放电会损坏器材或材料。如1998年5月的一起高能电子增强事件,使美国一颗通讯卫星和德国的一颗科学卫星失效,多颗卫星失常。
太阳风暴会危及在星际空间飞行中的宇航员的安全。由于远离地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太阳发出的穿透力极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直接损害宇航员的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5)对农业、林业生产的影响
太阳活动和农业生产的关系也相当密切。据国外研究表明,太阳活动每11年周期对雨量影响的变幅平均为25% ,对某些地区气温影响的变幅平均为1℃,对农作物生长期的影响变幅为58天。人们在分析了世界小麦生产的统计情况后发现,小麦产量随太阳活动而升落,平均变幅为10% 。
太阳活动也直接影响到树木的生长。树木生长年轮的变化有明显的11年周期。如我国台湾省丝柏树的增长有22年及11年周期,美国西部干旱地区的古老树种——具芒松的年轮反映出,在黑子多的年份长得厚,反之则薄。
(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就开始了对太阳活动与人类健康相关问题的研究。统计发现,太阳活动期间,人体的免疫力可能有所下降,有些心血管病人对太阳黑子剧烈活动引起的电离层扰动可能比较敏感。但是专家指出,太阳活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任何一次太阳风暴所挟带的数量惊人的X射线、等离子电荷和巨大磁场,在穿越上亿千米空间路程时,大多消失在漫漫旅程中,而到达地球的一部分,又被厚厚的大气层挡在门外,能够穿透大气层并对人类产生影响的仅是极少数,因而对其影响不必畏惧。但是,太阳活动所带来的太阳电磁辐射的增强,对人体健康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人们仍应加强防护,切不可掉以轻心。
气旋对天气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大,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风雨往往都与它有关。那么,大家知道暖性反气旋对我国一年天气的影响是什么?暖性反气旋对一年天气变化的影响有哪些?不清楚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了,以下是重点内容,走过不要错过。
暖性反气旋对我国一年天气的影响
对我国一年天气的影响是带来暖空气,会造成影响地区温度升高。暖性反气旋是温度大于四周,范围随高度而增大,到某高度后达到最大的高压系统。暖性反气旋是温度大于四周,范围随高度而增大,到某高度后达到最大的高压系统。它不同于冷高压,是一种深厚的天气系统,可以从对流层下层一直伸展到对流层项或更高的高度。
暖性反气旋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有时也会在中高纬度地区出现。若中心暖于四周的高压(反气旋),系统深厚,垂直伸展范围很大,有时可达到平流层底部多发生在中纬度和高纬度的高空以及热带和副热带地区。
反气旋的分类
反气旋的分类方法比较多,按其生成的地理位置,反气旋可分为温带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和极地反气旋。
按照结构的不同,反气旋可分为冷性反气旋(或冷高压)和暖性反气旋(或暖高压)。
气旋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同类型的气旋和反气旋;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如锋面气旋可因一定条件转化为无锋面气旋(冷涡),无锋面气旋(热低压)可因一定条件转化为锋面气旋;冷性反气旋也可转化为暖性反气旋。气旋、反气旋都应看作是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
不同类型的气旋你了解多少?
气旋是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气旋通常按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区或热力结构进行分类。按地区可分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极地气旋性涡旋等;按热力结构可分为冷性气旋和热低压等。分类标准不同,气旋种类也不一样。
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大小不一的涡旋,有类似江河里的涡旋运动,它们有的逆时针旋转,有的顺时针旋转,其中大型的水平涡旋,我们分别称为气旋和反气旋,即低压和高压。
气旋在北半球,空气是反时针方向运动,在南半球旋转方向则相反。中心气压最低,逐渐向外递增,空气不断流入中心,形成上升气流,也称低气压。它的直径小的有几十公里,大的有几千公里。有气旋影响时,常常容易出现阴雨、大风天气等。气旋的中心地带以上升气流为主,所以多云雨天气,而四周通常是容易干燥晴朗的下沉气流,我们所熟悉的台风就是如此。
反气旋是占有三维空间的大尺度的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区气流自中心向外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天气图中,反气旋是等压线呈闭合、气压值自中心向外递减的高压区,所以又叫高压。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反气旋控制下的无风天气和明显的逆温层现象,也不利于大气中污染物扩散。
我国常见的气旋类型有东北气旋、锋面气旋、冷涡、东北冷涡、西南低涡等。东北气旋又称东北低压,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是影响我国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锋面气旋产生于温带极锋发展中的波动上强烈斜压性气旋;冷涡是冷性低涡的简称,即中心冷于四周的涡,其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东北冷涡主要活动在我国东北地区或其附近的高空,它是能够维持3-4天或更长时间的深厚天气系统;西南低涡是我国西南地区低压涡旋系统。
据研究,到下个世纪初,海平面可能会比2000年的水平至少上升0.3米,其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那么,大家清楚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有哪些?海平面上升会带来什么影响?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有着非常直接而且是多方面的影响,将扩大海洋、气象和生态灾害的影响。
海平面像是风暴和洪水发生的“发生器”,随着海平面上升,“发生器”离人类居住地将越近,风暴和洪水发生将更频繁、更剧烈,风暴潮(即风暴期间的洪水)将到达更远的内陆。随着气候变化,海洋变暖可以为飓风提供更多的能量,使得飓风更强,并增加风暴潮的强度和影响范围。
海平面上升也将重塑海岸线,淹没干旱地区,并侵蚀海滩、悬崖和沙丘等海岸地貌。海浪深入内陆会淹没湿地,并杀死固定沉积物的沼泽草。而失去植物的固定,沉积物会更易流失。
海岸线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沿海经济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海平面上升不仅带来水的问题,还有盐的问题。如果海水淹没了沿岸的耕地和森林,一方面,原本生长的植物会被淹死;另一方面,当地土壤的化学性质乃至生态系统也会不可逆转地发生改变。此外,咸水也可以侵入地下,影响饮用水,这些过程称为盐水入侵。随着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和洪水事件加剧,盐水入侵将更加频繁。
目前,我们对本世纪末极端海平面上升情景的预估能力尚有不足。在剧烈升温情景和极地放大效应影响下,南极冰架可能会更快崩解。格陵兰冰盖的表面物质平衡和动力学质量损失也会加速,冰架表面水热过程和海洋层化的加剧可以加大冰架表面和底部的消融量,从而可能导致海平面加速上升。
因此,关注海平面上升问题,并重点研究极地冰盖对全球和我国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对我国未来沿海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北极海冰持续融化,三四十年后可能无冰
全球气候变化最具风向标意义的几个参数,一个是全球温度的增高,另一个是海平面高度的上升,还有一个是两极的冰雪量。
全球温度升高后,最明显、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就是两极冰雪的融化。比如说,北极海冰在一年的三月份最多,在九月份会达到一个最小值(最少),但是今年(2020年),这个最小值比历史平均值大概小了40% 。
之前整个北冰洋全部被海冰覆盖,现在冰越来越少,只有原来的60% 。以至于,现在夏季八九月份的时候,基本上可以从天津出发,坐船一路向北,经过白令海峡,顺着俄罗斯的边境线,一直走到欧洲去都没问题。
而且随着全球持续变暖,海冰融化的面积会越来越大。据大概预测,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北极就会出现整个夏季无冰的情况。——当然,这里的无冰不是说全部无冰,局部还会有一些冰,但基本上都融化掉了。
陆地冰川不断退缩,对局部生态将造成巨大威胁
而海冰融化只是小头,最严重的是整个大陆的冰川(底下有陆地的冰)融化。魏科介绍,像北极的格陵兰岛上,冰的厚度大概有一千多米。这些冰,还有南极的冰(绝大部分是冰川)都开始融化。这种一两千米厚度的冰的融化,会造成大量的水流到海洋里面,引起海平面上升。
除了两极冰川,还有高山冰川。比如我们国家的青藏高原,还有乞力马扎罗山,这些地方的冰川退缩都特别严重。
这部分冰川消融,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比例不是特别大,但是对局部地区的生态影响非常大。因为很多雪山其实是当地的生命线,水源全部从这里来。如果高山冰雪融化太多,到了春季的时候可能会引起春汛,然后等到夏季就没水了,这对生态确实很有影响。
2018年底的时候,中科院海研所的老师做了一个关于冰冻圈危机的报告,分析了青藏高原上冰川的变化情况。冰冻圈危机就是说雪山、冰川大幅度减少,这对生态将造成很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