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24节气中第13个节气,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不代表炎热的夏天就要结束,立秋之后还会炎热一段时间。我们应该都知道有“三伏天”,立秋按照日期来计算还是属于“中伏天”的,但是很多人都会说立秋要吃西瓜,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立秋吃西瓜是“啃秋”的意思。“啃秋”出自于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意思是用西瓜“啃”去余夏暑气,“啃”下“秋老虎”,迎接凉爽的秋季。
相传明代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瘌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瘌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结果瘌痢疮果真好了。因此人们就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所以立秋,按照传统习俗都要吃西瓜,不但能消除夏天的暑热,而且还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西瓜味甘性寒,清热解毒。能除烦止渴,利小便。现代医学证明,由于西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物质,可用来补充营养、改善脱水。还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缓解水肿等。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立秋之后吃西瓜。立秋后有胃病的人应避免食用冰镇的西瓜;孕妇尤其不宜多吃冰西瓜,吃过多易引起腹泻或造成妊娠糖尿病等;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肾病病人,食之过多后由于水分急剧增加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也不宜多吃。
导语: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即便是现在,人们也经常会用来嘲讽那些不知国难当头,还在狂欢玩乐的人。那么,你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哪个朝代典故吗?到底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朝代是哪个?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哪个朝代典故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典故
南朝。这首诗出自晚唐的杜牧,而诗中的“商女”并非商朝女子,而是指歌女。而诗中的“后庭花”指的是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而《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用作王国之音。整首诗的大意是:夜雾如烟,笼罩着寒冷的河水,胱也笼罩着河中沙洲,夜晚我停船于秦淮河岸,恰是邻近酒家所在的地方。歌伎们不知什么是亡国恨事,隔着遥远的江面,正把《后庭花》声声歌唱。
原诗:
泊秦淮
杜牧(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迷离的月色下,轻烟笼罩寒水、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卖唱为生的歌女为人作乐,哪知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然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古诗泊秦淮
创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
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泊秦淮鉴赏
赏析:
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导语:今年五一假期结束之后,我们便迎来立夏节气,从天文意义来说,就是夏天的开始。作为夏天的第一个节气,这个自然是有一些风俗说法,其中,相关传说也不少。那么,你知道立夏节气传说有哪些吗?到底立夏有什么传说故事呢?以下为您介绍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
立夏节气传说有哪些
立夏传说
传说一
立夏还是一个传统的岁时礼俗节日,周代在立夏这一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到城南郊外迎夏。并举行祭祀先帝祝融的仪式。汉代也沿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舞《云翅之舞》。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并用柳枝穿果叠作小儿食品,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民间习俗还有“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说立夏时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笋,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赶在节日这天,名曰“立夏见三新”,南方地区旧时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并配以各种水果,馈赠亲戚邻居。
传说二
立夏“称人”的第二种传说与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有关。
三国末期,后主刘禅经营的蜀国已是兵微将寡国力不继。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奉命率大军伐蜀,兵逼刘禅投降。蜀国有位忠臣叫正,他对邓艾提出“刘禅乃一国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点虐待,不能瘦一星半点肉,不然宁死不降”。邓艾答应了这一条件。
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当时魏国的都城洛阳,魏国公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住宅、绸缎万匹、美女百名。刘禅从此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竟没有半点忘国之耻。第二年正叫人给刘禅称了一下体重,这忘国之君不仅没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三国演义》里有诗说“追玩作乐笑颜开,不念危土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风俗活动:
立夏风俗
1、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2、喝粥
根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3、吃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
4、尝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立夏饮食
5、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6、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7、喝茶
我国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
8、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还有习俗说立夏日不迎夏,会有病灾缠身。
呕心沥血的主人公是李贺。李贺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人,是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属于大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李贺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作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人物,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著有《昌谷集》。
导语:通常我们对于那些不知道身边有厉害人物而做出不礼貌行为的人会用“有眼不识泰山”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么,你知道这个成语是怎么来吗?有一个典故。具体成语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与谁有关呢?究竟有眼不识泰山出自什么典故?一起来了解。
成语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与谁有关
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
鲁班。“有眼不识泰山”源于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技艺长进不大。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发现许多做功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深感惭愧,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现在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例句:
他有眼不识泰山,真是一个见识短浅的人。
老天爷有眼不识泰山,故意跟蔡姆成他们作对,放岩泥后久不下雨,社员们就用抽水机抽岩洞的水出来救,可也没有见效,玉米苗一天天枯黄卷叶起来。
具体典故如下:
有眼不识泰山典故
俗话“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可不是山东的那个泰山,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手艺巧夺天工,非常高明。传说他曾用木头做成飞鸟,在天上飞三天三夜都不下来。可就是这样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鲁班招了很多徒弟,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他定期会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个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有什么长进,于是鲁班将他扫地出门。几年以后,鲁班在街上闲逛,忽然发现许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做得惟妙惟肖,很受人们欢迎。鲁班想这人是谁啊,这么厉害,有人在一旁告诉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鲁班不由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成语“有眼不识泰山”,与它相近的成语有有眼无珠,但两者的用法有差别。打个比方来说,形容人不聪明,可以这么说:你真是笨啊,意思是你脑筋不是很灵活;可是如果说:你笨得像头猪,那么笨的程度就很厉害了,还有非常生气的感情含在里面。
有眼不识泰山
另一则传说则没有顾及鲁班的声誉,其梗概是这样的:鲁班婚后十年,一直在外做工,和他名叫泰山的儿子从没有见过面。泰山长大之后便去寻找父亲。一日,鲁班给一大庙堂上梁,围观者对其超人技艺赞叹不绝。突然一手拿雨伞,背着包袱的过路少年说道:“好是好,只是上得有点儿高。”鲁班循声看去,少年眉清目秀,气度不凡,心中暗暗吃惊,觉得这少年定会超过自己,不由一阵嫉妒,随手抄起一个木棍子掷去,正中少年头部,少年当即死去。
不久,鲁班回家探亲,夫妻团聚,妻子问他有没有见到儿子泰山。不说不要紧,一提到这事,鲁班便想起了那个被自己砸死的孩子。于是他便把那少年的事说了一遍。两人核对相貌特征之后,鲁班才知那少年便是自己的儿子泰山,只能叹道:“唉,我有眼不识泰山。这眼瞎留着还有什么用呢。”说完,当即挖去左眼。从此鲁班用一只眼干活,再也不嫉妒保守。后来的木匠为纪念他,在检查木料曲直时总是闭起一只眼看,并流传至今。
后来,由于山岳泰山在中国群山中的崇高地位,人们也逐渐将典故中的泰山与之等同使用,代表了本领高强或地位尊崇的人。
班门弄斧的主人公是鲁班。鲁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能工巧匠,直到现在,人们还都说,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当时还有一个工匠,名字叫石,人们叫他匠石,是楚国京城郢都人,他的本事据说和鲁班分不出高低。据说这个匠石有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这个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涂一层白灰,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准了鼻子尖,“唰”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的白灰给扫掉了,连鼻子尖的皮都蹭不到。可见他的本领有多大了。所以后来柳宗元就说,假如有人拿着斧子敢在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门前耍弄,那就有点儿不自量力了。
班门弄斧什么意思
班门弄斧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班门弄斧是一则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自作聪明与班门弄斧的区别
“自作聪明”的意思是自以为很聪明。形容轻率逞能。“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自作聪明”和“班门弄斧”都有故意显示逞能的意思,含贬义。但“自作聪明”侧重形容言论,多做谓语、定语或状语;而“班门弄斧”侧重形容行为,多做谓语或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