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做梦会梦到自己到月亮上去了,还看到了嫦娥姐姐和玉兔,以及砍树的吴刚。小时候觉得我们离月亮一定很近,而地球也不大。长大之后才知道世界的宽广和宇宙的无限。也知道月亮离地球很远,可是月球离地球到底有多远呢?
月球的信息科普
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月亮离地球多远
平均月地距离384400千米。因为月球是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的,所以就有最近距离和最远距离。近地点距离为363300千米;远地点距离为405493千米;而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小编现在才发现,月球离地球这么远。无论多久都不可能到达地球,还是做梦上月球吧。还有月球并不是我们眼睛看到的这么圆,月球的表面也是凹凸不平的,就和地球一样。
杭州到乌镇全程约82.7公里。可以选择大巴、自驾游,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还可以选择高铁、动车,终点站选择桐乡站,桐乡站坐K282路公交车可以到乌镇汽车站了。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三条杭州前往乌镇的高速自驾游路线:
1、秋石高架路—练杭高速—乌镇收费站;
2、秋石高架路—练杭高速—乌镇收费站;
3、杭甬高速—沪昆高速—乌镇收费站。
杭州九堡客运中心有车直达到乌镇的客车,平均40分钟一班车,车票28元,1个多小时就到乌镇了。
乌镇定胜糕:据说是古时乌镇人民为迎接打仗得胜回来的将士而特制的一种点心,颜色绯红,象征着战争的凯旋。定胜糕的形状为荷花状,外层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细而均匀,里面是豆沙馅,中间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
一光年等于9460730472580800米。因为光年,一般是用来量度很大的距离,如太阳跟另一恒星的距离。光年不是时间单位。在天文学,秒差距是另一个常用的距离单位,1秒差距=3.26光年。
在一儒略年(定义值为365.25日)的时间中,在自由空间以及距离任何引力场或磁场无限远的地方,光所行走的距离,而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299,792,458米(准确值)。光年,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字面意思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经过一年时间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00米。因为天文数据太过庞大,需要更大的单位进行大概的描述。
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非常大,如果以最常见的千米为单位计算非常麻烦,以光年为单位来计量就容易多了。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为一个光年。因为带有“年”字,它常常被误以为是时间单位,以致于有时会产生误用。例某些流行歌曲中可能误用它来比喻时间的长久,如“一转眼/一瞬间,一光年。”
光年的准确长度:以1年=31556925.9747秒,光速=299,792,458米/秒来计算,1光年=9 460 730 472 580.8千米。(9.4607×1012km)与天文学中其它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一秒差距约等于3.26光年;一光年约等于63240天文单位。
丽江跟泸沽湖都是云南比较好玩的地方,有很多网上超火的网红打卡点,近年来引得很多文艺青年前往一览其美貌,而且很多人都会把两个地方串联起来游玩,那丽江到泸沽湖有多远以及丽江到泸沽湖怎么走,大家在行前是必须知晓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下。
丽江到泸沽湖有多远
丽江到泸沽湖185公里,如果是自己开车用时差不多在4小时左右,而且一路上路况也不错,只是弯道比较多。当然如果大家觉得开4个多小时的车会比较疲惫,还可以选择跟团2日游。或者是购买丽江直到泸沽湖的车,到泸沽湖自己游玩。
丽江到泸沽湖怎么走
1、可以选择自驾前往。全程185公里,用时差不多在4个小时左右。不过一路上路况虽然不错,但是弯道还比较多,对车技不熟的朋友来说会比较危险。
2、或者是购买丽江直到泸沽湖的车,到泸沽湖自己游玩。如果你想当天往返,还可以在买票的时候选择购买往返车票。
3、如果大家怕麻烦,还可以直接选择跟团游玩,跟一日游两日游都是可以的。中途还有导游讲解,还是挺不错的。
丽江到泸沽湖有多远以及丽江到泸沽湖怎么走就为大家讲解到这了,如果没有提前做好攻略的朋友,不妨看一看,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
大雁塔和小雁塔都是西安一些比较出名的景点,因此很多小伙伴去西安旅游基本上会去这两个地方逛逛,看看古色古香的塔楼,欣赏周边的风光以及巨型的音乐喷泉,那小雁塔离大雁塔有多远想必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说明两地的距离。
小雁塔离大雁塔有多远
小雁塔距离大雁塔有1.63公里,两地相隔并不远,坐公交车中途不需要换乘,全程大概只需要8分钟的样子。大家可以从大雁塔西路东口公交站搭乘224路(或游8/610路)到小雁塔站下车就到了。打计程车的费用不超过10元。
小雁塔怎么坐车到大雁塔
1、从小雁塔 约步行19.0米到小雁塔, 乘坐21路经过6站,在大雁塔下车约步行18.0米便到达终点大雁塔。
2、可以乘坐521路,途经7个站点到大雁塔下车就到了。
3、可以乘坐609路,途经6个站点到大雁塔下车就到了。
其实大雁塔距离小雁塔并不远,两个景点可以安排在一个行程里,逛完小雁塔再去大雁塔区只需要一个小时,再加上路上和吃饭时间半天足够了。
导语:因为很多成语都是出自古代的一些典故,所以其深层含义上,可能和我们现在的含义有所差别。就“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来说,现在我们用来比喻主动退让,避免冲突,而其实这里“三舍”是表达一定距离的。那么,
退避三舍的三舍到底有多远 退避三舍的三舍是什么意思
退避三舍
九十里。“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战争中的一个报恩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为了避免冲突而让步。”“舍”在古代是一个长度单位,一舍约相当于今天的30里。退避三舍就是退到90里之外。”《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说:“晋楚治兵 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相关典故: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敌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敌人。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打退敌人,别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敌人打败,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 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
退避三舍典故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
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践音jiàn)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这就是“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
相关使用例子:
我说姊姊不过,只得退避三舍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似你这般诗才,不怕杜羔不退避三舍。——明叶宪祖《鸾鎞记京晤》
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儒林外史》第十回
可是一碰到嘴巴不闲的吴教授,他却要退避三舍,再也轮不到他。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