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今日秋分节气,但我国部分地区真正的秋天并没有如约而至。今中国发布了最新入秋进程图,那么,根据此图,秋天到哪了呢?从该图来看,目前华北长江流域入秋均“晚点”了,像北京、河北、河南、江苏等秋天纷纷迟到。不过,现在东北、西北部分城市已经入秋。上述地区要么已经是秋天,要么正在入秋中,唯有华南和江南显得格格不入,高温仍在横行中。
最新入秋进程图:秋天到哪了
入秋时间
华北长江流域入秋“晚点”
常年秋分节气开始时,我国秋季的前沿已经跨过淮河,抵达安徽中部、江苏中部、湖北中部一带,但今年入秋进程偏晚,直到秋分前夕,秋天的脚步仍在华北徘徊,河北南部等地仍未入秋。相比常年,今年北京、河北的部分区域入秋时间偏晚,河南中东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以及湖北、山东的部分地区秋天已经迟到。
从中国推出的全国入秋进程图来看,截至9月22日,我国秋季版图涵盖了西北大部、内蒙古、东北、华北北部、西南大部等地,其中青藏高原、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一带甚至已入冬。大城市中,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兰州、银川、太原、西安等地已经入秋。
中国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今年副热带高压较强,国庆前夕,秋老虎仍然“盘踞”江南、华南一带,常年应该在秋分期间完成夏秋转换的长江流域,入秋进程或将偏晚。
今年秋分节气华北等地雨水多,江南华南“秋老虎”继续发威
秋雨
石妍介绍,常年秋分时节不仅是季节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冷空气趋于频繁的时候。从中国推出的秋分节气高影响天气地图可以发现,秋分时节我国中东部大部天气开始转凉,东北地区的霜冻开始冒头,华西地区秋雨绵绵不断,华南一带暑热仍未消,而且要警惕秋台风的影响。
不同于往年的秋高气爽,今年秋分节气期间华北、黄淮等地雨水明显偏多。预计9月23日至26日,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自西向东有一次较强降水过程。27日至29日,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汉等地还将有一次降雨过程。两次降水过程叠加,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及四川盆地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秋分节气江南中南部、华南大部需警惕“秋老虎”。尤其是国庆前夕,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江南、华南部分地区会出现常年同期(9月下旬)罕见持续性高温炎热天气。
中国部分城市平均入秋(候平均气温)时间:
入秋时间
北京:9月11日;
上海:10月6日;
深圳:11月12日;
杭州:10月4日;
郑州:9月14日;
武汉:9月30日;
长沙:10月3日;
南昌:10月8日;
沈阳:9月5日;
重庆:9月28日。
15号台风专题:2021年第15号台风电母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天气资讯推荐
15号台风电母正在酝酿 甘肃陕西四川等局部大暴雨
南海热带低压最新实时路径图发布 热带低压或将生成为第15号台风电母
南海热带低压在哪里登陆 南海热带低压会影响我国吗
15号台风电母或将生成实时路径 未来会影响我国吗
温州台风网15号台风实时路径图消息 热带低压将于24日凌晨在越南中部沿海登陆
台风电母即将生成会影响广东吗 未来几天“秋老虎”继续发威
今日秋分浙江高温难退 杭州最高气温压35℃高温线
陕西今明有较强降雨局部暴雨 西安未来5天持续明显降水
河南新一轮强降雨逐渐铺开 洛阳等部分地区现暴雨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度和纬度跨度很大,所以气候特征都是有所差别的。现在已经是入秋了,那么,大家知道2022正式入秋的标准是什么?2022年正式入秋的标准最新是什么?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2022正式入秋的标准
2022正式入秋的标准是需要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小于22℃且大于等于10℃。进入秋季后,通常伴随着很少的雨水、干燥和空凉爽的空气,自然界的大部分东西开始慢慢生长,成熟而萧瑟。
在古代,桂花一般只在秋天开花,古人采桂花泡茶喝。秋天,桂花树盛开后,几十米外就能隐约闻到桂花的香味。
盛开的菊花是秋天的重要象征。菊花开花后,表示正式进入秋天,自然界的一切不是成熟就是枯萎。著名的诗句“等到九月八日,秋来,我花开的时候,所有的花都会凋谢”意思是菊花盛开之后,其他的花都会枯萎。
国内各个城市是什么时候入秋
北方的人们可能感受更深一些,秋天来临以后,虽然白天可能还是非常热,到晚上就会凉爽起来,昼夜温差扩大,平均气温也要比我们估计的低一些。
海洋的比热容大于陆地,春季到来时,海边的城市热得晚;秋季到来时,沿海地区的秋天也来得更晚。海洋也会调节热量,缩小昼夜温差。所以我国大致是由西北到东南,由高纬度到低纬度,逐渐入秋。
以银川为例。银川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七月底,八月开始,处暑后基本就要凉快下来了。作为一个西北的城市,风是很多的,到了八月底,银川的风都变凉了。而某些沿海城市通常到八月才达到气温最高值,九月也不一定给人凉爽的感觉。
北方城市大部分都会在8月—9月之间入秋。比较早的是西宁,呼和浩特,银川这些西北内陆城市,比较晚的是天津,济南这些相对靠近海洋并且纬度较低的城市。我现在在济南,明显感觉到济南的九月依旧是夏天,十月开始才是秋天。
南方城市大部分集中在9月下旬和10月。同样是内陆的城市先入秋,沿海要相对晚一点。热带的海南岛没有明显的秋冬季,高原上的拉萨和昆明全年无夏,春天接着秋天。
其实,每年每个地区入秋是没有明确的时间的;因为入秋与否以气温为标准,而气温的影响因素可以多种多样。西安和济南受到地形(盆地)影响,气温偏高;高原上的城市几乎温度都偏低。另外,寒潮,副高,盛行风等也会成为影响气温的因素。入秋以后,也不排除有几天突然会特别热,但是白天再热,到了晚上也会比盛夏的晚上凉快。
入秋3不宜:
1、不宜过度“贴秋膘”
在夏季,人们常常因为食欲较差、食物摄入量过少,从而出现浑身乏力的症状。此时就会有人想着利用带有凉意的秋天,通过自己的饮食,补充身体内的能量,这就有可能导致肉类摄入量过多的情况出现。如果吃肉太多,可能会导致肥胖的问题。不过适度“贴秋膘”,对身体健康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可通过运动帮助加快身体的代谢速度。
2、不宜久坐不动
在炎热的夏季,可能每个人只想呆在空调房内,出门拿个快递都不愿意,更别说出门运动了。但是一直呆在空调房内,可能会使寒气侵体,从而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说,我们到了秋天,应该利用凉爽的温度,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促进体内湿气、寒气排出。
3、不宜睡前玩手机
对于很多人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了“助眠神器”,但如果你睡前玩手机的话,你会发现你的困意迟迟不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熬夜的习惯。此外,有些人还喜欢关灯后玩手机,这对我们的视力会造成影响,可能会加重近视眼的程度。
入秋后温差较大,时冷时热,在衣服穿搭上也不再像夏天那么随便,当袖子的长短已经不足以应付多变的天气,又还不到穿外套的程度,厚度适中的背心就成了最合适的穿着单品。除了增添保暖度,背心还可以为整体造型增加层次感。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入秋的层次穿搭怎么搭配,秋天有哪些背心值得买。
秋天有哪些背心值得买
杏色开襟背心
利用与秋天相衬的大地色系,来体现穿搭的季节感,正午时的艳阳让短袖还有可利用空间,但早晚略有凉意,加一件棉麻材质的背心恰到好处。
白色开襟背心
白色背心看似不难搭配,但和秋冬渐趋深色的单品搭配可能会略感突兀。如果担心无法掌握好配色,不妨就用同色系的方式搭配出抢眼的套装效果吧。
黑色开襟背心
如果是初次尝试以背心穿搭,建议先从黑色单品开始。为了避免搭配失误,可以选择暗色系的上衣搭配,或是利用百搭的条纹元素来穿搭出低调的层次感。
棕色针织背心
不少人一入秋天后就会穿大学T,但T恤宽松的版型再加上淡色的配色有时会显得慵懒过了头,这时候再搭配一件对比明显的深色针织背心,就能一扫过于随兴的印象。
黑色针织背心
宽松的长款上衣搭配宽松的长裙格外的时髦,但如果再搭配一件黑色的针织背心,就可以让焦点再集中一些哦~
格纹针织背心
针织背心多属于一件式的剪裁设计,容易暴露身材缺点,但这样的问题大多出现在单色款式单品上。只要利用两色以上或是格纹、图腾的单品反而还能轻松穿搭出修身效果。
在背心的选择上,初秋时期气候凉爽,适合选择用料较薄的开襟背心;而越接近冬日,气温也明显下降时,就是轮到针织背心登场的时候了。秋天有哪些背心值得买,你现在清楚了吗?
秋天是养生好时期,有些朋友会服用一定的保健品,不过大家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食疗。最近小编有一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入秋后吃什么对身体好?入秋后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入秋后吃什么对身体好
1、山楂
山楂有着很好的开胃消食的功效,另外它还有活血行气的作用。养生专家推荐每天喝一杯山楂茶,既健康又美丽,这是因为山楂能有效降低血压、胆固醇,还有着利尿、强心、让面色红润等功效。所以说山楂是每个女人都应该吃的养颜的食物。
2、黄鳝
中医认为黄鳝性味甘,温,归肝、脾、肾三经,有补益气血、温阳益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这种食物经常服用能够有效的补气益血,对于强健筋骨以及保健肝脏效果也是很好。而鳝鱼搭配猪肉吃,药效更好。
3、猪肝
猪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元素、维生素、肝素、肝糖等营养元素,它是补气血的佳品。人们吃适量的猪肝有助于提高人体的造血功能、调理气血,能够预防缺铁性贫血和佝偻病等。
4、红枣
俗话说:要使皮肤好,粥里加红枣。红枣的营养十分丰富,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枣肉中含380-600毫克,比柑橘的含量高7-10倍,比含维生素C着称的辣椒还要高出3倍,故有“维生素C丸”之称。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5、鸡肉
鸡肉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煨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气作用。因为老鸡脂肪较小,消化力弱的人也容易吸收,不会虚不受补。
6、黑豆
黑豆是不容错过的一种强效补血的食物。黑豆中含有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花青素等营养物质。我国古代人们就认为吃豆有很多的好处,尤其是黑豆,它有着乌发、生血的功效,吃法可以因人而异,产后可以用乌豆煮乌骨鸡。
7、鳜鱼
俗称桂鱼。可以补气血,益脾胃。《日华子本草》云:鳜鱼益气。《开宝本草》认为益气力,令人肥健。尤以气虚兼脾虚者最宜。鳜鱼1条,刮鳞洗净,加葱、姜、盐、酒适量,上锅隔水蒸熟。功能补气血,益脾胃。适用于肺结核、虚劳体弱。
8、山药
其实山药也是补血养血的好手哦。山药益气、健脾、养胃,在补血食物、药物中配合用之,可使补血的效果增强。山药含有能大量供给人体多种糖蛋白质的混合物黏液蛋白,能增加黏膜与皮肤的润滑度,减少皮下脂肪蓄积,是很好的美容食品,可以单味服用,也可在复方中应用,山药粥、山药酒、六味地黄饮、滋肾生肝饮等,均有强壮筋骨,养颜健身的作用。
入秋后不能做的事情
1、不要盲目秋冻
老人们常说“春捂秋冻”,秋天应该让自己受冻,这样就能够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这的确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很多人,使用了不正确的方法,“秋冻”并不意味着要盲目受冻。正确的做法,其实是不要太早穿厚实的衣服,应该根据温度,以及自身的感知,穿着合适的衣物。
2、对于早餐不要随便或不吃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可能因为上班要迟到了,或者马上要上课了,就会选择不吃早餐。还有些人,可能会懒得做早餐,去零食店买一些随便应付一下。但事实上,不正确的吃早餐,会影响上午的工作效率。并且胃内胃酸得不到消耗,不利于肠胃的健康,容易增加某些疾病的患病率。所以说,早餐必须得吃,而且得尽可能的吃好,不能随便应付两口。
3、不要暴饮暴食
不要暴饮暴食,即使到了秋天也不应该这么做。在夏天,我们受到温度的影响,可能会不愿意进食,而到了秋天,不受温度的影响,此时人们的进食欲望较为强烈。但是我们也应该避免暴饮暴食的情况出现,因为这样的饮食习惯,并不利于肠胃的健康,还会导致发胖的情况出现。
许多人都喜欢秋天这个季节,因为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都是在秋季成熟的。最近小编有一些朋友想来好好了解一下,2022一般几月份正式入秋?2022年通常是几月正式入秋?今天小编带大家来见识见识,每天每个人都要进步一点点哦。
2022一般几月份正式入秋
2022一般9月份-10月份正式入秋,立秋之后便是入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度。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
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高于22℃时期为夏,10~22℃期间分别为春、秋季。
气象学上采用的候平均气温的秋季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 ,低于10℃时秋季结束(平均气温:同一天内0时、6时、12时、18时四个时间段的温度平均值),进入冬季。
秋天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随着气温的渐渐下降,许多落叶多年生植物的叶子会渐渐变色,枯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
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将会步入它们生命的终结,整个枯萎至死去。季节转换涵盖多方面气候特征,如果单以气温来作为判定入秋的标准是不准确的。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秋季吃什么养生最好
1、莲藕
莲藕是秋季比较常见的一种根茎类蔬菜,其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补益脾胃的作用。秋季适当的多吃莲藕,能够有效预防以及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莲藕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为机体补充多种营养,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以及缓解疲劳等。
2、柑橘
柑橘是秋季很常见的一种水果,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秋季吃柑橘可达到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癌、抗过敏等作用,而且其还能够防止血凝,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但柑橘易助热上火,因此秋季饮用一定要注意控制量。
3、石榴
石榴富含维生素C以及B族维生素、有机酸、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秋季适当的吃一些石榴,能为机体补充所缺失的营养成分以及微量元素,而且石榴中还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可有效预防以及改变便秘症状。但本身存在严重便秘的人一定要尽量避免食用。
4、冬枣
冬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环磷酸腺苷、葡萄苷、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治疗高血压、预防癌症的作用。但冬枣偏热,且含糖比较丰富,因此痰多湿热者、便秘、糖尿病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5、菠菜
菠菜是秋季的应季蔬菜,其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叶酸等营养元素。秋季适当的多食用菠菜可促进血红蛋白与铁的结合能力,预防以及改善贫血症状。而且菠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也有很大的帮助。
导语:很多人对于秋天开始的节气比较模糊,有人说在立秋,有人说在处暑,更有人说在白露的时候,那么,你觉得白露是秋天的开始吗为什么?到底白露节气是不是入秋了?首先,节气的含义上来讲,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但如果从温度上来讲,南北地区就不尽相同了。
白露是秋天的开始吗为什么
白露节气
不是。因为白露是属于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秋天的节气包括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六个节气。所以从节气含义来讲,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有秋天开始的意思。
白露时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度,时值公历9月7日前后。露本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节到了夜晚,阴气渐重,草木上处处可见水气遇冷凝结成的水珠,故名白露。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白露”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一般昼夜温差在10℃左右。此时,大气流开始由夏季风逐渐转为冬季风,北方地区的冷空气明显开始频繁侵入,加之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越来越短,白天日照时长缩短,导致气温下降迅速。
一般来说白露之后气温就开始下降,但是个别地区也还是有可能会出现秋老虎。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关于秋天的划分:
秋天
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其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
我国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按候平均气温法,判定入秋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介于10℃-22℃即可视为入秋,成为“简标”;二是:连续5组滑动平均气温低于22℃。一组滑动均温指当天均温加上前四天均温除以5,得出5天滑动平均气温,这是“滑标”。气温法划分的秋季,表示凉爽了。
具体划分如下:
物候
从立秋起便进入秋季了,进入秋季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丰硕成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在秋季成熟。秋天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气候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凉交替的季节。
随着气温的渐渐下降,许多落叶多年生植物的叶子会渐渐变色,枯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将会步入它们生命的终结,整个枯萎至死去。季节转换涵盖多方面气候特征,如果单以气温来作为判定入秋的标准是不准确的。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秋天
气温
初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4个节气,处暑节气过后,初秋炎热将结束。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往往要到白露之后,人们才能感受到秋天比较明显的凉意。
中国部分城市常年入秋(平均气温法)时间:
东北地区:长春8月20日、沈阳9月5日、大连9月13日;
华北地区:北京9月11日、济南9月19日、青岛9月21日;
华中地区:郑州9月14日、武汉9月30日、长沙10月3日;
华东地区:杭州10月4日、上海10月6日、宁波10月7日;
华南地区:福州10月23日、广州11月10日、深圳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