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破坏力巨大,所以无论处在什么地区,都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严格执行抗震标准,这样才能提前做到有备无患,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那么,大家知道地震等级和破坏力如何?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是怎么样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
地震等级和破坏力
地震通常分为12个等级。
地震等级及破坏力如下:
第一级,人们并未感觉到震动。
第二级,人在高楼才能感觉晃动。
第三级,在地面的室内能感觉到,悬挂对象也晃动。
第四级,连汽车也晃动,严重的话木墙或窗架会出现裂缝。
第五级,容器中的液体溅出,睡觉的人会被震醒,小物体会移位。
第六级,墙上挂的图画会掉下,家具移动,人们会因为害怕纷纷逃到屋外。
第七级,人会站立不稳,池塘出现水波。
第八级,砖石墙部分破裂倒塌,树枝断落。
第九级,是很严重的,地下水管破裂,地面出现裂缝,小建筑物倒塌等等。
第十级,水库出现裂缝、桥梁被破坏,铁路扭曲等。
第十一级,地下水管及阴沟系统全被破坏。
第十二级,全面破坏,连巨石也震动移位。
注: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
地震前兆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可能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称作地震前兆。大体有两类:
1、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2、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震级烈度介绍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是不同的概念。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是衡量某次地震对一定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烈度也不同,受地震影响破坏越大的地区,烈度越高。
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的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烈度的大小有下列因素:地震等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等。
例如,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震级越高,烈度也越大。地震烈度(例如麦加利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与地震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并非地震之绝对强度。
许多人都听说过里氏震级---这个用于测量地震强度的名词,但是里氏震级是如何测定的、它的不同等级又意味着什么?根据美国地质测量专家估计,印度发生的这次地震为里氏79级。
1999年,中国台湾省的地震为里氏76级(死亡2400人),这是否意味印度发生的这次地震比台湾的强度稍微高一点?答案是否定的。
印度这次地震的强度是台湾的两倍。根据里氏震级划分,地震强度随震级升高而加强,下一个震级的地震释放出的能量是前一震级的31倍。
里氏震级于1935年被采用,以美国加州科技学院的物理学家查尔斯里克特的姓命名,因为他一年内进行超过200次的地震模拟研究。
里氏震级相比较通用的其他标准来说,更客观、更从量的基础上测定地震强度。它并不表明地震的影响,但通过地震仪能够精确给出以释放能量为标准的地震等级。
四川省泸州发生地震
2021年9月16日上午7:30,四川省地震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据悉,截至2021年09月16日6时00分,震区尚未记录到M3.0级以上余震。
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召开紧急工作会议,组织专家会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重庆市地震局等单位联合开展震情紧急分析会商工作,要求相关地区台站加密监测,严密监视当地震情发展变化。
专家根据区域构造特征、历史地震活动水平、地震序列特点等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域近期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余震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应注意后续余震的防范工作。震中附近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后续地震造成建筑物严重破坏的可能性不大。
在此次泸县地震中,四川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震后5秒在当地部署的转发平台和终端发出预警信息,发挥了较好的减灾实效。
地震发生时,往往大家是先感到上下颠动,然后左右摇晃。震级每相差一级,它们的能量可以相差30多倍,区别还蛮大的。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8.0级地震有多大威力?八级地震有多大破坏力?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
8.0级地震有多大威力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一个8级地震的能量约是6级地震能量的1000倍.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 子 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对比数据才知道原子弹就是小儿科
迄今为止,人类制造杀伤性最强的武器毫无疑问就是“核武器”,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 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在核武器序列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原子弹”和“氢弹”。同时原子弹也是装备数量最多的核武器,自诞生之日起,原子弹就成为了各大国的战略武器的核心,更是最具威慑力的武器。
因为杀伤性强和破坏性强等特点,直到今天,仅仅两次被用于实战。在二战的过程中,没了迫使日本投降,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一颗原子弹,由此加快了日本投降的步伐。这两次原子弹的实战运用,造成了日本广岛了长崎数十万人伤亡。原子弹巨大的威力,让世界各国震惊不已。为此,二战结束后,世界多国展开了原子弹的研究,苏联、中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相继取得成功并装备。同时为了防止核扩散威胁笼罩整个世界,核武器除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可以合法拥有以外,其它国家均视为非法拥有核武器。例如印度、巴基斯坦你、以色列等国就属于非法拥有核武器。
原子弹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威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相较于今天的核武器而言,当年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自能算是入门级。日本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据有关数据显示,当量仅有2万吨左右。而人类实验最大当量的原子弹为5000万吨,它就是苏联实验的“沙皇炸弹”,相当于前两者的2500倍。今天各大国装备的仅仅是几十万吨当量的战术核武器杀伤性就比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原子弹高出几十倍,各种几百万吨级和千万吨级的原子弹投入实战,杀伤性令人难以想象。
然而,在大自然力量的面前,人类毁灭性再强的武器都显得无比渺小。任何一场自然灾害,如海啸、地震、火山喷发和陨石撞击地球等等,威力可能都比原子弹的威力大出几千倍,甚至几亿倍。
我们就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5.12汶川大地震来说,这是自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当时测得最高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8.3级,地震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在这场地震中,交通、房屋等等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同时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
巨大的能量,使得方圆几百公里范围内均有明显震感。甚至泰国、越南、台湾和日本等国家都有震感,如此巨大能量,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据震后有关研究认为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6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
汶川地震震级达到8级,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6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超过1亿吨当量的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任何武器在大自然力量的面前都显得极为渺小。更重要的是原子弹制造出来要对付的对象却是人类。
地震的破坏力巨大,所以无论处在什么地区,都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严格执行抗震标准,这样才能提前做到有备无患,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那么,大家知道地震等级和破坏力如何?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是怎么样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
地震等级和破坏力
地震通常分为12个等级。
地震等级及破坏力如下:
第一级,人们并未感觉到震动。
第二级,人在高楼才能感觉晃动。
第三级,在地面的室内能感觉到,悬挂对象也晃动。
第四级,连汽车也晃动,严重的话木墙或窗架会出现裂缝。
第五级,容器中的液体溅出,睡觉的人会被震醒,小物体会移位。
第六级,墙上挂的图画会掉下,家具移动,人们会因为害怕纷纷逃到屋外。
第七级,人会站立不稳,池塘出现水波。
第八级,砖石墙部分破裂倒塌,树枝断落。
第九级,是很严重的,地下水管破裂,地面出现裂缝,小建筑物倒塌等等。
第十级,水库出现裂缝、桥梁被破坏,铁路扭曲等。
第十一级,地下水管及阴沟系统全被破坏。
第十二级,全面破坏,连巨石也震动移位。
注: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
地震前兆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可能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称作地震前兆。大体有两类:
1、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2、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震级烈度介绍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是不同的概念。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是衡量某次地震对一定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烈度也不同,受地震影响破坏越大的地区,烈度越高。
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的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烈度的大小有下列因素:地震等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等。
例如,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震级越高,烈度也越大。地震烈度(例如麦加利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与地震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并非地震之绝对强度。
许多人都听说过里氏震级---这个用于测量地震强度的名词,但是里氏震级是如何测定的、它的不同等级又意味着什么?根据美国地质测量专家估计,印度发生的这次地震为里氏79级。
1999年,中国台湾省的地震为里氏76级(死亡2400人),这是否意味印度发生的这次地震比台湾的强度稍微高一点?答案是否定的。
印度这次地震的强度是台湾的两倍。根据里氏震级划分,地震强度随震级升高而加强,下一个震级的地震释放出的能量是前一震级的31倍。
里氏震级于1935年被采用,以美国加州科技学院的物理学家查尔斯里克特的姓命名,因为他一年内进行超过200次的地震模拟研究。
里氏震级相比较通用的其他标准来说,更客观、更从量的基础上测定地震强度。它并不表明地震的影响,但通过地震仪能够精确给出以释放能量为标准的地震等级。
四川省泸州发生地震
2021年9月16日上午7:30,四川省地震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据悉,截至2021年09月16日6时00分,震区尚未记录到M3.0级以上余震。
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召开紧急工作会议,组织专家会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重庆市地震局等单位联合开展震情紧急分析会商工作,要求相关地区台站加密监测,严密监视当地震情发展变化。
专家根据区域构造特征、历史地震活动水平、地震序列特点等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域近期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余震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应注意后续余震的防范工作。震中附近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后续地震造成建筑物严重破坏的可能性不大。
在此次泸县地震中,四川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震后5秒在当地部署的转发平台和终端发出预警信息,发挥了较好的减灾实效。
地震如同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也在不断增强。有些朋友不清楚:地震等级及其破坏力是什么?地震等级与破坏程度是什么?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震等级及其破坏力
地震通常分为12个等级。地震等级及破坏力如下:
第一级,人们并未感觉到震动。
第二级,人在高楼才能感觉晃动。
第三级,在地面的室内能感觉到,悬挂对象也晃动。
第四级,连汽车也晃动,严重的话木墙或窗架会出现裂缝。
第五级,容器中的液体溅出,睡觉的人会被震醒,小物体会移位。
第六级,墙上挂的图画会掉下,家具移动,人们会因为害怕纷纷逃到屋外。
第七级,人会站立不稳,池塘出现水波。
第八级,砖石墙部分破裂倒塌,树枝断落。
第九级,是很严重的,地下水管破裂,地面出现裂缝,小建筑物倒塌等等。
第十级,水库出现裂缝、桥梁被破坏,铁路扭曲等。
第十一级,地下水管及阴沟系统全被破坏。
第十二级,全面破坏,连巨石也震动移位。
注: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
震级简述: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1、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2、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4、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遇见地震如何逃生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台风是低气压,它的中心气压是最低的。影响到我国沿海的台风,大多是从东南方向过来的。台风是有13级风的,那么,大家清楚13级风有多大的破坏力?13级风有多少的威力?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13级风有多大的破坏力
13级台风的速度是32.7~41.4米/秒,当风力达到13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因此当超强台风来临时,其带来的狂风及其引起的巨浪可以把沿海船只抛起乃至拦腰折断,也可把巨轮推入内陆;也足以损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特别是在建筑物没有被加固的地区,造成破坏更大。大风也可以把杂物吹到半空并使其高速飞行,危及行人生命财产安全,使户外环境变得非常危险。
风力定为13个等级:
1805年英国人蒲福(Frincis Beanfort)根据我国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撰写的《乙巳占》把风力定为13个等级,最小0级,最大为12级。
0级风风速为0.0~0.2米/秒,称为无风,唐朝诗人王维《使至塞上》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就是0级风景象;1级风风速是0.3~1.5米/秒,称为软风。
每级风风速包含的数字范围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如3级风风速为3.4~5.4米/秒,称为微风,上下相差2.0米/秒;4级风风速为5.5~7.9米/秒,称为和风,上下相差2.4米/秒。蒲福创立的风级,具有科学、精确、通俗、适用等特点,已为各国气象界及整个科学界认可并采用。
如何预测台风
(1)风缆:沿海渔民习惯把天空中的辉线,即从东方地平线向上辐射出的三、五条横贯天穹的蓝色条纹,称为(风缆)。这是由于台风区内有许多高耸的对流云带,当台风接近时,阳光受地平线附近或地平线以下这种成行的积雨云或浓积云单体的遮蔽,就会在天空中出现一条条暗蓝色条纹,有时它会横穿天空,在太阳相对方向汇聚,随着太阳上升而很快模糊消失。因此,看到“风缆”也是台风将临的征兆。
(2)断虹:闽粤沿海渔民中流传一句谚语“断虹现,天要变”。这个“天要变”是指台风将袭击并带来狂风暴雨。断虹也称短虹,是出现于东南方海面上的半截虹。它没有常见雨虹的孤状弯曲,色彩也不鲜艳,通常在黄昏出现。因为断虹是由于台风外围低空中的水滴折射阳光而形成的,所以看到断虹则预示台风将来临。
(3)风向:渔民中流传着“一斗东风三斗雨”,“六月北风,水浸鸡笼”等看风报台风的经验。谚语中所指的“三斗雨”和“水浸鸡笼”均是指台风雨。这是因为台风多半是来自东南方的广大洋面上。当某地受到台风前半圈外围气流影响时,就常出现西、北、东这三个方位的风向,且要持续半天到一天以上时,即成为台风的预兆。“东风转北,搓绳缚屋”的谚语也是这个意思。然而,有时台风来临前,有的地方几乎是静风,海面上平静如镜,月影清晰地倒映于海中,故也有“海底照月主大风”的经验流传于民间。这大风也是指因台风侵袭时造成的。
(4)水母耳:水母是能听到台风与海浪之间产生的次声波的海洋生物之一。频率为8一13赫的次声波,冲击着水母“耳”(细柄上的小球)中的很小的听石;听石刺激“球”壁内的神经感受器。这样,水母便隐约可听到即将来临的台风怒吼声,于是水母纷纷离开岸边,游向大海,以免被狂风巨浪砸碎。人们模拟水母特点制成的预报仪,由喇叭、接收次声波的共振器、把振动转变为电脉冲的压电变换器以及指示器组成。把这套仪器设备安装在船只甲板上,喇叭作360度旋转,旋转自行停止时,喇叭所指的方向,就是台风来的方向;指示器则表示台风带来风暴的强度。
(5)氢气球:渔业工人也有用氢气球来测台风的经验。即把充满氢气的气球(直径约为50厘米)搁在耳朵边听一听,就能知道远处有没有台风,它、是否会袭击当地。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大风和巨浪的波峰间的磨擦和冲击,会形成一种频率约为每秒8一13赫的低频声波,这种声波比风浪的传播速度要快,虽然人的耳朵不能直接听到它,但是充满氢气的气球能因低声波发生共鸣,产生一种振动。这种振动的振幅和强度,会给予靠近氢气球的人们的耳膜一种压力,使耳膜产生一种振动的感觉,台风越近,这种感觉愈清晰。根据清晰程度变化,就可以判断台风是逼近还是远离。
(6)海火:台风来临前二、三天,可看到在海水表面层发生点点、片片的磷光,不停地闪烁,时沉时浮,渔民们称为“海火”或“浮海灯”。实际上这是一些发光浮游生物,如夜光虫、角藻、磷细菌、磷虾等,以及寄生有磷细菌的某些鱼类,在海水表层浮动时呈现的景象。
发生地震的时候,大家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持冷静,要根据所处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有一些朋友想了解下关于5级地震的相关内容,那么,大家知道5级地震的破坏力是多少?5级地震算大吗?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5级地震的破坏力
5级地震是中级地震,不会造成重大的损伤,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有轻微财产损失。不会造成房屋倒塌等灾害。
地震威力跟震源距离地表的深度有关,一般的距离地表较近的5.5级地震,震源附近会有强烈震感,房屋会晃动,一些不结实的建筑后有裂纹或倒塌,但绝大多数建筑物没有问题。
中国地震烈度简表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地震的破坏性
大地震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在大陆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会引发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破坏性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
地震时为什么会喷沙冒水?
一是地震时产生的地裂缝给地下的沙和水开辟了喷出来的通道。喷沙冒水的孔隙总是沿地裂缝带分布,与地裂缝方向基本一致,证明着这一点。二是地下的压力推动着沙和水喷出,这个压力在地震时变得特别大。第三,归根到底还得地下有水有沙,没有物质来源就喷不出东西来。海城、唐山等地区的喷沙冒水都在平原、河滩等地,丘陵山区就没有这种现象。
地下的岩石土层中几乎到处都有水。地震时,由于这些岩石土层受到的压力加大,把藏在它们内部孔隙或裂隙里的水更多地挤了出来,因此涌水加剧的现象也就比较普遍了。特别是那些地势低洼,原来地下水位就很浅的地区,更为突出。水在地下的储存状况与那里地下的岩层分布及组合情况是密切相关的。地震时岩层发生的断裂错动改变了这种状况,因而就会使某些地方的地下水急剧增加,另一些地方则突然减少,这也是地震时有些地方地下水突然大量涌出或突然干涸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地下的沙,则范围比较有限。不久前还是河流、海滨的地方,地下有过去堆积起来的细沙层,它们在地震时同水一起因强烈短促的震动而具有类似液体的性质,这就方便了它们从地下喷出。不过沙层如果埋藏太深,要喷出来仍是有困难的。一般多是从地下几米的深处喷出,来自十几米深的就比较少了。像河边、海边以及河中的沙洲,这些存在着较厚的细沙层的地方,出现喷沙现象是比较多的。而在那种丘陵山区,因为地下是岩石,缺少沙土层,喷沙现象就不会发生了。
地震烈度
简称烈度,即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的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