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自然灾害

2021/6/7 10:37:28
万年历日历:自然灾害知识
自然灾害知识
遭遇自然灾害怎样自救

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灾害太多了,如台风、洪水、海啸、地震、火灾、龙卷风等,其危害也是特别大。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遭遇自然灾害如何自救?遇到自然灾害要怎么自救?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遭遇自然灾害如何自救

无论遭遇任何的自然灾害,我们都应该第一时间自救,迅速逃离,保存体力,护住头部,要能够保暖,储存食物和水。不管遇到了什么自然灾害,在灾后大家一定要注意用水安全,朋友们一定要谨慎应对,把心沉下来,不要冲动,不要惊恐,小心应对,坚强求生。下面就来看看,不同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

遭遇台风的自救方法

1、预警期间不要任性外出,尽量在低楼层的房间,尽可能将窗户加固,远离台风袭来的方向;

2、在户外,远离可能高空坠物的大厦、广告牌等,远离电线杆、路灯、大树等,不要在玻璃门、玻璃窗附近逗留;要尽量弯腰,将身体趴低,不要顶风;

3、台风有时带来暴雨,街道水流成河的时候,有触电风险,应绕开积水,远离地面各种杂物;

4、沿海城市有海水倒灌风险,远离海滨地带;

5、发生台风的地方,可能会停电停气,应提前储备食物和水。

遭遇地震的自救方法

1、找寻房间内小空间或者承重墙的角落位置,一旦发生垮塌能形成三角区,比如卫生间;

2、地震发生时,房间里任何会移动、会倒塌的物品都会成为威胁,无论何时何地,要保护头部,视周围条件用棉被、枕头、衣物或手护住头部。躲在结实的桌子下,作为掩护;

3、远离窗户和镜子,以免被破碎的玻璃划伤;远离衣柜和书架,避免被他们砸伤或者压住身体;厨房很危险,有各种刀子,天然气管道;

4、如果晃动停止,尽快去到户外的空旷地方,远离电线杆、大楼大树等;

5、如果处在垮塌环境中,用衣服护住口鼻,避免粉尘入侵;

6、敲击管子或固体,发出求救信号,而不要喊叫,会浪费体力和吸入灰尘;

7、正在开车的情况下,最好下车去到空旷的地方;

8、如果是在商场或酒店等公共场所,听从工作人员安排,不要胡乱突围,不要使用电梯。

遭遇洪水的自救方法

1、尽量去高地、高处,假如已落水,寻找漂浮物;

2、有电线落入水下的地方和水会流动的地方都是高危区,水下暗藏危险;

3、看上去很浅的水,可能因为浮力或水下不平让你站不稳而摔倒;

4、如果你开车,当水把车辆整个浮起来,你就会失控,因此要在车被浮起来之前赶快下车逃生。

遭遇海啸的自救方法

1、假如发现异常的潮汐现象或巨浪,都应迅速撤离海滩,前往高地;发生海啸通常只需很短的时间;

2、来不及逃跑时,想办法抓住身边的固定物,若被卷入水中,尽量抓住大的漂浮物,还要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受伤;

3、大浪会迅速把你卷入、推远,在浪很强的时候,无法与海浪对抗,只能跟随漂流保留体力;

4、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以扩大目标,让救援人员发现。

有火山喷发险情目的地的自救方法

1、在目的地当地,留意火山喷发预警;

2、火山喷发的危险包括挥散的火山灰、热浪、火山岩浆,泥石流等;

3、如果在危险区域,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有多远躲多远;

4、准备口罩和护目镜,防止火山灰进入口鼻和眼睛。

遭遇龙卷风的自救方法

1、第一时间迅速往龙卷风前进路径的两侧逃跑;

2、来不及逃跑,就找一个比当前地面地势低的地方,抱头趴下,同时选择躲避的地方要远离大树、电线杆等易砸伤人的物品;

3、如果是在室内,逃到地下室或者是半地下室,尽可能切断电源、关掉火源,避免造成额外的灾害。

遭遇火灾的自救方法

1、如果有条件一定要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尽可能把身上的衣服也浸湿;

2、野外火灾,留意风向,风力很大程度上加剧火势,尽可能去到上风口的地方,即逆风逃生,因为火势可能会向下风口蔓延。


名词解释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许多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什么是自然灾害呢?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宇宙辐射、赤潮(极少出现,出现了也影响小)等。

中国国土空间上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哪些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冰雹、暴雨、暴雪、地震、海啸、泥石流、沙尘暴、雷电、雷暴、火山喷发等。

人类尽管可以改造大自然,但是大自然的力量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尤其是地震造成的道路裂缝,洪灾冲垮道路,直接将人类修筑的道路破坏。

房屋建筑是人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完成的,自然灾害可以轻松地将其毁于一旦。自然灾害有时候多重并发,一种灾害的发生还会带着其他次生灾害产生,比如瘟疫。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很强,人类应当避免或者减少对地下资源的过度挖掘,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自然灾害有哪些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经常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那么,大家对自然灾害是不是了解呢?比如,自然灾害有哪些?我们一起看看吧。

自然灾害包括干旱、高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冰雹、暴雨、暴雪、地震、海啸、泥石流、沙尘暴、雷电、雷暴、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

人类尽管可以改造大自然,但是大自然的力量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尤其是地震造成的道路裂缝,洪灾冲垮道路,直接将人类修筑的道路破坏。房屋建筑是人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完成的,自然灾害可以轻松地将其毁于一旦。自然灾害有时候多重并发,一种灾害的发生还会带着其他次生灾害产生,比如瘟疫。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很强,人类应当避免或者减少对地下资源的过度挖掘,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飑线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

由于春夏季的高温高湿条件,大气更不稳定,因此更有利于对流性天气的发展。飑线是对流性天气中的一种天气,那么,大家知道飑线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是什么?飑线天气造成的自然灾害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飑线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

飑线会带来的自然灾害有雷暴、强风、冰雹甚至龙卷风。飑线是指范围小、生活史短、气压和风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带。说白了就是带状雷暴群。你可以把一个超级对流单体比作一个山楂,而飑线则意味着大量的山楂串在一起,走到哪里都是强天气。

飑线是以带状排列的一组雷暴。在雷达上,它显示出一个狭窄的红色回波,如一条红色的蛇在扫描。所以,如果红色是星团,就不叫飑线。只有连成一条窄线,才能称为飑线。

飑线一般几十到几百公里长,几十到200公里宽。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当然,这是指整个飑线。到某个地方,飑线影响大多不到一个小时。就像,你突然被撞晕了,反应过来,飑线已经过去了。强对流天气最大的特点是破坏力大,持续时间短。

江苏盐城遭遇50年罕见的龙卷风袭击,造成78人死亡,近500人受伤。最后的结论是龙卷风。东星海难,454人遇难,12人生还。起初它被认为是龙卷风,最后它被认为是下击暴流。所以飑线、龙卷风、下击暴流都是强对流天气,只能事后分析数据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飑线的特点

多变的狂风

风是飑线得名的来源。飑线中会出现堪比台风的大风,但仅出现在局部,分布并不均匀。此外,飑线带来的风还具有风向多变、风速骤增的特点。这样变化多端的风破坏力尤强,飑线来临时,广告牌、高大树木、不稳定建筑都可能被风摧毁,进而酿成伤亡。

值得注意的是,下击暴流有时会在飑线中现身,其纤细的身躯(尺度仅有几百米到几公里)、猛烈的垂直风力都很符合飑线的“胃口”。

强烈的冰雹

在强对流天气带来的降水中,出现冰雹意味着强对流天气达到了比较剧烈的程度。因为冰雹在孕育过程中需要足够的不稳定能量,催生强大的上升气流,造成云中物质的不断运动和碰撞。而飑线由于生命史较其他强对流天气更长,强度也较强,成为了孕育强冰雹的温床。

频繁的闪电

飑线是由雷暴单体串联而成的,闪电自然不会缺席。飑线经常会伴随频繁的闪电,在其周围,每小时可能发生数千次,即使在飑线过境后,闪电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偶发而可怕的龙卷在我国,龙卷风并不是飑线中的常客,但偶尔龙卷会在飑线的边缘生成,同时伴有破坏力强的直线风。在美国,飑线伴生的龙卷风较多,是重点研究对象。

飑线的形成过程

飑线是排列成带状的雷暴群。一种范围较小、生命史较短、气压和风的不连续线。其宽度由不及一千米至几千米,最宽至几十千米,长度一般由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维持时间由几小时至十几小时。飑线出现非常突然。飑线过境时,风向突变,气压涌升、气温急降,同时,狂风、雨雹交加,能造成严重的灾害。北半球温带地区,飑线前多偏南风,线后转偏西或偏北风,飑线后的风速一般为每秒十几米,强时可超过40米/秒。飑线前天气较好,降水区多在飑线后。飑线两侧温差可达10℃以上。

飑线多出现在高空槽后和冷涡的南或西南方;有时出现在高空槽前、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的低空西南暖湿气流里;少数飑线产生于台风前部的倒槽或东风波里。从相应的地面形势看,大部分飑线与锋面活动有关,主要发生在地面冷锋前100~500千米的暖区内。

飑线产生于强烈不稳定的气流中,与高空急流也有一定的联系,多发生于急流区或风的铅直切变较大的区域。


地震后会发生的自然灾害

众所周知,地震会对人类产生直接伤害,也会引发比较多的次生灾害,损失重大。最近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地震后会发生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地震之后会引发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地震后会发生的自然灾害

地震后会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

地震引起的灾害有直接灾害,也有由直接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

直接灾害是由于地震的直接作用,如地震波产生的强烈震动、地震断层错动和地面变形,引起房屋破坏、工程设施损毁、物品损坏等,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员压埋和伤害,属于地震直接灾害,主要包括:

(1)房屋破坏。地震的最直接破坏对象就是房屋。房屋修建在地面,量大面广,房屋受损或者倒塌不仅造成巨大的建筑财产损失,而且还会因砸压造成人员伤亡和器物财产损失。

(2)基础设施破坏。人工建造的基础设施,如交通、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输油、供暖等生命线系统,大坝、灌渠的水利工程,都是地震破坏的对象。这些设施被破坏的后果,既包括本身的经济价值丧失,也包括功能丧失带来的损失,加剧了地震灾害。

(3)工业能力破坏。工业设施、生产设备、装置的破坏,不仅造成了直接物质财产的损失,而且还将影响震后的回复重建、物资供应和经济发展。

(4)室外财产破坏。牲畜、车辆等室外财产也会遭到地震的伤害和破坏。

(5)环境破坏。大震还会引起山体滑坡、崩塌、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破坏自然环境,并造成基础设施、林地和农田的损毁。

地震发生时引发的直接灾害,还会进一步引发一连串的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成为次生灾害。如因房屋倒塌使火炉翻到、燃气泄漏、电器短路等引起的火灾;因地震导致的水库垮坝或堰塞湖决口引起的水灾;因仓库、储罐、容器破坏受损引起的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和扩散;因工厂房屋和设备破坏造成非正常工作状态导致的爆炸;因设施破坏、环境恶劣、水源污染造成的瘟疫流行;因破坏严重、救灾不力、供应中断或地震谣言引起的社会骚乱;因海底地震引发的地震海啸;因核设施损坏造成的放射性核泄漏等灾害,统称为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后多少小时为最佳救援时间

地震救援的时间最好是在地震以后的72个小时,这段时间被称之为黄金救援,虽然过了这段时间也可以,但成功率会大大降低。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