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奥秘

2022/9/13 21:46:25
万年历日历:奥秘知识
奥秘知识
我国率先探究寨卡病毒复制的奥秘

导语:寨卡,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尽管在大多数病例里寨卡病毒相对来说破坏性不大,但是感染病毒的怀孕妇女就有危险生出有先天性缺陷的小脑畸形婴儿。截止2016年1月26日,有24个国家和地区有疫情报道。目前,我国研究团队全球首先揭开寨卡病毒复制奥秘。

专家介绍,科学界至今没有找到寨卡病毒的抑制手段,其重要原因就是无法了解这种病毒的复制过程和机理。

近日,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性权威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称,首次揭开了寨卡病毒复制的奥秘,这将为研制抗寨卡病毒药物,提供重要依据。一直致力于寨卡病毒研究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珍妮特表示,这对从根源上阻止寨卡病毒的传播,研制对抗寨卡病毒的药物来说,十分关键。

专家介绍,科学界至今没有找到寨卡病毒的抑制手段,其重要原因就是无法了解这种病毒的复制过程和机理。从今年二月份起,天津大学的科研团队,启动了对寨卡病毒的研究项目,并于近日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2015年5月-2016年1月间,共报道4000例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分娩了小头畸形儿,与往年小头畸形的比例相比,上升了20倍。35例小头畸形新生儿的头颅CT及头颅超声提示存在弥漫性脑组织钙化。

2015年巴西的寨卡暴发流行中发现了很多小头畸形的新生儿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田宏亮:在病毒复制过程当中,几乎所有病毒都需要一种称之为解旋酶的蛋白。我们的科研团队,主要工作是解析了寨卡病毒解旋酶的三维空间结构,以及寨卡病毒解旋酶识别其基因组的三维空间结构。

这种叫做解旋酶的蛋白,在寨卡病毒复制的第一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寨卡病毒基因组以双链状态存在,在这种状态下是无法进行基因复制的,必须要将其一分为二,而解旋酶就相当于一把“剪刀”,它能够将基因组剪成两条,实现复制,但此前这把“剪刀”从未暴露过真容,因此病毒复制的机理也就无从得知。天津大学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正是揭示了解旋酶单一分子的三维立体图像,进而也就解开了寨卡病毒如何复制的秘密。

相关推荐

美国首例婴儿感染寨卡病毒死亡 患新生儿小头症威胁生命

美国利用转基因技术“以蚊灭蚊” 或帮助控制寨卡病毒传播

里约奥运会隐患:寨卡病毒会传染给运动员吗

寨卡病毒是什么 寨卡病毒症状有哪些


新考古奥秘:4.5万年前人类在北极捕猎猛犸

导语:猛犸的生活年代约1万1千年前,源于非洲,早更新世时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少数种类如真猛犸披有长毛,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俄罗斯科学家最新考古研究表明,依据西伯利亚挖掘发现的猛犸尸体残骸,早期人类于4.5万年前抵达北极地区捕猎猛犸。


西伯利亚最新发现的猛犸骨骼证实早期人类于4.5万年前抵达北极地区

巨大猛犸的冰冻尸体暗示着早期人类使用矛等人造武器猎杀它们,意味着当时人类祖先在该地区定居生活。之前考古学家认为人类最早进入北极地区是3.5万年前,但是猛犸尸体上发现矛造成的伤痕暗示着人类在西伯利亚生活的时间可追溯至4.5万年前。

俄罗斯科学家表示,冰河时期猛犸身体上有伤口,以及长牙有伤痕,表明早期人类猎杀猛犸,并试图切割它们的长牙。猛犸是一种体形庞大的动物,它能为人类提供数个月的食物,同时,它的皮毛和长牙可用于建造庇护所和制作工具。

2012年西伯利亚中部叶尼塞河挖掘一具猛犸尸体残骸,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显示这具猛犸的胫骨已有4.5万年历史。科学家通过细致的骨骼检查,发现骨骼存在着一些伤痕,很可能是人类制造的武器切割形成。


早期人类猎杀猛犸,并试图切割它们的长牙

俄罗斯科学院的弗拉基米尔-皮图尔科(Vladimir Pitulko)博士称,猛犸骨骼和长牙出现的一些凹痕很可能是锋利武器造成的,例如:长矛,此外,长牙上的伤痕表明人类曾试图截断长牙。

皮图尔科指出,改进猛犸捕猎技术能够使人类可以幸存于环境恶劣的北极地区,并扩散至西伯利亚,他们打开了通往美洲路径的大门。生活在西伯利亚最东部的早期人类可以穿越白令海峡大陆桥,考古学家认为冰河时期西伯利亚至阿拉斯加地区存在着“冰桥”。通过这种方式,早期人类在26000年前扩散进入北美洲大陆。

先进的猛犸捕猎技术可能使早期人类幸存下来,抵达西伯利亚北极地区最北部。同时,早期人类还抵达连接北极冰冻海洋的白令海峡大陆桥,提供大约3万年前进入阿拉斯加地区的机会。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