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的。富兰克林是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共济会会员,大陆会议代表及《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
富兰克林为了对电进行探索,他曾经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
富兰克林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
富兰克林认为:每个物体都有一定量的电,电只有一种。摩擦不能创造出电,只是使电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它们的总电量不变。物体上带过量电的称为带正电,不足的称为带负电。
纸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那么你知道造纸术是谁发明的吗?
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一般只用于包装。直到东汉时期,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
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让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使纸浆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把湿纸晾干,揭下就成为了纸张。
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来,有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而现今科技一日千里,现代制纸工序已经机械化了,所造出的纸更加美观耐用,这正是时代进步的提现啊!
人们是受到野猪的启发而发明了防毒面具。经研究和实验得出结论:当面临毒气的时候,野猪会用嘴拱地,让松软的土壤颗粒吸附和过滤了毒气。科学家从中得到启示,根据泥土能滤毒的原理,选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质,又能使空气畅通的木炭,很快设计制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猪嘴形状的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是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也是单兵防护用品,戴在头上,保护人的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防止毒气、粉尘、细菌、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汽等有毒物质伤害的个人防护器材。
防毒面具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矿山、冶金、军事、消防、抢险救灾、卫生防疫和科技环保、机械制造等领域,以及在雾霾、光化学烟雾较严重的城市也能起到比较重要的个人呼吸系统保护作用。
防毒面具是保护人员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免受毒剂、生物战剂、细菌武器和放射性灰尘等有毒、有害物质伤害的个人防护器材。滤毒罐作为防毒面具的核心部件,其内部装填的滤毒材料直接影响面具的防护性能。
白露节气说明孟秋结束,仲秋开始,进入一年中最舒适、最凉爽的时节。白露就是指天气转凉温度降低后,水汽在地面或者是近地物体上凝结而形成的水珠,例如草木早晨会披上露水。白露节气是凉爽季节的开始,白露也是全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俗语说:“白露夜寒白天热”、“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天文教育专家介绍说,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9月的头一个节气。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在这个时节,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结成的小水球,因色白而称“白露”。
白露时节正值秋季,中医中有“秋燥”的说法。同时,“燥”和“火”又不一样。上火了可以用寒凉的方子来应对,但“燥症宜柔润”,不能用大凉的东西来应对。
我国古人把白露划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白露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节。
《和氏之璧》故事含义:这则寓言是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往往不易为人们所认识。同时,还告诉我们:和氏坚持推荐“宝石”的精神是很可贵的。《和氏之璧》的启示之一是:真理就是真理。文中楚人卞和虽一时蒙冤受屈,但他坚持“奉而献之”而不改其忠诚,终使沉冤大白于天下。
《和氏之璧》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主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若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群臣士民之私邪。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陈;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减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枝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
和氏之璧的故事
楚国人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恭恭敬敬地捧着把它献给楚厉王。厉王令玉匠进行鉴定,玉匠说:“是一块石头”。厉王以为和氏存心诳骗,因而砍掉了他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接着做了国君,和氏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让玉匠进行鉴定,玉匠又说:“是块石头。”武王又以为和氏存心诳骗,又砍掉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接着做了国君,和氏就抱着那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泪哭干了,两眼又哭出了血。文王听说这件事,便派人去询问是什么缘故,说:“天下受刖刑的人那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痛呢?”和氏回答道:“我并不是悲伤失去了双脚,我所悲痛的是:宝玉竟被说成石头,正直的人被说成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文王于是命玉匠加工那块玉璞,果然得到一块很好的宝玉,就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瓦特全名詹姆斯瓦特,是英国发明家、企业家,瓦特心思细腻,想象力丰富,且动手能力很强,可以完成系统的科学的测定,以量化自己的革新效果,帮助自己的理解。作为发明家,瓦特发明了什么你都知道吗?
瓦特发明了什么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汽动锤和气压表等。其中蒸汽机的发明最为大家所知,蒸汽机的发明让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它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促进了工厂的发展。为了纪念瓦特发明蒸汽机这一伟大壮举,国际上将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简称瓦,用W表示。
1763年,瓦特得知格拉斯哥大学有一台纽科门蒸汽机,但是正在伦敦修理,他请求学校取回了这台蒸汽机并亲自进行了修理;修理后这台蒸汽机勉强可以工作,但是效率很低。
经过大量实验后,瓦特发现效率低的原因是由于活塞每推动一次,气缸里的蒸汽都要先冷凝;瓦特再次加热进行下一次推动,从而使得蒸汽80%的热量都耗费在维持气缸的温度上面。
经过不断的改进,1776年终于第一批新型蒸汽机制造成功并应用于实际生产,这批蒸汽机由于还只能提供往复直线运动而主要应用于抽水泵上。蒸汽机的出现曾引起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直到20世纪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动机,后来才逐渐让位于内燃机和汽轮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