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梅雨季节,室内是非常潮湿,所以需要做好防潮工作,不然很容易导致衣服发霉。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好好说说,梅雨季节衣服发霉了怎么办?梅雨季衣服有霉斑怎么办?接下去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雨季节衣服发霉了怎么办
1、 呢绒衣服上的霉斑可用优质汽油刷洗,待汽油挥发后,用湿布放在衣服上熨烫,就可以恢复毛料的外观特点。
2、绸缎上的霉斑,可用绒布或新毛巾轻轻揩去,较大斑点可以将氨液喷洒于丝绸上,再用熨斗烫平。白色绸缎的霉斑,用酒精轻轻揩擦即可。
3、化纤织品上的霉斑,可用刷子沾浓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擦除。
4、如果是麻织品的话,可以用氯化钙液刷洗,对陈旧的霉斑,也可用淡盐水刷洗。
5、皮革衣服长霉斑,可先用毛巾蘸些肥皂水反复擦拭,去污后立即用清水漂洗,晒干后再涂上夹克油。
6、棉质衣服出现霉斑,用几根绿豆芽放在霉点上,双手在霉斑的地方使劲搓揉,用这样方法反复放绿豆芽揉搓,颜色渐渐浅下去,直至霉点没有了,最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7、不光如此,陈霉斑先涂上淡氨水,放置一会儿,再涂上高锰酸钾溶液,最后用亚硫酸氢钠溶液处理和水洗这样就比较容易去掉了。
8、如果衣服长了霉斑极难清洗,你也可以使用35-60摄氏度的热双氧水溶液或者漂白粉溶液擦拭,再用水漂洗干净。
9、若是浅色系的衣物霉斑,可用淘米水浸泡一夜,让剩余的蛋白质吸附霉菌,然后按正常的洗衣程序处理即可。
10、除了上面9个办法,你还可用5% 氨水或松节油揩拭,再用水洗涤,即可除去。
梅雨天气衣服发臭怎么办
梅雨天气洗的衣服很久不干,会出现发臭的情况,用普通的洗涤产品不能彻底净味,最好在水里加点有净味效果的溶剂。
1、精油净味
精油是天然植物提炼而成,梅雨天气衣服发臭,可以将衣服重新清洗一遍,清洗的时候在水里面滴2滴自己喜欢闻的精油,之后将衣物脱水处理,晾干之后的衣服不仅没有霉味,还会散发好闻的味道。
2、白醋净味
白醋具有很浓厚的醋味,梅雨天气的衣服臭味比较明显,发现后立即将其放在清水中,倒几滴白醋,浸泡半个小时后进行常规清洗,之后脱水,放在通风处晾干,干燥的衣服上就不会有臭味了,而且也不会有醋味残留。
梅雨天气衣服不干
1、通风晾晒
梅雨天气,空气湿度大,而温度比较高,极易滋生霉菌,此时节衣服要放在通风处晾晒,衣物干得更快,也不会有霉味。
2、衣服不要挂得太紧密
梅雨季节,衣服的晾晒以稀疏为佳,挂得太密,空气无法流通,衣服久久不干,细菌在上面繁殖,很容易出现衣服发霉、发臭的情况。
3、空调、风扇吹干
衣服不干的时候可以用设备促进衣服里面的水分蒸发,有空调的使用空调,有风扇的使用风扇。
4、烘干机、电吹风烘干
梅雨天气空气中水汽充足,衣服不易干,可以使用烘干机将衣服烘干,没有烘干机可以使用油汀、电吹风等发热设备,原理是一样的,都是让衣服上的水分蒸发。
梅雨天气怎么晾衣服
1、清洗后脱水
梅雨天气清洗的衣服一定要脱水,脱水处理后,衣服里面的水分更少,更容易晾干,即使是手洗的衣服,也建议在清洗后放入洗衣机脱水。
2、脱水后烘干
衣服清洗、脱水后取出,放在烘干机里面烘干,没多少时间衣服就会变得干燥,不仅没有异味,还会有清香味。
小贴士:没有烘干机则忽略此条。
3、稀疏悬挂
梅雨天气的衣服切不可紧密悬挂,一般采用稀疏挂法,如果衣服又长又短,可以错落悬挂,就是一件长衣服,一件短衣服,这样空气会比较流通,不会那么闷,也更容易干,尤其是对长衣服来说。
进入梅雨天后,意味着雨势会逐渐加大,阴雨持续连绵。每个地区的梅雨时间都是不太一样的,那么,大家清楚2022江淮梅雨时间是什么时候?2022年江淮梅雨天时间是几月几日?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2022江淮梅雨时间
江淮梅雨时间是6月下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梅雨期天气特征是阴雨持续连绵、高温高湿。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天气。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1954年中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大水,就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这一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开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经很多,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到八月初才“出梅”。
为什么每年江淮地区都会出现持续阴雨天气
气候由气温、降水和光照等要素组成,降水是一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根据降水的形成原因,通常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对流雨、气旋雨、锋面雨和地形雨等类型。不同的降水类型,其实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让空气做上升运动,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对流雨”通过地面强烈增温,使近地面空气温度升高,受热膨胀上升;“气旋雨”通过中心的低压,使周围空气往中心流动,垂直方向上空气做上升运动;“锋面雨”通过冷暖空气相遇,密度较小的暖空气做上升运动;“地形雨”通过地形阻挡,气流被迫抬升做上升运动。在我国的降水当中,锋面雨是最多的降水类型。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一年之中都会有明显的雨季,当然,不同的地区雨季的长短和明显程度各不相同。说到雨季,我国感受最明显的地区应该是在江淮地区,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江淮地区都会出现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当地人称为“梅雨”季节。那么,是什么原因形成“梅雨”的呢?
从降水的类型来看,梅雨时期的降水主要是锋面雨,也有部分属于对流雨。锋面雨是冷暖气团相遇而形成的,锋面系统可以可以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类型。冷锋是冷气团势力强而形成的锋面,多出现在冬半年;暖锋是暖气团势力强而形成的锋面,多出现在夏半年。
而当冷气团和暖气团势力相当时,就可能会出现“准静止锋”。形成我国长江和淮河地区的梅雨,就是由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而形成的准静止锋。每年春季之后,我国各地气温开始回升,暖气团的势力也逐步增强,锋面雨带由南往北移动。到了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时,锋面雨带的位置刚好位于江淮地区,此时冷暖气团势力基本相当,产生拉锯,导致雨带长时间停留在这一地区,形成持续阴雨天气。
形成梅雨的准静止锋通常称为“江淮准静止锋”,主要分布的区域包括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不过,由于季风的不确定性,我国梅雨的年际变化极大,入梅和出梅的时间,以及梅雨持续的时间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以2020年为例,我国长江流域在5月底就入梅了,一直到7月中下旬才出梅,经历了一个时间超长的梅雨季节。目前,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时节,迎来一年中的雨季。
导语:安徽很多地方也是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每年都有比较潮湿的梅雨时节。不过,安徽属于江淮地区,所以入梅时间一般比下游地区要晚一些。那么,具体2021安徽什么时候进入梅雨季节呢?到底2021年安徽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开始?一起来了解。
2021安徽什么时候进入梅雨季节
安徽梅雨季
安徽属于江淮地区,江淮区的部分地区梅雨季一般在6月21日前后-7月15日前后,比江南地区要晚很多,且持续时间不长。
正常情况下,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
梅雨锋暴雨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各年梅雨期开始有迟有早,梅雨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有的年份,梅雨锋不明显,出现“空梅”,形成干旱天气。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江淮流域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天气。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
出梅的标准:
梅雨季入梅
连续5天不下雨,且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加最高温度除以2)超过30度,就意味着出梅了。
其实,出梅有天文、气候、天气3个标准:
天文标准,即根据我国古代历法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这是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一些现代出版的台历、日历上公布的出梅时间均是根据该标准推算出来的。
气候标准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的出梅平均值来确定该地区大致的出梅时间,该标准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天气标准有具体细致的指标,各地气象部门根据这些指标来发布出梅时间。所以,日历、台历上标明的出梅时间只能作为参考。
梅雨季的成因:
梅雨季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中纬度,一方面受到从寒带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从热带海洋北上的暖湿空气影响。每年从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先至华南地区,嗣后进一步增强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还可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特别是在二、三千米的低空,常有一支来自海洋的非常潮湿的强偏南气流,风速达到每秒十几米到二十米左右。当它进入中国大陆以后,就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就属于锋面降水的性质。
如果冷空气势力比较强,云雨区将随着冷空气向南移动;如果暖空气比较强,云雨区则会随着暖空气向北移动。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不会在一个地区停滞下来。但初夏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方面暖湿空气已经相当活跃,另一方面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有一定的力量,特别是在靠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常有一小股、一小股的冷空气南下。这样,冷、暖空气就在这个地区对峙,互相争雄,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这条雨带南北只有二、三百公里,东西长却可达二千公里左右,横贯在长江中下游,向东一直可以伸展到日本。正是这条雨带的影响,所以日本的梅雨也很明显。
每年的梅雨期时间是比较长的,雨量也是偏多的。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下梅雨季节的时候,好提前做好防潮准备。那么,下面就来看看,2022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到几月份结束?2022年梅雨季节起止时间是什么时候?小编给大家做下相关介绍,耐心地看下去吧。
2022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到几月份结束
是6月份到7月结束,2022年梅雨季节在6月12日开始、2022年7月16日结束。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中旬到下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4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中国梅雨地区分布
中国梅雨地区北起黄淮地区,南至湖南、江西、浙江三省中北部,西到湖北宜昌,东至上海的长江中下游。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在20N至40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
梅雨期间的安全提醒
1、出门前,先了解天气预报
梅雨季节的暴雨真的是说来就来的,最好包包里要时刻备着一把伞或者雨衣,以防万一。
2、驾车途中遇暴雨,不要冒雨前行
最好把车停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下车找个地方躲雨。
3、小心“吃人”的井盖
水深看不见底的地方不要去,当心水道、排污井等深坑。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路面有漩涡、突泉时要远远绕行。
4、找地方躲雨,千万不要躲在树下
在树下避雨很危险,可以在亭子或者商店避雨。
梅雨天的防潮除湿“神器”
1、万能旧报纸
“神器”首推旧报纸,不要轻易扔掉囤积的旧报纸哟,将旧报纸贴在潮潮的地面或玻璃上,地面或玻璃很快就干了。塞在壁柜或鞋里,也可以很好除湿,不过要记得及时更换哦~
2、吸湿防潮垫、吸湿包等
家居吸湿防潮垫、吸湿包等里含有强有力的吸水素材,可以高效地吸收被子内的湿气以及人体的汗气。可以在密闭空间(如抽屉、鞋盒、衣柜)内放入,减少各种密闭角落的湿气。另外,皮具、邮票、钢琴等也都可以用这些方法进行除湿。
3、生石灰
生石灰是良好而简单的吸附剂!用布料或麻袋裹装生石灰后放置于室内各处,就可以使室内空气保持干燥。方便找到的话,可以试试哦~
4、洗衣粉
这个方法虽然比较冷门,但的确经济实惠。将洗衣粉倒在塑料膜上(或倒入用完的除湿盒中),在塑料膜上戳几个小洞,放在任何需要除湿的角落。洗衣粉吸饱水分会结块,但结块仍后可拿去清洗衣服,完全不浪费呢~
5、空调除湿
虽然空调除湿比较耗电,但是每天开个一两小时,除湿效果就会很明显!而且这要比单纯制冷相对省电!
导语:天气越来越热了,夏天即将到来,而随着夏季的到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梅雨时节,即会持续性的阴雨天气。不过,不同地区,梅雨季出现的时间也不同。那么,具体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开始呢?一起来了解梅雨季节2021时间表。
梅雨季节2021时间表
梅雨季
一般6月开始,到7月结束,具体不同地区梅雨季时间参考如下:
预计江南区6月上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
长江中游区6月中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
长江下游区6月下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
江淮区6月下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
梅雨季一定会持续阴雨吗?
梅雨季节
不一定,可能会出现空梅。
空梅每一年梅雨的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没有梅雨,现象称为空梅。
重梅黄梅雨季过后,通常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这个时候又转成阴雨绵绵,并且持续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重梅”。民间俗谚有云“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重梅”。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
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4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5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5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关于倒黄梅:
黄梅天
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这种情况就好象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它的意思是说,在梅雨过去以后,如果“小暑”出现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梅雨结束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通常是越来越稳定的,而雷雨却是天气不稳定的象征。况且时至“小暑”,通常冷空气已不再影响长江流域,而雷雨的出现常常和北方小股冷空气南下有关,这种冷空气的南下,有利于雨带在长江中下游重新建立。当然,“倒黄梅”并不一定在小暑日打雷以后出现。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但是在“倒黄梅”期间,由于多雷雨阵雨,雨量往往相当集中,这是需要注意的。由于“倒黄梅”属于梅雨的一种,它在结束之后,通常都转为晴热的天气。
从上面所介绍的各种梅雨中,可以看到,通常被人们视为大同小异的黄梅雨,实际上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还是相当悬殊的。以“入梅”来说,最早的在5月26日,最迟的在7月9日;“出梅”最早的在6月16日,最迟的在8月2日,相差均可达到一个半月。梅雨最长的年份持续两个多月,可以引起罕见的大水,而短的年份仅仅几天,还有的甚至出现“空梅”,带来严重的干旱。可见,梅雨是一种复杂的天气气候现象,它远不是象农历历本上所定的“入梅”、“出梅”那样简单。相对正常梅雨而言,“早梅”、“迟梅”、“特别长的梅雨”、“空梅”以及严重的“倒黄梅”,都属于异常梅雨。
梅雨,梅雨,意思就是在梅子成熟的时候下的雨。梅雨一般都是发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用冬季天气特点来预报梅雨的谚语有许多,例如“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那么,2022年梅雨期有多少天?到底2022年的梅雨季节什么时候开始呢?下面是小编关于梅雨季节的介绍。
2022年梅雨期有多少天
2022年梅雨期有32天左右,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2022年梅雨季节大概是在2022年6月8号—7月9号之间。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梅雨季节出入梅也要看天气情况,而没有具体的时间设定。
2022年的梅雨季节什么时候开始
2022年的梅雨季节预计是从6月8号到7月9号之间,具体以你所在地区的实时天气为准。不过大对数地区的梅雨季节一般是在每年的6或7月份,经过我国长江中下游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南方入梅时间多长
南方入梅时间多长主要看地方,一般一个月左右。
每年南方入梅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总在7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叶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
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显,有的年份不明显,甚至产生空梅现象。如1954年梅雨季节异常持久,长达两个多月,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涝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两三天,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年。
关于梅雨的谚语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谚语说,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这是因为天气往往有阶段性。天气持续干旱,常常是某一种有利于干旱的天气形势相对稳定所造成的。但由于大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上述相对稳定状态总是要被破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反面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