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省份

2020/7/14 18:37:54
万年历日历:省份知识
省份知识
闽是哪个省的简称

大家都知道,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我国对于取名是非常讲究的,不管是人名还是地名都是非常重视的。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闽是哪个省的简称?闽是什么省份的简称?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闽是哪个省的简称

闽是福建省的简称,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

福建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依山傍海”态势,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 ;地跨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四大水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河网密度达0.1公里/平方公里。全省河流除交溪(赛江)发源于浙江,汀江流入广东外,其余都发源于境内,并在本省入海,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8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汀江5条。

在待客习俗方面,除请客喝茶外,煮蛋请客也是共有的习俗。在宴席习俗方面,近现代以来,渐趋奢华,且有诸多规矩。

在福建饮酒品茶已有数千年历史,特别是饮茶,已成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以来,“斗茶”之风甚盛,闽南的“茶道”和客家的“擂茶”享誉海内外。

福建名山有哪些

1、武夷山

又名虎夷山。广义的武夷山,或称武夷山脉,指中国闽赣间纵贯南北的山系,属于新华夏地质构造单元南岭山系的东北延伸支脉。狭义的武夷山仅指其北段武夷山市所辖主峰地带的山地,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是福建、江西两省重要的林区、茶叶产地,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其两侧存在多处造型奇特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观,成为旅游观赏的景点。著名景点有:虎啸岩、天游峰、一线天、桃源洞、云窝、武夷宫景区、大红袍景区、水帘洞景区。

2、冠豸山

冠豸山地处龙岩市连城县,连城县城东,离城六里许。山名历经变易,连城未建县之时为长汀县古田乡,故称此山为东田石。冠豸山是有生命的,不仅在于它合“生命之门”、“生命之根”于一体,而且还因为它是一座散发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山。山名由“东田石”、“莲峰山”到后被邑人以“冠豸”两字取代,就赋予了山的文化色彩。著名景点有:迎客松、苍玉峡、松风亭、半云亭、丹梯云栈、滴珠岩、石门湖等。

3、青云山

青云山地处福州市永泰县,青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岭路乡与莆田市涵江区交界处,是国家级AAAA重点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永泰青云山风景名胜区是集峡谷、森林、瀑布、古火山口、高山牧场和鸟类自然保护区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著名景点有:九龙瀑布、青龙瀑布、云天石廊、白马峡谷、桫椤神谷、中国云顶、红军洞等

4、清源山

清源山地处泉州市丰泽区,因为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著名景点有:老君岩山门、老君造像、虎乳泉、千手岩、弥陀岩、瑞像岩、舍利塔等。

5、太姥山

太姥山地处宁德市福鼎市,狭义的太姥山系指福鼎市南部秦屿镇以覆鼎峰为中心的山地,也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广义的太姥山,则指展布于宁德市东北部交溪以东-东海之间的一系列山地,或称太姥山脉。太姥山是国内唯一的花岗岩丘陵的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区,也是国内晶洞花岗岩带上唯一的峰林地貌,于2010年列入世界地质公园。著名景点有:太姥山岳、晴川海滨、福瑶列岛、九鲤溪瀑等。


中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

众所周知,我国的煤炭是处于主体能源地位的,因为煤炭资源是电力生产的主体。最近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中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是什么?中国煤炭资源最多的省是哪个?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中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

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是山西省,现在这里已经探明的矿产种类有120多种,非常多的资源蕴藏量,在我们国家中都稳居第一,其中,煤炭的储量惊人,现在已达2700亿吨,占全国资源的近两成,这里的矿产资源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当然,提起山西省,第一反应是煤炭,因为是这里最有名的名片,这个省的煤矿开采业,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但当时还属于民间开发。

但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多方条件的制约,我国所有的煤矿开采业都受到了限制,但是在这个时期,成为山西省反而进入商业开采的一个阶段,我们的国家正式通过的地步,这里的煤矿正式开始被统一采掘,然后大机器的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这里的采掘效率也不断增大,这里的煤炭开采业,仔细想来有百年历史,专家还预测,按照目前的速度,山西的煤矿开采至少要持续50年以上。

煤炭在新时期的作用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建国以来累计生产原煤960亿吨以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面对现代化强国目标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非常有必要科学认识煤炭在新时期的作用和地位,持续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实现煤炭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向纵深发展。

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条件为“富煤缺油少气”,2020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 ,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仅占24.3% 。当前,我国的能源需求仍呈增长趋势,尽管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但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供应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所以,煤炭的稳定供应是我国能源保障的重要内容。这涉及到煤炭的可供性、可获得性、可持续性和生态性等,取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赋存状况与勘探开发水平、开采技术与工艺的成熟度以及成本、煤炭资源的储采比及其利用效能,以及煤炭开发利用对环境的损伤程度等。

我们可将一段时期内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煤炭消费量的动态变化区间称作“煤炭安全区间”。确定“煤炭安全区间”成为提高煤炭可靠供应保障能力的重要课题。“煤炭安全区间”是一个动态的有界区间。区间上限是某特定时间节点煤炭消费量的最大值,受资本投资、碳减排、生态环保、能源供给结构等因素影响。区间下限是某特定时间节点保障能源供应需要的煤炭消费量的最小值,短期内由煤炭的兜底保障特点确定,中长期由新能源的有序替代和煤炭的原料属性确定。

同时,为实现煤炭供应的精准调控和有效保障,必须加强新型储备能力建设,既包括资源储备的精准勘查能力,也包括煤矿开发建设能力,更要提升煤量储备的能力,合理建设煤炭仓储设施,增加供应的弹性和韧性。

煤炭指标

(1)水分(M)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2)灰分(A)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

(3)挥发分(V)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4)固定碳含量(FC)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

(5)发热量(Q)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

(6)胶质层最大厚度(Y)

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F 层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动力煤胶质层厚度大,容易结焦;冶炼精煤对胶质层厚度有明确要求。

(7)粘结指数(G)

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冶炼精煤的重要指标。枯结指数越高,结焦性越强。


全国女比男多的省份是哪两个

导语: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仍是一个男比女多的国家,大部分省份都是男比女多,而只有个别少数的省份是女比男多。那么,从普查数据来看,具体全国女比男多的省份是哪两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七次人口普查女比男多的省份有哪些吧。

全国女比男多的省份是哪两个

人口普查女比男多的省份

辽宁和吉林。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31个省份中,总人口性别比在100以下的省份有2个,在100至105之间的省份有17个,在105至110之间的省份有9个,在110以上的省份有3个。其中,只有辽宁、吉林两个省份女比男多。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势态。

第七次人口普查有哪些变化?

变化一

人口增速放缓 ,生育率降低

从人口总量上看,全国人口(是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141178万人。

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5月1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虽然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是放缓的,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

此外,生育率降低。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和“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

人口普查数据

变化二

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从人口质量上看,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的素质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指出,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人口资源的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变化三

性别结构得到改善,男比女多3490万人

从性别构成上看,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性别结构得到改善。

普查结果表明,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男比女多3490万人。

总人口性别比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均有降低。其中,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变化四

少儿人口数量增加,老龄化程度加深

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

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全面两孩政策取得积极成效。2014-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40%,由于生育政策调整的因素,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多万人。

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

人口普查结果

变化五

3.76亿人!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人口迁徙流动情况看,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普查结果表明,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70%。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

变化六

增长2.36亿人!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

从人口的城乡结构看,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

十年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2.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比上一个十年的增幅又上升了0.75个百分点。

普查结果表明,加快实施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有变化,也有不变。


壶口瀑布在哪个省

壶口瀑布不在某一个省,而是位于山西省以及陕西省的所辖范围内。顾名思义,壶口瀑布就是黄河在流过黄土高原,进入秦晋峡谷后,河床由四五百米宽骤然收缩成四五十米后形成的瀑布,因形似壶嘴而得名。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的瀑布,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南距陕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壶口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国家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荣誉的授予,成为壶口景区继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之后第四张国家级名片,为延安市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少林功夫在哪个省

少林是中华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也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武功达到七百多种。有些朋友对少林的相关知识感兴趣,那么,大家知道少林功夫在哪个省?少林功夫是在什么省份?接下去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林功夫在哪个省

少林功夫在河南省,少林功夫是指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的,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个传统文化体系。

少林功夫具有完整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它以武术技艺和套路为表现形式,而以佛教信仰和禅宗智慧为文化内涵。

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的少林寺是少林功夫依存的文化空间。少林功夫伴随着少林寺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不断丰富完善,由最初保卫寺产的手段,逐渐发展成为技术完备、内涵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根据少林寺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历代传习的少林功夫套路有数百种之多,其中流传有序的拳械代表有数十种,另有72项绝技及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门类独特的功法。少林寺目前流传的少林功夫拳术、器械和对练等套路合计有255种。

禅宗智慧赋予了少林功夫深厚的文化内涵,少林功夫的传承人首先应具有对佛教的信仰,包括智慧信仰和力量信仰。少林功夫的智慧信仰主神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力量信仰主神为紧那罗王。超常神力和超常智慧从来都是佛教徒潜心追求的目标。以信仰统摄技击,以技击表现信仰,这是少林功夫表现为神奇武术的根本原因,也是少林功夫与其他武术区别之所在。

佛教僧人的生活受佛教戒律约束,在少林寺这一特定环境中,佛教戒律又演化为习武戒律。戒律在习武者身上表现为武德,所以少林功夫往往表现出节制谦和、内敛含蓄和讲究内劲、短小精悍、后发制人的风格特点。

少林功夫的传习方式

少林功夫的传习方式主要以口诀为媒介,与少林寺传统的宗法门头制度相结合,其核心内容是师父的言传身教和弟子的勤学苦练。

少林功夫达到了“禅武合一”的精神境界,是中国武术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也是少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呈现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汉地佛教信仰整体水平衰落,少林住院僧人逐年减少。火器的普遍使用使传统武术从总体上退出军事攻防技术领域。现代人热衷于“少林功夫”动作套路的技术表现,由此导致其内在品质的边缘化。所有这些造成了当代少林功夫的濒危境况,需要有关方面尽快制定方案,对少林功夫加以抢救、保护。

少林功夫特点

一、短小精悍

少林功夫套路以短小精悍而著称。拳术套路每组动作大部分在三十六个以内。套路短,组合招势严密紧凑。整个套路习练所用时间短,目的是为了练习者在练功中能集中全身之能量,一气呵成,利于每个招式功夫的增长,避免套路太长而使其因体力不足勉强敷衍的缺陷。

二、拳打一条线

少林功夫套路的起、落、进、退、反、侧、收、纵等尽在一条线上运动。“死学活用”,练功时把自己身形固定在一条线上,用时放开,犹如出笼之虎。另外,直线的运动,极有利于进退速度(战时速度为第一要素)。

三、步法随便,拳打卧牛地

少林功夫为实战之需要,步法要求“随便”。《释家锤把十要诀》之“拳法妙术在移闪,动静呼吸一气连,来来去去须随便,唯在接取玄妙间”。第三句的来来去去须随便之意,为步法定下了基调。第四句的“接取”为守攻之意。如国家武术比赛规定的弓步为自己脚长度的五倍,马步为三倍,其身势必然犯“老”。因势“老”而使其身形进退困难,不能自如,另外也不利于下盘的稳固。少林拳最重要的特点是“拳打卧牛之地”。练功不分场地大小,对步法要求随便,大小以自己能发挥最大能量为宜,以利于“接取”为目的。

四、滚出滚入

分两层含义:一为身形的滚出滚入,二为手形的滚出滚入。身形的滚出滚入,起横落顺。进退之起势以横身(正身)为先,横进横退,利于进退速度。落势以顺身(侧身)为后。起势展其身形,落势闭其门户,顺身落势,对“敌人”来说,攻击目标为“线”形而非“面”形,攻击面积缩小,有利于防守。身形的起横落顺,形成了拧身滚动的滚出滚入运动的身形状态,使己方的身形如泥鳅般的光滑,令对方难以捕捉。


苏州属于哪个省

被称为人间天堂的苏州,似乎是一个用再多的优美词汇,也无法描绘出的人间天堂。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里的人有着柔婉的言语、娇好的面容,这里景色秀美,那么,大家知道苏州属于哪个省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苏州属于江苏省,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由于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又称为水都、水城、水乡,著名景点有苏州园林、寒山寺 、虎丘、同里古镇、木渎古镇、留园 、山塘街等。

苏州主要景点

苏州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让苏州的寒山寺闻名遐迩,这座千年古寺和苏州园林一样,都是姑苏的象征与骄傲。

苏州虎丘

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的神往之地。

苏州园林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的园林之美早已名誉天下,所以来到苏州,各种古典的园林景色自然是不能错过的必游景点。苏州最有名的园林就是拙政园了,也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木渎古镇

木渎古镇,别名渎川,胥江,雅称香溪,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古城西部,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木渎古镇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汉族水乡文化古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2008年08月,评为国家级AAAA景区,也是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