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出现闰四月,同时也是庚子年,这一年又发生了很多不吉利的事情。因此人们总觉得庚子年是不吉利的年份,希望庚子年能快点过去。那么,农历庚子年从什么时候算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哪些年份是庚子年的吧。
农历庚子年从什么时候算起
庚子年从立春开始算起,立春之后才算庚子。如果你除夕之后,立春之前出生,生辰八字上算是己亥年的。
2020庚子年的立春,是阳历的2020年2月4日,阴历的正月十一,具体的时间是17:03,在这个时间之前,是己亥年,之后就是庚子年了,一直到阳历2021年2月3日立春之前都是庚子年,注意哦,2021年2月11号才是除夕,因此农历2020年并不都是庚子年的。
庚子是干支之一,干支顺序为第37个,前一位是己亥,后一位是辛丑,纳音为“壁上土”。
庚子年,就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中国传统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37年称“庚子年”,子是地支第一位,属鼠,故为鼠年,比较近的一年是1960年,每60年一循环!
哪些年份是庚子年
各个公历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40,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7,除以12的余数是1,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前止的岁次内均为“庚子年”。如1900年、1960年、2020年、2080年......(60年一周期)等都是是庚子年。
第1千年(指从公元1年至1000年间的这一千年):40年、100年、160年、220年、280年、340年、400年、460年、520年、580年、640年、700年、760年、820年、880年、940年、1000年。
第2千年:1060年、1120年、1180年、1240年、1300年、1360年、1420年、1480年、1540年、1600年、1660年、1720年、1780年、1840年、1900年、1960年。
第3千年:2020年、2080年、2140年、2200年、2260年、2320年、2380年、2440年、2500年、2560年、2620年、2680年、2740年、2800年、2860年、2920年、2980年。
天干地支的算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干支的一个循环(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干支历是以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它以立春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它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自古以来,干支历一直为官方和民间所普通认识,应用于天文、风水、命理、选择术和中医等学科上,并为历朝官方历书(即黄历)所记载。
干支纪年起算自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只因干支纪年是干支历的纪年方法。历代官方历书(即黄历)皆如此。农历从民国时起只是借用干支来纪年,其一年的范围在正月初一至除夕内,此点并无争议。而农历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
导语:入伏时间是按照天干地支的方法来算的,即每年入伏时间是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所以只要算出当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便能知道当年入伏的日期。那么,2020入伏从哪天算起?2020入伏时间怎么算?一起来算算。
2020入伏从哪天算起 2020入伏时间怎么算
2020入伏
2020年入伏从公里7月16日算起。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
庚日的日期是有变化的,并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但入伏日期总是在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入伏后如何降暑?
三伏天降暑
1、喝三花饮
顾名思义就是三种花朵做茶饮。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净后以沸水冲泡,加盖稍冷后当茶饮。
野菊花能疏风清热、解毒明目;荷花消渴止烦;茉莉花清热解表、利湿开郁。
以这三种花的花朵代茶饮,有消暑解热、芳香开窍,去心胸烦热的作用。
需注意,野菊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
2、喝三鲜饮
取新鲜竹叶、荷叶、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10分钟后取汁,加入适量蜂蜜代茶饮即可。
薄荷叶中含有薄荷油,用水冲泡后,是天然的降温饮品,能够提神醒脑、清心明目;新鲜竹叶是一味清热的中药,生津利尿;荷叶主治暑热烦渴,二者都是解暑佳品。
这道饮品所需的都是新鲜叶子,故名三鲜饮。
做法上,别煮太久,一天喝一小杯,可解暑降火,还能除烦止渴。此外,夏天吃荤腥食物时,将食材用荷叶包裹,不但营养不会流失,荷叶中的生物碱还能调和油腻感。
3、喝三仙饮
取金银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蚕豆30克,加水煎煮,一般以蚕豆煮烂为度,饮汁食豆。
土茯苓能够清热解毒以除湿;金银花清热解毒以消肿;蚕豆利湿排毒。
伏天的开始称之为入伏,即伏天的第一天。每年伏天开始时间都不尽相同,以“夏至三庚日”开始数,那么,具体入伏从哪天算起2020呢?今年的三天要持续多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2020年入伏时间到截止日期表。
入伏从哪天算起2020 2020年入伏时间到截止日期表
2020入伏时间:2020年07月16日星期四 (庚子年(鼠年)五月廿六)。
2020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公历2020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入五)
中伏:公历2020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入六)~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末伏:公历2020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入六)
入伏习俗:
我国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而南方则有:“头伏馄饨二伏茶”、“头伏火腿二伏鸡”、“头伏吃鸡二伏鸭”的说法。除此之外,在我国的有些城市有头伏吃羊肉喝羊汤的习俗,在我国彭城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在我国徐州头伏还过“伏羊节”。
入伏后为什么热?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出伏之后是不是就不热了?
一般来讲,出伏就代表着出了伏天,炎热渐消;而处暑节气更代表着暑气告一段落,天气应会越来越凉爽。不过在南方一些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也就是传说中的秋老虎。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
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清嘉录》的作者顾铁卿:“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但“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今年五月初就让我们感受到炎炎夏日,不知三伏天到来之时会是怎样的热烈,想必没有人敢出门驻足停留了吧。三伏天分初伏、中伏和末伏,那么你知道2020末伏是哪一天?2020末伏从哪天算起吗?不知道的话,和一起去看看吧。
2020末伏是从8月15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末伏是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末伏已经进入夏末,天气没有中伏那么热了,代表着伏天的结束。
2020三伏天时间表
2020年初伏时间: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共10天;
2020年中伏时间: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共20天;
2020年末伏时间: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共10天。
末伏如何养生
中午眯一觉养生
夏季食补是体虚的市民最省钱又最方便的方法。夏季多吃小米、花生,此外核桃仁、黑芝麻等也是很好的补品。
除了食补以外,寒地养生应讲究早睡晚起,提倡“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中医称之为睡子午觉,也就是夜里睡大觉,中午睡小觉。
正午晒后背补气
寒冷地区的衣着也和养生有很大关系。据李老师讲,冬季御寒保暖的棉衣讲究单件不应过厚,如果气温下降,就多穿几件。天气寒冷时,可以加件棉背心使胸背部保暖,在正午阳气最旺的时候晒后背,也是补阳气的做法。
吹空调降温要把握好“度”
立秋过后,最近前来骨伤科就诊颈腰椎疾病、肩周病等患者络绎不绝。门诊中一位王先生说,近日他频感颈椎不适,医生说可能是空调吹得过度,导致老病复发。
“立秋过后,天气依旧闷热难耐,这种前提下,人们可以选择空调、电扇、铺凉席等方式适当解暑降温,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专家说,夏季空调病的一些防范措施仍需注意,切忌盲目贪凉,空调可设定在25℃至26℃为宜,更不可对着直吹,也不要频繁一进一出空调房,减少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老人、儿童等免疫力较差人群和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人士尤应注意。
如果体内抵抗力强,外界致病因素就难侵入,每个人要结合自身体质状况调整。比如:有些男士晚上睡觉习惯赤膊,爱美女士喜欢穿热裤、短裙、凉鞋等,往年立秋后天气转凉会建议他们及时增减衣物保暖,但今年如此炎热,对于体质较差的人自然还是不提倡,但如果自身体质条件允许的话,可适当继续一阵,但前提还是把握好“度”,如:空调环境下不建议赤膊、热裤、短裙等降暑方法,要保护好敏感部位,如:肚脐、脚等不要受凉,避免寒气由此侵入人体。
不少人们喜爱冲凉水澡,专家提醒要根据自身体质情况,高血压、风湿病等患者应避免冲凉水澡,体质允许者也要在冲澡前擦干汗液,注意水温循序渐进,避免一下子由极热到极寒环境,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偏温水澡可促进神经兴奋功能,起到降温解暑作用。
此外,实际上在任何季节条件下,预防保健都比治疗更为重要,增强自身体质仍是预防和抵抗疾病的关键因素。建议人们保持良好作息规律,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愉快心情,姿势正确,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应充分休息。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生肖属相的划分都有一些争议,尤其是外行的我们就更搞不清楚生肖是从什么时候划分的,从而我们关于本命年的时间确定也有疑惑。那么本命年从什么时候算起的呢?其实本命年从立春开始的,不是春节哦。
老黄历是以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做为岁首,所以一般而言,本命年是按照老黄历生肖当然应以“立春”开始计算,而传统命理学的八字也是以“立春”开始计算。也就是说从立春才是年本命年的开始。
本命年,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的属相,与流年(书面解释是:如流水般逝去的光阴,易学界指一年、当年)地支相同的年份,俗称相年,由于属相有12个,本命年每12年一遇。 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二十四节气反映太阳的运行周期。初一、十五等反映月亮的周期。辛亥革命之前,农历大年初一叫做“元旦”,立春叫做“春节”;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宣布废除农历改用新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从1912年开始,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14年1月,民国政府又颁布法令改称农历大年初一为“春节”,并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按照老黄历仍然是以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做为岁首,“立春”代表春天的开始,也代表一年的开始,所以按照老黄历生肖当然应以“立春”开始计算,传统命理学的八字也是以“立春”开始计算。也就是说从立春才是年本命年的开始。
本命年的讲究
1、本命年一定要穿红色的内衣内裤,扎红色的腰带,穿红色袜子。红色辟邪,是传统民俗文化中重要的内容。千年来,红色的春联一直流传至今。红色已经成为人们心中逢凶化吉,带来好运的重要符号。
这一点,相信大家也深有体会。我的本命年时,我妈一样不差地都给我备齐了,并且强制要求必须穿。这也是母亲对女儿的希冀与祝福,所以我就听话地穿了。
2、本命年不能结婚。坐标山东农村,还是很讲究这一点的。对于这点,我是不赞同的。三观是否相合与感情是否真挚,才是决定能否结婚的要素。“本命年不能结婚”的论调,属于封建迷信,实在不能认同。
本命年的的分析
本命年是一个人的属相年。以十二生肖的次序计算,一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几次本命年,分别是在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72岁、84岁……
十二岁是心理的一道坎,有的人会变得早熟,没有了童真,行为有时候也容易出轨;有的人心态滞留,害怕进入成人的世界。
二十四岁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成为愤青,对社会、长辈和一些固有的传统生出强烈的反叛意识,喜欢颠覆性、破坏性的快感;要不然就是成为“懦青”,为人自卑懦弱,做事情没有主见,害怕自己的领、长辈,很容易自惭形秽,但是不懂得如何提升自己。
三十六岁和四十八岁两个本命年,也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过于自信,自我肯定过头,膨胀的欲望就像要炸裂的气球而不自知;一个是自我否定过头,对自己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信心,感觉情景暗淡,万念俱灰。
六十岁的时候一种是难以接受新的事物,经常处于怀旧的状态,要不然就是愤世嫉俗,心灰意冷,总是感觉自己的人生马上就要落幕,会有许多的感慨。
在本命年里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要想自己有一个好的运势,不仅需要依靠一些外物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自己心态的稳定。如果能够学会自我调节,加上其他人的一些帮助,那么在本命年里也会有不错的运势,不需要过于担心。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苦夏就在此时。有些朋友想了解三伏天的相关内容,那么,大家知道2022入伏从哪一天开始算起?2022年入伏从几月几号开始算?今天小编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满满的干货,大家注意查收哦!
2022入伏从哪一天开始算起
2022入伏从7月16日开始算起,到8月25日结束,时长为40天。其中,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10天。在这40天当中,中伏二十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2022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这天为“乙巳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在6月26日,为“庚戌日”,往后每隔10天为一个庚日,因此,夏至后的第二庚日在为7月6日,这一天为“庚申日”,再往后推迟10天为7月16日,这一天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一天也是入伏的时间,为“庚午日”。所以今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6日。
如何安全度过三伏天?
三伏天气温高,人体容易脱水,因此多喝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其次,三伏天要谨防寒气入侵,忌身体受热后立即洗冷水澡,也忌讳大量吃冷饮;最后,天气炎热时人容易烦躁,因此要保持好的心态,心静自然凉!
总结,2022年三伏天又是特制的加长版,从7月16一直持续到8月24日,总共40天,其典型的特征是“高温、高湿、高热”,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暑准备。
三伏天吃什么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
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三伏饮食—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三伏饮食—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