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伏天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是根据“夏至三庚日”的标准来推算,因为每年夏至时间不同,所以入伏时间也不同。那么,到底2020入伏怎么算出来的呢?以下为您介绍2020三伏天入伏时间计算方法。
2020入伏怎么算出来的 2020三伏天入伏时间计算方法
2020入伏计算
从2020年夏至日开始,第三个庚日便是入伏,今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
夏至后的三个庚日:
2020夏至日后第一个庚日:2020年6月26日(庚子日) ;
2020年夏至后第二个庚日:2020年7月6日(庚戌日);
2020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2020年7月16日(庚申日)(入伏)。
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庚日的日期是有变化的,并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但入伏日期总是在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具体推算方法:
入伏时间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中伏的十天(有时是二十天),是最热的。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21世纪新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数年1单数年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比如2006年GR = (1 - [6/4]) 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讯 养老金,是国家为人民晚年生活的一大保证。而养老金额度向来是人们所热点关注事情,2016年全国人大委会议宣布今年开始增长全国人民养老金额度,让公民晚年生活更添福利。那么你知道养老金额度是如何计算的吗?小编为您带来海口养老金额度计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式中“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为: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40 233 5019560139
41 230 5119061132
42 226 5218562125
43 223 5318063117
44 220 54 75 64109
45 216 5517065101
46 212 5616466 93
47 208 5715867 84
48 204 5815268 75
49 199 5914569 65
70 56
统筹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统筹养老金=(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建立前实际缴费年限)×1.4%
统筹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中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参保人本人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参保人本人当年缴费工资指数为本人当年缴费工资总额除以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其视同缴费年限每年的指数均视同1.0。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计算公式为:
ā=(X1/C1+X2/C2+X3/C3+……+Xn/Cn)÷N
式中ā为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参保人退休当年不计算指数,但缴费月数计入缴费年限。
提前退休不再执行每提前一年减发2%养老金的规定。
X1、X2、X3……、Xn为参保人退休前1年、2年、3年……n年当年本人缴费工资总额;
C1、C2、C3……、Cn为参保人退休前1年、2年、3年……n年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N为参保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以“年”为单位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相关推荐阅读:
》》》2016年事业单位工资预算涨幅10% 养老金涨6.5%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2.2亿 部分省市养老金上调
当今社会汽车现在已经很普及到每家每户了,几乎出门都要开车,但是汽车油耗是很多车主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那油耗怎么算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油耗计算方法吧。
首先要知道这辆车的油耗,用这辆车的百公里油耗处以100就可以得出这辆车每1公里的油耗,再用这辆车每1公里的油耗乘以汽油的价格,得到的结果就是这辆车每一公里需要的油钱。
假设一辆车的百公里油耗为6升,此时广东的92号汽油价格为每升6.76元,则该车每行驶100公里需要的油钱(6升x6.76元/升)大概就是40.56元。然后40.56元÷100公里,四舍五入就是0.41元,也就是每一公里的燃油费用大概是4毛1分钱。
一公里油耗的计算公式:所加的燃油数量/该次所加燃油行驶的公里数。而所加的燃油数量,等于加油的钱数/当地的油价。举个例子:当地油价8块钱一升汽油,加了160块钱的汽油,就是加了20升汽油。
油耗即汽车行驶里程对应的燃油消耗量,等速油耗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作等速行驶时的燃油经济性指标。我们常说的百公里几个油,意思就是一辆车每行驶一百公里需要消耗多少升的燃油,这里的“个”就相当于“L”(升)。车油耗的高低和很多因素有关系,包括行驶环境和行驶习惯等。例如长时间发动机空转、紧急刹车、行驶速度一快一慢、轮胎胎压不足、见空当就抢、低档高速长距离行车等等。
五一是法定节假日,公司安排带薪假期是理所当然的,不管是单休公司还是双休公司,若是在放假期间加班都需要付给员工一定加倍的加班工资。那么,2020单休五一加班费怎么计算呢?2020单休五一加班工资有几天呢?以下是带来的2020单休公司五一加班工资计算方法,快点来看看吧。
2020单休五一加班费怎么计算 2020单休公司五一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2020单休五一放假时间是5月1日-5日放假,连放5天,4月26日(星期日)、5月9日(星期六)补班。
5月1日
用人单位在5月1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3倍的加班工资
5月2日-5日
用人单位在5月2日-5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若不能安排调休,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2倍的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法定节假日: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公休日: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2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公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不得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应得的工资报酬。如果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则以本市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基数
劳动节旅行注意事项
出行要事先计划
出门在外,不比在家来得方便,有个头疼脑热、风吹日晒就难免使身体异样,影响了游玩的好心情。所以事先对可能的意外做足准备,省得半途措手不及。事先做好周详的五一旅游计划,尤其是制订应急计划,可以使你在碰到险情时没那么紧张。
旅游线路要精心挑选
选择旅行社之前要多咨询,掌握各个旅行社的基本情况,选择一家资格合法、经营实力雄厚的旅行社。消费者最好选择行业主管部门监制的正式合同文本。内容一般包括:旅行的时间和行程安排、所乘交通工具及档次。旅行的吃、住档次和标准。对旅行社自行制定的不公平格式合同还可以拒签。
外出要注意安全
在山道上发生拥堵时,身体尽量贴靠山侧;一旦处于人数过于集中的环境中,尽量选择上风口站立。在旅游用品中携带刀子、绳子、止血带和相应的急救药品,可以使你心里塌实,即使真的出现事故,这些用具也不会使你手忙脚乱。
旅行消毒很重要
五一外出旅游,一些餐桌上的碗筷总让人有些不安。特别是旅游高峰,客流量大的餐馆,即使备有消毒柜等设备,但由于客流周转快,无论是时间还是消毒柜空间都有些供不应求,难以保证对餐具进行有效消毒;一些城乡接合处的小餐馆卫生状况更不容乐观。
因为滥用毛巾和其它卫生用品,而惹性传播疾病上身的例子实在屡见不鲜。特别在旅游旺季,发生的机率更高。因为人生地不熟,旅游时很难找到一家卫生状况能十分放心的旅馆,为了防患未然,最好自带毛巾,如果忘了带,在当地买两条最好,以免惹病上身。此外,洗澡时最好不要使用旅馆的浴缸,采用淋浴的方式是比较妥当的。
要防止旅游疲劳综合症
长时间乘车要多活动。乘车时不要总是坐着,应常变换体位,或站一会儿或抬高下肢坐一会儿,也可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帮助血液回流,以预防旅行者水肿。
对于晕车的人,在开车前半小时,就应服用晕车药。在乘车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头部活动,可将头靠在座椅背上,闭目养神,避免看窗外移动的景物。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全身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仰卧,用冷毛巾敷前额。坐长途车,要适度地打开车窗,以保持车内空气新鲜,这样人就不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
旅游购物要小心
在异地购物切忌冲动从众,景区内、路边店尽量做到店可进、物则可不买或少买。即使要购买,也应该选择信誉较好的正规商场。旅行社收费发票、景点门票、旅游途中购物发票等消费凭证,是消费者维权的必要证据,消费者应妥善保管好。
尤其对旅行社途中擅自更改项目所产生的费用,更要索取发票,以便为发生纠纷时投诉举报提供依据。在五一旅游过程中,一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请及时到当地消费者组织或旅游主管部门投诉,也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好吃”也要有节制
在旅途中品尝各地名吃和特色佳肴,无疑是五一旅游中的一大乐趣。但不少游客一味要求随心所欲,或者不管卫生不卫生,就去吃一些小地摊的食品,或者是特色小吃一次吃个痛快,这样对胃肠有很大刺激,有可能发生急性胃肠病。
五一旅途餐饮应选择口味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少吃生、冷、油、腻,以免发生肠道传染病。口渴时尽量饮茶或喝矿泉水,多吃水果,就餐时不饮或少饮酒,以免发生意外。
话说,女人来到这世界上,在怀孕、生子之后就会懂得作为母亲的辛苦,这时候对于母亲就会更加感激。有些女孩子初为人母,因为都是第一次,很多都还不懂。一般来说,十月怀胎之后就会到达预产期。那么,预产期如何计算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预产期计算方法
所谓的预产期,即孕妇预计生产的日期。预产期不是精确的分娩日期,而是估计的一个大概的生产时间范围。科学家们统计过,只有5%左右的妇女在预产期那一天分娩。
医学上规定,以末次月经的第一天起计算预产期,其整个孕期共为280天,10个妊娠月(每个妊娠月为28天、即40周)。预产期可以提醒胎儿安全出生的时间范围,但不要把预产期这一天看得那么精确。如果到了孕41周还没有出现分娩征兆,应住院观察或适时引产。
1、根据末次月经计算
末次月经日期的月份加9或减3,为预产期月份数;天数加7,为预产期日。例如,最后一次月经是1985年2月1日,月份 2 + 9 ,日期 1 + 7,预产期=11月8日(85年)。
2、根据胎动日期计算
可以依据胎动日期来进行推算。一般胎动开始于怀孕后的18-20周。计算方法为:初产妇是胎动日加20周;经产妇是胎动日加22周。
3、从孕吐开始的时间推算
反应孕吐一般出现在怀孕6周末,就是末次月经后42天,由此向后推算至280天即为预产期。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B超检查推算。医生做B超时测得胎头双顶间径、头臀长度及股骨长度即可估算出胎龄,并推算出预产期(此方法大多作为医生B超检查诊断应用)。
数伏天气候是比较炎热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贪凉、不要熬夜等等。有些朋友想学习数伏天的相关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数伏天计算方法是什么?数伏天如何计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数伏天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是古代的天干地支法,民俗“夏至三庚数头伏”,“庚”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第七个数字,十天干的产生与太阳出没有关,太阳影响万物生长,“庚”的意思就是万物收敛有实,“庚日”每10天重复出现,由于一年12个月,阳历365或366天,阴历354或355天,均不是10的整数倍,由此每月“庚日”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同。
按照俗语“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就是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便是“入伏”的日子,传统约定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的起始日子。三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时间不同,所以导致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中伏时间可能是10天,也可能有20天,导致有些年份的三伏天是30天,有些是40天。
伏天气候炎热,潮湿闷热,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也是六邪旺盛之时,三伏里“六邪”是风、寒、暑、湿、燥、火,也被古人称为六气,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它们就会乘虚而入,导致人体生病,“六气”就变成“六邪”,所以在伏天除了保持正常的作息习惯,多吃清淡食物外。
数伏天防暑常识
酷暑临近,连日来,医院里感冒、发烧、头疼、胃肠不适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逐渐增多,有的老人还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防暑降温呢?一些夏季防暑的小常识安度盛夏: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 ,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