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是法定节假日,公司安排带薪假期是理所当然的,不管是单休公司还是双休公司,若是在放假期间加班都需要付给员工一定加倍的加班工资。那么,2020单休五一加班费怎么计算呢?2020单休五一加班工资有几天呢?以下是带来的2020单休公司五一加班工资计算方法,快点来看看吧。
2020单休五一加班费怎么计算 2020单休公司五一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2020单休五一放假时间是5月1日-5日放假,连放5天,4月26日(星期日)、5月9日(星期六)补班。
5月1日
用人单位在5月1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3倍的加班工资
5月2日-5日
用人单位在5月2日-5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若不能安排调休,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2倍的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法定节假日: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公休日: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2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公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不得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应得的工资报酬。如果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则以本市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基数
劳动节旅行注意事项
出行要事先计划
出门在外,不比在家来得方便,有个头疼脑热、风吹日晒就难免使身体异样,影响了游玩的好心情。所以事先对可能的意外做足准备,省得半途措手不及。事先做好周详的五一旅游计划,尤其是制订应急计划,可以使你在碰到险情时没那么紧张。
旅游线路要精心挑选
选择旅行社之前要多咨询,掌握各个旅行社的基本情况,选择一家资格合法、经营实力雄厚的旅行社。消费者最好选择行业主管部门监制的正式合同文本。内容一般包括:旅行的时间和行程安排、所乘交通工具及档次。旅行的吃、住档次和标准。对旅行社自行制定的不公平格式合同还可以拒签。
外出要注意安全
在山道上发生拥堵时,身体尽量贴靠山侧;一旦处于人数过于集中的环境中,尽量选择上风口站立。在旅游用品中携带刀子、绳子、止血带和相应的急救药品,可以使你心里塌实,即使真的出现事故,这些用具也不会使你手忙脚乱。
旅行消毒很重要
五一外出旅游,一些餐桌上的碗筷总让人有些不安。特别是旅游高峰,客流量大的餐馆,即使备有消毒柜等设备,但由于客流周转快,无论是时间还是消毒柜空间都有些供不应求,难以保证对餐具进行有效消毒;一些城乡接合处的小餐馆卫生状况更不容乐观。
因为滥用毛巾和其它卫生用品,而惹性传播疾病上身的例子实在屡见不鲜。特别在旅游旺季,发生的机率更高。因为人生地不熟,旅游时很难找到一家卫生状况能十分放心的旅馆,为了防患未然,最好自带毛巾,如果忘了带,在当地买两条最好,以免惹病上身。此外,洗澡时最好不要使用旅馆的浴缸,采用淋浴的方式是比较妥当的。
要防止旅游疲劳综合症
长时间乘车要多活动。乘车时不要总是坐着,应常变换体位,或站一会儿或抬高下肢坐一会儿,也可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帮助血液回流,以预防旅行者水肿。
对于晕车的人,在开车前半小时,就应服用晕车药。在乘车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头部活动,可将头靠在座椅背上,闭目养神,避免看窗外移动的景物。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全身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仰卧,用冷毛巾敷前额。坐长途车,要适度地打开车窗,以保持车内空气新鲜,这样人就不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
旅游购物要小心
在异地购物切忌冲动从众,景区内、路边店尽量做到店可进、物则可不买或少买。即使要购买,也应该选择信誉较好的正规商场。旅行社收费发票、景点门票、旅游途中购物发票等消费凭证,是消费者维权的必要证据,消费者应妥善保管好。
尤其对旅行社途中擅自更改项目所产生的费用,更要索取发票,以便为发生纠纷时投诉举报提供依据。在五一旅游过程中,一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请及时到当地消费者组织或旅游主管部门投诉,也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好吃”也要有节制
在旅途中品尝各地名吃和特色佳肴,无疑是五一旅游中的一大乐趣。但不少游客一味要求随心所欲,或者不管卫生不卫生,就去吃一些小地摊的食品,或者是特色小吃一次吃个痛快,这样对胃肠有很大刺激,有可能发生急性胃肠病。
五一旅途餐饮应选择口味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少吃生、冷、油、腻,以免发生肠道传染病。口渴时尽量饮茶或喝矿泉水,多吃水果,就餐时不饮或少饮酒,以免发生意外。
标准体重是什么呢?
其实标准体重是通过计算的方式来测量人体各项质量指数是否合乎理想,也是反应人体健康状况的标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计算方法,男性标准体重计算方法为(身高cm-80)×70﹪,女性标准体重计算方法为(身高cm-70)×60﹪。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标准体重正负10% - 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还有一种简单的算法是:标准体重=自身身高-105,不过这种算法只适用于成年人。
而儿童的身高多少会跟儿童发育的快慢有关,所以也不一定在标准的范围内才是健康的宝宝,希望在家长们悉心照料下健康的成长。其实关于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简单的复杂的国际的通用的,大家仅作参考就好,不管符不符合标准体重都要爱惜身体,保持健康为主。
标准体重是反映和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过胖和过瘦都不利于健康,也不会给人以健美感。不同体型的大量统计材料表明,反映正常体重较理想和简单的指标,可用身高体重的关系来表示。
导语:关于高考携带的东西,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的,其中,一些有作弊嫌疑的东西是万万不能带的。那么,高考能不能带计算器进考场呢?虽然我们平时上课时会用到计算器,但就往年高考来说,是不能带入考场的,那2020高考可以带计算器吗?一起来了解。
2020高考可以带计算器吗 高考能不能带计算器进考场
高考带计算器
一般高考不能带计算器进考场,因为高考数学科目及理综科目在命题时都会考虑到计算问题,所有试题都无需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不过,也有个别地区是可以携带限定型号的计算器进考场的。
一般情况下,高考考生需准备且能携带的物品有:
一是准备好自己的身份证和准考证,两证不齐不能进入考场;
二是准备好考试用具,如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三角板、铅笔刀、圆规、塑料胶擦等。
特别提示:考试用品最好用透明文具袋装好。
除了计算器,高考还有什么不能带进考场?
高考不能带进考场的物品是一切电子产品,包括电子手表。
理由很简单,所有电子产品具有储藏和传输、接收功能。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功能单一电子手表,也不得带进考场。
有的考生平时有喝饮料和吃零食的习惯,所以要特别注意的是,软包装饮料、易拉罐饮料、有色饮料和零食不能带进考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原因是,软包装饮料零食等可以隐藏其他小型物品,为了防止作弊,一律不准带进考场。
还有一些物品也不得带进考场:非透明的文具盒、涂改液、修正带、机械手表、等等。
部分省市考试院规定,考生不得带机械手表进入考场,你一定要弄清楚你所在的省份是否有要求,不要出错。涂改液等不准带入,也是为了防止作弊,关于这一点,高三班主任应该有特别说明。
还有一些与考试无关的物品,比如,钥匙和硬币、带有金属物品的服装、鞋帽、项链、耳坠、发卡、手镯、戒指、磁卡、信用卡、钥匙、硬币等物品。因为,这些物品对考生入场安检造成干扰,会影响到考生进场的秩序和时间。
计算机应用领域包括:科学计算、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多媒体技术应用系统、信息管理、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科学计算是指科学和工程中的数值计算。它与理论研究、科学实验一起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简介
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互联,可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并能交互式地交流信息。
过程控制简介
过程控制也称实时控制,是计算机及时的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迅速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如数控机床和生产流水线的控制等。
计算机辅助系统简介
计算机辅助系统(Computer-aided system)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不同类任务的系统的总称。比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工业设计的系统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利用计算辅助进行翻译的系统称为计算机辅助翻译(CAT)。
在三伏时节,人们应该早睡早起,最好在22点前入睡,因为天气太炎热,很容易会有质量不好的睡眠,导致影响身体健康。那么,大家知道初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初伏是如何算出来的?今天就来给大家强行分析一波,希望大家看完就懂了。
初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
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什么叫“三庚”
1、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四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2、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3、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三个庚日后数到第四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4、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短夜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初伏传统美食
初伏传统美食:萝卜
从入伏开始算,为期的10天为“头伏”。而“头伏萝卜二伏菜”也凸显了萝卜和白菜在三伏天重要地位。北方人需要在入冬之前囤好大量的萝卜和白菜,而入伏开始就是种植萝卜的好时节,到了中伏就要开始种植白菜了。萝卜和白菜的含水量充足,营养价值高,北方不少地区有入伏之后吃萝卜的习俗。
萝卜的吃法丰富多样,炖汤、清炒、油炸、蒸食,甚至饺子馅也可以有萝卜馅。不过在我看来,炎热夏天吃清爽的凉拌萝卜才比较过瘾。
初伏传统美食:苦菜
“三伏一道苦,强身健体不用补”,关于苦味的食物,向来呈现喜厌参半的现象,有的人偏偏对苦味食材情有独钟。但是需要承认的一点就是,像苦瓜、苦菜、莲子芯、丝瓜皮等自带苦味的食材,皆有着“清热养心”的作用。
苦瓜、苦菜直接清炒吃即可,不需要放过多调味料烹饪。莲子芯、丝瓜皮等食材则可以煮汤水喝,夏天喝着清热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