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天冷

2021/9/26 13:06:07
万年历日历:天冷知识
天冷知识
2022昆明冬天冷吗

无论是什么季节去昆明游玩,许多人来到昆明的第一感觉是春天明媚的阳光,风景如画,让人痴迷。我国冬天大部分地区都是比较冷的,那么,大家知道2022昆明冬天冷吗?2022年昆明冬季天气冷吗?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2022昆明冬天冷吗

2022昆明冬天不冷,昆明冬季气温日均最低温度4℃,日均最高温度16℃,冬季均降水总量134mm,冬季均降水天数10天本站为您提供昆明冬季的气温查询。昆明冬季平均温度是 4℃ ~ 16℃。

昆明春季气温日均最低温度7℃,日均最高温度是21℃,春季均降水总量44mm,春季均降水天数6天本站为您提供昆明春季的气温查询。昆明春季平均温度是 7℃ ~ 21℃。

昆明夏季气温日均最低温度16℃,日均最高温度24℃,夏季均降水总量294mm,夏季均降水天数21天本站为您提供昆明夏季的气温查询。昆明夏季平均温度是 16℃ ~ 24℃。

昆明秋季气温日均最低温度14℃,日均最高温度22℃,秋季均降水总量529mm,秋季均降水天数32天本站为您提供昆明秋季的气温查询。昆明秋季平均温度是 14℃ ~ 22℃。

昆明每年都是四季如春吗?

昆明常年夏无酷热,冬无严寒,这实际上与昆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2点:

一、受低纬度高原的影响

昆明地处海拔在2000~4000米的云贵高原中部、滇池盆地北部,市域中心海拔超过1800米,而我们都知道对流层内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度),因此虽然昆明处在热带附近,夏季当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时令的时候时,平均气温几乎普遍接近或超过28度时,昆明的平均气温却始终维持在20度上下,可以说夏季如春,比较凉爽。

但是由于昆明处在北纬24°23'~26°22'之间,纬度较低,因此太阳高度角较大受到的辐射也较强,再加上受“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机械阻挡作用,使得西风带被“一分为二”形成北急支流和南急支流,而南急支流的形成对于副热带锋面的活动有助推作用,使得青藏高原以东的背风区风速较小,天气以晴朗为主,故而即便到了冬季昆明的气温也不会太低,而是日照充足、气候温和。

二、受所处的地形、地势及周边山原环境等影响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昆明位于我国西南部,处在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西接缅甸连印巴、南下越老达泰柬、北经川渝进中原”的独特区位上,这里三面环山且总体地势北部南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

由于昆明处在纬度较低的云贵高原上,并且其东、北、西三面环山,一方面其北部的乌蒙山、梁王山等山脉对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具有阻挡作用,一般冷空气难以翻越,于是造就了昆明冬无严寒、雨雪较少。

另一方面,由于昆明的地形向南呈喇叭形敞开,夏季的时候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水汽,受地形的抬升作用成云致雨,而云雨的形成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并且雨水在蒸发过程中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因此夏季的昆明反而比较凉爽。

正是受以上因素的影响,才成就了云南昆明“春城”的美誉。

但是乌蒙山再高大,也并非总是那么的稳定,也偶有强冷空气翻越的时候。例如受2021年新一轮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将迎来一次大的降温过程,之后冷空气将沿着青藏高原东部南下,波及青海、西藏、四川以及云南等地,并且这些区域将会成为我国降温降水最为集中的区域。

实际上在前几波冷空气的助推下,此次的强冷空气“借道”西北并通过青藏高原东部海拔略低的山原地带顺势而下影响云南大部,春城昆明也将在下周一(1月11日)迎来这个冬天的初雪,最高气温也将降到4度,为立冬以来的最低值,或许“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就要应验了。


湖南今年的冬天冷吗2022

众所周知,湖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有些准备冬天去湖南游玩的朋友想提前来了解一下,湖南今年的冬天冷吗2022?2022年今年湖南冬季冷吗?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湖南今年的冬天冷吗2022

冬天冷。湖南冬季平均最低温度是4℃以上。对于时下想去湖南游玩的朋友来讲,该处的温度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湖南的冬天最低温一般在零下2~3度,但冬天的大部分时间在0度以上,平均温度大概6~8度,但早晚温差大,各人的体质不同,对温度的适应度不同,体质弱的会感觉很冷,体质好点的会觉得不太冷,冬天来湖南要备好打底保暖、加绒保暖内衣和棉袄之类的外套。

冬天去湖南衣服要怎么穿

湖南冬天很冷,零下几度,还要烤火,大风刮起来,吹得脸红嘟嘟,不运动,手脚都冰冷,一天都离不开烤火,要是碰水,不敢洗冷水,都要热水洗。穿棉袄棉裤棉鞋,戴加厚的帽子,穿加厚的袜子,有条件的家里装空调。就没有那么冷了,反正湖南的冬天就是好冷。

全球变暖+拉尼娜影响 极端天气成新常态

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过去“几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在成为新常态。

拉尼娜也是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原因。继上一次拉尼娜事件结束后(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今冬再次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即连续两年冬季发生“双峰型拉尼娜”。

它通过海洋-大气的相互作用,通常容易造成我国冬天变得冷一些,夏天变得更热一些,我国容易形成南旱北涝的降水格局,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比常年多。据省气候中心统计,拉尼娜发展年的冬季我省偏冷、次年汛期全省大部降水偏少的概率较大,其中1951年至1999年,拉尼娜年我省冬季气温偏低占比超过80% (10/12),2000年以来占比减少为50% (3/6)。

由于气候系统的复杂性,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不尽相同,也难以简单地以冷暖或者旱涝来判断,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更多地表现为旱涝或者冷暖交替变化剧烈的阶段性特征。

强寒潮“打脸”全球变暖

有人说,这次超强寒潮席卷我国,是对“全球变暖”说法的一次“打脸”。

强寒潮与全球变暖看似对立,其实并不矛盾。这次超强寒潮席卷我国,恰恰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体现,即气候极端化。年初超级寒潮横扫北美,也是如此。正常情况下,由于赤道和极地之间存在巨大温差,在地球自转作用下形成中纬度西风带,将极地冷空气紧紧“锁”住,温差越大,西风带就越强,这种锁定的作用也越强。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到三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使得赤道与极地之间的温差明显减小,西风带也就变得松弛,锁定作用减弱,极地冷空气更加容易找到出口大举南下,导致极端冷事件发生。

近年来我国极端冷事件次数总体是减少的,但极端冷事件的强度并未减弱。也就是说,伴随着全球变暖的,往往并不是普遍而均匀地升温,而是像跷跷板一样,要么极端的热,要么极端的冷。

今年以来的种种极端天气,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警钟,我们需要从改变自身生活方式做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天冷

人到冬天都想吃点辣,不仅能驱寒暖身,而且能够消耗冬天累积的脂肪。其实,除了能驱寒,冬天适当吃辣也是会养生的表现。

1.辣能补肺。中医认为,辛入肺,冬季吃点辣有助于增益肺气、疏通经络、祛散风寒,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2.辣椒富含膳食纤维。辣椒的总膳食纤维是芹菜的10倍,丰富的膳食纤维除了更有效地帮助清洁消化壁和增强消化功能,还能抑制致癌物质的产生和加速有毒物质的排除,亦可降低血脂和控制胆固醇。

3.吃辣椒能让人愉悦。辣椒里含有辣椒素,辣椒素让人产生的烧灼感传入大脑,使之释放出人体自身的止痛物质——内啡肽,会使人产生轻松兴奋的感觉,因此,辣椒也能舒缓压力,调节情绪。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嗜辣,便会破坏人体消化系统的平衡,损伤内脏,招致疾病。患有胃溃疡等肠胃疾病的人则更不宜多吃。

原料:肥牛片300克、粉丝1把、油菜1把,花椒、干辣椒、陈醋、豆瓣酱适量,葱、姜、蒜等。

做法:

1.将粉丝用热水泡开,油菜焯水备用。

2.葱姜蒜入油锅煸炒,倒入适量豆瓣酱炒出红油后,加入清水,用适量陈醋、糖、盐等调味。

3.水开后放入肥牛片和粉丝,以焯好的油菜铺底,待牛肉变色后转中火再煮约5分钟即可盛出。

4.另起油锅,将干辣椒和花椒炸香后,浇在粉丝上。

健康小语:这道热菜以牛肉为主角,传统中医认为,牛肉能补中益气、滋养脾胃,而现代医学也证明牛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脂类,可产生较高的热量。再辅之以辛辣的食材,既能调出肉质的鲜美,又有活血驱寒的养生作用。这道酸辣肥牛粉当真是冬季食补佳品。

原料:南豆腐250克、辣白菜100克、青红尖椒各1个、韩式辣椒酱20克、鸡精少许。

做法:

1.豆腐过水冲洗沥净,分切成正方小块,辣白菜切成小片,青红尖椒斜切成圈。

2.将石锅置于火上,锅底倒上少量油,中火加热,当油温八成热时,放入青红椒圈煸炒,然后放入辣白菜,翻炒均匀后,加入韩式辣椒酱,并加入半锅水,搅拌均匀,待到汤汁煮至沸腾时,下入豆腐块。

3.拌匀后煮至再次沸腾时改小火,炖煮10分钟左右,最后加少量鸡精调味,即可关火。

健康小语:这道菜热辣浓香,色泽鲜亮,让人不禁食指大动,在寒冷的冬季食用更具有暖身暖胃的作用。其中的辣白菜是朝鲜族世代相传的一种佐餐佳品,口感酸辣爽脆,含有钙、铜、磷、铁等丰富的无机物,能促进维生素B、C的吸收,还能促进胃肠内蛋白质的分解和吸收,抑制肠内其他有害菌的滋生。

麻辣牛蛙

原料:牛蛙250克,丝瓜、香菇、方竹笋适量,子弹头辣椒、鲜花椒、豆瓣酱等适量。

做法:

1.将牛蛙对破成两块,腿部肉厚处剡一刀。丝瓜、方竹笋切成条,香菇切片待用。

2.起油锅,放入子弹头辣椒、豆瓣酱及盐、味精等调料炒香。

3.依次放入切好的牛蛙、丝瓜条、竹笋条、香菇等原料,进一步翻炒,出锅前加入鲜花椒即可。

健康小语:这道菜鲜辣可口,很能提振食欲。牛蛙肉质细嫩爽滑,更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食品,有滋补解毒、活络气血、养心安神等功效,尤其有利于病体的康复。子弹头辣椒籽少硬实,辣味纯正,再加上酱香浓郁、色泽红亮的豆瓣酱,整道菜的“诱惑”指数飙升。


2022合肥冬天冷吗

安徽合肥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这里有各种名胜古迹与特色美食,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2022合肥冬天冷吗?2022年合肥冬季天气冷吗?接下去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合肥冬天冷吗

2022合肥冬天预计冷,主要原因是今年或是“拉尼娜年”,所谓拉尼娜年就是南方的冬天偏冷概率会高于北方,这样一来就会极易发生极端性的寒冷。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

合肥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春天: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

夏季: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

秋季: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

冬季: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

合肥简介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合肥自然环境优美,名胜古迹甚多。 市区公园环城走,碧水绕城流,是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还是全国双拥模范和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2011年8月22日,巢湖市和庐江县正式融入合肥。如今合肥市辖四县、一市、四区及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面积达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745.7万人。

合肥特色美食有哪些

一、庐州烤鸭

庐州烤鸭延续了原先宫廷挂炉烤鸭技术,除了吃它的味道,还可以了解它的文化传承,还有制作烤鸭和刀片烤鸭的过程,吊炉挂烤90分钟,烤到油脂消失就不腻人啦,必须得蘸特色酱料,那叫一个鲜啊,香而不腻,鸭皮进嘴的那一刻瞬间融化,鸭肉香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二、包公鱼

包公鱼是安徽省合肥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包公鱼真的是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所创吗?当然不是,主要还是因为他脸长得太黑,这道菜颜色也是黑色,所以大家就给它一个绰号,那就真接叫包公鱼,味道是非常鲜美,鱼大多是蒸着吃的,听说这样有营养些,你们吃过吗?

三、逍遥鸡

逍遥鸡是安徽合肥美食的一绝,当地有将其称为“曹操鸡”。源于三国时期曹操喜欢的卤鸡,因曹操而得名,养生特色美食,如今,逍遥鸡的制作取的仍然是合肥当地的伢鸡,配上十八种名贵药材香料,加入牛蹄筋,牛骨髓,牛尾烹饪而成,那味道别说曹操了,就连神仙也得“沦陷”啊!

四、三河米饺

在安徽合肥三河古镇,最出名的小吃叫作米饺。已有近百年制作历史,在近代因太平天国起义而美名远扬。也是小编我小时候念念不忘的味道,每到冬至家家户户都会包起米饺,用籼米粉制作的饺子,脆脆的表皮,混合多种口味的馅,一口下去又鲜又甜。

五、肥西老母鸡汤

肥西老母鸡汤是安徽合肥的特色名菜。不仅滋补,而且怎么吃都不腻!值得一提的是肥西老母鸡汤是病人难得的补品,深受各医院的欢迎。180天纯正的土鸡与农夫山泉水的搭配,香气扑鼻的鸡汤诞生,鲜美可口,鸡肉肉质细腻,汤汁鲜美,喝上一口犹如童年时外婆炖的鸡汤,沁人心脾。


2022昆明冬天冷不冷需要羽绒服吗

昆明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喻户晓的春城。许多人觉得既然昆明是春城,那么昆明的天气应该是蛮舒服的。那么,今天就来说说,2022年昆明冬天冷不冷需要羽绒服吗?2022昆明冬天冷吗要穿羽绒服吗?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昆明冬天冷不冷需要羽绒服吗

冬天冷需要羽绒服。昆明的冬天也是比较寒冷的,因为是偏北方。你可以穿棉袄,羽绒服,因为这些衣服它的保暖性会比较保暖,而且密封性比较强非常抗寒。昆明的冬天不像江南的冬天,只要太阳一出,还是挺热的,但也不至于穿短袖那么夸张。一般穿件毛衣加一件外套就可以了,昆明二、三月的“倒春寒”是最冷的,推荐穿羽绒服,裤子么一般你耐寒的话一条牛仔裤就OK了!

冬天适不适合去昆明

冬天还是蛮适合去昆明玩的。

说到昆明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昆明依然艳阳高照,如果你害怕寒冷,不如来昆明过冬。每年11-4月是昆明的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约为6-8℃,历史最低气温为零下5.4℃,此时昆明天气略为干燥。建议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昆明介绍

昆明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处在南北国际大通道和以深圳为起点的第三座东西向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位于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

昆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三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滇池周围生息繁衍;公元前278年滇国建立,定都于此;765年南诏国筑拓东城,为昆明建城之始;明末时期,南明永历政权在昆明建都。昆明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为山原地貌,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沿湖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享有“春城”的美誉。

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使昆明成为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23名,并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2019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昆明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去昆明这个7个地方看花海

昙华寺

昙华寺公园百株山玉兰迎来赏花期,400岁优昙同时绽放。山玉兰作为昙华寺公园多种名花代表之一,近日在“昆明蓝”的映衬下,比往年提前绽放迎客。

云南山玉兰,古称优昙花,据《徐霞客游记》载,优昙花是佛教中称的“昙花一现”的圣花。昙华寺公园,也因园内有一株树龄近400年的优昙树而得名。

目前,近半数玉兰花已经陆续盛放,颜色以白色居多,公园中园玉兰园和袁佳谷纪念园为最佳观赏地。在一片绿意盎然中,洁白的玉兰花高雅地绽放在枝头,晶莹皎洁、亭亭玉立。

黑龙潭公园

梅花节12月21日开幕,400岁古梅绽放等你来赏!

目前,黑龙潭公园内梅花已陆续绽放,白色的梅花发出淡淡的香味,而位于偏殿后面的一株古梅花,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历经沧桑的枝干上一朵朵红色的梅花也开得正艳。

除了梅花外,位于公园龙泉观的明茶目前花开正艳。这株明茶距今已经有520年的历史了,属于早桃红,树高大约五六米。目前,红色的茶花已经开了不少,与盛开的梅花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韵味。

云大银杏林

近日,云大银杏林迎来最佳观赏季节。还有云大银杏林里的松鼠小精英,你遇见过它们吗?

喜欢观赏银杏的人都知道位于云南大学校本部的银杏大道。目前,在云大银杏大道上,大片大片的银杏叶已金黄遍地。在银杏树下漫步,感受无言的浪漫,其情其景妙不可言。

一阵秋风吹过,叶子从树枝上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有的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 打着旋落到地面,有的则像一群金灿灿的蝴蝶在林间飞舞,真是美极了!

昆明植物园

冬天来了,植物园确实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寻一个晴朗的天气,去植物园看枫叶在空中飘舞,再洒满一地的红叶,更能让你从冬天的清冷萧瑟中,攫取一片温暖的“枫”景。

飘落的枫叶铺满了整条道路,踩在厚厚的落叶上随步而走,增添了几分趣味。红枫与霞光齐艳,掩映在绿树流水之间,如诗如画。

满眼的红色仿佛让人坠入一片红色的海洋,畅游其中无法自拔!人们都说秋天是一片荒芜颓废的场景,然而枫叶却是一股清流,打破了人们片面的想法!


立冬下雨夹雪预示冬天冷吗

立冬有秋收冬藏的含义,这时候是草木凋零,许多动物都是冬眠状态。立冬是有许多说法的,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讲讲,立冬下雨夹雪预示冬天冷吗?立冬有雨夹雪预兆着冬季冷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请大家一定要收下!

立冬下雨夹雪预示冬天冷吗

立冬下雨夹雪预示冬天冷,下雨又下雪说明整个冬天多雨水,并且天气冷,这是前人长期根据天气总结出来的。

立冬下雨的其他说法

一、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立冬下雨,那么到了冬季就会大量需求柴禾取暖,家里的粮食也会吃完,因为立冬本身就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节气,立冬,意味着气温已稳定下降到10℃以下,如果有雨水,温度很快就会达到0℃,如此寒冷的冬天,到时大雪纷飞,冰冻万里,人们为了取暖,不得不用燃烧柴禾,由于冬季青黄不接,只能坐吃山空,所以立冬下雨预示是个寒冬。

二、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立冬阴雨天,人们要做好冬季出行不便的准备,而立冬没有雨就要做好春季抗旱准备,因为立冬有雨,基本整个冬季都会有雨雪,所谓“立冬雨,一冬雨”,而冬季寒冷,潮湿的空气会形成大雪,乡间的小路就会因为人们的出行而泥泞不堪,田野也无法下脚,所以人们要准备好雨靴、柴禾、粮食,以便度过寒冷的冬天。

三、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落雨一冬落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立冬是个大晴天,那么整个冬季都以晴朗为主,若立冬是个阴雨天,那么整个冬季都以阴雨天为主,因为立冬有雨是因为西伯利亚的寒流南移导致,随着冷空气的持续推进,雨水天气会频繁发生,从而带来雨雪,所以出现了冬季雨雪的奇特景象,而若立冬晴天,那意味着冷空气还未抵达,说明节气推迟,此时仅仅是深秋阶段,冬季自然少雨雪,而到了春季就会发生“倒春寒”灾害性天气。

立冬起风又有何预兆呢?

一、立冬东南风,立夏干松松。这句俗语的意思是,立冬当天刮起东南风,那么到了来年夏天就会干燥炎热,万物晒得萎靡不振。这是因为立表示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立夏万物将随温暖的气候而生长。立冬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两者有着开始与结束的关系。东南风代表温暖如春,冬季不冷,到了夏季气温会更炎热,也说明来年可能大旱而颗粒无收。

二、立冬西北风,来年五谷丰。这句俗语的意思是,李冬刮西北风,那么来年作物就会五谷丰登。因为西北风,预示此时受到西伯利亚高压寒流控制。随着寒流的南下,我国将自北向南冷空气来袭。伴之而来的就是多雨多雪,而冬季下大雪是兆丰年的象征。俗语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那是农民最大的愿望。

三、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这句俗语的意思是,立冬刮东北风。那么到了冬季,雨雪就会很少是个干净的冬天。这样的天气说明冬季是个暖冬,因为东北风是西北风与东南风抗衡的结果。两股气流势力相当,既不能造成雨雪天气,也不能形成炎热的气候,只能折中温暖如春。暖冬的结果对作物危害极大。而且还会造成倒春寒,这是农民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

四、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这句俗语的意思是立冬刮北风,那么到了冬季,天气寒冷,大雪覆地,预示是个冷冬。立冬刮南风,那么到了冬季就很少雨雪降临,预示是个暖冬,北风是真正的寒流所过之处,冰天雪地,严寒至极。而南风是送暖的象征,他预示暖风吹的游人醉。冬季是个暖冬,所以古人根据风向就可以预判冬季雨雪冷暖,从而预兆来年作物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