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来,在一轮强冷空气影响下,我国各地出现明显降温,北方部分地区还迎来了金秋首次降雪,个别地方较往年早了很多。面对早到的初雪,大家就开始想着今年会不会很冷呢?那么,今年冬天会非常冷吗?到底2022到2023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一起来了解。
2022到2023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
2022到2023冬季预测
目前还没法确定。据专家分析:在拉尼娜事件与暖北冰洋协同影响下,今年冬季,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容易持续偏强,易出现阶段性低温和极寒事件。当前,基于前期北极海温偏暖的现状和未来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预判今冬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气温略偏低,可能会受阶段性冷空气的影响出现阶段性低温,且极端寒潮爆发的可能性大;南方部分地区则存在出现低温、冰冻、雨雪等灾害的可能性,需要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
21世纪首次“三重”拉尼娜出现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预计会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的“三重”拉尼娜现象,“三重”意味着该现象持续了3年并在世界各地引发相关灾害。其中,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华西秋雨、南方秋旱、北方秋汛等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气象学家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拉尼娜事件出现后,全球气候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异常特征。
2020/2021年冬季,是这场“三重”拉尼娜事件的开端。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进入秋季,拉尼娜事件在缓慢发展。海温现状及大气对海温的响应均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国家气候中心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2022/2023年冬季。
拉尼娜事件影响冬季
拉尼娜事件对我国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国家气候中心表示,一般在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当年11月,西南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我国其他大部地区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尤其是华北南部、华中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在降水方面,我国大范围降水偏少,尤其是华东中部、华中中部、华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新疆中部等地;而东北地区西部、西南地区西部和西藏东南部等地降水偏多。
需要关注的是,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秋冬季气候的下垫面强迫重要因子之一,国家气候中心将加强大气-海洋耦合系统的分析研判,及时提供最新预测意见和服务信息。
历史数据:
1950s-1980s,“拉尼娜”事件秋冬季(9月至次年2月)全国共发生139次冷空气过程(其中34次达到寒潮级别),1972/73年秋冬季的冷空气过程最多,有24次。
1990s-2022.02,“拉尼娜”事件秋冬季共发生141次冷空气过程(其中27次达到寒潮级别),2000/01年秋冬季和2012/13年秋冬季的冷空气最多,有23次。
2008年和2018年为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偏重年份,2011年为低温冷冻害和雪灾正常偏轻年份,2001、2012和2021年为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偏轻年份。2008年10月西藏遭遇有气象资料以来范围最广、强度较强的降雪天气。2018年10月黑龙江和新疆遭受低温冷冻害和雪灾;11月四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新疆、青海、黑龙江等多地遭遇暴雪。
关于暖冬和冷冬的概念:
寒冬
参考气象学上的冷流、冷锋、冷空气等概念,中国气象局气候专家,把冬季冷暖这一现象分成,暖冬和寒冬,即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全国范围冬季为上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或称气候平均值(常年值一般取近30年平均,自2002年开始我国根据WMO的规定起用1971至2000年30年平均值作为常年值)时,称该年该区域为暖冬,否则为冷冬。按此定义,我国自1987年至2004年连续18年冬季平均气温高于1961-1990年气候平均值,即-4.7℃,故可称连续18年发生了暖冬现象,若按新的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即-4.2℃,而1995/1996年和1999/2000年两个冬季的全国平均气温分别为-4.3℃和-4.4℃均低于新的气候平均值,就算寒冬。故按标准更科学的说法2004年是连续第4个暖冬。
寒潮来袭,又是预示着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到来。冷冬、暖冬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对于二者的界定却众说纷纭,那么冷冬、暖冬科学的界定标准是怎样的呢?暖冬和冷冬怎么判断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暖冬和冷冬怎么判断
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单站、区域、全国三个范围等级。在单站方面:如果单站平均气温距平大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则为暖冬;反之,如果单站平均气温距平小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则为冷冬;在区域总站数方面:暖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 ,即为暖冬;冷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 ,即为冷冬;在全国有效面积方面:暖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 ,即为暖冬;冷冬面积超过总站数的50% ,即为冷冬。
暖冬有什么优点?
节约能源减轻供电压力
供暖需要用电,若冬季偏暖,供电压力就会减小。但是,由于冬季冷暖变化不定,气温有所起伏,所以根据天气情况,采取供暖对策,就可以大大节约能源。
降低三类疾病死亡率
大量的数据表明,居民的每日死亡人数与季节和气温关系十分密切。冬季,老年人受气温的影响最大,如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心脏病这三类疾病的死亡人数在寒冷天气下明显增加。因此,冬季冷空气不强,天气不十分寒冷,将可以减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上述疾病的发作率和死亡人数。
降雪融化快有利通行
由于冬季气温高,即使下雪也会很快融化,不容易在道路上形成积雪,有利于交通。另外,雪融化得快,使用融雪剂就少,对环境保护也有好处。
对植被生长有利
冬季偏暖对森林的植被生长有利。
暖冬有什么缺点?
呼吸道疾病大大增加
由于冬季的气温偏高,可使得各种病菌、病毒活跃,病虫害滋
生蔓延。加上使用暖气和空调,空气干燥,使得人们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皮肤干燥发痒、火气大等。还会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冬季气温偏高,也降低了人的本能抗寒体质,抵抗力下降。
火灾频发
由于暖冬气温相对较高,空气干燥,很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农产品病虫害高发
暖冬还会使农业病虫害加重,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并在春天大量繁殖,容易出现大面积虫灾。
不利于春播春耕
暖冬气温高,蒸发量加大,使干旱加剧,对农作物生长和春播春耕不利
冬小麦减产
冬季是小麦休眠的季节,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小麦会停止生长,营养成分储存在根部,等到春季返青时,提供足够的养分,但在暖冬时节,植株内的养分会得不到很好的储存,会保持旺盛的生长。其次抗寒能力下降,因为温度偏高,小麦生长过旺加之生育进程提前,致使小麦的抗冻性大大降低。冬末春初的“倒春寒”极易使返青后的小麦易受冻害,导致减产。
羽绒服等冬季衣物销量下降
暖冬导致冬季衣物及冬季运动产品销量惨淡,营业额亏损,严重者将导致部分商家关门倒闭。
空气污染
暖冬我国多暖脊活动,暖脊控制区域容易形成逆温层,导致地面风力小,扩散条件不利,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容易堆积,形成雾霾天气。
气候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如今全球的极端天气是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气候变暖冬天会越来越冷么?气候变暖会导致冬季天气越来越冷吗?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气候变暖冬天会越来越冷么
气候变暖冬天会越来越冷,全球变暖不意味着冬天变热,而是全球加热导致北极的冰块快融化完了。冰洲融化的现象改变了全球风的方向和速度,干扰了四季的变化。
夏天会更热,冬天会更冷。江、湖也会经常发生水灾或者反过来,干水了。
全球暖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畜牧业的动物排放大量的甲烷气,还为了扩大而砍大量的森林。 甲烷气比二氧化碳更厉害好几倍 。
实际上全球变暖并不会导致所有地方的冬季也变得温暖,比如在北半球一些地方,全球变暖反而使得冬季更冷了。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拉尼娜现象,使低纬度地区的海水变冷,特别是太平洋的中东部,经常会出现大面积的低温海水,这样一来地球北半球高低纬度的温度梯度减小,原有的气候系统平衡状态被打破,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团不受约束,那么在较高的气压差别之下,就会以寒潮的形式迅速向低纬度推进了。
在几次寒潮南下的同时,就出现了北冰洋地区的温度比我国北方很多地区的温度还高的现象,比如在今年1月上旬出现在我国的“帝王级寒潮”中,冷高压中心北极涡旋居然来到了我国内蒙古中东部、辽宁省北部、吉林省西北部一带,导致这一地区的气温降到了零下50℃以下,局部地区出现了零下52℃的低温记录。
然而在这一时间的北极地区,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要比我国东北地区还高很多。实际上北极涡旋也正是因为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驱赶,才从北极地区过西风带的控制来到了我国东北地区。
所以,如果寄望于全球变暖使得冬天也变暖和是不现实的,它更有可能会使我国的冬天变得更冷。
从一颗橘子看气候变化
今年的“寒冬”与已经要来的“暖春”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事实上,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幅度相比于这些时不时出现的小骚动,可能会更令你吃惊。不信?
《晏子春秋》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春秋时期我国橘树只能正常生长在淮南地带。唐代李德裕曾在《瑞橘赋》中言:“魏武植朱橘于铜雀,华实莫就,乃吴人未格之兆也。”又道:“清霜始降,上命中使赐宰臣等朱橘各三枚,盖灵囿之所植也。”
可见曹魏时期移植于铜雀台(今河北邯郸)的橘树还无法结实,到了唐朝中后期,同在淮河以北的都城长安便能种植橘树、结出硕果。
植物生长需要适宜条件,若秋冬温度太低,橘树便无法成活。前人留下的诗文,反映出中原的气候环境在不断地变化。
气候变化仅仅导致自然景观的改变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它还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甚至影响着人类文明与王朝的更迭。我们或许能够从环境气候学的角度,重新了解这数千年的风云变幻。
你知古今兴衰,可晓世间冷暖?
公元前209年,一队赴命的征夫被滂沱的大雨困在半途。连日的大雨耽误行程,早就让他们误了时间。偏偏公司还不遵守劳动法和刑法,开除旷工者不靠解雇靠杀头。
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几个被迫旷工的工人听到不远处的祠堂里传来狐狸叫,那狐狸居然还会说人话:“大楚兴,陈胜王。”惶恐之际,他们索性信了这是天命,没过几天干脆撂挑子造反,没想到一呼百应,几拨人两三年掀翻了这个叫“大秦”的无良公司……
始皇帝憧憬万世的时候,大概没想到一场连绵大雨成了大厦倾覆的导火索,这个“天命”来得倒是颇有戏剧性。从前帝王家尤信天时,难道凭一场大雨就能浇毁多少代秦王打下的基业?
来广东,遇见一个有温度的冬季,开启一趟用温度盛情款待的别样之旅,今天带你游逛风情街道,感受广东城市的温度~
街道,是一座城市的“动脉”,熙熙攘攘的来往之中,流淌着城市的活力,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树影婆娑的林荫路、宁静沧桑的石板路、流芳百世的老字号、古朴别致的骑楼群……行在广东,充满特色的风情街道洋溢着城市的温度。
驻足观赏古建筑,尝尝街头小吃,路遇精彩的民俗演出,躲进茶楼里听一出戏剧,或是来一场旷日持久的购物大战……来过你便知道,广东的城市没有寒冬,只有热闹与温暖的烟火气息。
感受千年遗址风韵
东起仓边路,西至广州起义路,北起财厅前,南至大新路,延及高第街一带,北京路是广州城建之始所在地,在广州传统中轴线上,承载着新老几代人的记忆。绿树下的大红灯笼,是北京路的强烈印记,埋藏在底下的沧桑古道,是繁华广州两千年的沉淀。
漫步北京路,犹如置身时空隧道,一步一景,一眼千年,这大概就是北京路弥足珍贵且无法被取替之处吧!自唐代直到民国时期共五朝的十一层路面重见天日,千年的古道,道不尽广州历史浮沉;看看古楼拱北楼,路过万木草堂和大佛寺、城隍庙,仿佛还能感知到跨越了千年的读书声与香火味。
新增十二生肖元素的铜壶滴漏雕塑,向游客展示着整点报时的智慧;以九曜石闻名天下的药洲遗址,闹中取静,更显岭南园林自在古雅的意境;南越国水闸遗址,木构的模型重现当年伟大的水利工程;南越王宫博物馆,在南越国王宫御苑遗址中再现当年辉煌……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
品尝冬日暖心美食
有人曾说,广州的怀旧在西关,西关的记忆在上下九。1995年,上下九商业步行街顶着“中国第一条开通的商业步行街”的光环隆重登场,在这里,广州的市井风情一览无遗。早在6世纪,这一带已成为商业聚集区,印度高僧达摩在此登岸传教,故得名“西来初地”。
鸦片战争后,广州城的富商巨贾纷纷在西关择地兴建住宅,各式苏杭杂货店、洋货店以及茶楼食肆随之而来。后来十三行被火焚毁,商业逐步迁入上、下九路,至清朝末期该地最为繁荣,是广州与全国及海内外进行贸易往来的一个重要窗口。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康王南路
叹岭南文艺风韵
在佛山岭南天地中,一处被标上“祖庙大街店铺”的文物景点,曾经是明末清初佛山最繁华的闹市。它承继着佛山悠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见证了佛山的日新月异与生机勃发。
祖庙老街是古代佛山最繁华的地方,最鼎盛时期出现在清乾隆年间。当时以陶瓷、铸造业等手工业闻名全国的佛山,在祖庙大街店铺集中展示了本地的文化精粹。后来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祖庙大街店铺一度陷入衰落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工艺被人们重拾,祖庙大街的繁华才得以逐渐恢复。
岭南新天地曾是佛山富甲集中的居住地,旧称“东华里”,祖庙大街便是贯穿其中的骨干通道,它将一间间特色商铺比如工艺品、陶瓷刺绣、中式茶楼饭馆等串联起来,让你无论是赏古迹还是品咖啡,都能感受到既传统又时尚的岭南韵味~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祖庙大街
探寻深圳发展缩影
俗话说,没到东门老街,就不算来过深圳。这里是深圳人常挂在嘴边的“老东门”,这里是深圳历史最为悠久的商业区,这里是深圳的根,亲历着百年的巨变。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当时,罗湖一带几个村之间建起了集市,名为“深圳墟”,这是对深圳最早的历史记载,而东门则是深圳墟的四个大门之一。
深圳建特区后,老街成为最早的商业中心,是深圳商贸业的一面旗帜,长期引导和左右着深圳的消费潮流。位于人民北路一横街和二横街之间的风貌街,是“边陲小镇”的历史缩影,再现了深圳的发展史。老街广场的世纪钟、青铜浮雕“东门墟市图”、巨型铜秤雕塑,这些具有明显历史特征的人文街景,都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解放路
品南洋韵味
这条总长不过529米的步行街,记录了中山八百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与孙中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远不止商业街这么简单。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他改称为孙文路。从隋唐时期到1925年间逐渐拓展,形成今天格局。
为了保护这一历史建筑群,重塑孙文西路悠久繁华的容貌,孙文西路于1997年分期修缮,并将孙文西路更名为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街道两旁的骑楼保留了石岐老街的风格,欧亚混杂的南洋建筑风格别具韵味。
镶嵌在骑楼柱子上的黑白怀旧照片,向每一位过客述说着老街的沧桑,令人平添一份怀古的幽思。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是这里的文化印记,三层楼馆精致有趣,将中山的商业文化发展史通过各种载体展示出来。
地址:中山市城区石岐铁城西门外
领略“中西合璧”之美
这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每一处都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感,一街一楼,诉说着斗门的前世今生。据说1850年左右,澳门、加拿大的一些建筑师、牧师等宗教人士经常到斗门镇访问和居住。
加拿大建筑工程师博采欧美各国古典建筑之精华,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陆续建起了10余间布匹店,以及多间百货店、中药店、米铺、钱庄。此外,基督教还建起了福音堂,天主教建起了德式二层楼房的教堂。这些建筑构成了斗门镇清朝老街的全貌,成为珠海市目前保存较完整的老街之一。
街道整体呈鹅黄色,“丁”字形走势,一栋栋商住两用的柱廊骑楼建筑整齐排列,保留着高挑的骑楼风格与典型的欧式外饰,拱形门窗上镶嵌着七彩的压花玻璃。铺房店门高低基本划一,规格近似,外墙和走廊天花饰以花形、几何图形等砖刻,中西合璧的斗门旧街依稀可见昔日作为珠三角南岸货物集散中心和侨汇金融业务聚集地的繁华。
地址: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大马路旧街
领略广州湾异域风情
作为“湛江新八景”之一,霞山法国风情街,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风貌特征在城市空间的投影,可以让你找回关于广州湾的记忆。清朝末年,这里曾作为法国殖民地租界,期间由法国人设计的西方建筑传入,霞山出现了一批欧式特色的近代建筑,反映了法国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
这些法式的建筑遗迹,成为了解湛江历史的珍贵“化石”。20世纪90年代以前,该片区是城市核心区,是最为繁华的商业黄金地段之一。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海滨大道南(海滨游泳场西)
游赏古城淘精品
潮州,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而牌坊街,则是这座城市独特的标志,是潮州人引以为豪的全国之最。一牌坊,一段光辉的历史,一街,一座城府的古味。潮州城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中心,达官明吏多集于此。入宋以后,人材辈出,人文荟萃,因此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众多牌坊。
而集中于太平路的牌坊,多为横跨路面的四柱三门,规模较大,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气势非凡,就有了“牌坊街”的美誉。深灰色石板铺就的街面,宽敞平坦,牌坊与街道的颜色浑然一体,牌坊群整齐有序地分列在街道上。一条长仅1.6公里的繁华太平路上,依次矗立着50座牌坊,平均每30多米就有一座。
据说,每座牌坊都是一段光辉的历史,或表彰科考状元,或赞扬忠孝节义,或歌颂功名。而在满大街古香古色的文化气息当中,那一间一间小商铺中却藏着各具特色的空间,满目琳琅的工艺品、物美价廉的“潮州三宝”等特产、远近驰名的“胡荣泉”鸭母捻等地道小吃……透露出既传统又现代的生活气息。
地址:潮州市湘桥区牌坊街
站在古建筑赏夜景
在韶关风采楼附近,百年东街历经岁月浮沉,承载着韶关那段繁华与战乱的历史。市民统称“三民路”为“东街”,这是东街名称的起源。清末民国时期,这里的江面上千帆竞发,沿岸商贸活动十分繁忙,便出现了大量的“吊脚楼”。
百年东街是南来北往商贩进出广东的商贸、休憩集散地,是粤湘赣三省交界最繁华商贸街,是当年赫赫有名的“老板街”。抗战时期,广东省政府为避战火曾北迁韶关,因此,该地还成了广东最著名的交通休闲集散地之一,给大量到韶关躲避战火的珠三角人群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华灯初上,气势轩昂的韶关地标风采楼、规模庞大的大成殿、名扬岭南的千年名校濂溪书院等古建筑在暖黄的光影下别具风味。站在百年东街,江风习习,隔着北江支流浈江远眺,现代的高楼大厦与古朴的东街交相辉映,偶然传来的酒吧音乐让人深感惬意。
地址:韶关市浈江区东堤路(风采楼旁)
因为有了街道,人与人之间打破了界限,一起创造了一座城、一个时代。不妨找个时间,到广东的街头走一走,感受城市中最温暖的风景与人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