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华北

2021/9/26 13:10:21
万年历日历:华北知识
华北知识
华北地区有哪些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通常情况下,地理单元被划分为六块,即六大地理区,由北往南、由东往西排依次是: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西南。华北地区可以说是发展得比较好的区域之一,那么华北地区有哪些省呢?一起来看看吧!

华北地区包括的省份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中部。华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华北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矿石、铝土矿、铜、锌、金、银、大理石等数十种矿产。

华北地区的植被茂盛,山川相映,雨量充沛,不仅有珍稀动物,而且还拥有数百种珍贵植物。华北大多是褐色土壤,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棉花、花生、谷子等。华北水资源相对短缺,制约着本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除此之外,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华中地区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气象局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

讯,这个中秋假期,可能很多地方都不太适合出游游玩了,因为有较强雨水光临。据悉,中央气象台已经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今起 西南至华北强降雨来袭。而今天(18日)中午11时,中国气象局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

中国气象局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

全国天气预报

鉴于从18日开始西南地区至华北一带将形成一条庞大的强降雨带,中央气象台18日上午发布暴雨黄色预警。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领导18日11时签发命令,立即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

中央气象台9月18日10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西南至华北强降雨来袭

预计,9月18日14时至19日14时,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江汉西部、四川东部和南部、重庆、贵州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山西东南部、河南西北部、重庆东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超过5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具体来看,今天白天到夜间,陕西中南部、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中西部和北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和南部、重庆、贵州北部、云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陕西东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湖北西部、重庆东北部和南部、贵州北部等地局地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雨,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暴雨

明天,雨带将东移发展,华北中东部、东北地区南部、黄淮、江淮西部、江汉、江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辽宁西部、河北东部、天津、山东中西部、河南东北部、安徽北部、湖北中部、贵州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山东西北部、河北东南部局地大暴雨。

20日,降雨区域将转移至东北地区,内蒙古东南部、辽宁中南部、河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风,辽东半岛部分地区有7~8级风;其他地区的降雨趋于结束。

气象专家提醒,本次强降雨覆盖范围广、强度强,尤其是河南、陕西南部、四川盆地等地强降雨落区与前期降雨区域高度重叠,需警惕次生灾害;此外,降雨恰逢中秋假期,建议加强交通安全管理,降低强降雨和大风天气对城市运行、公众出行等的不利影响。

此外,中央气象台9月18日10时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海洋预报

预计,受入海气旋影响,19日夜间至20日中午,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海域将有8~9级、阵风10~11级的大风。

防御指南:

中央气象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提醒受大风影响海域航行、作业的船舶和人员应回港避风,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相关部门应加固港口设施,充分做好防范准备。


10月21日环境气象预报:华北中部等大气扩散条件一般

讯,据最新10月21日环境气象预报显示,预计华北中部等大气扩散条件一般,预计明后天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扩散条件会转好。此外,新疆南疆盆地等部分地区有沙尘出没,大家注意防护。其他地区则大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持续性污染天气。

10月21日环境气象预报:华北中部等大气扩散条件一般

环境气象预报

21日,华北中部等地大气扩散条件一般。22日起,受冷空气影响,上述地区大气扩散条件逐渐转好。

具体预报如下: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

21日,区域中部大气扩散条件一般。22日至23日,受冷空气影响,区域大气扩散条件逐渐转好。25日起,区域中南部大气扩散条件再次转差。

长三角区域

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

环境气象

汾渭平原区域

21日,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一般。22日起,受冷空气影响,区域大气扩散条件逐渐转好。

珠三角区域

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持续性污染天气。

华中区域

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持续性污染天气。

环境天气

西南区域

21日至23日,四川盆地中南部大气扩散条件一般。24日起,区域多降水,大气湿清除条件较好,无持续性污染天气。

东北区域

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持续性污染天气。

西北区域

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新疆南疆盆地的部分地区多扬沙或浮尘天气。


为何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

干旱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等现象。那么,大家清楚为什么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华北地区为什么易发生干旱灾害?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

一方面是因为华北地区处于湿润半湿润区,常出现春旱,就是指气温回升比雨期到来的快,导致的土壤水蒸发大于补充所形成的干旱;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华北地区人口及工农业密集,对水的需求量大,导致径流减少,长此以往形成当地干旱现象。

因为华北的降水主要依靠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降水,但东季风在春季主要影响的是华南地区,东季风还没有影响到华北地区,所以华北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并且华北地区工业发达尤其是重工业,工业发展需水量大,自然用水量也就多,华北的人口多,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这三个用水大户加起来,华北地区的原本就不多的水资源就更少了,这就是华北春旱形成的原因。

华北地区干旱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建国以来,华北地区曾先后发生过1960年、1965年、1968年、1972年和自1997年以来的连续干旱。华北是亚洲温带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

已经发生的气候变暖对华北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与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干旱频发、水资源短缺,对这一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构成了威胁。

河北省发生过的干旱

2003年,河北省连续第七年干旱,57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比常年偏少10亿立方米,灌区200万亩耕地无水可供,18万眼机井出水严重不足,303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

2007年,河北省因干旱少雨,旱情持续发展,受旱面积达到3600万亩,23万人因干旱出现季节性临时饮水困难,地下水位下降,春旱形势十分严峻。

2008年春季,河北省85% 的地区达到重旱程度,耕地受旱面积5000万亩,25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同时,由于降水减少,水库蓄水不足,而用水量大量增加,造成了这一地区地下水严重不足,形成了华北平原地下“大漏斗”。

目前,节水农业正在这一地区兴起,并利用人工增雨等抗旱措施,开源节流,以期缓解干旱缺水的紧张压力。

世界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

1,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生态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可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

2,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制定用水计划,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充分发挥现有水源的最大效益;

3,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4,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5,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6,营造防风林,广种树草,提高绿化面积指数,也是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


最新入秋进程图:秋天到哪了

讯,今日秋分节气,但我国部分地区真正的秋天并没有如约而至。今中国发布了最新入秋进程图,那么,根据此图,秋天到哪了呢?从该图来看,目前华北长江流域入秋均“晚点”了,像北京、河北、河南、江苏等秋天纷纷迟到。不过,现在东北、西北部分城市已经入秋。上述地区要么已经是秋天,要么正在入秋中,唯有华南和江南显得格格不入,高温仍在横行中。

最新入秋进程图:秋天到哪了

入秋时间

华北长江流域入秋“晚点”

常年秋分节气开始时,我国秋季的前沿已经跨过淮河,抵达安徽中部、江苏中部、湖北中部一带,但今年入秋进程偏晚,直到秋分前夕,秋天的脚步仍在华北徘徊,河北南部等地仍未入秋。相比常年,今年北京、河北的部分区域入秋时间偏晚,河南中东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以及湖北、山东的部分地区秋天已经迟到。

从中国推出的全国入秋进程图来看,截至9月22日,我国秋季版图涵盖了西北大部、内蒙古、东北、华北北部、西南大部等地,其中青藏高原、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一带甚至已入冬。大城市中,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兰州、银川、太原、西安等地已经入秋。

中国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今年副热带高压较强,国庆前夕,秋老虎仍然“盘踞”江南、华南一带,常年应该在秋分期间完成夏秋转换的长江流域,入秋进程或将偏晚。

今年秋分节气华北等地雨水多,江南华南“秋老虎”继续发威

秋雨

石妍介绍,常年秋分时节不仅是季节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冷空气趋于频繁的时候。从中国推出的秋分节气高影响天气地图可以发现,秋分时节我国中东部大部天气开始转凉,东北地区的霜冻开始冒头,华西地区秋雨绵绵不断,华南一带暑热仍未消,而且要警惕秋台风的影响。

不同于往年的秋高气爽,今年秋分节气期间华北、黄淮等地雨水明显偏多。预计9月23日至26日,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自西向东有一次较强降水过程。27日至29日,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汉等地还将有一次降雨过程。两次降水过程叠加,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及四川盆地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秋分节气江南中南部、华南大部需警惕“秋老虎”。尤其是国庆前夕,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江南、华南部分地区会出现常年同期(9月下旬)罕见持续性高温炎热天气。

中国部分城市平均入秋(候平均气温)时间:

入秋时间

北京:9月11日;

上海:10月6日;

深圳:11月12日;

杭州:10月4日;

郑州:9月14日;

武汉:9月30日;

长沙:10月3日;

南昌:10月8日;

沈阳:9月5日;

重庆:9月28日。

15号台风专题:2021年第15号台风电母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天气资讯推荐

15号台风电母正在酝酿 甘肃陕西四川等局部大暴雨

南海热带低压最新实时路径图发布 热带低压或将生成为第15号台风电母

南海热带低压在哪里登陆 南海热带低压会影响我国吗

15号台风电母或将生成实时路径 未来会影响我国吗

温州台风网15号台风实时路径图消息 热带低压将于24日凌晨在越南中部沿海登陆

台风电母即将生成会影响广东吗 未来几天“秋老虎”继续发威

今日秋分浙江高温难退 杭州最高气温压35℃高温线

陕西今明有较强降雨局部暴雨 西安未来5天持续明显降水

河南新一轮强降雨逐渐铺开 洛阳等部分地区现暴雨


华北地区包括哪些

华北地区在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中部。华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华北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矿石、铝土矿、铜、锌、金、银、大理石等数十种矿产。植被茂盛,山川相映,雨量充沛,不仅有珍稀动物,而且还拥有数百种珍贵植物。

华北大多是褐色土壤,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棉花、花生、谷子等。华北水资源相对短缺,制约着本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华北地区,在三皇五帝时期,属古九州之一的“冀州”,尧舜时期尧因洪水之灾,分中国为十二州,虞舜以冀州南北太远,于东北分置幽州、于正北分置并州,禹治水后复合为九州,属冀州。

我国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8~13℃左右。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左右。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少于400mm,为半干旱区域。

从丹东、阜新、彰武、张北、右玉、榆林、定边,中宁至乌鞘岭一线,此线以南大部分属暖温带,作物二年三熟,黄土广泛分布。华北地区的西界,自乌鞘岭以南沿祁连山东麓、洮河以西至白龙江,大致以3000米等高线与青藏高原相接。南界为著名的秦岭淮河线,相当于≥10℃积温4500℃、1月平均气温0℃等值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并且是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分界。夏季长达6~9个月,具体界线为秦岭北麓,经伏牛山,淮河至苏北灌溉总渠。亚热带作物逾越此线则不能正常生长,各种自然现象在这条线的两侧都有显著差异,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