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香
油香是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主角。在回族的宗教习俗里,吉庆的开斋节,忠孝的古尔邦节,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生命中最切近的时刻度,都要炸油香。
油香,对降生在回族家庭的每一位成员来说,几乎是以“先入为主”的姿态,占据了一个人从诞生、起名、满月、结婚、丧葬的整个人生旅程,伴随着每个专人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在我浅薄的认知中,似乎没有哪一种食品可以像油香一样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会礼是古尔邦节的核心内容之一。穆斯林沐浴更衣后会聚于城市中心清真寺或宽畅的郊野举行属盛大会礼仪式,以诵读《古兰》和纪念先知、赞美圣贤为主要内容。各地穆斯林每年逢此日,都要戒食半日,俟会礼后进食。
油饼
油饼得提前一天将发面剂弄成面糊糊装进行发起,面剂就是用以前发过饼的面留一块到第二次使用,然后在和面,加入油,调料,盐,香料,放至面发起,成剂子,擀成圆装,中间 划三刀,下入油锅,翻面金黄色即可,油温不能太高。这是回族过古尔邦节必备的美食。
麻花
用小米熬的米汤,放置温热,给米汤里放入调料,油,打入七八个鸡蛋,鸡蛋数量得面的多少来决定,如果面少,七八个足以,搅拌均匀,用和面的手法将面和好。给面抹上油,放置在盆中盖上保鲜膜饧,三个小时,等面发起。面搓成长条,两头朝相反的方向拧,捏住两头,提起,很自然地扭成麻花。锅里倒入油烧到四成热,放入麻花原坯炸至金黄,出锅后撒上白糖。
馓子
馓子和麻花和面过程是一样的,将醒好的面压成长条,揉成与筷子大小后,将其放在抹好的油的盆中,每一盘一层刷一层油以防粘连,待全部盘完后,用布盖上醒50~60分钟。将植物油烧热,将盘好的条取出,条头放在左手食指根处用拇指压住,由里向外绕在其它4个手指上,随绕随将条拉细。约绕20圈左右,将条揪断。断头压在圈内,再用两手食指伸入圈内拉长2/3,再用两根筷子代替两个食指把两条绷直,下入油内炸至半熟时斜折过来,定型后抽出筷子,深黄时捞出即成。
古尔邦节
肉孜节后70天是古尔邦节。“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的音译,意为“奉献、牺牲”。这个节日来源于伊斯兰教的一个传说。相传,伊斯兰教的先知易卜拉欣老年膝下无子,夫妻俩晚年生活很孤寂,后来向真主祈求为他赐子,果然真主满足了他的祈求,使他有了一个儿子,取名伊斯玛仪。伊斯玛仪聪明可爱,先知易卜拉欣夫妇膝下有子承欢,生活十分幸福美满。可是,有一天晚上先知易卜拉欣梦见真主安拉要他宰杀自己的爱子伊斯玛仪献祭,表示他对真主的忠诚。先知易卜拉欣非常喜欢伊斯玛仪,但是又难违主命,为此易卜拉欣显得心事重重,伊斯玛仪看到父亲心事重重,就问是什么原因,易卜拉欣对儿子说了事情的经过。
伊斯玛仪听后坚定地说:“父亲,您是一位虔诚的先知,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为了对真主的忠诚,请您宰了我吧,我是心甘情愿的,如果您面对面的下不了手,就在我的脸上盖一块布吧。”易卜拉欣本来就是一位虔诚的先知,对真主唯命是从,听了JL子的话后,便下决心执行真主的命令。当易卜拉欣准备宰伊斯玛仪时,真主念其虔诚差使一只绵羊从天而降代替了伊斯玛仪。从此以后,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穆斯林要宰牛、羊、骆驼等牲畜来祭祀真主,表达人们对真主的奉献和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