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里弄纵横,巷道曲径通幽
在武夷山脚下,距离武夷山仅4公里,有一个小村庄。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有人类居住。村中一条小溪贯穿其中,两岸古民居错落有致、里弄纵横,30多条巷道,曲径通幽。
每座居民的大门都有精美的砖雕,富贵华丽。这些雕刻与楼台、屋宇浑然一体。村中建筑最宏大、雕刻最精美的要数邹氏大夫第了。门前的拴马石、大门上精细砖雕、后花园“小樊川”的袖珍流畅,无不折射出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因村庄位于一条名叫梅溪的下游,故名“下梅”。它是万里茶路的起点,向北可以到达欧洲各国,向南链接着东南亚。清朝初年,东方的“黄金树叶”就从下梅古村源源不断地运出,连英国女王都热衷的红茶也出自此地。
交通:从武夷山市区乘中巴或公交车直达下梅村。
这里,千年世故,质朴宅居
它地处武夷山市东南部,始建于晋代中期,距今1000多年。它就是自古有“邹鲁渊源”之称的“五夫镇”。经历千年世故之后的五夫镇,现存紫阳楼、朱子巷、屏东书院、兴贤古街等古建筑。
其中,最繁华的要属兴贤古街。这条古街,始建于晚唐,南宋时期达到鼎盛。当时,商铺林立,名人云集。贤古街由6个街坊组成,从五虹桥至文献桥,长1000米。虽经历1000多年的世故沧桑,仍保留这那份质朴的宅居,精巧的石坊门。
贤古街中最为著名属兴贤书院。兴贤书院约在南宋孝宗时肇建,也是朱熹当年讲学授徒的地方。
交通:在武夷山市的汽车站每天有班车定期前往,也可在武夷山度假区雇车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