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表面为什么是凹凸不平的
由于没有大气圈的保护,月球经常受到其他星体的撞击,使它表面凸凹不平。而且因为月球表面温度变化幅度大,加上陨石的撞击和太阳的辐射,月表岩石会发生强烈的机械破碎作用。最后月球表面被尘埃、岩屑和岩块物质所覆盖,比地球上的沙漠还要荒凉寂寥。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在地球形成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得到更多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围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说”。
月亮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的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
唐朝人们就已经知道月球表面凹凸不平
你可能会感到奇怪,1609年,伽利略才第一次观测到了月亮的存在,并且也看到了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面。但早在唐朝时期,我们伟大的祖先就已经对于月亮表面有过详细记载,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唐朝《酉阳杂俎天呎》中就对这件事有详细的记载,翻译成白话文来说就是有一天,郑人本的表弟和一个姓王的人同游嵩山,但后面这两个人都迷路了。焦躁之下他们发现了一个白衣中年正在草丛中睡觉,便急忙上去询问。这人开始怎么都不理他们俩,到了后面被炒得不耐烦了,便叫他们到跟前说:“你们知道天上的月亮由七宝构成吗?月亮上面亮的地方就是太阳照到月亮凸出的地方才显示出来的,上古传说有八万户修理月亮凹凸面,我乃其中之一!”后面这个人拿出食物给他们俩,又帮他们指了路,随后便消失不见了。
这个小故事肯定是一个传说,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轻视,因为这个小故事对于月亮的描述完全正确,但这些发现在当时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人类第一次使用望远镜恐怕还要在1000年之后,当时的人是怎么知道这些天机的?在此只能感叹我国古代人们的伟大智慧了。
月球特点
一、亮度: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 ,其余91% 均被月球吸收。
二、大气环境: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三、分层结构: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四、地月关系: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其特殊引力吸引着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运动,形成了潮汐。
五、地形地貌: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