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吃腊八粥

2021/9/26 13:12:21
万年历日历:吃腊八粥知识
吃腊八粥知识
吃腊八粥的寓意

吃腊八粥寓意着圆满、温暖、吉祥、和谐、健康、营养、方便、淡泊、感恩、结缘、合作等众多感情。吃腊八粥是我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习俗之一,腊八粥原是寺院僧侣在佛祖成道日熬粥供佛,并进行布施,名为“七宝五味粥”,“七宝五味粥”就是腊八粥的前身。

腊八粥简介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喝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习俗,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等)。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清《房县志》卷十一《风俗》称,“腊八日,以米和麦豆及诸蔬果作粥,谓之腊八粥。果木有不实者,以斧斫树著粥于穴,问曰:‘结不结,枝压折。’谓之‘喂树’”。


腊八为何要吃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 “腊八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要饮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那你知道腊八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吗?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后,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12月8日成道,称为“佛成道节”。佛寺在这天举行诵经,并效法成道前牧女贡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做粥供佛。所以在腊八这一天便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我国吃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腊八粥有糯米、芝麻、苡仁、桂圆、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在白米等精细食材的基础上,适当搭配一些糙米类、杂粮类等谷物,这样粗细搭配不仅吃起来更有质感,而且可以摄取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清《房县志》卷十一《风俗》称,“腊八日,以米和麦豆及诸蔬果作粥,谓之腊八粥。果木有不实者,以斧斫树著粥于穴,问曰:‘结不结,枝压折。’谓之‘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