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起源

2021/6/7 10:36:32
万年历日历:起源知识
起源知识
五一国际劳动节由来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方式很简单,就是安排假期,给优秀的劳动者进行表彰,每年都是如此。劳动节属于国际性节日,其他国家也在过,只不过过法跟我国不尽相同,那么国际劳动节的起源是什么呢?想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由来,就来瞧瞧的介绍吧。

五一国际劳动节由来

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国际劳动节的起源是什么

19世纪,资本主义高速发展,资本家为追逐利润,普遍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工人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以美国为例,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的巨大愤怒。为了争取基本的生存条件,工人们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当时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8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8小时工作制。5月1日,美国各地同时爆发了罢工运动和示威游行,20多万工人参加了斗争。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致使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

罢工运动所表现的革命力量使政府当局和资本家极为恐慌,但他们不甘心接受工人的条件,5月3日,芝加哥政府当局用暴力镇压工人。他们组织破坏分子在警察的保护下混进罢工队伍,故意制造混乱,以此为借口,当场开枪打死打伤4名工人。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极大愤慨,第二天,上千名工人为死难工友举行追悼会,声讨政府当局的暴行。在大会即将结束的时候,近百名警察冲进会场,抡起棍子,朝工人头上、身上打去。伪装在工人队伍中的资本家走狗,向人群投掷炸弹,当场有几名工人倒在血泊之中,几名警察也被炸死炸伤。这是资本家故意制造的事端,为政府当局大规模镇压工人提供了借口。政府立即调动大批军警,疯狂向工人队伍开枪,有多名工人被打死打伤,更多的工人被逮捕,其中包括8名工人领袖被交付法院。8月20日,法院判处7人绞刑,一人15年徒刑。工人们不服,向州最高法院上诉,裁决是维持原判。后又向联邦最高法院上诉,但他们根本就不受理此案。这激起了美国各地工人群众的强烈抗议,工人们联合起来,纷纷举行抗议集会。但政府当局仍然于次年11月杀害了其中4名工人领袖,3人改判无期徒刑。一名则死于狱中。美国芝加哥工人的鲜血,燃起了全国工人斗争的烈火,并迅速蔓延到欧洲和其他大洲。全世界的工人阶级纷纷举行罢工运动,与资本家斗争。

在世界进步舆论的广泛支持下,在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坚持斗争下,美国政府终于在一个月后,宣布实施8小时工作制,美国工人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为纪念美国工人的罢工运动,1889年7月14日,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会上宣布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者的共同节日——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劳动节的传单,将“劳工权利”“劳工尊严”“劳工神圣”等全新的观念引入中国,为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积淀了心理基础。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争取8小时工作日,主题就是“劳工神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人民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国家的主人。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党和政府都要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五一劳动节在中国的表现和影响

五一国际劳动节已经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原假期为7天,现在调整为3天。由于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劳动法已经从各方面开始保障人们的权益。人们已经不需要在这一天来表达自己的困苦生活和工作状态了,对现代人来说,五一劳动节更多的是思考去哪里玩或者度假休息,已然是一个放松的节假日了。

感谢先辈的不懈努力,也希望我们可以谨记先辈的顽强精神并学习。


沙尘暴的起源地是哪里

导语:近日,我国北方多地遭受沙尘暴天气袭击,漫天橘黄,不禁让人好奇这样的天气是怎么来的。对于沙尘暴的起源,多数人认为来源沙漠,因为没有沙哪来的沙尘暴呢?但实际上是不是来源于沙漠呢?到底沙尘暴的起源地是哪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究竟沙尘暴是从哪里来的吧。

沙尘暴的起源地是哪里 沙尘暴是从哪里来的

沙尘暴起源

不同时期的沙尘暴,起源点也不同。就最近一次沙尘暴来说,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监测中心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这次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蒙古国。

专家指出,一般沙尘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沙尘源、大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沙尘源是物质条件;大风是动力源;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为热力条件。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监测中心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本次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蒙古国。2021年3月14日上午,蒙古国西南部发生沙尘暴天气,沙尘随气流向南移动,于14日傍晚,在蒙古国与内蒙古中西部交界处入境。内蒙古巴彦淖尔、二连浩特、包头等地相继发生沙尘暴,能见度低于1000米,空气质量等级均为严重污染。15日凌晨,沙尘开始影响京津冀地区,北京受上游沙尘传输叠加大风扬沙作用影响,PM10浓度明显上升,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

据气象专家介绍,3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偏高,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沙尘天气的生成。本次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主要起源于蒙古国,由于蒙古气旋发展强盛(15日2时中心气压达980百帕),沙尘随着气旋后部的冷高压东移南下,影响了我国北方大部地区。

针对受沙尘天气影响地区的公众,专家提醒,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群,尽量不要到室外活动;公众外出时请佩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外出归来应清洗面部和鼻腔。

此外,专家提醒,15日北方多地北风强劲,天干物燥,须注意防风防火;注意加固室外搭建物和广告牌,户外高空作业注意安全防护。

沙尘暴成因:

沙尘暴成因

自然条件

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物理因素

在极有利的大尺度环境、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风向切变及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引起锋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发展,加剧了锋区前后的气压、温度梯度,形成了锋区前后的巨大压温梯度。在动量下传和梯度偏差风的共同作用下,使近地层风速陡升,掀起地表沙尘,形成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

环境因素

通过实验,专家们发现,土壤风蚀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首要环节。风是土壤最直接的动力,其中气流性质、风速大小、土壤风蚀过程中风力作用的相关条件等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土壤含水量也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为因素

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气象因素

沙尘暴的形成是以东亚特殊的大气环流为背景,并与冬季风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发生主要与冬半年西伯利亚—蒙古高压驱动下的冷锋过境有关,属冷锋型沙尘暴。


足球起源哪个国家

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运动。古代足球起源于中国东周时期的齐国,当时名为“蹴鞠”,到了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人们把蹴鞠比赛分为两队,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

现代足球起源于英格兰。传说在11世纪,英格兰与丹麦之间有过一场战争。战争结束后,英格兰人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一个丹麦人的头骨,出于愤恨,他们便用脚去踢这个头骨。不过他们发现头骨踢起来脚痛,于是就用牛膀胱吹气来代替它,这就是现代足球的诞生。

1863年10月26日,几名足球爱好者在英国伦敦女王大街的弗雷马森酒店聚会,讨论并成立了英格兰足球总会,这是世界足球历史上成立的第一所足球协会,它的成立标致着现代足球的诞生,在此之后,人们把1863年10月26日称为“现代足球日”。

除此之外,此次聚会还草拟出了一份较为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它是现代足球竞赛规则的雏形,由于当时足球运动阵型的特点,该竞赛规则中当时允许球从球门柱之间进入或在上面的空间越过,不论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击、运进去的,都算赢一球。而英足总成立的成立英格兰带动了欧洲和拉美部分国家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各国陆续成立了足球协会。


冬奥会的起源

我们都知道,奥运会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奥运会举办的目的是为了让全世界各地通过运动来交流各国文化,互相之间切磋体育技能。冬奥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类,同样也是受到了很高的关注度。那么冬奥会的由来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冬奥会的起源吧。

冬奥会的起源

冬奥会即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奥运会”则是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奥运会一样,冬奥会也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是世界性冬季项目运动会。

随着冰雪运动在欧美的日益普及,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建议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这一建议到1924年成为现实。此前,1908年第4届奥运会上增加了花样滑冰项目,1920年第7届奥运会上增加了冰球项目。花样滑冰和冰球加入奥运会后,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但因天气条件等因素也给奥运会组织者带来诸多不便。鉴于此,把冰雪项目从奥运会分离出来,单独举办冬奥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委员会官方网站提供的资料显示,第1届冬奥会于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办。当时参赛代表团共16个,参赛人数258人,比赛设6大项16小项,最终挪威名列奖牌榜首位。

冬奥会最初也是每4年一届,与奥运会在同年和同一国家举行。从1928年的第2届冬奥会开始,冬奥会与奥运会的举办地点改在不同的国家举行。从1994年起,冬奥会与奥运会以两年为间隔交叉举行。1992年冬奥会是最后一届与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而为将冬奥会与奥运会时间错开,也只有1992年冬奥会与1994年冬奥会相隔2年举办。

滑雪运动起源

远古时代,地球的冬季异常寒冷,人类的日常生活及运输、狩猎等受到极大限制。据考证,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滑雪起源地,距今约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当时,阿勒泰地区的先民们用皮带把大片兽骨绑在皮靴上,在浩瀚的林海雪原中常常用滑行代替涉雪。

2006年,中国滑雪协会和阿勒泰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将这一考古研究成果公诸于世。

挪威人拉开滑雪运动序幕

早在1733年,生活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挪威人成立了第一支滑雪队,从此拉开了滑雪运动的序幕。1780年,挪威人奴儿哈木利用软条制成两侧内弯的滑雪板,形成了现代竞技滑雪板的雏形。1861年,世界上第一个滑雪俱乐部在挪威成立。

冬季项目最初进入奥运会

尽管冰雪运动早就受到生活在严寒地区国家人们的喜爱,但直到1908年这项运动才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和1920年第七届安特卫普奥运会,花样滑冰和冰球被列为比赛项目。但长达半年的时间差,大大限制了冬季与夏季体育项目出现在同一届奥运会上。

第一届冬奥会的举办

国际奥委会于1924年在法国的夏蒙尼举办了“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进行纯粹的冬季项目比赛。1925年,国际奥委会布拉格会议又将其更名为“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并决定每四年举行一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年和同一国家举行。

冬奥会的发展演变

从1928年起,冬季奥运会与夏季奥运会开始在不同国家举办,但保留每四年与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年举行。1986年国际奥委会又决定,从1994年起冬奥会与夏奥会彻底“分离”,改为以2年为间隔交叉举行。这样,1992年在法国举行了冬奥会后,1994年又在挪威举行了一届。

冬奥会在亚洲

冬奥会迄今一共举办了23届,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欧美国家举行。已举办的冬奥会中,亚洲一共举办过3次,其中日本分别于1972年在札幌、1998年在长野举办;韩国于2018年在平昌举办。中国将于2022年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同时将成为第三个举办冬奥会的亚洲国家。


天方教发源地

其发源地是阿拉伯半岛。他的创始人是默罕默德,其在公元7世纪决定创教。在吸收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和教义思想的基础上,该教创立于阿拉伯半岛。比基督教还晚近700年。教众认为,穆罕默德是真主的最后一位封印使者,《古兰经》是真主通过穆罕默德宣示给人类的最后一部最完整的经典。

简介

该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等。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

信奉该教的人统称为“顺从者”。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创传。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20世纪以来,在西欧、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

该教自创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传入世界各地后,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星座的来源是什么

星座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古代巴比伦人将天空分为许多区域,称为“星座”,不过那时星座的用处不多,被发现和命名的更少。黄道带上的12星座初开始就是用来计量时间的,而不像现在用来代表人的性格。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已提出30个星座。那里有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从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波斯弯,所以又叫“两河流域”地区。两河流域文化传到古希腊以后,推动了古希腊的文化发展。

星座名称的由来

古希腊天文学家对巴比伦的星座进行了补充和发展,编制出了古希腊星座表。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综合了当时的天文成就,编制了48个星座。并用假象的线条将星座内的主要亮星连起来,把它们想象成动物或人物的形象,结合神话故事给它们起出适当的名字,这就是星座名称的由来。

星座的发展历史

希腊神话故事中的48个星座大都居于北方天空和赤道南北。中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需要向外扩张,航海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船舶在大海上航行,随时需要导航,星星就是最好的指路灯。而在星星中,星座的形状比较特殊,最容易观测,因此,星座受到了普遍关注。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时,不仅利用星座导航定向,而且还对星座进行了研究。192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决定将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其名称基本依照历史上的名称。

星座的分类

1928年,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公布了88个星座的名称。这88个星座分成3个天区,北半球29个,南半球47个,天赤道与黄道附近12个。人类肉眼可见的恒星有近六千颗,每颗均可归入唯一一个星座。每一个星座可以由其中亮星的构成的形状辨认出来。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把星空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中国很早就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史记天官书》记载颇详。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3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是在黄道和白道附近的28个区域,即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星座是按照阳历生日来推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