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来周末要到了,是一件值得开心的是,但就在刚才,被告知这个周六还要上班!这到底是为什么啊?当然,公司怎么会平白无故让我们周末上班呢?肯定是有原因的。那么,你知道2021年5月8日为什么上班吗?5月8日补班是什么原因?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2021年5月8日为什么上班 5月8日补班是什么原因
5月8日上班原因
五一调休范围。根据2021五一假期调休安排:5月1日(星期六)至5日(星期三)放假调休。其中,4月25日(星期日)、5月8日(星期六)分别补5月4日和5月5日的班。
五一调休是因为全年的带薪假日总数是法定的,11天的总量不能变,这个数字是经过科学论证和法定程序落实的,不可随意更改。所谓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
关于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症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特别是春节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节后综合症也叫富贵症。长假期间很多人容易忘记平时对自己的约束,熬夜、暴饮暴食等,睡眠规律、饮食规律一旦被打乱,便秘、长痘、油脂分泌过多很正常,而腹泻在过节中更是常见。
节后综合征
病因:
人们从周一到周五,辛勤工作,把与工作和学习无关的事置之度外。一到双休日或法定假期,这些被置之度外的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几天,把原来建立起来的工作与学习的“动力定型”破坏了。待到假日过后的上班日,必须全身心重新投入于工作,即必须重新建立或恢复已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这就难免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即所谓“节后综合症”。
节后综合症对一些平时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工作的人而言,整整几天不用上班,未必是件舒心的事,尤其是平时常要轮值夜班的基层民警、加班熬夜的领导或负责文字材料的“笔杆子”,突然闲下来无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现失落、焦躁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人的大脑中枢会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如果一下子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停下来,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物,这时,平日总在超时工作、觉得没有个人时间的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
这种心理失调,其实也是一种提示信号,平日的工作及生活方式并不利于身心健康,长此以往,很可能因工作紧张、压力过大而引发各类身心疾病,甚至导致“职业倦怠”等不良心理反应。此时的长假,正是过滤已有的工作方式,尝试另一种生活心态的时机。亲身体会“有张有弛”的生活方式,学会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给疲惫的大脑和身体以不同于平时的新鲜刺激,充电的感觉会让过度消耗的精神和心灵放一个真正的假期。
节后上班如何调整心态?
节后上班
1、 给自己一段适应的时间
假期和非假期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春节是我们传统的亲友相聚家人团圆的重要节日,七天大假,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的身心开始去适应一种“娱乐、松弛、非理性”的舒适状态,假期一结束,意味着又要开始一种“条理、紧张、挑战、理性”的工作或学习状态。生理心理机能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理智层面的假期结束了,但潜意识层面的假期还没有结束,所以,出现节后综合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正常的反应。适当的给自己一周的适应时间,让意识和潜意识接上轨,慢慢趋于和谐状态。
2、 生活作息提前进行调整
节日期间,各位亲友聚会,应酬会面,会提高我们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导致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所以,收假前一天建议应“静下来”,避免高强度的应酬,在家休息,吃些清淡的饮食,新鲜的水果,听些轻音乐,晚上早睡,睡前热水泡脚,都有助于我们调整恢复生活规律。
3、工作前三天不宜安排高强度工作
很多同事一收假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计划中,这会增加焦虑感,加剧节后综合征的症状。上班前三天,应尽量安排一些计划性、交流性质的工作,可以给到自己一个缓冲适应调整的时期。
4、运动调整精神状态
假日期间,运动减少,会让人变得“懒懒的”,收假后,可以进行运动量相对大的运动,比如快跑、游泳,可以帮助身体消耗一些能量,重新获得元气。
5、饮食调整身体状态
节日期间亲友相聚都是大鱼大肉,相对油腻导致肠胃负担过重,收假后的饮食不济也容易让人精神不振。收假前三天可以只吃素或者建议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大量喝白开水,多吃粗纤维和绿色蔬菜,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胃肠道恢复健康的状态。
法定节假日的放假安排是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时间上的便利,为促进经济增长做贡献。有些朋友不清楚:法定节假日为什么要补班调休?为什么碰上法定节假日就要补班调休?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法定节假日为什么要补班调休
因为法定节假日占用了工作日的时间,所以需要补班调休。每年公布的放假办法,会将与法定节假日相邻的周末连在一起休息,但周末时间不属于法定节假日的范围。
如果在工作日休息的,就需要在周末补回工作日。例如:五一国际劳动节放假一天,为了形成三天小长假,可能会将不是周末的工作日也放在一起休息,这属于调休,因为调休而占用了工作日的,则需要在周末时补回。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法定节假日的工资计算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发布通知,按照最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后,职工全年约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有所调整。这次调整首次应用“月计薪天数”(21.75天)代替此前的“月工作日”(20.92天)来计算加班费基数,因此劳动者节假日的加班费与此前相比略有减少。
应付工资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下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即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此前的251天减少为250天,则每月工作日由的20.92天调整为20.83天。
该《通知》还首次提出一个“月计薪天数”的概念,用以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而俗称的节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双薪正是以日工资、小时工资为计算基数。《通知》明确指出,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即使不上班也应计薪,除去不计薪的104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资水平。以北京市月平均工资3008元为例,则劳动者节假日加班应以138.3元为基数,发放三薪或双薪。
计薪天数
针对节假日多一天对加班费到底有无影响的问题,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证实,“《通知》理清了一个概念,就是‘月计薪天数’。加班工资应以此计算,而月计薪天数只与双休日有关,与法定节假日无关,因此对加班费并无影响。”因此在这个新增的“月计薪天数”的意义上,加班费确实比以前按“月工作日”算减少了,但今后无论法定节假日增加到多少天,都对加班费没有影响。
此前有媒体称,每年的法定节假日从往年的10天增加到11天,劳动者加班费会得到小幅增加。根据新计算方法,这种说法有误。
“以前的算法是错误的。”根据《劳动法》“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的规定,以前一直都是将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均视为不用支付工资,365天刨除这两块所剩天数除以12个月,得出每月工作日,计算日工资和加班工资。而此算法一直与《劳动法》相悖,包括刚刚废止的2000年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增加一天的法定节假日对于劳动者的影响仅在于,将多一天休息日按照三薪算加班待遇。
法定节假日的放假安排是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时间上的便利,为促进经济增长做贡献。有些朋友不清楚:法定节假日为什么要补班调休?为什么碰上法定节假日就要补班调休?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法定节假日为什么要补班调休
因为法定节假日占用了工作日的时间,所以需要补班调休。每年公布的放假办法,会将与法定节假日相邻的周末连在一起休息,但周末时间不属于法定节假日的范围。
如果在工作日休息的,就需要在周末补回工作日。例如:五一国际劳动节放假一天,为了形成三天小长假,可能会将不是周末的工作日也放在一起休息,这属于调休,因为调休而占用了工作日的,则需要在周末时补回。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法定节假日的工资计算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发布通知,按照最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后,职工全年约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有所调整。这次调整首次应用“月计薪天数”(21.75天)代替此前的“月工作日”(20.92天)来计算加班费基数,因此劳动者节假日的加班费与此前相比略有减少。
应付工资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下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即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此前的251天减少为250天,则每月工作日由的20.92天调整为20.83天。
该《通知》还首次提出一个“月计薪天数”的概念,用以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而俗称的节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双薪正是以日工资、小时工资为计算基数。《通知》明确指出,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即使不上班也应计薪,除去不计薪的104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资水平。以北京市月平均工资3008元为例,则劳动者节假日加班应以138.3元为基数,发放三薪或双薪。
计薪天数
针对节假日多一天对加班费到底有无影响的问题,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证实,“《通知》理清了一个概念,就是‘月计薪天数’。加班工资应以此计算,而月计薪天数只与双休日有关,与法定节假日无关,因此对加班费并无影响。”因此在这个新增的“月计薪天数”的意义上,加班费确实比以前按“月工作日”算减少了,但今后无论法定节假日增加到多少天,都对加班费没有影响。
此前有媒体称,每年的法定节假日从往年的10天增加到11天,劳动者加班费会得到小幅增加。根据新计算方法,这种说法有误。
“以前的算法是错误的。”根据《劳动法》“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的规定,以前一直都是将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均视为不用支付工资,365天刨除这两块所剩天数除以12个月,得出每月工作日,计算日工资和加班工资。而此算法一直与《劳动法》相悖,包括刚刚废止的2000年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增加一天的法定节假日对于劳动者的影响仅在于,将多一天休息日按照三薪算加班待遇。
自从2008年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之后,我们的劳动节就只能休假3天的时间了,今年五一突然能休假5天,很多网友还是挺不适应的。那么2020五一为什么放假5天呢?虽然放假5天,但是五一法定节假日还是只有一天。所以这就不难解释2020年4月26日为什么上班了,要调休啊。
2020年4月26日上班的原因是为劳动节放假5天,但是五一法定假期只有1天,因此今年五一需要调休两天,所以我们需要在4月26日(星期日)和5月9日(星期六)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现将2020年劳动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5月1日(星期五)至5月5日(星期二)放假调休,共5天。4月26日(星期日)、5月9日(星期六)上班。
为什么五一放假5天
自从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以来,每年都有人提议恢复五一黄金周。为什么今年五一能放假5天?理由我认为有二个:
第一,2020年元旦只放假1天,没有调休3天的假期,因此在五一的时候补上两天的调休。
第二,五一气候好,全国各省都适合外出旅游,3天小长假,实在不够出门堵车的,增加到5天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法定假日的变迁过程
1999年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法定假日共计10天,分别为:元旦一天,五一三天(5月1日至3日),国庆三天(10月1日至3日),春节三天(初一至初三)。
2007年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法定假日共计11天,比之前多出了1天,但是将五一的3天法定假日缩减为1天,同时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法定假日(下次再调整可以把元宵节也加进来)。
目前11天法定假日分别为:元旦、春节(初一、初二、初三,除夕不是法定假日,2013年修改)、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十月一日、二日、三日)
国家法定假日出勤上班,只能支付3倍加班费,而不能调休。法定假日当天是周六或者周日的,休息日往后顺延。
2020五一加班费计算标准
1、用人单位在 5 月 1 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5 月 2 日至 5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选择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则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2、在法定节假日加班,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收入÷21. 75天(月计薪天数)×300%;在休息日加班,则要按200%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即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收入÷21. 75天(月计薪天数)×200%。这里所说的工资收入指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各类补贴都不算在内。
导语:相信很多人应该接到通知了,就是4月25日,本周日需要上班,而不少人就比较不解,大好周末,为什么偏偏要上班呢?到底2021年4月25日为什么上班?你知道4月25日上班是为什么吗?我们知道,很快五一就要来了嘛,而今年五一有5天假期,这么长的假期,当然是要补班啦,所以25日就要上班了。
2021年4月25日为什么上班 4月25日上班是为什么
4月25日上班
因为在五一假期调休范围内,即5月1日(星期六)至5日(星期三)放假调休,共5天。其中,4月25日(星期日)、5月8日(星期六)分别补5月4日和5月5日的班。
五一加班抵11天的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在5月1日(劳动节)当天,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 的工资报酬。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 。
在5月2日-5月5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 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 ×4天。
也就是说,如果你选择在5月1日当天加班,可获得三倍加班工资;在5月2日至5日加班,则可获得两倍加班工资。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加班工资是3倍还是2倍,都是用人单位在支付劳动者月工资后另外支付的。
因此,按“5月1日当天三倍日工资,后4天两倍日工资”计算,五一小长假加班5天的工资,相当于平时工作11天所获得的收入。
举例来看:某公司员工小王的月工资标准为6000元,按人社部规定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则小王日工资为275.86元。小王5月1日当天加班,可获得加班费827.58元;如果小王5天全部加班,将获加班费3034.48元,相当于平时11天的日工资。
五一去哪里玩?
五一出游
1、上海迪士尼
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中国内地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拥有七大各具魅力而令人难忘的神奇园区,米奇大街、奇想花园、梦幻世界、探险岛、宝藏湾、明日世界和迪士 尼.皮克斯玩具总动员主题园区。
上海迪士尼乐园有适合小孩子游玩的项目如七个小矮人矿山车、飞跃地平线、米奇童话专列、点亮奇梦:夜光幻影秀等项目,也有适合大人游玩的惊险刺激的游乐项目,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上海五一亲子游、家庭游的好去处。主题乐园是五一热门旅游主题,每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迪士尼乐园非常火爆,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往旅游,是上海五一旅游热门景点。
2、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北京紫禁城,皇家宫殿,国家5A级旅游景点,世界五大宫之首,世界文化遗产。每年的四月和五月,天气和暖,不会像夏天那般炎热,是游故宫的最佳时间。
来故宫旅游,除了欣赏故宫雄伟的古建筑和丰富的古文物外,五一长假来这里赏牡丹也是不错的选择,赏牡丹最佳地点在故宫御花园,故宫御花园位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慈禧太后在故宫御花园和其他园林园中种了许多牡丹。
紫禁城中诸花芳谢之时,御花园牡丹展姿怒放,正应了这句“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园内二百余株牡丹,重葩吐艳,千娇万态。
五一旅游
3、云南大理
推荐理由:大理的景点主要在“风花雪月一古城”,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还有便是“井井有条”的大理古城。另外值得一提的便是白族掐新娘与三道茶的表演。大理古城就被包围在苍山、洱海之间,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
4、海南三亚
推荐理由:如果你来不及等待夏天的阳光,海南 三亚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可以潜水,可以晒太阳,可以提前感受夏日时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意思是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对待老师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敬重。出处:清代诗人罗振玉《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译文: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待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忠臣不应该有境外的私交,学生应该有主动给老师柬修的好意。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
姜太公(生卒年不详),西周齐国始祖。又名姜尚、吕尚、吕望,字子牙。西周初为“师”(武官名)。也称师尚父。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智勇双全。相传著有《六韬》、《太公家教》等。
本文是姜太公的《太公家教》节录。《太公家教》是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由于语言通俗,被认为“浅陋鄙俚”,所以公私藏书家多未注意珍藏;史、志书籍也少著录。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敦煌石窟”内发现了唐人的写本一卷,后被收入《鸣沙石室佚书》影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