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的危害是很大,会导致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生产生活受影响、生命财产损失、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那么,大家知道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沙尘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危害一
沙尘暴除大风外,混杂有大量颗粒物,可以沉积在人体的各个器官。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与其粒径和形态有关:组成雾霾的颗粒物以PM2.5为主(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PM2.5能够直接进入、附着在气管、支气管,甚至直达肺泡,诱发感染、炎症或者免疫反应,甚至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尘肺等疾病的发生。而沙尘暴颗粒物要大一些,一般直径在PM10以上。PM10吸入后,沉积在上呼吸道,同时通过纤毛运动,随着咳嗽、打喷嚏排出体外,这些颗粒物会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破坏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引起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事实上,沙尘暴也有PM2.5,因此会对上、下呼吸道产生双重打击。另外,沙尘颗粒物沉积在皮肤上,使皮肤腺和汗腺阻塞,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皮疹;颗粒物进入眼部,引起眼部异物感、流泪,甚至发展为结膜炎等眼部疾患。
危害二
沙尘暴混杂有大量花粉等过敏原,从远方传至本地,有些在本地不曾有过敏史的人,沙尘天气时可能会出现许多过敏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危害三
沙尘暴还混杂有大量细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物质,随沙尘进入机体可导致相应部位感染。如进入上呼吸道可以导致细菌或病毒性鼻炎、咽喉炎,进入下呼吸道则可以导致支气管炎、肺炎,进入胃肠道、眼睛分别可以导致胃肠炎、结膜炎等,同时感染会引发原有慢性疾病的加重。因此,沙尘暴被认为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曾经有报道,受沙尘暴影响,一地市民感染“链球菌”数量激增。
危害四
紫外线有消菌杀菌作用,沙尘暴会影响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使致病菌随空气进行传播。同时,紫外线波长在290~315nm范围内,可促使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能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所以,经常发生沙尘暴的地区,会导致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上升。
危害五
吸附在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机物,具有很强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危害六
也有研究报道认为,沙尘暴天气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频发,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危害七
沙尘暴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当沙尘暴出现时,空气及沙尘的冲撞摩擦噪音,会使人们心理产生不适感;特别是大风音频过低,能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感到头痛、恶心、烦躁。其次,沙尘暴来袭时能见度较低,光线阴暗,使人产生压抑感、恐惧感。
世界上共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
它们分别是:北美、大洋洲、中亚以及中东地区。
北美洲的沙漠主要分布于美国西部和墨西哥的北部。在与沙漠接壤的荒漠干旱区,沙尘暴时有发生,甚至在大平原上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黑风暴。北美洲沙尘暴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利用不当、持续干旱等。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大平原发生了一场特大的沙尘暴,被称为黑风暴,在这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沙尘暴中,大平原损失了3亿吨的肥沃土壤。浩劫之后,众多城镇成为了荒无人烟的空城。许多人被迫向加利福尼亚迁移,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
澳大利亚是个干旱国家,陆地面积的74.8% 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海岸地区沙尘暴最为频繁,每年平均有五次之多。由于许多地方气候干燥,加上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层缺乏植被的覆盖,导致了土地的逐渐沙化,一旦刮起大风,沙尘暴就会发生。
亚洲中部的荒漠区也在不断扩大,中亚五国是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总面积有近400万平方公里。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人为过量灌溉用水,乱砍滥伐森林,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沙漠化十分严重。中亚地区盐土面积非常辽阔,达到15万平方公里,所以造成了沙尘暴和盐尘暴的混合发生。
中东地区的沙尘暴主要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由于连年旱灾以及过量放牧和开垦,造成草场退化,田地荒芜,沙漠化土地蔓延,沙尘暴加剧,人们的生活环境急剧恶化。频繁的沙尘暴还殃及其他地区,有的沙尘被风带过大西洋到达了南美洲亚马逊地区,还有沙尘被吹到了欧洲。
导语:沙尘暴天气下,能见度非常低,所以我们开车的时候要多加小心,尤其要懂得相应的开车技巧。其中,沙尘暴来袭,一定要知道开什么车灯,这样以提醒行人或车辆。那么,一般沙尘暴开车开什么灯呢?到底沙尘暴车灯是开哪一个呢?下面我们感觉来了解一下沙尘暴开车安全知识吧。
沙尘暴开车开什么灯 沙尘暴车灯是开哪一个
沙尘暴天气开车
驾驶员应开启雾灯、防炫目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等,请勿使用远光灯。具体开车注意事项如下:
1、检查汽车密封性。在沙尘天气出行,要注意检查车窗是否已经密封,以及密封胶条是否有开裂和脱胶等现象,防止行车时沙尘钻进车内,影响驾驶安全。
2、注意保持车距。沙尘天气不要跟车太近,要留出处理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还可防止前面车辆扬起的尘土妨碍视线,减少事故的发生。
3、请勿使用远光灯。很多驾驶员会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开启远光灯,认为这样能增加可视距离,同时更能警示对面来车。但在沙尘天气就会适得其反,沙尘天气下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沙粒等细小颗粒,这些颗粒对灯光产生折射,不但起不到照明的作用,反而会让视线变得模糊。
4、在沙尘天气中开车,驾驶员应开启雾灯、防炫目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等。
5、关闭空调外循环。在沙尘天气时,如需使用空调,可把外循环关掉,能有效防止雾气和沙尘进入车内。
6、注意避让大型车辆。在沙尘天气行车时,一旦遇到拖车、罐车、危化品等特殊车辆,一定要注意避让和保持距离。
沙尘暴开车
7、停车选择安全位置。在沙尘天气时,应将车停靠在道路上风处,车头背向风沙,并半闭百叶窗,防止细微沙粒被发动机吸入汽缸而加速机件磨损;停车要远离楼房、栅栏、施工围挡,尽量远离阳台和窗户,避免出现高空坠物砸车的现象。
8、多踩刹车少油门。在沙尘天气时,道路情况比较复杂,驾驶员要密切注意路面的情况,坚持中低速度行驶。遇到意外情况时,慢速行驶才能更好提前减速,做好制动停车的准备。
9、驾车时遇沙尘天气,最关键的是放慢车速,根据能见度来选择车速,如果能见度在100米至200米时,时速最好控制在40公里/小时以内,夜间应控制在30公里/小时以下。如果能见度低于100米 ,找个安全地方,最好停车休息,待沙尘散去以后再行车。
怎么开空调?
沙尘暴天气
空调要使用内循环模式。
汽车空调系统的外循环模式是从车外吸进空气,再通过压缩机或暖风水箱将空气制冷或制热后通过鼓风机吹入车内。一般车辆在空气入口处都装有粉尘滤清器净化吸入车内的空气,而粉尘滤清器实质就是一个空气的粉尘过滤器。
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尘土含量并不高,采用外循环模式可以使车内空气更加清新。但在沙尘天气中,如果采用外循环模式,大量的尘土都被阻挡在了粉尘滤清器处。容易导致粉尘滤清器本身的损坏或者过滤不良。所以在沙尘天气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内循环系统。
导语:在沙尘暴天气里,能见度是比较低的,所以大家尽量减少骑行,而如果一定要骑电动车出行,那就一定要了解一些安全知识。那么,沙尘暴天气如何骑电动车安全呢?首先,慢行是首要的;其次,时刻注意形容车辆等。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沙尘暴天气骑车安全事项。
沙尘暴天气如何骑电动车 沙尘暴天气骑车安全事项
沙尘暴天气骑电动车
1、注意尽量少骑车。
2、骑车时,尽量避免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对行进在其中的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3、沙尘暴来临时不要躲到大树下,广告牌或危险的建筑物旁边,防止大风刮倒砸伤自己,也不要躲到电线杆下面,防止触电。
4、沙尘暴来临时自己正好处在空旷的空地,这时千万不要着慌,尽可能的快速躲到安全的避风处去,如周围无建筑物,没有避风处可躲,这时可用衣服蒙住脸,遮住口鼻,避免沙尘进入口鼻。
5、出行时带上口罩,尽量与人同行,这样万一有什么事,可以有个人照应。
沙尘暴天气
6、风沙天气发生时,呼吸道疾病患者、对风沙比较敏感人员不要到室外活动。近视患者不宜佩戴隐形眼镜,以免引起眼部炎症。
7、人们从风沙天气的户外进入室内,应及时清洗面部,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有条件的应该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
8、沙尘天气一旦有沙尘吹入眼内,不要用脏手揉眼,应尽快用清水冲洗或滴眼药水,保持眼睛湿润易于尘沙流出。如仍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9、沙尘暴结束后,市政环卫部门要及时洒水清扫城市街道、院落沉积的大量沙尘,防止尘土飞扬,造成空气污染。
沙尘暴天气老人骑车注意什么?
沙尘暴出行
大风沙尘天气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学骑自行车可以找个平坦的没有其他车辆的场地,因为学骑自行车的过程中难免摔倒,要是在马路上学,一旦摔倒,并且刚好有车经过,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沙尘暴天气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自行车没有转向灯,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老人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的是车闸一定要处于有效状态,车闸的意义是在于控制车的速度而不是瞬间停下,如果你想停下就必须提早刹车。
老人选择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大风天气视野不清晰,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任何情况下,行人和机动车都有优先通过权(行人的权利靠法律保障,而机动车的权利仅仅是因为长的比自行车强壮)。
尽量不要在雨雪、大风、雷电等恶劣天气骑自行车,如确实需要在上述恶劣天气时骑自行车,一定要特别注意。请参照:雨雪、大风、雷电等恶劣天气骑自行车安全知识。
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
老人在沙尘暴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打手机等。
每到春季,我国北方沙尘天气是常常发生,尤其是西北和华北地区受沙尘天气影响是比较大的。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沙尘暴来了要怎么办?沙尘暴到来要如何做?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沙尘暴来了要怎么办
1、提早进行预防
预防胜于治疗,在大风干燥多尘的天气里,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活动频繁,并且易于传播,容易诱发咽炎、鼻出血、眼干、角膜炎、气管炎、哮喘等。可以适当使用眼药水保持眼部湿润。
2、多喝水多吃水果
沙尘天气易出现唇裂、咽喉干痒、鼻子冒烟等情况,也就是“上火”,机体缺水还可出现排便困难,引起痔疮、肛裂、便血。建议多饮粥类、汤类、茶水、果汁,补充丢失的水分,加快体内各种代谢废物的排出。
3、保持室内湿度、注意皮肤保养
对人体来说,相对湿度50% ~60% 是最为舒适的。在沙尘天气里,空气十分干燥,相对湿度偏小,容易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疾病,还会使皮肤干燥。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以及洒水、用湿墩布拖等方法,以保持空气湿度适宜。此外,还要及时清洗面部,做好补水保湿的工作。
4、外出注意挡沙尘
口罩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外界有害颗粒吸入呼吸道,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防止口鼻干燥、喉痒、痰多、干咳等。佩戴帽子、丝巾或头罩可以防止头发和身体的外露部位落上沙尘,解决皮肤瘙痒等问题。
5、沙尘天气护眼尤为重要
防风镜可减少风沙入眼。风沙吹入眼内会造成角膜擦伤、结膜充血、眼干、流泪。一旦沙尘吹入眼内,不能用脏手揉搓,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几滴眼药水,这样不但能保持眼睛湿润易于沙尘流出,还可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6、尽量避免外出
吸入过多沙尘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别是对小孩、老人和患有肺部疾病的人危害较大,应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回家要及时清理鼻腔。
7、开车减速让行,注意人身安全
沙尘天气会导致能见度降低,风力增大,行人和骑车的人容易受到影响。这个时候,车辆应减速慢行,最好把车辆停在低洼处等风沙过后再行驶。同时,行人要避开广告牌等临时建筑物。
沙尘暴按标准划分
1、决策服务: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沙尘天气过程发生时,在内部公报、专报及决策服务材料中发布沙尘天气预报。
2、公众预报:
(1)国家级标准:
①沙尘暴黄色预警
标准:12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1000米),或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②沙尘暴橙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③沙尘暴红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2)省级标准:
由各省气象局参照国家级标准确定。
说明:
1、省级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发布标准报中国气象局备案。
2、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应包括发生沙尘天气的区域、时段、强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对策。
3、中央气象台向公众发布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前应及时通过有效方式向有关省气象台通报,省级气象台向公众发布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前应及时通过有效方式向中央气象台及有关气象台站通报。
导读:说起沙尘暴,相信大家都不喜欢,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3月至4月这个时间段,我国北方地区强沙尘暴天气发生比较频繁,很多人并不知道沙尘暴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接下来,小编趁此机会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及沙尘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一、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二、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
三、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
沙尘暴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时,含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透过层层防护进入到口、鼻、眼、耳中。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尘土若得不到及时清理将对这些器官造成损害或病菌以这些器官为侵入点,引发各种疾病。
沙尘暴还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空气质量不好,使得一些呼吸道本来就不健康的人出现干咳、咳痰、咳血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高烧。此外,大风使地表蒸发强烈,驱走大量的水汽,空气中的湿度大大降低,使人口干唇裂,鼻腔黏膜因干燥而弹性削弱,易出现微小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空气中的病菌就会乘虚而入。
沙尘暴可直接引起眼睛疼痛、流泪,如不清除沙尘,或用手揉眼睛,均会引起细菌性或病毒性眼病。所以,当有吹沙天气时,出门应戴防尘眼镜;如沙尘进入眼睛,切忌用手乱揉,可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如没有效果,则要去眼科医院就诊。
沙尘暴的预防
1、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
2、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
3、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4、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环境。
5、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沙尘暴应急要点
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
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减速慢行,密切注意路况,谨慎驾驶。
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损坏的室外物品。
为您推荐延伸
沙尘的危害 专家解读沙尘暴对环境以及人体的危害
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成因解析
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治
导语:沙尘暴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大家平常要尽可能的多了解它们,做好一些防范措施。那么,大家知道沙尘暴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有哪些?沙尘暴形成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不清楚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了,以下是重点内容,走过不要错过。
沙尘暴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沙尘暴产生
1、自然条件
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2、物理因素
在极有利的大尺度环境、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风向切变及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引起锋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发展,加剧了锋区前后的气压、温度梯度,形成了锋区前后的巨大压温梯度。
3、环境因素
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的努力下,一项为探讨沙尘物质的启动、传输机理而专门设立的沙尘暴风洞模拟实验顺利完成。
4、人为因素
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
5、气象因素
沙尘暴的形成是以东亚特殊的大气环流为背景,并与冬季风紧密联系在一起。
沙尘暴图
历年出现的沙尘暴
1998年:4月5日,内蒙古的中西部、宁夏的西南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遭受了强沙尘暴的袭击,影响范围很广,波及北京、济南、南京、杭州等地。4月19日,新疆北部和东部吐鄯托盆地遭瞬间风力达12级的大风袭击,部分地区同时伴有沙尘。这次特大风灾造成大量财产损失,有6人死亡、44人失踪、256人受伤。5月19日凌晨,新疆北部地区突遭狂风袭击,阿拉山口、塔城等风口地区风力达9至10级,瞬间风速达每秒32米,其他地区风力普遍达到6至7级。狂风刮倒大树,部分地段电力线路被刮断。
1999年:4月3日至4日,呼和浩特地区接连两天发生持续大风及沙尘暴天气。这次沙尘暴的范围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区一直到东部的通辽市南部,瞬时风速为每秒16米。伊克昭盟达拉特旗风力最高达到10级。
2000年:3月22日至23日,内蒙古自治区出现大面积沙尘暴天气,部分沙尘被大风携至北京上空,加重了扬沙的程度。3月27日,沙尘暴又一次袭击北京城,局部地区瞬时风力达到8至9级。正在安翔里小区一座两层楼楼顶施工的7名工人被大风刮下,两人当场死亡。一些广告牌被大风刮倒,砸伤行人,砸坏车辆。
2002年:3月18日到21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天气过程袭击了中国北方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影响人口达1.3亿。
沙尘暴
沙尘暴来了怎么办
沙尘暴是风蚀荒漠化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沙尘暴来临时,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自然因素影响,但是人类活动也常常会加重沙尘暴。比如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以后,导致沙尘暴爆发频数增加。
沙尘暴不同于普通的大风,几乎所有的沙尘暴来临时,我们都可以看到风刮来的方向上有黑色的风沙墙快速地移动着,随着飞到空中的沙尘越来越多,浓密的沙尘铺天盖地,遮住了阳光,使人在一段时间内看不见任何东西,就像在夜晚一样。
如今在天气预告中,往往会标注这些自然灾害来临的时间,在多发城市,需要及时关注天气预告,如果出现沙尘暴天气,最好不要出远门,待在家里是最好的办法。
此外,应该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损坏的室外物品。
如果一定要出门,应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不管是行人还是机动车辆,都应该注意安全,因为能见度低,极易发生交通意外。
此外,为了防止沙尘暴频繁肆虐,应该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为固沙造林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