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钱塘江

2020/7/8 16:02:42
万年历日历:钱塘江知识
钱塘江知识
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

导语:钱塘江大桥自然是在钱塘江一带,而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境内,所以该桥的具体位置在杭州市。钱塘江大桥建于民国23年,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那么,究竟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呢?到底钱塘江大桥的设计专家是谁?以下为您介绍。

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 钱塘江大桥的设计专家是谁

钱塘江大桥

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该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

钱塘江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为钢结构桁梁桥,分为分引桥和正桥两个部分。

1、上部结构

正桥为含铬合金钢简支桁架;引桥为钢拱,以炭钢制造的桁架式双铰系杆拱。北岸引桥西邻六和塔,北接虎跑山谷,引桥宏伟壮观。正桥两端各建桥头堡,桥头堡下作为桥下交通之用。

2、下部结构

正桥桥墩均系钢筋混凝土空心桥墩,以气压沉箱法下沉,自北起第1至第6号墩墩底在基岩上,第7至第15号墩墩底深入到冲刷线以下3-4米,置放在27-30米长的木桩上。木桩每墩160根,均深达岩层。桥的上层为双车道公路和人行道,以悬臂对称伸出钢梁,铺筑钢筋混凝土板而成。桥的下层为标准轨距单线铁路,每孔钢梁两侧设有避车台。

历史发展:

钱塘江大桥

民国21年(1932年),杭江铁路西兴江边至金华段已通车,继续向玉山、南昌展筑,浙西公路亦逐步发展,但因钱塘江一水之隔,铁路、公路无法贯通,杭江铁路南北两岸货物运输均须先卸车装船,待过江后再卸船装车。为此,浙江省于民国22年成立专门委员会,研讨修桥事宜。同年7月,浙江省建设厅成立“钱塘江桥工委员会”,由厅长曾养甫任主任委员。8月,茅以升任主任委员,组织考察研究,拟定桥建方案。最终,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制订的建桥方案获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采纳,项目总投资510万银元,比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提出的方案减少投资约200万银元。

民国23年(1934年)8月8日,钱塘江大桥开始动工兴建;11月11日,钱塘江大桥举行开工典礼。

民国26年(1937年)8月14日,建设中的钱塘江大桥遭遇到侵华日军空袭; 9月26日,铁路桥通车; 11月17日,公路桥通车;12月23日,茅以升接到密令,对钱塘江大桥实施爆破,只留下残存的桥墩。

民国33年(1944年)10月,侵华日军修通铁路桥(公路桥未修复)。

民国36年(1947年)3月,钱塘江大桥临时通车。

民国37年(1948年)5月,在茅以升的主持下,钱塘江大桥成功被修复。

民国38年(1949年)5月3日,钱塘江大桥被往南撤退的国民党工兵部队炸毁了铁路桥的部分铁轨,但由于中共地下党的保护,桥梁的其他部分没有损坏。

1950年4月,钱塘江大桥临时修复。

1953年9月,钱塘江大桥六号墩修复,从此大桥全面修复完工。

1954年3月,钱塘江大桥恢复使用。

2000年,钱塘江大桥更换了公路桥的桥面板。

2006年,钱塘江大桥铁路桥面进行维护; 5月25日,钱塘江大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8月,钱塘江大桥进行大修,主要修复正桥共有16孔的其中两孔。


钱塘江在什么地方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而得名。钱塘江自源头起,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积55058平方公里,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钱塘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其流域名人荟萃,如文学家王国维,历史人物孙权,科学家王充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钱塘江潮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最早提出钱塘江源头的是《汉书地理志》,该书简略地提出浙江“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后汉书地理志》又提出“浙江出歙县”。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肯定了汉书中的说法。此后人们一直把新安江上游作为钱塘江的源头。

20世纪30年代,地理工作者实地考察后,认为钱塘江发源于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开化县马金溪。20世纪50年代,电力工业部上海水力发电设计院和浙江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联合组织的钱塘江查勘队,对钱塘江进行流域性的水利土地资源的查勘,确定了钱塘江源出于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莲花尖。


钱塘江观潮时间

钱塘江位于浙江省,许多朋友都会来此观潮,因为钱塘江涌潮天下闻名,有时潮头可达到数米,许多游客喜欢看这一奇景。有些朋友想了解下:钱塘江观潮时间是什么时候?钱塘江观潮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钱塘江观潮时间

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中秋节前后,也就是每年的八月十五左右,观潮要注意涨水的情况,最好在安全地带观潮。

最佳观潮点

1)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为第一佳点。这里的潮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故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潮头初临时,天边闪现出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伴之以隆隆的声响,酷似天边闷雷滚动。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宛若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翅飞来。潮头推拥,鸣声渐强,顷刻间,白练似的潮峰奔来眼前,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倾涛泻浪,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潮涌至海塘,更掀起高9米的潮峰,果然"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2)第二个观潮佳点――盐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可以观赏到潮头相撞的奇景。海潮涨入江口之后,因为南北两岸地势不同,潮流速度南快北慢,潮头渐渐分为两段。进展神速的南段称为南潮;迟迟不前的北段潮头,在北岸观潮者看来,是来自东方,故称东潮。当南潮扑向南岸被荡回来,调头向北涌去,恰与姗姗来迟的东潮撞个满怀。霎时间,一声巨响,好似山崩地裂,满江耸起千座雪峰,着实令人怵目惊心!

3)第三个观潮佳点――盐官镇西12公里的老盐仓,可以欣赏到"返头潮"。这里,有一道高9米、长650米的“丁字坝”直插江心,宛如一只力挽狂澜的巨臂。潮水至此,气势已经稍减,但冲到丁字坝头,仍如万头雄狮惊吼跃起,激浪千重。随即潮头转,返窜向塘岸,直向塘顶观潮的人们扑来。

钱塘江形成原因

钱塘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钱塘江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首先,这与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关。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发出轰鸣,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但是,河流入海口是喇叭形的很多,但能形成涌潮的河口却只是少数,钱塘潮能荣幸地列入这少数之中,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涌潮的产生还与河流里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比值有关,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势均力敌,就有利于涌潮的产生,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差很远,虽有喇叭形河口,也不能形成涌潮。

还有,河口能形成涌潮,与它处的位置潮差大小有关。由于杭州湾在东海的西岸,而东海的潮差,西岸比东岸大。太平洋的潮波由东北进入东海之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两岸潮差大于东岸。

杭州湾处在太平洋潮波东来直冲的地方,又是东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独厚。所以,各种原因凑在一起,促成了钱塘江涌潮。

钱塘江潮汐规律

潮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农历初一、十五涨大潮。此时,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几乎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两者的合力最大,海水就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即大潮。到了初八、二十三,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形成直角,此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两者合力最小,这时出现两次最低的高潮和最高的低潮,称为“半日潮”,通常,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出现这种潮。有些地方,两次高潮与两次低潮的潮差很大,涨落时间不等为“混合潮”。有的地方一天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高潮和低潮之间大约相隔12小时25分,称为“全日潮”。

“钱江潮”主要由杭州湾入海口的特殊地形形成,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骤缩至20公里。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都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钱江潮”每日两潮,间隔约12小时,每天来潮往后推迟约45分钟,成规律地半月循环一周。潮头最高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节是什么时候

导语:每年钱塘江大潮都非常有名,但这个大潮并不是所有时间都能看到的,只有在某一段时间内,潮水才能达到最大值,也就是最佳观赏期,大家可以在相应时间前往。那么,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节是什么时候呢?具体钱塘江观潮几月份最佳?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节是什么时候 钱塘江观潮几月份最佳

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节

中秋节前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是观潮的最佳时节。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尤其在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

成因:

钱塘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钱塘江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首先,这与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关。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发出轰鸣,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但是,河流入海口是喇叭形的很多,但能形成涌潮的河口却只是少数,钱塘潮能荣幸地列入这少数之中,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涌潮的产生还与河流里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比值有关,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势均力敌,就有利于涌潮的产生,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差很远,虽有喇叭形河口,也不能形成涌潮。

还有,河口能形成涌潮,与它处的位置潮差大小有关。由于杭州湾在东海的西岸,而东海的潮差,西岸比东岸大。太平洋的潮波由东北进入东海之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两岸潮差大于东岸。

杭州湾处在太平洋潮波东来直冲的地方,又是东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独厚。所以,各种原因凑在一起,促成了钱塘江涌潮。

钱塘江观潮

规律:

潮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农历初一、十五涨大潮。此时,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几乎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两者的合力最大,海水就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即大潮。到了初八、二十三,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形成直角,此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两者合力最小,这时出现两次最低的高潮和最高的低潮,称为“半日潮”,通常,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出现这种潮。有些地方,两次高潮与两次低潮的潮差很大,涨落时间不等为“混合潮”。有的地方一天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高潮和低潮之间大约相隔12小时25分,称为“全日潮”。

“钱江潮”主要由杭州湾入海口的特殊地形形成,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骤缩至20公里。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都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钱江潮”每日两潮,间隔约12小时,每天来潮往后推迟约45分钟,成规律地半月循环一周。潮头最高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安全观潮提醒:

1、观潮要及时关注钱塘江每日的潮汐预报,了解潮汛信息,提前出行。要在安全区域或地段观潮,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2、不要翻越挡墙到江滩、丁坝、护坦等危险区域观潮、玩耍,不要在江中游泳、戏水,更不要在夜间、潮汛期下江。

3、要充分认识潮水的危险性。涌潮到来时,人切莫与其争道,更要关注周遭的环境,注意避让行人和车辆,以免发生踩踏等次生伤害。

4、一旦遇险不要慌张,应及时呼救并迅速有序向安全地带撤退,不可贪恋财物而失去宝贵时间。

5、万一落水要尽量抓住身边固定物体,防止被潮水卷走。

6、看到有人落水,要迅速拨打110报警,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救援措施,切勿盲目下江施救。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怎么引起的

观看钱塘江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开始于汉魏时代,兴盛于唐宋时期。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内容,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讲讲,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钱塘江大潮的成因有哪些?接下去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天时: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月球、太阳或其他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和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绕地-月(日)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与月(日)引力的合力)最大。

2,地利: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像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公里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

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

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涌。

3,风势: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钱塘江大潮的分类

1、交叉潮(又名十字潮)

在海宁市丁桥镇,距杭州湾55千米有一个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观看十字交叉潮的绝佳地点。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一个沙洲,将从杭州湾传来的潮波分成两股,即东潮和南潮,两股潮头在绕过沙洲后,就像两兄弟一样交叉相抱,形成变化多端、异常壮观的交叉潮,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的壮观景象。

两股潮在相碰的瞬间,激起一股水柱,高达数丈,浪花飞溅,惊心动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两股潮头已经呈十字形展现于江面上,并迅速向西奔驰。同时交叉点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转移,撞在顺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团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顶上。

2、一线潮

看过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后,建议您赶快驱车到盐官,等待观看一线潮。未见潮影,先闻潮声。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江面仍是风平浪静。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

再近,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横在浪花中”。随着一堵白墙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来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势不可挡。

一线潮并非只有盐官才有哩。凡江道顺直,没有沙州的地方,潮头均呈一线,但都不如盐官好看。原因是盐官位与河槽宽度向上游急剧收缩之后的不远处,东、南两股潮交会后刚好成一直线,潮能集中,潮头特别高,通常为1-2米,有时可达3米以上。气势磅礴,潮景壮观。

钱塘江观潮有什么注意事项

钱塘江观潮要及时关注钱塘江每日的潮汐预报;不要翻越挡墙到江滩、丁坝、护坦等危险区域;要充分认识潮水的危险性;一旦遇险不要慌张;落水要抓住身边固定物体;有人落水要迅速拨打110报警。

1、观潮要及时关注钱塘江每日的潮汐预报,了解潮汛信息,提前出行。要在安全区域或地段观潮,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2、不要翻越挡墙到江滩、丁坝、护坦等危险区域观潮、玩耍,不要在江中游泳、戏水,更不要在夜间、潮汛期下江。

3、要充分认识潮水的危险性。涌潮到来时,人切莫与其争道,更要关注周遭的环境,注意避让行人和车辆,以免发生踩踏等次生伤害。

4、一旦遇险不要慌张,应及时呼救并迅速有序向安全地带撤退,不可贪恋财物而失去宝贵时间。

5、万一落水要尽量抓住身边固定物体,防止被潮水卷走。

6、看到有人落水,要迅速拨打110报警,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救援措施,切勿盲目下江施救。


钱塘江大潮为什么是八月十八

许多朋友喜欢观潮,特别是观看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八月十八会有许多游客慕名来到钱塘江,欣赏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有些朋友不知道钱塘江大潮为何是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为什么是在八月十八?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钱塘江大潮为何是八月十八

因为每年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农历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较大。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因此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

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

钱塘江大潮成因

天时: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月球、太阳或其他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和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绕地-月(日)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与月(日)引力的合力)最大。

地利: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像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公里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涌。

风势: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钱塘江大潮历史渊源

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相传农历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经规定,这一天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八月十八逐渐成为观潮节。北宋诗人潘阆的《酒泉子》中写道: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这首诗便是当年“弄潮”与“观潮”活动的真实写照。

生命宝贵,潮水无情,请勿下堤

钱塘江南北两岸根据地形不同危险程度不一,一般下游比上游危险。下面有一组数据告诉你潮水的厉害!

普通人奔跑速度只有每秒6-8米,而在大潮汛时,潮水速度会达到每秒12米,只有亚洲百米冠军苏炳添才能和潮水“打个平手”。

钱江潮潮头一般为1到2米,最高可达3米。在涌潮推进时,受“丁字坝”、凹岸的阻挡,将翻起高达10多米的巨浪。

涌潮的推进速度及摧毁能力非血肉之躯所能抗衡,其压力可高达7吨/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