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倒春寒

2021/9/26 13:26:03
万年历日历:倒春寒知识
倒春寒知识
倒春寒指的是哪种气象变化

导语:进入3月之后,各地回暖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暖和的日子就这么开始了,因为冷空气还比较活跃,所以冷的时候还是会有的,而且可能会非常冷。3月之后时常会出现一种叫“倒春寒”的天气。那么,倒春寒指的是哪种气象变化?到底倒春寒有什么气象特点?一起来了解。

倒春寒指的是哪种气象变化

倒春寒

春暖之后又变冷。气象学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至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倒春寒主要是由长期阴雨天气或冷空气频繁侵入,或常在冷性反气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等原因所造成的。

农业气象试验指出,日平均气温≤12℃,维持期≥3天,不利秧苗生长。如果降温伴随着阴雨,危害就更大,这是比较公认的指标。南方各地春播时间有先有后,倒春寒的时段与强度指标也稍有不同。

如广东把粤中、粤南出现于3月中下旬的如下低温称为倒春寒:

①日平均气温≤10~12℃,维持3~4天或以上;

②日平均气温≤15℃,每天日照≤2小时,维持7天或以上。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条件有差异,受害对象也不同,所以气象灾害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危害:

倒春寒

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倒春寒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林业和农业气象灾害,是指春天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下降较快,并造成大范围地区树木和农作物持续受冻害的天气气候现象。倒春寒常引起我国北方花生蔬菜棉花和小麦的烂种现象,也会影响我国南方水稻播种出苗和生长,给农业和林业生产等带来严重危害。

在农业生产上,倒春寒其实仍属春季低温阴雨范畴。因为在出现时间上偏晚,危害性更大,因此农业上将其区别对待。这是因为,早春农作物播种都是分期分批进行的,一次低温阴雨过程仅危害和影响一部分春播春种作物,且早春低温阴雨多数是在春播作物的针芽期、大多数果树还未进入开花授粉期,其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能力亦较强。而一旦过了“春分”尤其是清明节之后,气温明显上升,春播春种已全面铺开,各类作物生机勃勃,秧苗进入断乳期,多数果树陆续进入开花授花期,抗御低温阴雨能力大为减弱,若这时出现倒春寒天气,就面临大面积烂秧、死苗和果树开花座果率低之灾,其他春种作物生长发育也受到严重影响。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心脑血管病发病增加老年人热平衡的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后,兴奋度增高,全身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另外,天气突变会引起地球磁场的改变,诱发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病患者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可能发生血压突然升高、脑梗塞、脑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国外一项试验表明,让一组63~70岁的老人在室温为6℃的人工气候室里静坐看电视或看书,两小时后,老年人血压普遍升高了25毫米汞柱左右。而在同样条件下,青年人血压的变化很小。这说明低温容易使老年人的血管收缩。

早春时节,一些爱美的年轻姑娘早早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子。但女性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遭受冷空气袭击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同时春季容易流行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早春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造成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资料表明,在冬春交替的季节,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

倒春寒

对候鸟迁徙的影响

倒春寒对候鸟迁徙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气温持续升高,候鸟(如家燕、布谷鸟等)根据气候的感知,纷纷开始了漫长的迁徙过程。而后气温骤然下降,一些刚刚苏醒的生物又缩了回去,使早来的春鸟在气温急降时“缺衣少食”,甚至死在早春时节。

倒春寒体质虚弱者和免疫力不佳的人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要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

二要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

三要保证室内及时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四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好地进行调节,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

五要多喝水,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血流畅通,而且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倒春寒要注意些什么

大家都知道,倒春寒是指在春季天气回暖的过程中,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倒春寒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倒春寒要注意些什么?倒春寒应该注意什么?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倒春寒要注意些什么

1、羽绒服是必备

春天的天气一天四季,穿衣服让人很头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里边穿单薄的春装,然后出门呢带件羽绒服,早晚御寒用效果棒棒哒。

2、防止冻手冻脚

倒春寒三天暖,两天冷,有人总嫌麻烦穿的单薄了些,这个时候皮肤一会冷一会热冻疮就伺机而出了。

3、防止感冒

倒春寒的感冒总是不见好,好好坏坏,这个是最麻烦的这个时候是鼻炎最容易肆虐的时候,长时间的流鼻涕就容易引发鼻炎,鼻炎严重的时候就会引发头晕头疼,晚上呼吸困难,穿厚衣服总会避免倒春寒的感冒。

4、春天是养肝的季节少动怒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虽然温度时高时低,柳树就偷偷的发了芽,迎春花也开了花,这个时候也是肝气畅达的最好季节,不动怒,让自己的肝脏也顺利的运转吧。

5、多吃青菜

为了让肝气畅达,春天可以多吃青色的蔬菜,少吃肉食,多多的运动,让周身的筋骨都活动开哦,放风筝是最好的时节。

6、踏春要看天气

春天绿意盎然,各种花开的季节,是赏花最好的光景,这个时候可以邀三五好友赏花踏春,美哉美哉。

倒春寒简介

倒春寒,指初春(北半球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它主要是由长期阴雨天气或冷空气频繁侵入,或常在冷性反气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等原因所造成的。如果后春的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以上,则认为是严重的倒春寒天气,可以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特别是前期气温比常年偏高而后期气温偏低的倒春寒,其危害更加严重。简单来说意思就是:在春季,天气回暖的过程中,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因而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

倒春寒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不仅中国存在,日本、朝鲜、印度及美国等都有发生,其形成原因并不复杂。一般来说,当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以上,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倒春寒。而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倒春寒”,这4类人要当心!

1. 心血管不好的人:心梗、脑梗迎来高峰

每年春季“倒春寒”时节,急性心梗、冠心病、脑梗塞、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病意外的发生率都会迎来一个高峰。

“气温一降,医院紧急入院的患者就会多起来,很多人会发生脑中风,甚至只因为洗了个澡”,董国菊谈到,“洗澡时气温相对偏热,洗完了血管又是收缩的,家里暖气已经停了,自然环境还是以阴盛为主,偏冷,就会出现急性的突发的心脑血管事件”。

2. 体质虚弱的人:感冒、肺炎也高于平时

“倒春寒来临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稍不留神就感冒发烧。最容易中招的有三类人:

本身患有呼吸系统慢病的人;

其次是65岁以上的老人、孕妇、儿童;

另外,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生活不规律的人群。

3. 关节不好的人:关节炎更容易反复出现

一降温,关节不适。骨科门诊每逢天气变凉、倒春寒看病人数就大增,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来看骨关节炎的。

风大、寒气大、湿气大侵犯人体时,就可以引起“寒之凝固”,引起机体功能的降低、血液循环的降低,而血液循环降低可以引起关节滑膜滑液的代谢、关节液的代谢产生一些障碍,引起体内的酸性物质沉着,又排泄不出来时就会造成神经刺激,引起疼痛。

4. 脾胃不好的人:出现腹泻腹胀等不适

拉肚子、胃胀不适……到了倒春寒,天气乍暖还寒,病人就多了很多,忽冷忽热对脾胃伤害很大。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阳气与脾关系密切,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也就是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倒春寒”关键的点就是“寒”,寒容易伤脾阳,所以,这个时候一些脾胃问题就容易找上门。


2022会出现倒春寒吗

在一年四季中,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这个季节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早晚却寒气袭人,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倒春寒”。那么,2022年会不会有倒春寒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会出现倒春寒吗

从近期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的预测来看,2022年有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据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会商预测,今年冬季(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下同)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发生极端寒潮事件的可能性大;明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旱涝并存,春季(2022年3月至5月,下同)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局部可能发生春旱。

明年年景总体偏差,那么春季发生倒春寒也是极有可能的,倒春寒的危害就不多说了,它对小麦、果树的生长会造成严重影响,冻害严重时,会导致农作物减产严重。因此,农民朋友切不可大意,要密切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如果遇到“倒春寒”天气,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什么是“倒春寒”?

倒春寒,指初春(北半球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它主要是由长期阴雨天气或冷空气频繁侵入,或常在冷性反气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等原因所造成的。

如果后春的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以上,则认为是严重的倒春寒天气,可以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特别是前期气温比常年偏高而后期气温偏低的倒春寒,其危害更加严重。简单来说意思就是:在春季,天气回暖的过程中,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因而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

农业气象试验指出,日平均气温≤12℃,维持期≥3天,不利秧苗生长。如果降温伴随着阴雨,危害就更大,这是比较公认的指标。南方各地春播时间有先有后,倒春寒的时段与强度指标也稍有不同。

如广东把粤中、粤南出现于3月中下旬的如下低温称为倒春寒:

①日平均气温≤10~12℃,维持3~4天或以上;

②日平均气温≤15℃,每天日照≤2小时,维持7天或以上。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条件有差异,受害对象也不同,所以气象灾害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要预防“倒春寒”的袭击,应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适时、适度增减衣物,可遵循“春捂”的规律。“春捂”要看气象指数,根据天气而定。春季早晚气温较低,可适当“捂”。在阳光充足的中午,气温达10℃以上时,便可适当减少衣物;当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时,要多到参加体育活动,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可保证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环,使人精力充沛,也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讲究科学的饮食和起居,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区域逗留;安全度过气候多变的春天。


倒春寒什么意思

春季的天气虽然开始变暖了,但是气温的变化确实很大,在这样的天气很容易引起感冒。小时候经常听身边的大人说倒春寒,但倒春寒什么意思你都知道吗?如何应对倒春寒呢?

倒春寒什么意思?

倒春寒一般是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在后面出现气温降低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春季是过度季节,它是冬季到夏季的过度时节,要经历从严寒到酷暑的气候变化,所以当冬季风与夏季风两股冷暖气团互相控制,气旋活动频繁,这就导致了春季天气多变的情况。

有时候早期的时候还是天气晴朗,中午阳光明媚,但是傍晚到晚上的时候可能因为冷空气的突然降临,一下子回到了冬天的感觉,这种受到冷空气强袭的影响,气温持续下降长达半个月以上,造成大范围农作物受损,这就是所谓的倒春寒。

如何应对倒春寒?

1、适当“春捂”。

春季气温是在慢慢变暖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立马脱掉冬装,虽然冬装穿起来中午会感觉有点热,但是早晚的气温还是相对较冷的,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注意保暖。鞋袜不要着急患上薄的,小心湿气从脚底入侵人体。

2、锻炼不宜过早。

如果有锻炼身体习惯的人,春季的锻炼时间不宜在早晨,因为早上空气中雾气重、粉尘和花粉多,人体大量吸入后反而不利于健康,最好是在下午气温回暖后锻炼。另外运动的方式不宜选择过大的,推荐慢跑、爬山、踏青等。

3、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春季是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所以平时要注意避免到环境乱杂的地方。养成不抽烟、不酗酒的习惯,饮食方面宜多喝温开水,少吃辛辣油炸食物,有助于保持体内血流通畅。

4、宜吃味冲食品。

在倒春寒的时节,各种伤寒、感冒、流行疾病很容易发生,所以日常不但要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还应在饮食方面吃一些冲味食物来预防,像洋葱、芹菜、大蒜、韭菜等食物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春季适当吃可以预防伤寒感冒以及春季多发的传染性疾病。

【温馨提示】想要安全度过倒春寒时节,大家日常做到以上几点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