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古人

2021/6/7 10:37:19
万年历日历:古人知识
古人知识
古人为何习惯把路费叫做盘缠

讯,现在我们出行的花销一般都叫路费,但在古代不这么叫,一般古人们都会叫做“盘缠”。相信很多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一叫法。那么,你知道古人为什么习惯把路费叫做盘缠吗?到底古代的路费为什么叫盘缠?一起来了解。

古人为什么习惯把路费叫做盘缠

古代路费

当时钱被缠在腰上。盘缠是古代的路费。古钱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常用绳索将一千个钱币成串再吊起来,人们在出远门办事探亲之时,只能带上笨重的成串铜钱,把铜钱盘起来缠绕腰间,既方便携带又安全,因此古人将这又“盘”又“缠”的旅费叫“盘缠”了。

盘缠是指如今说的路费。不过古代却有某种必然联系。古钱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常用绳索将一千个钱币成串再吊起来,穿钱的绳索叫做“贯”,所以,一千钱又叫一吊钱或一贯钱。有出戏叫《十五贯》,即涉及十五串钱的一个案子。古时不要说没有旅行支票、信用卡,就算纸币也是宋代才有的,于是,人们在出远门办事探亲之时,只能带上笨重的成串铜钱。把铜钱盘起来缠绕腰间,既方便携带又安全,因此古人将这又“盘”又“缠”的旅费叫“盘缠”了。现在当然仍可将旅费说成“盘缠”,不过除了从大陆走私外币,谁将钱还缠在腰间?

盘缠准确的含义是路费,可路费的形式五花八门。富人出门远游带黄金白银,穷人的盘缠则可能只是几个饽饽或面饼。盘缠经过岁月的打磨和分解,又派生出其他含义。

盘缠

盘缠也可解释为生活费。古籍中:妇人听言,一面哭起来,说道:“众位听着,你老人家差矣!奴不是歹意谋死了男子汉,今日添羞脸又嫁人。他手里有钱没钱,人所共知,就是积攒了几两银子,都使在这房子上。房子我没带去,都留与小叔。家活等件,分毫不动。就是外边有三四百两银子欠帐,文书合同已都交与你老人家,陆续讨来家中盘缠。再有甚么银两来?“……又第九十二回:“一日,陈敬济打点他娘箱中,寻出一千两金银,留下一百两与冯金宝家中盘缠,把陈定复叫进来看家,并门前铺子发卖零碎布匹。他与杨大郎又带了家人陈安,押着九百两银子,从八月中秋起身,前往湖州贩了半船丝绵绸绢……”

“路费”的由来:

路费

路费,拼音:lù fèi,汉语词语,意思是旅途中所用的钱,包括交通、伙食、住宿等方面的费用。出自宋王禹偁《感流亡》诗

具体来源:

1、旅行的费用。

宋王禹偁《感流亡》诗:“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汝可先去请住他,待我与他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为后日记念。

《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身边些小钱财,难供路费。”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

沈从文《灯》:“他要我送他点路费,说想要到南京去玩玩。”

2、使用道路的费用。

如:高速公路的路费调涨百分之十。


古代中秋节放假吗

导语:现在,中秋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每年节日到来之际都会放几天假,这不仅利于人们过节庆祝,还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在古代,可能没有促进经济增长一说,但中秋节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隆重过的。那么,古代中秋节放假吗?到底古人中秋有没有假期呢?一起来了解。

古代中秋节放假吗

古代中秋节

古代中秋放假,但每个朝代的放假情况不同。中国古代的假日制度由来已久,从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当时官员休息时,都要沐浴更衣,所以假日也称为“沐休”。汉代规定,官员每5天返家沐休,所以称“五日休”,唐代改为“旬休”,即每10天休息1天。除了休息日外,古人也有节假日,唐代,中秋节放假3天,寒食、清明节放假4天。明代冬至放假3天,元宵节放假10天。

除了休息日、节假日外,古人还有“急假”,官员遇紧急事情,可以请“急假”回家,不过一年不能超过60天。清代对有功人员,还会赐“赏假”。只不过这些假期福利大都只针对公务员而言,平民百姓很少能享受到假期福利。

古人中秋会干嘛?

祭月(拜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古代过中秋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中秋节风俗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我国古人常用哪种植物象征母爱

导语:从古至今,我国对于孝都是非常注重的,对于父爱和母爱也从来不吝啬去赞颂,甚至会用一些植物来象征这些伟大的爱。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人常用哪种植物象征母爱吗?到底我国古代象征母爱的是什么植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植物吧。

我国古人常用哪种植物象征母爱

象征母爱萱草

萱草。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在中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花语:

1、遗忘的爱,萱草又名忘忧草,代表“忘却一切不愉快的事”。

2、放下他(她)放下忧愁。

3、隐藏起来的心情。

4、萱草的花语是爱的忘却。

萱草历史:

忘忧草

萱草在中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的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萱草又名‘宜男草’,《风土记》云:‘妊妇佩其草则生男’,故称此名。

萱草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诗经魏风》中就有记载。后来的许多植物学著作中,如《救荒本草》、《花镜》、《本草纲目》等多有记述。《花镜》中还首记载了重瓣首草,并指出它的花有毒,不可食用。

萱草的鉴别方法:

萱草

萱草不等于黄花菜,黄花菜是萱草属植物的一种,但除黄花菜外的萱草属植物多半不可食用。我们日常种植玩赏的萱草花不是黄花菜,而是大花萱草、卷丹之类。黄花菜一般出现在菜地里,而非花坛中。

切勿从花坛中采“萱草”来吃,以免中毒。黄花菜花朵比较瘦长,花瓣较窄,花色嫩黄。观赏用萱草的花则接近一些漏斗状百合,花色一般呈橘黄色,有的甚至很接近红色。

新鲜黄花菜含有少量秋水仙碱,应该先制成干品,经过高温烹煮或炒制,才能食用。橘黄、橘红色的萱草含大量秋水仙碱, 哪怕在热水里烫了又烫,也不能食用。

如果不小心吃了,会刺激肠胃和呼吸系统,还会口干、腹泻、头晕。因为花形相近,不少文献都混淆了萱草、黄花菜。请大家牢记,如果文中说萱草能吃,它指的一定是菜地里的黄花菜,而不是花坛里的萱草花。


古人用黄口小儿讥讽别人年幼无知黄口原意指什么

导语:现在我们我们会用“熊孩子”来形容小孩的调皮和年幼无知,但在古代,人们会用黄口小儿来形容。实际上,当中的黄口并非词含义。那么,你知道古人用黄口小儿讥讽别人年幼无知黄口原意指什么吗?到底黄口小儿最初含义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古人用黄口小儿讥讽别人年幼无知黄口原意指什么

黄口小儿含义

幼鸟。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发展语义为无知的年轻人,用以讥讽他人年幼无知。 亦作“黄颔小儿”、“黄口小儿”、“黄口小雀”。

出自:春秋 孔子门人所撰《孔子家语六本》:“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译文:孔子去见捕养雀鸟的人,所捕到的都是小雀鸟。孔子问他说:‘大的雀不捕,是为什么呢?’捕鸟的人说:‘大雀容易被人惊扰所以很难捕到,小雀鸟贪吃所以容易捉到。’

黄口由来:

黄口,典故名,典出《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黄口

具体含义:

(1)雏鸟的嘴。借指雏鸟。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孔子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孔子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

南朝 齐 谢朓 《咏竹诗》:“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四:“可惜官仓无限粟,伯夷饿死黄口肥。”

清 卓尔堪 《题脊令图》诗:“汝雏旦暮啼黄口,汝魂血污归故乡。”

(2)指幼儿。

《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 高诱 注:“黄口,幼也。”

《新唐书百官志一》:“每岁孟春上其籍,自黄口以上印臂。”

清 吴嘉纪 《堤决》诗之五:“暮年辛苦饲孤孙,黄口命倚白头存。”

阿英 《夜》:“孤儿寡妇的哀号,白发黄口的凄吟,一切的经过,又完全涌上心头。

关于小儿:

小儿

意思是小孩子;小儿子;谦称自己的儿子;蔑视称谓;泛称子侄;旧时指为皇家或军队服役的人;对人的蔑称;指疾病。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 信 所以去也。’”《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鬭。”《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一日,文公梦鄜邑之野,有黄蛇自天而降,止于山阪,头如车轮,下属于地,其尾连天,俄顷化为小儿。《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管家走到门口,只见一个小儿开门出来,手里拿了一个筲箕出去买米。”

《太平御览》卷四九○引 三国 魏 虞翻 《与某书》:“此中小儿,年四岁矣,似欲聪哲。”宋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词:“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汉书翟方进传》:“ 方进 曰:‘小儿未知为吏也。’”此指其子翟义。《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孟仁卒”裴松之注引《吴录》:“﹝ 孟仁 ﹞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可得与气类接也。’”《北史元文遥传》:“ 文遥 谓 思道 云:‘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西游记》第七三回:“行者道:‘令郎是谁?’ 毘蓝 道:‘小儿乃昴日星官。’”

《晋书谢安传》:“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

生活小知识推荐》》

119消防日是几月几号 我国119消防宣传日是几月几号

阴历和阳历怎么区分 阴历和阳历的区别是什么

世界地球日是几月几日 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几月几号

不惑之年是多少岁 人的不惑之年是几岁

为什么煮出来的绿豆汤有红色也有绿色 绿豆汤为什么有红有绿

成语劳燕分飞常用比喻夫妻情侣别离其劳燕指啥 劳燕分飞的劳燕是什么

打哈欠真的会传染吗 打哈欠会不会传染给他人


古人把故乡称为桑梓是因为何

导语:故乡其实有很多别称,例如桑梓、故园、乡关、梓里、枌榆等。其中,古人经常会把故乡叫做“桑梓”。对此,人们猜测是不是和家里种着桑梓树有关呢?那么,你知道古人把故乡称为桑梓是因为什么吗?到底古人为什么把故乡称为桑梓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其原因。

古人把故乡称为桑梓是因为什么 古人为什么把故乡称为桑梓呢

桑树

庭院常种桑树梓树。古时候,人们常在住宅旁栽种桑树以养蚕,种梓树以制作器具。《诗经小雅小弁》记载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后来人们借用“桑梓”指故乡家园。

典故:

古人为了穿衣,家家种桑植麻。《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所以“桑麻”一词就专用来指农事,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就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句子。

古代人们家宅旁常栽种桑和梓,《诗经小雅》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桑与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后来“桑梓”就用来做“故乡”的代称。

相关记载:

故乡称为桑梓

1、《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墻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 东汉 以来一直以“桑梓”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

2、 汉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覩旧里焉。”

3、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中国者,先王之桑梓也。”

4、唐 柳宗元 《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5、《新唐书韩琬传》:“夫流亡之人非爱羁旅、忘桑梓也,歛重役亟,家产已空,邻伍牵连,遂为游人。”

6、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某不材,见弃于时,桑梓羞之。”

7、明 杜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伊拜前,陟拜后,使天下遡其桑梓,此某某(袁可立)同里人。”

8、明 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宪副》:“公(袁可立子)盖深悲故里之凋残,不堪永伤。而稔知桑梓之精悍,可当召募。”

9、沈从文《王谢子弟》:“ 七爷 回信表示农会当然愿意服务,因为一面是为桑梓服务,一面且与素志相合。”

桑梓的由来:

桑梓由来

在汉语中,“桑梓”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代称“故乡、乡下”。这一用法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因为东汉张衡在其《南都赋》一文中即有句曰:“永世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归里焉。”那么,在我国为数众多的树种中,人们为什么偏偏会选中桑、梓这两种树来指称故乡呢?

原来,在我国古代桑、梓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两种树。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果可以食用和酿酒,树干及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皮可以用来造纸,叶、果、枝、根、皮皆可以入药。而梓树的嫩叶可食,皮是一种中药(名为梓白皮),木材轻软耐朽,是制作家具、乐器、棺材的美材。此外,梓树是一种速生树种,在古代还常被作为薪炭用材。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衣、食、住、用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代的人们经常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而且人们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往往心怀敬意。如:《诗小雅小弁》中即有句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家族的墓地多依傍桑林而建,死者的墓前亦经常栽种梓树(如:《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前曾对使者说过这样的话:“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这一点从汉末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的“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肃恭”这句话中可得到印证。这是因为在古人的心目中,分枝再生能力极强的桑树和生长快速、材质优良的梓树都是生命之树,人们将它们视为灵木。

由于以上原因,久而久之,桑树和梓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如:三国时期的女诗人蔡琰的《胡笳十八拍》(一说为托名之作)即有句云:“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思亲赋》和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孝感赋》中亦分别有句云:“悲桑梓之悠旷,愧丞尝之弗营”、“恋丘坟而萦心,忧桑梓而零泪”。这一用法在唐代的诗文中更为常见,如:“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李德裕《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柳宗元《闻黄鹂》)、“谢病始告归,依依入桑梓”。

桑梓指代家乡,社稷指代国家,鸿雁指代书信。


古代中秋节放假吗

导语:现在,中秋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每年节日到来之际都会放几天假,这不仅利于人们过节庆祝,还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在古代,可能没有促进经济增长一说,但中秋节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隆重过的。那么,古代中秋节放假吗?到底古人中秋有没有假期呢?一起来了解。

古代中秋节放假吗

古代中秋节

古代中秋放假,但每个朝代的放假情况不同。中国古代的假日制度由来已久,从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当时官员休息时,都要沐浴更衣,所以假日也称为“沐休”。汉代规定,官员每5天返家沐休,所以称“五日休”,唐代改为“旬休”,即每10天休息1天。除了休息日外,古人也有节假日,唐代,中秋节放假3天,寒食、清明节放假4天。明代冬至放假3天,元宵节放假10天。

除了休息日、节假日外,古人还有“急假”,官员遇紧急事情,可以请“急假”回家,不过一年不能超过60天。清代对有功人员,还会赐“赏假”。只不过这些假期福利大都只针对公务员而言,平民百姓很少能享受到假期福利。

古人中秋会干嘛?

祭月(拜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古代过中秋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中秋节风俗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