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古诗

2020/7/8 16:02:49
万年历日历:古诗知识
古诗知识
夏九九歌古诗词

除了季节不同之外,夏九九和冬九九在其他方面都是一样的,这两个都是人们通过数九的方式来算日期。夏九九还有相关的歌曲和古诗词,那么下面来看看,夏九九歌古诗词是什么?夏九九歌相关的古诗词有哪些?不清楚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了,以下是重点内容,走过不要错过。

夏九九歌古诗词

夏九九歌是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夏九九歌谣”,形象地道出了夏至后的天气变化,生动地反映了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夏九九歌古诗词有南宋人陆泳《吴下田家志》中就记了“夏至九九歌”。明代博物学家、诗人谢肇淛编撰的《五杂俎》,也有一首“夏至后九九谣”。清代杜文澜编撰的《古谣谚》里的“夏九九歌谣”与众不同,其中说到“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炭墼”,圆柱状,用炭末制成,主要用作手炉的燃料。清代顾铁卿的《清嘉录》中说:“旧俗有‘夏九九’,今已不传,但从夏至日起第三庚日为初伏。”“夏九九”虽然未广泛流传,但它比“冬九九”适用范围更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用。因为我国南北温差夏季小、冬季大,因此“夏九九”就没有“冬九九”那种地域局限性。

夏九九歌不同版本各有道理

从自宋代相传的“夏九九歌”可知,“一九”和“二九”时还不算太热,手上有扇子就行了。到了“三九”和“四九”,就热浪逼人了,不仅要喝冰水降温,晚上还要露宿,而这段时间正是小暑和大暑,也是初伏及中伏之时。可见“夏九九歌”中的“三九”和“四九”,与小、大暑及三伏天气候是一致的。

至“五九”,已经入秋,故“夏九九歌”云“树头秋叶舞”或“头带黄叶舞”。而“六九”的语句,宋谚是“乘凉不入寺”,明谚是“乘凉入佛寺”,一说“不入”,一说“入”,究竟是“入”还是“不入”?

寺中多有大树可乘凉,如说“不入”,意思是天气已凉快起来,用不着去佛寺乘凉了。说“入”的意思是,刚刚入秋不久,正是秋老虎肆虐之时,还是要找个凉快的地方避暑。这样看来,好像两种说法都对。而且地域不同,气候也不一样,时至“六九”,已是处暑前后,此时各地有温差是很正常的。

从“七九”至“九九”,气候已变凉,尤其是到了白露时节,很多地方不仅晚上要盖被子,日常还要“打炭墼”,即用炭末捣制成圆柱状燃料,以便秋冬取暖。

“夏九九”的内涵

无论冬季还是夏季,都有些比较明显的季节特点。那就是冬天的时候特别寒冷,而夏天由于气温过高人们也叫苦不迭。所以人们才会通过数九的方式,盼望着寒冷的季节早一点过去,或者摆脱夏季高温天儿。

“夏九九”和“冬九九”,除了季节不同之外其他都一样。都是人们通过数九的方式算日期,虽然现代人早已不数九了,但有关数九的说法一直存在。

清代人杜文澜曾编撰《古谣谤》,其中也有一首“夏九九歌”: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五九四十五,树顶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这首“夏九九歌”,应该脱胎换骨“夏至九九歌”。 因为无论从文风,还是所表达的含义上来看,其实都与“夏至九九歌”如出一辙。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夏九九”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节气,只不过这种节气是一种杂节而已。

事实上民间关于“夏九九”的歌谣非常多,北方农村地区流行的“夏九九歌”: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关于立夏的古诗有哪些

古代的诗词对于我们还是非常有用处的,平时节日节气之时,还能发发朋友圈展示我们的才能,还能作为素材写进我们的手抄报或者黑板报里,更甚者让我们了解古人心中的节日或节气是怎样的。那么,关于立夏的古诗有哪些呢?接下来和一起去鉴赏关于立夏节气的古诗词吧。

关于立夏的古诗有哪些

1.《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唐朝元稹

欲知春与夏,仲吕啟朱明。蚯蚓谁教出,王瓜自合生。帘蚕呈(上尔下虫)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2.《立夏》宋朝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3.《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立夏少半月》宋朝滕岑

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梅子酸着齿,麦穗长半腰。天运不暂停,又将转斗杓。无复冬裘御,重取夏扇摇。

4.《立夏》宋朝释居简

弦改南薰曲自调,萦回小篆水沉消。叶舟自打窗前过,只有杨花度小桥。

5.《立夏》宋朝薛澄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6.《四月十三日立夏》元朝方回

百年春一年,四月月将圆。客邸淹长日,归途逼暑天。莺声时一啭,蚕事欲三眠。节物还如旧,情怀自可怜。

7.《立夏日》明朝贝琼

江寒雨急仍北风,扣户喜闻南巷翁。锦城鲊送蒲茅白,玉盌酒泻桃花红。三月忽惊春似客,百年那得老还童。一双黄鹂寂无语,飞过小月高楼东。

8.《立夏前偶成》清朝缪公恩

入夏馀三日,春光有几何。鸟声宿雨少,花瓣落风多。

9.《立夏日山中遍游后夜宿刘邦彦竹东别墅》明朝沈周

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烂熳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与君再见当经岁,分付清觞缓缓巡。

10.《二十立夏下旬犹春月也作留春诗十首其七》明朝郭之奇

晓岫飞烟动碧苔,初薰骤雨落黄梅。伏波岩下蛟涎满,揭帝塘边象迹灰。桂树千重招恨积,漓川几曲送愁回。且拚怅望随春去,留著风光异日来。

立夏节气古诗词鉴赏

一、《山亭夏日》唐代:高骈

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白话文释义: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二、《客中初夏》宋代:司马光

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白话文释义: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三、《阮郎归初夏》宋代:苏轼

原文: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白话文释义: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微雨后小荷随清风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

四、《幽居初夏》宋代:陆游

原文: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白话文释义: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五、《初夏》宋代:朱淑真

原文: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白话文释义: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世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

春节假期已经过去,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九,距离正月十五还有6天。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那么,历史上有哪些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有哪些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5、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6、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金元好问《京都元夕》

7、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明唐寅《元宵》


关于小满的古诗有哪些

导语:小满的时候,你可以看到麦田中的小满颗粒已经非常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我们还可以看到夏季的景象在各地铺开,烂漫的夏花,枝叶繁茂的树木,响亮的蝉鸣等等,你都能在这个时节感受到。那么,关于小满的古诗有哪些?欣赏以下的描写小满节气的诗词汇总。

关于小满的古诗有哪些

小满节气古诗

《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

元稹 〔唐代〕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杏麦修镰钐,錋?竖棘篱。

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

《小满日口号》

李昌祺 〔明代〕

久晴泥路足风沙,杏子生仁楝谢花。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

《缫丝曲》

陈景钟 〔清代〕

三春雨足桑叶肥,家家饲蚕昼掩扉。三眠三起近小满,桑葚垂垂叶已稀。

盼得红蚕齐上箔,更喜同功茧不薄。大妇收拾缫丝车,小妇安排汤满镬。

银丝抽绎比清霜,虚室堆床生白光。哑哑轧轧声不绝,绿阴低处新丝香。

小姑回头笑问嫂,转眼相看织成缟。茜红鸭绿染随心,长剪腰裙短裁袄。

嫂云小姑尔未知,阿哥正苦卖丝迟。明朝抱入城中去,已值官粮征比时。

小满古诗词

《小满》

元淮 〔元代〕

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落第南还晚泊黄牛村》

何吾驺 〔明代〕

两山断尽夕阳边,荡漾溪沙泊小船。石壑带云阴欲雨,茅檐笼树暝含烟。

新凉牛犊归桑薄,小满人家割麦田。何日数椽山里住,倦游空自忆林泉。

《小满》

(北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小满》(现代)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小满》(唐)刘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

小满节气谚语:

小满谚语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小麦到小满,不割自会断。

小满不满,高田不管。

小满不满,黄梅不管。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小满不满,无水洗碗。

小满不下,黄梅雨少。

小满不种花,种花不回家。

小满吃水,大满吃米。

小满打火夜插田,芒种插田分上下。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水车、油车和丝车)

小满防虫患,农药备齐全。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小满沟不满,芒种秧水短。

小满节气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历朝历代都有很多优秀的诗人,通过诗词将端午节抒发的淋漓尽致。他们有的着重写端午节的习俗,有的关注端午节与屈原的联系,有的则将心中的端午节表现出不一样的风采。今天我们送上端午节古诗佳句,更多端午节的古诗四句等着你。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端午节古诗佳句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同州端午

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阳

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端午感兴

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端午感兴

文天祥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端午感兴

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端午

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端午

赵蕃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端午

赵蕃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节民俗歌谣

五月五,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五月里有午端阳,粽子油条泡雄黄。五月五,过端午,挂香包,插艾草,家家要祭祖。五月五,过端午,画个王,喝雄黄,人人庆端午。五月五,过端午,欢欣又鼓舞。五月五日午,屈原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吃爻雄黄酒,毒蛇远远游。重五草头汤,疤瘰洗精光。重五吃麦麦,字眼学起快。吃爻重五卵,做个生员卵。重五吃大蒜,读书做高官。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关于小满的诗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这是自古就传下来的特定表达季节的节气。我们依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古人也是如此,我们喜欢在节气期间发朋友圈祝福语,古人则喜欢作诗作词,那么关于小满的诗有哪些呢?以下是整理的小满节气的古诗大全,快点来瞧瞧吧。

1、小满

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未满充足水,要张酷热天。

三农收种管,四月雨来寒。

节令河腾浪,天然物阜年。

2、七律小满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

稻田追粪催分孽,绵羊剪绒防冷风。

油菜收割荚角子,蚜虫防治麦杆蝇。

联合机械查修备,待战农忙暂放松。

3、五律小满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

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

雨下雷声震,莺歌情语传。

旱灾能缓解,百姓盼丰年。

4、西江月小满

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欣欢。

池莲青翠柳含烟。

垄间麦穗饱,院里石榴妍。

气温渐升雷雨降,水塘蛙叫声喧。

中耕除草在农田。

勤劳流热汗,努力获丰年。

5、五律.小满

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

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

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

节令轮流去,黎民望瑞年。

6、缫车(宋 邵定)

缫作缫车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卷丝雪满籰。

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

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着。

懒归儿,听禽言,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

秋风寒,衣衫单。

7、晨征(宋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8、缫车(宋 邵定)

缫作缫车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卷丝雪满籰。

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

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着。

懒归儿,听禽言,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

秋风寒,衣衫单。

9、晨征(宋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小满节气介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苦菜秀:《埤雅》以荼为苦菜。《毛诗》曰:"谁谓荼苦?"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蔡邕《月令》以谓苦荬菜。

靡草死: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原为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麦秋至。《月令》:"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