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长江流域

2021/9/26 13:30:35
万年历日历:长江流域知识
长江流域知识
最新入秋进程图:秋天到哪了

讯,今日秋分节气,但我国部分地区真正的秋天并没有如约而至。今中国发布了最新入秋进程图,那么,根据此图,秋天到哪了呢?从该图来看,目前华北长江流域入秋均“晚点”了,像北京、河北、河南、江苏等秋天纷纷迟到。不过,现在东北、西北部分城市已经入秋。上述地区要么已经是秋天,要么正在入秋中,唯有华南和江南显得格格不入,高温仍在横行中。

最新入秋进程图:秋天到哪了

入秋时间

华北长江流域入秋“晚点”

常年秋分节气开始时,我国秋季的前沿已经跨过淮河,抵达安徽中部、江苏中部、湖北中部一带,但今年入秋进程偏晚,直到秋分前夕,秋天的脚步仍在华北徘徊,河北南部等地仍未入秋。相比常年,今年北京、河北的部分区域入秋时间偏晚,河南中东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以及湖北、山东的部分地区秋天已经迟到。

从中国推出的全国入秋进程图来看,截至9月22日,我国秋季版图涵盖了西北大部、内蒙古、东北、华北北部、西南大部等地,其中青藏高原、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一带甚至已入冬。大城市中,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兰州、银川、太原、西安等地已经入秋。

中国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今年副热带高压较强,国庆前夕,秋老虎仍然“盘踞”江南、华南一带,常年应该在秋分期间完成夏秋转换的长江流域,入秋进程或将偏晚。

今年秋分节气华北等地雨水多,江南华南“秋老虎”继续发威

秋雨

石妍介绍,常年秋分时节不仅是季节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冷空气趋于频繁的时候。从中国推出的秋分节气高影响天气地图可以发现,秋分时节我国中东部大部天气开始转凉,东北地区的霜冻开始冒头,华西地区秋雨绵绵不断,华南一带暑热仍未消,而且要警惕秋台风的影响。

不同于往年的秋高气爽,今年秋分节气期间华北、黄淮等地雨水明显偏多。预计9月23日至26日,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自西向东有一次较强降水过程。27日至29日,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汉等地还将有一次降雨过程。两次降水过程叠加,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及四川盆地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秋分节气江南中南部、华南大部需警惕“秋老虎”。尤其是国庆前夕,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江南、华南部分地区会出现常年同期(9月下旬)罕见持续性高温炎热天气。

中国部分城市平均入秋(候平均气温)时间:

入秋时间

北京:9月11日;

上海:10月6日;

深圳:11月12日;

杭州:10月4日;

郑州:9月14日;

武汉:9月30日;

长沙:10月3日;

南昌:10月8日;

沈阳:9月5日;

重庆:9月28日。

15号台风专题:2021年第15号台风电母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天气资讯推荐

15号台风电母正在酝酿 甘肃陕西四川等局部大暴雨

南海热带低压最新实时路径图发布 热带低压或将生成为第15号台风电母

南海热带低压在哪里登陆 南海热带低压会影响我国吗

15号台风电母或将生成实时路径 未来会影响我国吗

温州台风网15号台风实时路径图消息 热带低压将于24日凌晨在越南中部沿海登陆

台风电母即将生成会影响广东吗 未来几天“秋老虎”继续发威

今日秋分浙江高温难退 杭州最高气温压35℃高温线

陕西今明有较强降雨局部暴雨 西安未来5天持续明显降水

河南新一轮强降雨逐渐铺开 洛阳等部分地区现暴雨


长江流域高温的原因

长江流域流经的地形多种多样,有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等,这地区夏天的天气也是比较炎热的。那么,大家知道长江流域高温的原因是什么?长江流域高温天气出现原因是什么?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长江流域高温的原因

长江流域高温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势力强,长期盘踞在长江流域,同时西部的伊朗高压和青藏高压向东挺进,与副热带高压连成一体,最终形成了非常强劲的高压“组团”,在这样的气压团笼罩之下,大气非常稳定,下沉气流盛行,根本不利于空气的对流和降雨的产生,空中的云量也非常少,因此即使高温和干旱肆虐。

长江发源于西藏的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北部与青海省边境处(青藏高原),东段为西藏与青海的界山,东南部延伸接横断山脉的云岭和怒山。“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又称“当拉山”,在蒙语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是青藏高原中部的一条近东西走向的山脉。

长江流域四季温度

长江流域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4月和10月是冷暖变化的中间月份。

【1月】中下游地区大部分为 4~6℃,湘、赣南部为 6~7℃,江北地区在4℃以下。四川盆地在6℃以上。云贵高原西部暖中心普遍在6℃以上,中心最高达15℃左右,东部在4℃以下。金沙江地区西部为0℃左右,东部地区为-4℃左右。江源地区气温极低,北部气温平均在-16℃以下。

【4月】中下游大部地区在16~18℃:之间,江北及长江三角洲为14~15℃,南岭北部达18℃以上。四川盆地在18℃以上。云贵高原西部暖中心高达25℃左右,而其东部低温中心为12℃。金沙江西部地区在10℃以上,东部则在4℃以下。江源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北部达-4℃左右。

【7月】中下游地区普遍在28℃以上。四川盆地在26~28℃之间。云贵高原西部气温中心在24~26℃之间,而东部地区在20℃以下。金沙江地区西部为18℃,东部为12℃左右。江源地区平均气温为8℃上下。

【10月】中下游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江北和长江三角洲为17℃左右。上游四川盆地在18℃上下。云贵高原西部暖区为16~18℃,中心地区高达21℃,东部冷区在12℃以下。金沙江地区西部为12℃,东部在6℃以下。江源地区北部达-4℃以下,南部为-2℃左右。

【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布特点】年平均最高气温:中下游地区普遍在20~24℃之间,比其年平均气温高4~5℃。四川盆地为20℃左右,仅比其年平均气温高2~3℃,是全流域气温年际变化最小的地区。云贵高原、金沙江和江源地区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较大,一般比年平均气温高6~8℃。年平均最低气温:中下游大部地区为12~14℃,四川盆地与中下游地区相当,云贵高原的冷暖中心区分别为8℃和12~16℃,金沙江地区东西部的冷暖区分别为-2℃和8℃左右,江源地区在-10℃上下。

【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布特点】极端最高气温:中下游地区普遍在40℃以上,最大值出现在江西修水站,达44.9℃。长江三角洲和洞庭湖区、江汉平原一般在40℃以下。四川盆地大部地区在40~42℃之间。云贵高原和金沙江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仍然存在东西并列的高低值中心区,其差值达10℃以上。江源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在22~24℃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四川盆地一般在-2~-6℃之间,中下游大部地区为-10~-16℃之间。川西和金沙江地区极端最低气温的地区分布梯度最大,等温线密集。江源地区普遍在-30℃以下。


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区

洪水是由于暴雨、水库垮坝、风暴潮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水量迅速增加的现象。我国有些地区是洪水灾害的多发区,那么,大家知道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区是什么地方?长江流域水灾多发地段是在哪里?接下去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区

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区是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洪水峰高量大,洪灾最为频繁。长江中下游有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和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芜湖、南昌、长沙等中等城市。

因为受亚热带季风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是中国暴雨多发区和暴雨强度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区域。尤其是长江干流从湖北荆州到安徽铜陵沿线的两湖平原和皖西皖中平原等低洼区域,由于暴雨汇流面积大,支流众多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又夹于南北丘陵山地之间,是最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区域,长江流域曾经发生的多次严重洪涝引发的溃堤和淹没灾害大部分就发生在这个区域。

长江历史上发生的洪灾悲剧

众所周知,长江是一条雨洪河流,上、中、下游均有洪水灾害。三峡大坝兴建前之洪汛期,我曾多次乘船路经被世人称作“九曲迥肠”的荆江河段,观察到一种危机:上荆江洪水位高出比岸地面很多,肉眼可见沙市、郝灾等城镇许多房子的屋顶竟在水面以下!

这里大堤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不堪设想”的悲剧,长江历史上频繁发生。究其来源,川江可谓罪魁祸首。据上世纪几个大水年资料,长江主汛期7~8两月,宜昌以上来水量占城陵矶洪水量的60~80% ,占汉口的55~76% ,荆江洪水则95% 以上来自宜昌上游。

也就是说,只要宜昌发生特大洪水,就会导致中下游地区的严重洪灾,甚至是段灭性的灾害!

据史书记载,自公元前180年(西汉初)至1911年(清末)的2096年间,长江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214次,平均10年一次;1499年至1949年约450年间,湖北境内江汉干堤溃口达186次,平均2~3年一次;1788至1870年不到100年间,长江上游接连发生3次超过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洪峰流量达8.6万秒立米,长江干流沿岸及嘉陵江下游许多城市集镇都大水入城。荆江大堤万城至御路口决堤20余处,洪水冲入荆州城内,水深一两丈,房塌舍毁,兵民淹毙万余。乾隆爷震怒,一年之内连连下渝旨24道,严查严办对大堤督修不力者,并将荆江大堤由民堤改为官堤,每年拨专款修守不怠。

1860年(清咸丰十年)洪峰流量近11万秒立米。屏山、丰都、万县、云阳、巫山、巴东、秭归、宜昌、宜都、公安等城市大水入城,城恒坍塌,人畜漂没无计。上荆江虽未溃口,但冲开了藕池口,大量洪水涌入洞庭湖,湖南遭灾严重。

1870年(清同治九年),洪峰流量又高达11万秒立米,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区一片汪洋,仅两湖便有50多个州县被淹没。这年6月下旬以后,暴雨成灾。地处嘉陵江下游之合川县,“雨如悬绳连三昼夜,6日大水入城,深四丈余”。重庆磁器口“大雨十天,江上漂流人、物七日之久”。

万县志云:“6月15日江水汛,16日没河岸,17日啮城根,18日没县署照墙,19日子夜,大雨彻宵,骤涨平明,县地陆沉”。

鬼城丰都,亦“全城淹没无存……”

奉节鲍超阁的墙上至今仍有石刻,令人怵目惊心:“同治九年季夏洪水至此”。

云阳张飞庙前也有石刻:“同治九年……”

秭归县,“江水暴溢,归州河一带巨涨,沿江水势几有越岭之虞”。

位于三斗坪镇的黄陵庙,大殿内楠木擎柱顶端,遗留着“同治九年”的洪水痕迹……

1931年,长江水患殃及川、鄂、湘、赣、皖、苏、豫、七省,共计205个县,淹没农田5000多万亩,灾民达2800多万,其中淹死者竟达14.5万人之多。

武汉,市区“大船若蛙丰浮水面,小船如蚁漂流四周”,洪水浸泡时间长达四个月。洪水泛滥时,“幸免者或攀树巅,或骑屋顶,或站高阜,均鹄立水中,延颈待食。不死于水者,皆悉死于饥,竟见有剖人而食者……”

1935年,洪水发生之时,致使“荆沙被水围困,形如岛屿。四乡人畜漂没,四舍荡然,并波及荆、潜、监、沔一带,为状之惨,目不忍睹。”

1954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荆江分洪工程已抢建完工,荆江大堤也已经过大规模整修。但因洪水来势凶猛,虽以分洪方式确保了武汉,也保住了江汉平原,但灾情依然令人叹息:京广线铁路交通命脉中断行车100天;农田淹没4700万亩;死亡30000人……


长江流域夏天为啥这么热

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典型,长江流域的年降水量分布是很不均匀的。长江流域的夏天也是很热的,那么,大家知道长江流域夏天为啥这么热?长江流域夏季为什么如此炎热?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长江流域夏天为啥这么热

长江流域夏天热是因为盘踞在西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的结果。副热带高压控制着许多地区,以至天气继续干旱少雨。即使来自北方的的冷空气会使南方降温,但此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仍会西伸北抬,持续给南方带来闷热天气。

重庆、武汉、南京等长江中下游城市在夏季常常如火炉般闷热,主要是由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温高湿天气。特别是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副热带高压一般维持在长江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使得这些地区闷热难耐。

重庆之热源于地形,“渝炉”堪称老山炼丹,是全国有名的盛夏高温区。而专家认为山城夏季多雨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排放物(二氧化硫、微小粉尘等)的增加影响到太阳辐射,导致了降水量提升,高温日相对减少。这样的“人工降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污染的“意外收获”。

江城武汉可称“一代炉魁”。此地江河湖泊众多,水汽大量蒸发,团团热气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减慢了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汗出如浆,闷热难耐。1934年某日武汉41.3℃的纪录为江城夺得“炉魁”之称。

南京深得江南“夏九九”的精髓:扇子勿离手,出汗如出浴。宁沪两地高温堪称伯仲,不过上海临海地形让南京自叹不如,因为海陆间气压差,上海的晚上比南京凉爽很多,虽然两地日最高温差不多,但是日平均温度上海就比较低。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空前规模的燃烧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汽车的降价、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购车代步;加上空调的普及,这些都在向大气排放大量热气。城市里的人口、高楼、道路密集,混凝土、柏油路使太阳辐射升温快,散热慢,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城市的温度在逐步升高,越来越多的“火炉”城市涌现出来,这也是人类无节制活动加剧地球环境急剧变化升温的现实例证。

长江流域降水补给

长江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降水超过一半被蒸发,因此,蒸发量是长江流域水量平衡的重要要素之一。流域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922毫米,流域平均年陆面蒸发量为541毫米,占平均年降水量1067毫米的51% ,平均干旱指数为0.86。

长江流域水面蒸发量无较明显的地区分布规律。总的来说,流域西部的金沙江及流域东部的汉江唐白河、赣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大于其他地区,水面蒸发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云南元谋地区有一个小范围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是长江流域水面蒸发最大的地区。全流域小于700毫米的地区不多,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湘西、鄂西南地区、乌江中部及资水上游,如乌江金佛山为465毫米,峨眉山为564毫米。长江流域其他地区水面蒸发量在700~1000毫米。

长江流域水面蒸发的年际变化较小。年内分配由于各地高程、地理位置及所受气象因素的影响不完全相同,一般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上游地区春季大于秋季,中游地区秋季大于春季,下游地区春、秋季相差不大。


长江流域包括哪些省市

众所周知,长江流域的历史悠久,景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前往。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长江流域包括哪些省市?长江流域包含哪几个省市?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长江流域包括哪些省市

长江流域包括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百条支流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总计19个省级行政区。

长江流域有荆州、岳阳、昆明、贵阳、成都、重庆、南京、南阳、扬州、镇江、苏州、宜昌、武汉、上海、杭州、安庆、南昌、九江、长沙、无锡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风景名胜峨眉山、九寨沟、三峡、张家界、武当山、九华山、黄山、庐山、宝天曼、太湖、巢湖、洞庭湖、鄱阳湖等都是全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长江流域北以巴颜喀拉山、西倾山、岷山、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淮阳丘陵等与黄河和淮河流域为界,南以横断山脉的云岭、大理鸡足山、滇中东两向山岭、乌蒙山、苗岭、南岭等与澜沧江、元江(红河)和珠江流域为界,东南以武夷山、石耳山、黄山、天目山等与闽浙水系为界。

长江流域地貌:

长江流域位于东经90°33′~122°25′,北纬24°30′~35°45′之间。

由江源至河口,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巨大阶梯。第一阶梯由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高原和横断山区组成,一般高程在3500~5000m。第二阶梯为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和鄂黔山地,一般高程在500~2000m。第三阶梯由淮阳山地、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一般高程在500m以下。流域内的地貌类型众多,有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平原。

江源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许多山峰海拔达6000m以上,终年积雪。金沙江段河流强烈下切,形成约2000km长的高山峡谷。河床比降大,滩多流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著名的虎跳峡全长17km,落差达210m。金沙江在四川省新市镇以上,只有部分河段可季节性通航。新市镇以下进入四川盆地。两岸为低山和丘陵,河谷展宽,水流平缓,可全年通航。

金沙江在攀枝花市左岸有大支流雅砻江汇入。雅砻江,上游海拔在4000m以上,呈高原景观,河谷宽阔,径流以雪水补给为主。中下游高山峡谷,两岸山高达1000~1500m,河宽100~150m。

长江流域农业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积温高,农作物生长期长,许多地区雨热同季,农业生产的光、热、水、土条件优越。流域有耕地2460多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而农业生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40% ,粮食产量也占全国的40% ,其中水稻产量占全国的70% ,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油菜籽、芝麻、蚕丝、麻类、茶叶、烟草、水果等经济作物,在全国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巢湖地区和太湖地区都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所以,长江流域不愧为中国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长江流域西部虽为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但草场辽阔,日照充足,温差较大,有利于牧草生长,牧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中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藏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藏马。而长江中下游则农业发达,养殖业兴旺,四川、湖南、江苏是全国生猪拥有量最多的省份,四川、上海、湖南每公顷耕地载有生猪量为全国最高的地区,四川的黄牛、水牛等大型家畜拥有量居全国之冠。所以说,长江流域又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

长江有众多的支流,流域面积比较大的河流有437条,长度比较长一级支流有10条。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是什么?长江水系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是哪条?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

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是嘉陵江,嘉陵江全长1345公里,嘉陵江干流,发源于秦岭,起凤县,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345公里,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以上为上游,昭化至重庆市合川区为中游,合川至重庆河口为下游。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嘉陵江河道特征

嘉陵江曲东河至白石铺段,河流穿行在宽谷、坝子中,河谷比较开阔,但急流、滩险仍多,河谷两侧是发育比较成熟的晚壮年期地貌。坝子的形成除受岩石性质支配以外,并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坝子被淤积的黄土物质所覆盖。此河段于宝山岭及金梢湾一带形成明显的弯曲。

从白石铺至白水江一段,河流横切构造线,并穿流在凤—徽山间盆地中,较大而典型的峡谷多见于十里墩以南到白水江之间,峡谷两侧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由于地盘上升,河流不断下切,形成峡谷,峡谷两侧山坡的上部已发育成壮年期的岩溶地貌。地面北而南逐渐降低,因受构造作用的影响,形成许多阶梯面。凤县城附近阶地高出河面的相对高度,—级为3~7米,二级为18~20米,三级为40米,四级为140米。白水江以北,河床两侧除偶然出现一些岩屑堆积以外,几乎没有平坦的岸边地带。

白水江以南,河流大致呈南南西方向,过弹觉寺以后流向呈南偏东。白水江南的玉皇观,是由主流与其支流青泥河侧蚀切穿所形成的孤丘。白水江至横现河一段,因流经结晶石灰岩地带,侵蚀切割强烈,形成峡谷,如老鸦峡和白崖峡等,横现河至略阳一带,主要是板岩,其间偶尔夹有石灰岩,河流受地质构造条件的控制与调整,河谷宽广,当地层与河流流向呈反倾斜时,河岸陡峻;当地层与河流流向一致时,河岸平缓,形成不对称河谷。在岩性和构造条件控制下,次成河及再顺向河相当发育,形成明显的格状水系。此河段深切曲流与单面山地貌也很发育。这是由于此地段软、硬岩石相间排列,抗蚀力不同的结果。

从略阳到阳平关一带,河流穿行在石灰岩、片岩、页岩、砂岩、砾岩及火成岩相间出现的区域中,河谷形态以深切峡谷为主,迂回曲折,宽敞的河谷不多,有离堆山,山地高出河面约400米左右。阳平关附近,因河流与绿色片岩走向相符,河流侵蚀较易,河谷豁然展开。阳平关位于河南岸40米的阶地上;北岸离河稍远处,有孤丘兀立,名叫大鱼山,高出江面165米,山顶平坦,堆积有黄土及砾石。大鱼山北坡,有砾石阶地二级,高的约40米,低的约25米。低阶地上有后坝,与北部山岭相连,构成东西分注于嘉陵江的两个小支流的分水岭。大鱼山以东是小鱼山,是个向南伸的山嘴,高102米,无河流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