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主食

2021/6/7 10:37:26
万年历日历:主食知识
主食知识
代替米饭的低糖主食

代替米饭的低糖主食有燕麦、红薯、玉米、紫薯、糙米等。平时将燕麦代替正餐进食,其自身的膳食纤维,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同时可以通便导泄,提高人体饱腹感。像红薯对于减肥人群来说,利用红薯与糙米、高粱米共同食用,一方面可以改善粗粮的粗糙口感,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排便、减肥、控血糖作用。

像黑豆、大豆、绿豆这些,这种都可以取代白米饭当正餐服用。黄豆之中木薯淀粉成分占百分之五十左右,脂肪率较为少,之中还带有丰富多彩的大豆蛋白。

还可以吃薏仁米、黑米、小米等米类。和米饭一样,薏仁米、黑米、小米也是米,都可以作为正餐来服用,这种米类之中都带有丰富多彩的营养成分,膳食纤维素非常丰富。

吃低糖主食代替米饭时,更应该注意增加其他蛋白质来源食物,防止肌肉严重丢失。


它是国际公认的三大主食之一

它是我们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家常菜品,更是每条街的标配,只要你在中国似乎每个地方都有各式各样不同种类的做法。

它在每个地区的叫法都不一样,但是说起来我们都对它并不陌生,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马铃薯。土豆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同时也是国际上公认的继玉米、小麦、之外的又一大主粮。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说起来因为叫法不同,在我身边就出现过一个笑话。一朋友的大学室友是福建人,在昆明读书,一天朋友叫他去吃洋芋饭他去后纳闷怎么会叫洋芋这不是翻仔薯嘛,后来又叫他说是去吃土豆他室友又再一次纳闷了(福建人叫土豆的其实是花生)。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16世纪时法国的一位农学家通过亲身实践发现马铃薯不当可以吃还可以做成面包等食物。刚开始的时候它可是只有皇家贵族才种植的观赏性花卉,到后来才逐渐传到民间得以普及,在1650年的时候已经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开始在欧洲普及。

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的高寒地区生长,很快在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马铃薯和玉米、番薯等从美洲传入的高产作物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可是当时的一大功臣,减少了许许多多的饥荒难民,对促进国家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现在它是街头小吃,同时也是每家每户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品。融合每个地方的人家不同的喜好和口味,成了中国人最普通又最广泛的美食。


胃不好吃什么养胃好

现在很多人都被胃病困扰着,由于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导致胃变得不好。不少人马上想到了粥,其实养胃的食物有很多,粥只是其中的一种。面条、烤馒头、南瓜、红薯等都是养胃好选择。

推荐5款养胃主食

养胃食疗方1:白术猪肚粥

做法:白术30克,猪肚1只,粳米60克,生姜少许。将猪肚洗净切成小片,同白术、生姜加水1000毫升,煎煮取汁约600毫升,再加粳米同煮成粥,早晚2次分服。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脘腹作胀、大便滞下等症。

养胃食疗方2:豆蔻馒头

做法:白豆蔻15克,面粉1000克,酵母50克。将白豆蔻研为细末,待面粉发酵后,一起加入制成馒头。

用于脾胃气滞的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或胃脘冷痛,恶心呕吐等。

养胃食疗方3:神曲粥

做法:神曲10~15克,粳米30~60克。先将神曲捣碎,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取汁,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分早晚2次温服。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积难消、嗳气、泛酸水、脘闷腹胀等症。

养胃食疗方4:玉竹粥

做法:鲜玉竹30~60克,粳米60克,冰糖少许。先将鲜玉竹洗净,除去根须、切碎,加水1000毫升,煎取浓汁约毫升,再加粳米煮为稀粥,加少许冰糖即可,每日分3~4次分服。

适用于胃火炽盛或阴虚内热、容易饿的胃炎患者。酸水、脘闷腹胀等症。

养胃食疗方5:椒面饼

做法:蜀椒6克,白面粉60克,葱白茎。将蜀椒去闭口者,去椒目,焙干研末,与面粉拌和,加水揉成小饼状。将水烧沸,下椒面饼,煮熟后,放入葱白,并加味精、香油、精盐等调味。吃面饼喝汤。

适用于寒凝气滞导致的胃脘冷痛、胀闷不舒、食欲不振等症。


低碳饮食用什么当主食

低碳饮食可以用荞麦、青稞、黑米、干豌豆、大麦粒、红小豆、绿豆、鹰嘴豆、筱麦面、土豆、红薯、山药、芋头、莲藕、嫩蚕豆、嫩豌豆、菱角、青稞、魔芋、玉米、南瓜、紫米等当主食。低碳指的是这些食物中含有碳水成分较少,这些食物的普遍热量都在每100克50大卡左右。

土豆简介

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山西大同一带也称为山药)。在南方一些省份,也叫“冬薯”,因为常在收割完秋季水稻后,在冬季种植。

荞麦简介

荞麦净肠草、乌麦、三角麦,是蓼科荞麦属,其成熟期为75天,北方可两季,一年生草本植物。荞麦喜凉爽湿润的气候,不耐高温、干旱、大风,畏霜冻,喜日照,需水较多。

青稞简介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三秆直立,光滑,高可达100厘米,叶鞘光滑,两侧具两叶耳,互相抱茎;叶舌膜质,叶片微粗糙。穗状花序成熟后黄褐色或为紫褐色,小穗颖线状披针形,被短毛,先端渐尖呈芒状,外稃先端延伸,两侧具细刺毛。


立夏吃什么饭

导语:作为夏天的开始,人们在立夏这天,会有一些特殊的活动来迎接。其中,需要准备一些特色美食来吃,而有些地方会吃一种特殊的饭,那么,你知道立夏吃什么饭吗?到底立夏当天吃什么主食呢?我们知道,立夏这天吃的蛋叫立夏蛋,那这天吃的饭自然是叫立夏饭啦。

立夏吃什么饭 立夏当天吃什么主食

立夏饭

吃立夏饭。旧时立夏时节,宁波一带的乡下用五种颜色的豆子加上粳米煮成五色饭,也称立夏饭。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物资的丰富,南方很多家庭将五色豆子替换成豌豆、雷笋、蚕豆、苋菜、香菇丁、咸肉丁、胡萝卜等食材,寓意“五谷丰登”,颇具仪式感。俗话说“千补万补,不如立夏一补”,吃立夏饭同时也寄语人们希望一年到头身体健康。

立夏饭的做法:

传统立夏饭

食材:豌豆半斤、菜豆半斤、咸肉半斤、笋、广式腊肠、荞葱、盐、油、米、糯米

做法:

1、 材料洗净,肉,笋,腊肠切片,荞葱切段。

2、 平底锅倒入适量油,炒咸肉,炒到发白,加入笋、豆子继续翻炒,加少许盐。

3、 电饭锅放入淘好的米,水比平时少一点,菜里会出水,加入炒好的菜,按上煮饭键耐心等待。

4、 煮好后加入腊肠和荞葱焖五分钟,拌均匀,香喷喷的立夏饭就做好了。

立夏饭

海鲜立夏饭

食材:糯米、冷冻熟豌豆、香肠、虾仁、鱿鱼、胡萝卜、香菇、洋葱、油、盐、小葱

做法:

1、 各种食材准备好,糯米冷水浸泡3个小时。

2、 香菇泡发,胡萝卜、香肠、洋葱、香菇、鱿鱼切丁。

3、 虾仁和鱿鱼,过水焯熟。

4、 平底锅,少许油,倒入洋葱炒出香味。

5、 倒入胡萝卜、香菇、香肠、虾仁、鱿鱼丁翻炒。

6、 香肠变至透明时,将泡好的糯米倒入锅中,不断翻炒。

7、 加入食盐,倒入适量水,边炒边倒水。

8、 盖盖子,小火焖10分钟。

9、 开盖,倒入豌豆,均匀铺在饭上,再继续焖3分钟,直至豌豆熟透,翻炒一下,就出锅了。

立夏其他主食类食物:

立夏食物

立夏粥

立夏时节,湖南耒阳人各家各户都要熬立夏粥。立夏粥是用瘦肉、粉丝、糯米丸子、红枣、猪杂、干笋、红枣、豌豆、豆芽等十多种食材做辅料,加入大米中熬成香气四溢的粥。

七家粥

浙江农村地区立夏要吃“七家粥”。七家粥是用左邻右舍各家汇集起来的米,加入各色豆子和红糖煮成一大锅粥,再大家一起分食。

鼎边糊

立夏时节,福州人要吃鼎边糊(又称锅边糊),是用米浆涮锅边,再加入虾米、木耳、苋菜、香菇、花蛤等做成的风味小吃。煮鼎边糊,也叫“做夏”。

夏团子

立夏吃夏团子是湖南娄底人的习俗。先将糯米粉和成团,揪成小剂子,捏成饺皮状,包入馅,收口搓圆,然后下锅煮,放上白糖。


白露当天吃什么主食

在白露节气前后的时候,大家可以准备上一件防风衣,做好保暖工作,度过一个温暖的秋季。白露当天许多了会吃一些符合该时节吃的食物,那么,大家知道白露当天吃什么主食?白露这天要吃哪些主食?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露当天吃什么主食

1

最佳蔬菜——莲藕

白露时节,正是鲜藕应市之时,此时天气干燥,吃莲藕,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

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缓解便秘。

吃莲藕时,搭配白木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滋补肾阴。

2

最佳水果——梨

秋季空气干燥,水分较少,而秋梨鲜嫩多汁,含有85% 的水分,酸甜适口。

此外,秋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称为“天然矿泉水”,如果每天坚持食用适量的梨,能缓解秋燥、生津润肺。

秋梨的最佳吃法是生吃,能明显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的咽喉干、痒、痛,声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

对于脾胃虚寒及体弱者,可将梨煮熟或蒸熟吃,有滋阴润肺、止咳祛痰的效果。

3

最佳主食——薯类

白露之后,我们应重视饮食多样化,可用薯类代替部分主食,红薯、土豆、山药、芋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薯类的吃法很多,最简单、健康的吃法是蒸、煮或烤,可以保留较多的营养素。也可以用炒、煎、炸的方法烹调,尽量少用油炸方式,减少食物中油和盐的含量。

不过,由于薯类蛋白质含量偏低,儿童不宜长期过多食用,否则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4

最佳肉类——鸭肉

秋季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更重要的是,鸭子是凉性食品,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可防秋燥。

中医称鸭为“药”“滋补上品”。这是因鸭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脂肪含量适中,约为7.5% ,比鸡肉高、比猪肉低。喝鸭汤进补,最好结合自身体质状况、配合中药或食物进行。

平时容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体质较弱人群,可以在熬鸭汤时,加入山药、莲子、黄芪或西洋参,一般为30~60克;女性在秋季易皮肤干燥,可加入百合、玉竹,养颜护肤。

5

最佳饮品——茶

此时正是茶树生长的良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禁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

推荐饮用乌龙茶,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

6

最佳补品——龙眼

白露时节,龙眼完全成熟,甜度最高,口感最好。

中医认为,龙眼肉甘温滋补,入心脾两经,具有益心脾、补气血的功效,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腻,不壅气,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对于久病体虚或老年体衰,证属气血不足,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等症状者,食用龙眼既补心脾,又益气血,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龙眼还有治疗和预防贫血的功效,若属此类人群,不妨在白露时节多吃些龙眼。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白露吃龙眼,尤其是对于经常上火或是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来说,最好不吃龙眼。

白露节气已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身体的损伤,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凡是因过敏引发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平时在饮食调养方面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肥腻的食物,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平时要经常开窗通风,让居室内外空气流通,以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新鲜;不要到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去;有晨雾的天气尽量不外出,更不能在晨雾中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