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习俗

2020/7/8 16:02:40
万年历日历:习俗知识
习俗知识
古尔邦节习俗进食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这对于穆斯林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食物来庆祝古尔邦节。今天我们来看看古尔邦节有哪些饮食习俗,中国穆斯林古尔邦节习俗进食主要包括炸馓子,油饼,麻花,宰杀牛羊肉等。

古尔邦节一般的饮食习俗有炸馓子,油饼,麻花,宰杀牛羊肉等。

先来说说炸的美食,馓子和麻花,用小米熬的米汤,放置温热,给米汤里放入调料,油,打入七八个鸡蛋,鸡蛋数量得面的多少来决定,如果面少,七八个足以,搅拌均匀,用和面的手法将面和好。给面抹上油,放置在盆中盖上保鲜膜饧,三个小时,等面发起。面搓成长条,两头朝相反的方向拧,捏住两头,提起,很自然地扭成麻花。锅里倒入油烧到四成热,放入麻花原坯炸至金黄,出锅后撒上白糖。

馓子和麻花和面过程是一样的,将醒好的面压成长条,揉成与筷子大小后,将其放在抹好的油的盆中,每一盘一层刷一层油以防粘连,待全部盘完后,用布盖上醒50~60分钟。将植物油烧热,将盘好的条取出,条头放在左手食指根处用拇指压住,由里向外绕在其它4个手指上,随绕随将条拉细。约绕20圈左右,将条揪断。断头压在圈内,再用两手食指伸入圈内拉长2/3,再用两根筷子代替两个食指把两条绷直,下入油内炸至半熟时斜折过来,定型后抽出筷子,深黄时捞出即成。

油饼得提前一天将发面剂弄成面糊糊装进行发起,面剂就是用以前发过饼的面留一块到第二次使用,然后在和面,加入油,调料,盐,香料,放至面发起,成剂子,擀成圆装,中间 划三刀,下入油锅,翻面金黄色即可,油温不能太高。这是回族过古尔邦节必备的美食。

宰杀牛羊肉

凡是具有宰牲能力,经济条件允许的人家,在古尔邦节都要宰一只羊,有的还宰牛。所宰牲畜必须头角端正、体窍完整、健壮,没有任何缺陷。宰牲时其主人必须在场,并由阿訇念经。

所宰之肉分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或请众乡亲在家里共餐;一份送清真寺或济贫施舍。所宰的羊肉,不许独自享用或出售,即便是上门的乞丐,也要一视同仁,让他吃饱菜、油香,再拿上一份肉。

宰牲仪式后,主人请来众乡亲,按照传统的礼节,摆出丰盛的宴席,和客人同食所宰之牛羊肉。所宰牛、羊之血液、粪便,以及食后的骨头等残渣余物须深埋地下,以防止沾污。

穆斯林的进食礼仪

1、请朋友去家里吃饭 。

2、陪客人一起吃饭。

3、能集体吃饭,不要单独一个人吃饭

4、大家围成圈吃饭。

5、饭前洗手,洗手不擦手。

6、尽量不要站着喝水,要坐着喝,小口喝。

7、用饭单吃饭,可以不浪费馍渣。

8、尽量跪或蹲坐的吃,不要站着吃。

9、饭前、喝水前念特斯米(作任何好的事前都要念起始词):

Bisimllah hir-rahman nir-raheem(比思命俩黑落和马宁乱黑米)

意思: 奉至仁至慈真主之名。

10、用右手吃,不要用左手吃。

11、吃饭时少说话。

12、馒头类的食物分成两半吃,分给旁边的兄弟吃,掰着吃(吃剩的别人也可以吃)。

13、用食指、拇指、中指三指吃(拿筷子)。

14、吃饭前先吃点盐.以盐开始,以盐结束。

15、吃甜食。

16、吃自己前面的,吃离自己近的。

17、吃盘边的。

18、拣起掉在饭单上的食物吃掉。

19、吃馍渣,尽量不剩食物,浪费是哈拉姆(非法的)。

20、鼓励吃完剩余的,吃冷的食物。

21、吃1/3喝1/3留1/3记念真主。

22、做客时给主人做好都哇,感赞完真主后,感谢主人。

23、不要靠物或躺着吃。

24、喝茶时不要往杯子里吹,向外吹。

25、鼓励吃饭后舔手指、舔盘子。

26、吃完饭后念都哇:

阿语发音:艾了哈目睹林俩信来则,艾图阿买那,我赛高纳,我节阿来那,米乃里穆斯里米乃。

意思: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他赐给了我们吃,赐给了我们饮,并使我们成为穆斯林。

27、饭后洗手,漱口。


夏至东北吃什么传统食物

夏至这一天,东北人会吃面条与饺子。早在古代,老百姓就认为吃热面可以很好的驱走邪恶,让人少灾少病,身体健康,所以吃面一直是东北人夏至时节的老传统,至今都流传着这个习俗。夏至还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夏至节”。民间有祭神祀祖、消夏避伏、吃面条、食粽子等习俗。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夏至日是中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如今在中国不同地区夏至有不同习俗。比如在中国西北地区如陕西,夏至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

而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在某些地区,夏至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家吃饭的习俗。


小暑吃藕习俗

导语:小暑有很多传统美食,其中,南方一些地区有小暑吃藕习俗,那么,人们小暑为什么要吃藕呢?我们知道莲藕有很好的消暑功效,是炎热夏季降暑的最佳食品之一,这会不会与习俗有一定关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小暑吃藕的由来及寓意。

小暑吃藕习俗 小暑吃藕的由来及寓意

小暑吃藕

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早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因与“偶”同音,故民俗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又因其出污泥而不染,与荷花同作为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

南方水乡有小暑吃蜜汁藕的习惯。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当凉菜吃。俗语说:“花下韭,莲下藕。”《本草纲目果部莲藕》有记载:“六、七月采嫩者,生食脆美。”六、七月份,正是鲜藕上市时节,而食藕则以七月前期为佳。莫说蜜汁嫩藕清脆甘美、爽润可口,就是不加任何作料,直接入口,也堪称佳品。而在北方,旧时一般人家是吃不上藕的,北方小暑食俗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我的家乡山东大部分地区有小暑吃饺子的习俗。

一些地方吃藕是很讲究的。过春节吃藕盒是山东大部分地区的习俗。炸藕盒既简单又好吃,将藕去皮切片,每两片不完全切开而成一藕夹,然后将葱姜肉馅放于藕夹中,两片藕加馅合在一起,而后挂一些面粉糊汁,经油锅炸熟即成。香酥的外皮裹着脆中带糯的莲藕,莲藕里夹着香喷喷的肉馅,一口咬下去,那真是美美的享受。炸藕盒香酥嫩爽,适于家庭烹饪,也是饭店常有的一道佳肴。藕的吃法还有很多,既可单独做菜,也可用作配料。鲜藕炖排骨、凉拌藕片、虾仁藕丝、鱼香藕丝都是常见的吃法,也可以做成藕肉丸子、藕粥、藕粉糕等花样。著名的藕类菜肴除山东的炸藕盒之外,还有北京的“挂霜藕片”“藕断丝连”,四川的“酸辣脆藕”“鱼香藕丝”,广东的“蛋煎藕丝”,湖北的“椒盐酥藕夹”“香酥藕盒”,杭州的“桂花藕羹”,南京的“糯米糖藕”等。

小暑吃藕的好处

小暑习俗

1、清热凉血:莲藕生用性寒,有清热凉血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莲藕味甘多液、对热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为有益。

2、通便止泻、健脾开胃: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3、益血生肌: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故中医称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4、止血散瘀:藕含有大量的单宁酸,有收缩血管作用,可用来止血。藕还能凉血,散血,中医认为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热病血症的食疗佳品。


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指的是春分什么习俗

导语:春分将至,该节气有这样一句俗语,即“春分到,蛋儿俏”。看到这,大家可能都比较好奇,到底这春分和蛋有啥关系呢?原来,春分这天,民间有一个关于蛋的习俗。那么,你知道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指的是春分什么习俗吗?具体春分到蛋儿俏是什么意思?一起来了解。

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指的是春分什么习俗

春分到蛋儿俏

立蛋游戏。春分竖蛋,也称春分立蛋,是指在每年春分这一天,各地民间流行的“竖蛋游戏”,这个中国习俗也早已传到国外,成为“世界游戏”。中华民族先民就开始以此庆贺春天的来临,“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开始流传。

为什么要在春分这一天竖鸡蛋呢?

据说,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

春暖大地,万物生长,“立蛋”除有立住鸡蛋的本意,亦有“马上”、“添丁”之意,意味着人们祈祷人丁兴旺,代代传承之意。

起源:

在古老的传说中,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技巧:

春分竖蛋

要点一:挑鸡蛋

首先要挑选一头大一头小的鸡蛋,立蛋时将大头朝下,这样重心会比较低,就像不倒翁一样,容易保持平衡。

要点二:寻找支持面

找到合适的支持面,做一个小实验,在桌面上涂上印泥,再把鸡蛋立在涂有印泥的桌面,就可以发现,能立住的鸡蛋,底部会有一个肉眼很难看清的平面,一旦重力作用线能经过这个平面,鸡蛋就能站立起来。

要点三:手要稳

由于生鸡蛋里的蛋黄位置也会影响鸡蛋的站立情况,所以立鸡蛋的手要尽量保持不动,让蛋黄可以慢慢沉淀到鸡蛋下部,这样重心就能足够低,使鸡蛋保持平衡。

熟鸡蛋还是生鸡蛋?

立蛋

1、普通鸡蛋、双黄蛋、土鸡蛋和煮熟的鸡蛋,无论什么品种,都可以被立起来。

2、相对生鸡蛋,煮熟的鸡蛋不易被立起来。

3、细心、耐心的同时更容易让鸡蛋立起来;越急躁,越不容易成功。


小年习俗有哪些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如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小年也意味着人们要开始准备年货,过个好年,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小年这天,家家户户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还要将剪好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过年的喜气。在中国,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过小年还有放鞭炮的习俗,中国人过节都喜欢热闹,鞭炮的声响可以渲染节日气氛。除了这些还有祭灶王、吃灶糖、赶乱婚、沐浴理发等。

小年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近代我国一些地方流传:“官三民四船五”,意思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其实,小年不分“官小年”、“民小年”,只是在不同地区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同地区的官、民小年是相同的。传统上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在腊月二十四。在清朝之前,北方地区官民也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拜灶王爷,于是北方地区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肉孜节的风俗

肉孜节是新疆地区对开斋节的另一种叫法,其实肉孜就是波斯语开斋的意思。了解了肉孜节的含义,我们下面就来看看肉孜节有什么习俗。说起肉孜节的风俗那就要从斋戒与开斋说起,毕竟肉孜节就是为了庆祝斋月顺利结束而举办的。

肉孜节的风俗 肉孜节有什么习俗

肉孜节(开斋节)节前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向穷人发放“开斋捐”,粉刷房屋,打扫院落,井把清真寺装饰一新。同时准备节日食品,炸油香、馓子、宰羊宰鸡等。炸油香,是所有十二个新疆民族节日的必做工作,这是中国伊斯兰教的独特风俗,有人认为,起源于祭献遗风:油烟香味祭献了亡人。

肉孜节日早上成年男子沐浴净身,身着盛装,或手持经香,聚集清真寺或出荒郊举行会礼。之后,先向阿訇道安,接着互道“萨拉姆”。会礼结束,或由阿訇率领集体游坟扫墓,或各家各户游坟扫墓,为逝者祈祷,在墓碑的刻字上描红,整墓培土,随后分头前往各亲友家拜节,互赠油香、馓子等各种炸果,表示祝贺。

肉孜节日的凌晨,人们聚集在礼拜寺作盛大的礼拜,然后开始热闹的节日活动。家家户户都备有丰盛的节日食品,如馓子、糖果、点心等,人们身着民族服装,走亲访友,路途相逢要互相拜年祝贺,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来游玩,各种娱乐场所同时开放。在南疆还有说评书的,内容多为宗教故事。

一般中年妇女在家待客,年轻夫妇、未婚婿要带上礼物,在肉孜节日的第一、二天去岳家给岳父母拜节。许多青年还在佳节举行婚礼。肉孜节日期间回族的小辈要上门给长辈拜节,全家吃“粉汤”。

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族还举行叼羊、赛马、射箭等活动。肉孜节日时的马也与平日不同,马身上扎满红色布标,马鬃和马尾上用红色绸束上几团野鸡毛;马鞍和套头的皮带上,系满各种花饰。

肉孜节是什么节

肉孜”一词来源于波斯语,阿拉伯语叫“热玛赞”,按词意翻译就是“开斋节”。这个节日来源于伊斯兰教,按宗教传统,每个成年男女穆斯林(男满12岁,女满9岁)每年必须封一个月的斋,也是教徒们所要履行的一项重要功修。

斋月期间,人们要做到清心寡欲,除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以不封斋外,穆斯林只能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用餐,白天是不能饮食的。斋戒日期在伊斯兰历的9月,这一月称为“斋月”。“斋月”可以出现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原因是伊斯兰历是纯阴历,以月亮出现的那一天为月首,单月30天,双月29天,全年12个月,不过闰月,计354天或355天,这样就比阳历少10天或11天。它的月份和季节没有固定关系,所以“肉孜节”便会在一年四季轮流出现。9月份封斋满一个月,到了10月1日改为正常生活。开斋以后,人们按传统习惯要欢度3~5天,穆斯林们进行种种准备,把房屋院落整修打扫一新,并赶制节日盛装。妇女们还要炸馓子、做点心、熬果酱,准备招待贺节的客人。节日的清晨,穆斯林们聚集在清真寺做礼拜,然后开始庆祝活动。这天人们将不计过去的“疙瘩”和“磨擦”,而会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兴高采烈地相互问候,相互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