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分为

2021/6/7 10:37:51
万年历日历:分为知识
分为知识
会计等级分为哪几种

会计分三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职称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其中会计职称证书又分三个等级,分别是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高级会计职称。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会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会计工作,二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会计工作是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各种税收法规为法律依据来核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人员是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有会计主管、会计监督和核算、财产管理、出纳等人员。

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一词。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这实质上就是说,凡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是会计主体,对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大气层分为几层

大气层是一个气象学专业术语,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大气层分为几层?分别是什么,快来了解一下吧!

大气层分为几层

地球大气层分五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大气中组分是不稳定的,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影响,会使大气中出现新的物质,或某种成分的含量过多地超出了自然状态下的平均值,或某种成分含量减少,都会影响生物的正常发育和生长,给人类造成危害。

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对流层顶,即平流层的起点为止。平均厚度约为12公里,它的厚度不一,其厚度在地球两极上空为8公里,在赤道上空为17公里,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

平流层距地表约10~50公里处的大气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散逸层之下。平流层亦称同温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此层被分成不同的温度层,当中高温层置于顶部,而低温层置于底部。

中间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


天然地震分为哪些种类

有些地区的地震是时有发生,所以人们要科学认识地震,学会正确科学地应对突发地震。有些朋友对天然地震的相关知识感兴趣,那么,小编就来说说,天然地震分为哪些种类?天然地震有哪几种类型?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然地震分为哪些种类

1、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

2、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 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

3、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 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

4、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地震震级一共分为几个等级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地震为什么被称为群灾之首?

一是破坏性非常大,造成社会影响深远。大的地震可以造成大量房屋坍塌、工程设施损毁,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地震灾害波及面广,通常形成连锁反应,对发震地区甚至所在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

二是防御难度非常高。地震不像气象灾害,可以通过天气预报大致判断出发生地点和时间,让人们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地震发生之前没有明显征兆,突发性极强。而且它不像洪水、台风、干旱有一个成灾过程,地震成灾极为迅速,往往在短短几十秒甚至十几秒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整个大地剧烈颠簸、摇晃,根本无法进行有效防御。

三是引发次生灾害非常多。地震不可避免会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比如火灾、山体滑坡、水灾、海啸、瘟疫、危险品泄漏等等,有些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甚至会大大超过地震本身。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它会对建筑物造成巨大破坏?

地震是一种物理现象,由于地球内部一直在运动,当板块、岩层在运动过程中碰撞、挤压、拉伸或者断裂时,就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传达到地面,我们就称之为地震。

振动是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的,地震也是如此,地震波是一种机械运动的传布。地震发生后,震源会发出两种波: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速度快(5.5-7公里/秒),传导方式就像是一根弹簧不断压缩再拉伸,因此到达地面后人会感觉上下颠动,它对建筑物的伤害相对较小;横波速度比纵波慢一些(3.2-4公里/秒),传导方式就像是一根绳子左右摇摆,到达地面时给人感觉在左右摇晃,它对建筑物的伤害比纵波要大。当纵波和横波都到达地面并相遇时,会激发一种新的波,称之为面波(L波),它的波长大,振幅强,使得建筑物同时受到上下颠簸和左右剪切的双重作用,面波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生活垃圾怎样分类

垃圾分类对我们生活环境来说是真的很重要的,但是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太多了,尽管垃圾分了几大类。可我们常常是一脸懵逼不知道属于什么垃圾。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哪四大类?生活垃圾如何分类?

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哪四大类

如今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生活垃圾如何分类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又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一公分为多少厘米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公分一词,特别是测量衣服尺寸时,那你知道一公分等于多少厘米吗?

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语符号即缩写为cm。公分也是公制长度单位,它是厘米的旧称。所以一公分就等于一厘米。长度计量,是我国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快,技术比较成熟的一项科学。

我国是一个著名的文明古国,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计量测试技术就是这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商代,我国即开始有象牙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制,己有互换性产生的萌芽,这从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出土的箭族的弩机己得到证实。

理解长度单位,首先要理解它的上位概念——单位。《现代汉语词典》对“单位”的解释是:计量事物的标准量的名称。在测量中,以同类量的某定量为基准量,测定已知量相当于基准量的多少倍,该基准量称为单位。如厘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克是计量质量的单位,秒是计量时间的单位。作为数学的例子,还可以说1是自然数的单位,分子为1的分数是分数的单位。

在测量线段的长度时,需要选定某一线段作为测量标准,并规定其长度为1,称这条线段为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很多,主单位是米,其余都是派生的单位。测量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如测量跑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而测量跳远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等等。


纸的种类

按照用途常规的纸大致可分为六类。1、生活用纸:包括卫生纸、餐巾纸、纸尿裤、卫生巾、湿巾纸等;2、印刷用纸:包括铜版纸、新闻纸、书写纸、字典纸、道林纸等;3、包装用纸:包括:白板纸、白卡纸、牛卡纸、牛皮纸、瓦楞纸、箱板纸、卷烟用纸、防潮纸、透明纸、铝箔纸、商标、标签纸、果袋纸等。

4、工业用纸:包括离型纸、碳素纸、绝缘纸、滤纸、试纸、电容器纸、压板纸、无尘纸、浸渍纸、砂纸、防锈纸等。

5、办公、文化用纸:包括描图、绘图纸、拷贝纸、艺术纸、复写纸、传真纸、打印纸、复印纸、相纸、宣纸、热敏纸等。

6、特种纸:包括牛油纸、钢古纸,、装饰原纸、水纹纸、皮纹纸、金银卡纸、花纹纸、防伪纸等。

纸,又被称为无光泽毛毡纸,由含植物纤维的原材料经过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工艺流程制成,可用于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由于纸的发明和推广,才使人类可以不再用泥、石、木、陶、金属等材料记录文字或图画,也使古代大量信息得到传播和保存。